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非常吃驚,都說:“世子爺,使不得啊!”
朱厚熜一怔,可能還真是不能如此去做吧,不然不會大家都如此反對的。朱厚熜想了想,又有了新主意,他高興地說“好,我聽諸位的,我們不直接去管!要不,我們去安陸州衙門,督促一下安陸州的知州王槐和同知從貞兩位大人,讓他們去追查……。”
沒有想到,一向支持朱厚熜的袁崇皋拉長臉,麵無表情地說:“世子爺現在是興王府的主人了,是當家人了,您要怎麽做,下官惟命是從。”興王府裏的最高官署——長史司裏的最高長官,這個時候竟然不出主意了。
朱厚熜又想了想說:“那個王刺史,一向敬重我們興王府,我想,我們興王府的麵子,他大概是不會不給的。”
袁崇皋又說:“世子爺,您說怎麽做,下官俯首貼耳,全聽您的!”客客氣氣,好象是故意給朱厚熜出難題。
我不是沒主意嗎?正因為沒主意,我才把你們叫來的嗎?聽我的,我還叫你們來做什麽?朱厚熜有些不高興了,他說:“父王在世時,每到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時,知州、同知、鎮守太監均到興王府拜訪,和他們說話方便,現在父王不在了,他們也不登興王府大門了,想托他們辦一件事也難了!”
承奉正張佐說:“世子爺,以奴才所見,此事也須慎重,弄得不好,會挑起知州王槐和鎮守太監何濠之間的矛盾,導致安陸地麵上不太平……。”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前怕狼,後怕虎的,朱厚熜不耐煩了,他嘆息一聲說:“唉,要是父王在世,不知他會不會管這件事情。”
袁崇皋立即說:“王爺恪守祖訓,仁義治國。每遇到災年,他都令下官在龍山報恩寺設鍋煮食,救濟逃荒亂民,對於貧困之佃戶,還免去其租糧,沒有牛或種子的佃農,還提供幫助。記得那年江漢發洪水潰堤,有人在水中漂溺,他令儀衛司的軍校駕舟去拯救。其後又出資出糧,築堤四十餘裏,讓安陸從此再沒有發生水患……。王爺所為,深受百姓頌揚,因而王爺也受百姓愛戴。”
袁崇皋沒有直接說興王是否會管這種事,隻是說出了興王的豐功偉績,朱厚熜聽出了袁崇皋的話外音,他又問:“不知祖訓是如何規定的?”說著就看著紀善曾慎。
曾慎咳嗽一聲,一字一句地說:“祖訓是,藩王‘列爵不治民,分封不錫土,食祿不治事’,以下官之見,王爺要是在世,他老人家一定不會管此類事情的。”
朱厚熜不甘心地對曾慎說:“人命關天!難道我父王也不管?你不是常對我說,要棄惡從善嗎?”
曾慎又解釋說:“是啊,下官在紀善所為差,主要工作就是負責諷導禮法,宣講古代禮儀以及朝廷大節,引導藩王向善。世子爺,你忘了?下官也多次說過,祖宗立的規矩要遵守啊!沒有規矩,何成方圓啊?”
朱厚熜想了想,極不情願地說:“哦,我明白了,正確的事,做了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好了,這件事,我就遵祖訓,‘食祿不治事’,不管了!”
袁崇皋這才露出了笑臉,他說:“世子爺高明!就今日而言,你能廣開言路,聽取多方意見,將來治理興國,一定治理有方……。”袁崇皋輔助朱厚熜,可謂用心良苦。先給他出難題,現在再給他戴高帽子,目的是想讓他多長見識。
朱厚熜見長史奉承自己,不好意思地說:“我現在明白了,祖宗製定那些規矩,就是要藩王的手不要伸得太長,事不能管得太多,以免奪了地方衙門裏的官員的權力了。”
曾慎說:“世子爺所言極是啊!”
沒有想到,朱厚熜笑著說:“那個何霸天,也不能坐視不管,看著他為非作歹,等我繼承了父王的王位後,鎮守太監何濠來拜見我時,我就順勢提醒他,讓他管束好他的義子,不再危害百姓……。”
正文 22.落江女子
更新時間:2010-6-19 17:27:50 本章字數:3026
22.落江女子
按照明朝製度規定,興王去世後,王世子不能即刻襲封繼位,必須等守孝三年期滿後,奏請朝廷批準後方可正式繼承王位。如此這般,朱厚熜也就隻能以王世子的身份掌管興王府的大小事務了。
興王府裏的那些大小官員們,還真的把朱厚熜當作新主子了,連右長史袁崇皋、審理正劉儆、儀衛正朱宸、承奉正張佐那樣重量級的人物都輪番向他介紹情況,想讓他快速摸清了解自己的家底。除此之外,遇到大小事情,都要一一向他稟報,請他“決策”。
這天,倉大使來報,說因王爺身前受皇上恩賜和乞請的土地現在都已經到位,興王府現共有莊田8740461畝了。
我的老天,要是換了別人,知道自己有如此多的莊田,一定高興得要死。
可朱厚熜並不意外,他早就從父王的口中得知那些莊田的來歷。在父王未到安陸就藩之前,先後曾有兩位藩王在安陸就藩,一位是郢王,一位是梁王,二王均因無子嗣而除封,留下了大量的田產。乘上船從漢江北上不足300裏的襄陽,還有個藩王,也就是襄王。襄王朱瞻善是明仁宗的第五個兒子,正統元年(1436年)就藩襄陽,現在已經傳承王位四五代了。郢王和梁王留下的田產一直由襄王府代管。早在父王未就藩安陸之前,孝守皇帝就將原郢、梁二王所遺莊田44900畝賜給了父王,可守郢王墓旗校的70餘戶田,襄王府遲遲不願退還。郢王墓離興王府東20裏,騎馬一個時辰就可到達,屬興國之腹地,如同掌股之中,豈能屬於遠離300裏的襄王府?於是,父王以地理原因要求歸已,襄王以歷史原因不願歸還。一方說,該田在本國之內,一方說是先帝賜予,雙方互不相讓,曾僵持多年,一直到弘治十六年八月才以興王府的勝利而結案。在短短不到30年的時間裏,興王府的莊田,就由最初的4萬多畝驟然增長了近200倍。
朱厚熜一怔,可能還真是不能如此去做吧,不然不會大家都如此反對的。朱厚熜想了想,又有了新主意,他高興地說“好,我聽諸位的,我們不直接去管!要不,我們去安陸州衙門,督促一下安陸州的知州王槐和同知從貞兩位大人,讓他們去追查……。”
沒有想到,一向支持朱厚熜的袁崇皋拉長臉,麵無表情地說:“世子爺現在是興王府的主人了,是當家人了,您要怎麽做,下官惟命是從。”興王府裏的最高官署——長史司裏的最高長官,這個時候竟然不出主意了。
朱厚熜又想了想說:“那個王刺史,一向敬重我們興王府,我想,我們興王府的麵子,他大概是不會不給的。”
袁崇皋又說:“世子爺,您說怎麽做,下官俯首貼耳,全聽您的!”客客氣氣,好象是故意給朱厚熜出難題。
我不是沒主意嗎?正因為沒主意,我才把你們叫來的嗎?聽我的,我還叫你們來做什麽?朱厚熜有些不高興了,他說:“父王在世時,每到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時,知州、同知、鎮守太監均到興王府拜訪,和他們說話方便,現在父王不在了,他們也不登興王府大門了,想托他們辦一件事也難了!”
承奉正張佐說:“世子爺,以奴才所見,此事也須慎重,弄得不好,會挑起知州王槐和鎮守太監何濠之間的矛盾,導致安陸地麵上不太平……。”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前怕狼,後怕虎的,朱厚熜不耐煩了,他嘆息一聲說:“唉,要是父王在世,不知他會不會管這件事情。”
袁崇皋立即說:“王爺恪守祖訓,仁義治國。每遇到災年,他都令下官在龍山報恩寺設鍋煮食,救濟逃荒亂民,對於貧困之佃戶,還免去其租糧,沒有牛或種子的佃農,還提供幫助。記得那年江漢發洪水潰堤,有人在水中漂溺,他令儀衛司的軍校駕舟去拯救。其後又出資出糧,築堤四十餘裏,讓安陸從此再沒有發生水患……。王爺所為,深受百姓頌揚,因而王爺也受百姓愛戴。”
袁崇皋沒有直接說興王是否會管這種事,隻是說出了興王的豐功偉績,朱厚熜聽出了袁崇皋的話外音,他又問:“不知祖訓是如何規定的?”說著就看著紀善曾慎。
曾慎咳嗽一聲,一字一句地說:“祖訓是,藩王‘列爵不治民,分封不錫土,食祿不治事’,以下官之見,王爺要是在世,他老人家一定不會管此類事情的。”
朱厚熜不甘心地對曾慎說:“人命關天!難道我父王也不管?你不是常對我說,要棄惡從善嗎?”
曾慎又解釋說:“是啊,下官在紀善所為差,主要工作就是負責諷導禮法,宣講古代禮儀以及朝廷大節,引導藩王向善。世子爺,你忘了?下官也多次說過,祖宗立的規矩要遵守啊!沒有規矩,何成方圓啊?”
朱厚熜想了想,極不情願地說:“哦,我明白了,正確的事,做了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好了,這件事,我就遵祖訓,‘食祿不治事’,不管了!”
袁崇皋這才露出了笑臉,他說:“世子爺高明!就今日而言,你能廣開言路,聽取多方意見,將來治理興國,一定治理有方……。”袁崇皋輔助朱厚熜,可謂用心良苦。先給他出難題,現在再給他戴高帽子,目的是想讓他多長見識。
朱厚熜見長史奉承自己,不好意思地說:“我現在明白了,祖宗製定那些規矩,就是要藩王的手不要伸得太長,事不能管得太多,以免奪了地方衙門裏的官員的權力了。”
曾慎說:“世子爺所言極是啊!”
沒有想到,朱厚熜笑著說:“那個何霸天,也不能坐視不管,看著他為非作歹,等我繼承了父王的王位後,鎮守太監何濠來拜見我時,我就順勢提醒他,讓他管束好他的義子,不再危害百姓……。”
正文 22.落江女子
更新時間:2010-6-19 17:27:50 本章字數:3026
22.落江女子
按照明朝製度規定,興王去世後,王世子不能即刻襲封繼位,必須等守孝三年期滿後,奏請朝廷批準後方可正式繼承王位。如此這般,朱厚熜也就隻能以王世子的身份掌管興王府的大小事務了。
興王府裏的那些大小官員們,還真的把朱厚熜當作新主子了,連右長史袁崇皋、審理正劉儆、儀衛正朱宸、承奉正張佐那樣重量級的人物都輪番向他介紹情況,想讓他快速摸清了解自己的家底。除此之外,遇到大小事情,都要一一向他稟報,請他“決策”。
這天,倉大使來報,說因王爺身前受皇上恩賜和乞請的土地現在都已經到位,興王府現共有莊田8740461畝了。
我的老天,要是換了別人,知道自己有如此多的莊田,一定高興得要死。
可朱厚熜並不意外,他早就從父王的口中得知那些莊田的來歷。在父王未到安陸就藩之前,先後曾有兩位藩王在安陸就藩,一位是郢王,一位是梁王,二王均因無子嗣而除封,留下了大量的田產。乘上船從漢江北上不足300裏的襄陽,還有個藩王,也就是襄王。襄王朱瞻善是明仁宗的第五個兒子,正統元年(1436年)就藩襄陽,現在已經傳承王位四五代了。郢王和梁王留下的田產一直由襄王府代管。早在父王未就藩安陸之前,孝守皇帝就將原郢、梁二王所遺莊田44900畝賜給了父王,可守郢王墓旗校的70餘戶田,襄王府遲遲不願退還。郢王墓離興王府東20裏,騎馬一個時辰就可到達,屬興國之腹地,如同掌股之中,豈能屬於遠離300裏的襄王府?於是,父王以地理原因要求歸已,襄王以歷史原因不願歸還。一方說,該田在本國之內,一方說是先帝賜予,雙方互不相讓,曾僵持多年,一直到弘治十六年八月才以興王府的勝利而結案。在短短不到30年的時間裏,興王府的莊田,就由最初的4萬多畝驟然增長了近2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