楊廷和見眾人同意他的意見,接著又說:“皇上那關可能沒問題,唯恐吏部有人有異議也,初立新帝時,尚書王瓊等九卿在左順門讓老夫窘迫不已矣,恐怕他們再次從中作梗。”
毛澄說:“下官聯絡眾多朝臣,趁王瓊沒有準備,一同上疏皇上,恐怕他一時奈何不得。”
楊廷和對毛澄說:“上疏者多多益善,人越多越好。”楊廷和與王瓊積怨很深,當年除“立皇帝”劉瑾時,王瓊檢舉說楊廷和行賄劉瑾,弄得楊廷和差一點受到牽連。現在議大禮,楊廷和又怕吏部尚書王瓊從中作梗,想搬掉這個絆腳石,私下找了幾個心腹,尋了一個理由,讓他們奏王瓊一本。
這時,少年皇帝還未熟悉環境,還未來得及體察國情呢?內閣硬是沒有給皇帝喘息的時間,禮部尚書毛澄會同公卿台諫60餘名官員寫好了奏章,準備議大禮。
在議大禮之前,他們準備先掃清障礙。
朱厚熜做皇帝的第5天,上早朝,給事中張九叔出班,舉奏章說:“啟稟皇上,賤臣有章上奏。吏部尚書王瓊曾先後與錢寧、江彬等賊交好,關係深厚,結為私黨,助江彬篡權謀反,屬江彬殘餘,請陛下治罪!”
翰林院侍讀學士汪俊上疏道:“王瓊阿諛權倖,當按《交結近侍律》論死。”
大理寺少卿徐文華也上疏說:“王瓊曾率眾臣大鬧左順門,反對擁立皇上……。”
嘉靖皇帝也曾聽楊廷和說過,吏部尚書王瓊曾反對迎立自己繼大統。嘉靖皇帝看著奏章,心裏想:反對擁立自己的人豈難讓他在朝庭裏做官?沒有想他竟然還和江彬之流有勾結!於是,就問楊廷和道:“楊愛卿,你有何高見?”
楊廷和當然是想除掉王瓊這個絆腳石啊,趕緊上前一步說道:“稟告陛下,王瓊乃反賊江彬餘黨,按大明律,理當死罪。”
王瓊一聽眾臣上奏要治自己之罪,明顯是莫須有的罪,也感到大事不好,因為自己曾經反對過楊廷和獨攬立新皇之大權,而被楊廷和概念轉移說成了是反對立嘉靖皇帝為皇帝,那皇上自然不會為自己說話啊!又聽那楊廷和想製自己於死地,趕緊跪地據理力爭道:“賤臣冤枉,賤臣冤枉啊,賤臣與江彬的交往,遠不及內閣首輔楊大人等人也!”
張九叔、汪俊、楊廷和等人又拿不出真憑實據,少年嘉靖皇帝想了想說道:“取下烏紗帽,免死罪,將他流放到延安府綏德州去吧。”說完下意識地看了看班叢中的袁宗皋,袁大人心裏明白,皇上是在徵求他的意見,他趕緊點了點頭,表示皇帝此舉處理得恰如其分,非常得當。
王瓊趴在地上,烏紗帽被取,聽到皇上旨意,並沒有像楊廷和等人所希望的那樣,要了自己的老命,就連連嗑了幾個響頭謝恩說:“謝皇上隆恩!”
兩名錦衣衛進殿將王瓊被拖出,王瓊一邊被拖在地上一邊喊道:“陛下,老夫冤枉,老夫遭奸人陷害啊!皇上,您身邊有小人啦,您要小心啊!”
正文 48.初議禮儀
更新時間:2010-7-7 9:20:35 本章字數:2462
48.初議禮儀
借嘉靖皇帝的手處置了不是太聽話的王瓊,這就等於是殺雞給猴看了,以後就是有人想反對楊廷和等人,那也要想想後果了。
楊廷和等人以為掃清了障礙,就春風得意起來,在班叢中,楊廷和與禮部尚書毛澄相互使了一個眼色,毛澄會意,立即就按事先的安排信步走出班叢,他跪下,用手高舉著奏摺上疏說道:“啟稟陛下,皇上繼了大統,尚要繼承大宗……。臣等認為,陛下宜稱孝宗為皇考,改稱興獻王為皇叔父興獻大王,興獻王妃為皇叔母興獻王妃。”
嘉靖皇帝坐在寶座上,以為大臣們上奏章是關於新政的事,心裏想,自己要當一個賢明的皇帝,隻要他們的建議有利於國家興旺發達,國泰民安,我就支持他們吧。可聽毛澄之言,又從太監周正手中接過奏摺打開一看,原來他們今天要說的是我個人的事。他看了看奏章,馬上明白過來,毛澄的意思是:你嘉靖皇帝既然繼承了皇位,就應該稱伯父孝宗皇帝為皇考,而反過來改稱自己的親生父親興獻王為皇叔父興獻大王,生母興獻王妃為皇叔母興獻王妃。從此,對興獻王和興獻王妃,朱厚熜一律稱“侄皇帝”;益王第二子朱厚炫,繼承興獻王,襲封為興王。這樣的安排,就等於將興獻王朱佑杬惟一的兒子朱厚熜過繼給了孝宗為子,而正式成為武宗的弟弟,以繼承皇位,再將益王的兒子朱厚炫過繼給興獻王朱佑杬,繼承王位。
楊廷和等事先是準備讓少年皇帝照章而行,並未想徵求他的意見的,上奏章隻是走走過場而已,沒想到,對於這種拆了東牆補西牆的安排,近兩日對楊首輔幾乎是言聽計從的少年天子,這次頗為不滿了。
怎麽突然又冒出這麽一個奇怪的問題出來了呢?《遺詔》隻是說要我來嗣皇帝位的,沒有說要我來繼承什麽大宗的啊?嘉靖皇帝眉頭緊皺,舉著奏摺龍顏大怒,他大聲喝道:“毛愛卿,你給朕說說,父母難道是可以隨便更改的嗎?你們這麽做,難道不是違背了先皇之遺願嗎?”人家可是研究《孝經》的專家啊!
毛澄一下不知如何是好,張了幾次嘴,沒有回答上來。
毛澄說:“下官聯絡眾多朝臣,趁王瓊沒有準備,一同上疏皇上,恐怕他一時奈何不得。”
楊廷和對毛澄說:“上疏者多多益善,人越多越好。”楊廷和與王瓊積怨很深,當年除“立皇帝”劉瑾時,王瓊檢舉說楊廷和行賄劉瑾,弄得楊廷和差一點受到牽連。現在議大禮,楊廷和又怕吏部尚書王瓊從中作梗,想搬掉這個絆腳石,私下找了幾個心腹,尋了一個理由,讓他們奏王瓊一本。
這時,少年皇帝還未熟悉環境,還未來得及體察國情呢?內閣硬是沒有給皇帝喘息的時間,禮部尚書毛澄會同公卿台諫60餘名官員寫好了奏章,準備議大禮。
在議大禮之前,他們準備先掃清障礙。
朱厚熜做皇帝的第5天,上早朝,給事中張九叔出班,舉奏章說:“啟稟皇上,賤臣有章上奏。吏部尚書王瓊曾先後與錢寧、江彬等賊交好,關係深厚,結為私黨,助江彬篡權謀反,屬江彬殘餘,請陛下治罪!”
翰林院侍讀學士汪俊上疏道:“王瓊阿諛權倖,當按《交結近侍律》論死。”
大理寺少卿徐文華也上疏說:“王瓊曾率眾臣大鬧左順門,反對擁立皇上……。”
嘉靖皇帝也曾聽楊廷和說過,吏部尚書王瓊曾反對迎立自己繼大統。嘉靖皇帝看著奏章,心裏想:反對擁立自己的人豈難讓他在朝庭裏做官?沒有想他竟然還和江彬之流有勾結!於是,就問楊廷和道:“楊愛卿,你有何高見?”
楊廷和當然是想除掉王瓊這個絆腳石啊,趕緊上前一步說道:“稟告陛下,王瓊乃反賊江彬餘黨,按大明律,理當死罪。”
王瓊一聽眾臣上奏要治自己之罪,明顯是莫須有的罪,也感到大事不好,因為自己曾經反對過楊廷和獨攬立新皇之大權,而被楊廷和概念轉移說成了是反對立嘉靖皇帝為皇帝,那皇上自然不會為自己說話啊!又聽那楊廷和想製自己於死地,趕緊跪地據理力爭道:“賤臣冤枉,賤臣冤枉啊,賤臣與江彬的交往,遠不及內閣首輔楊大人等人也!”
張九叔、汪俊、楊廷和等人又拿不出真憑實據,少年嘉靖皇帝想了想說道:“取下烏紗帽,免死罪,將他流放到延安府綏德州去吧。”說完下意識地看了看班叢中的袁宗皋,袁大人心裏明白,皇上是在徵求他的意見,他趕緊點了點頭,表示皇帝此舉處理得恰如其分,非常得當。
王瓊趴在地上,烏紗帽被取,聽到皇上旨意,並沒有像楊廷和等人所希望的那樣,要了自己的老命,就連連嗑了幾個響頭謝恩說:“謝皇上隆恩!”
兩名錦衣衛進殿將王瓊被拖出,王瓊一邊被拖在地上一邊喊道:“陛下,老夫冤枉,老夫遭奸人陷害啊!皇上,您身邊有小人啦,您要小心啊!”
正文 48.初議禮儀
更新時間:2010-7-7 9:20:35 本章字數:2462
48.初議禮儀
借嘉靖皇帝的手處置了不是太聽話的王瓊,這就等於是殺雞給猴看了,以後就是有人想反對楊廷和等人,那也要想想後果了。
楊廷和等人以為掃清了障礙,就春風得意起來,在班叢中,楊廷和與禮部尚書毛澄相互使了一個眼色,毛澄會意,立即就按事先的安排信步走出班叢,他跪下,用手高舉著奏摺上疏說道:“啟稟陛下,皇上繼了大統,尚要繼承大宗……。臣等認為,陛下宜稱孝宗為皇考,改稱興獻王為皇叔父興獻大王,興獻王妃為皇叔母興獻王妃。”
嘉靖皇帝坐在寶座上,以為大臣們上奏章是關於新政的事,心裏想,自己要當一個賢明的皇帝,隻要他們的建議有利於國家興旺發達,國泰民安,我就支持他們吧。可聽毛澄之言,又從太監周正手中接過奏摺打開一看,原來他們今天要說的是我個人的事。他看了看奏章,馬上明白過來,毛澄的意思是:你嘉靖皇帝既然繼承了皇位,就應該稱伯父孝宗皇帝為皇考,而反過來改稱自己的親生父親興獻王為皇叔父興獻大王,生母興獻王妃為皇叔母興獻王妃。從此,對興獻王和興獻王妃,朱厚熜一律稱“侄皇帝”;益王第二子朱厚炫,繼承興獻王,襲封為興王。這樣的安排,就等於將興獻王朱佑杬惟一的兒子朱厚熜過繼給了孝宗為子,而正式成為武宗的弟弟,以繼承皇位,再將益王的兒子朱厚炫過繼給興獻王朱佑杬,繼承王位。
楊廷和等事先是準備讓少年皇帝照章而行,並未想徵求他的意見的,上奏章隻是走走過場而已,沒想到,對於這種拆了東牆補西牆的安排,近兩日對楊首輔幾乎是言聽計從的少年天子,這次頗為不滿了。
怎麽突然又冒出這麽一個奇怪的問題出來了呢?《遺詔》隻是說要我來嗣皇帝位的,沒有說要我來繼承什麽大宗的啊?嘉靖皇帝眉頭緊皺,舉著奏摺龍顏大怒,他大聲喝道:“毛愛卿,你給朕說說,父母難道是可以隨便更改的嗎?你們這麽做,難道不是違背了先皇之遺願嗎?”人家可是研究《孝經》的專家啊!
毛澄一下不知如何是好,張了幾次嘴,沒有回答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