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有辦法,“何應欽誇獎道:”人家黨政軍各界吃得開,你還加一個‘幫’,黨政軍幫路路皆通,以後可得多多幫忙,提拔提拔。“
”那是後話,“蔣介石皺眉道:”現在我們且不提這套,先淡革命。革命,現在是最時髦的,知道麽?現在軍校學生要組織軍事青年大同盟,那是廖仲愷搞的把戲,我身為校長,他是黨代表,權力和我一般高,我沒有辦法,我也組織一個東西,可是沒有人,所以最好早一點來。“
”你預備組織什麽大同盟呢?“何應欽正問著,操場上嘹亮的軍號響起,蔣介石一看表:”我先走罷,我還有一個會,在會上我將提出建議,要求校方增聘胡漢民、戴季陶兩位作教官,來對抗他們的那一夥;同時,“蔣介石放低聲音:”我準備組織一個‘孫文主義學會’,希望你以後能參加。你就走吧,我要去開會。“
望著何應欽的背影消失在大門口,蔣介石挺一挺胸進入會議室,這個會議對他是愉快的,因為通過了聘請胡漢民與戴季陶到黃埔教書的提議。
”這還不夠,“蔣介石一方麵著手準備成立”孫文主義學會“,一方麵由胡漢民戴季陶在學生中間散布有利於蔣的言論,同時選擇一個機會,把何應欽拉到黃埔,擔任了教育長的職務。
黃埔學生很少知道這個校長有心事,一批批革命幹部培養出來,秣馬厲兵,隻待出發。民國十三年十月初,蘇聯運到黃埔的槍械就有八千多支,孫中山利用這批槍枝,鎮壓了商團叛變。同年冬天直奉再戰後曹錕去職,段祺瑞為臨時執政,孫中山應邀北上,由胡漢民代理大元帥職務,陳炯明便趁機在東江叛變,企圖推翻廣東革命政府。蔣介石一想這次機會可不能錯過了,武器有人幫助,軍校學生戰誌旺盛,對付陳炯明絕對有把握,於是組織了東征軍,派何應欽、譚曙卿為學生軍團長,準備出擊。”恐怕不中用罷?“何應欽擔心道:”我們這邊,都是毛頭小夥子,陳炯明那頭,盡是老油子理!“蔣介石沉吟道:”薛仁貴征東,這是一出人人知道的好戲,我姓蔣的這一次征東,隻要一成功,天下人便知道有蔣介石這個人了!“
”所以我說應該有把握才好。“何應欽顯然對蔣不大有信心;”別弄糟了,連你我都吃不了兜著走!“
民國十四年一月間,”孫文主義學會“正式在黃埔軍校成立,這是一個以蔣介石個人為核心的”學會“,表麵上是談談孫中山在民國十三年演講的三民主義,顯得非常積極;其實在黃埔軍校中準備他個人的力量:”這是第一顆棋子!“蔣介石私下對何應欽、戴季陶他們說:”現在,看我第二顆棋子!“
十四年二月間,蔣介石認為有把握的東征出發了,憑什麽沒有把握呢?廖仲愷看見他這樣積極討伐陳炯明,非常高興,幫他把黃埔軍官學校的學生編成了兩個團。”東征部隊是堅強無敵的!“廖仲愷為蔣介石送行:”反革命的陳炯明一定失敗,祝你勝利歸來!“
”我們一定幫助你!“蘇聯朋友看見平時不大振作的軍校校長突地發憤起來,便組織了一個顧問團,隨蔣出發,指導戰略計劃:”隻要對中國革命有利,對中國人民有利,我們應該同你共患難。“於是顧問團的出發更提高了士氣。學生們雀躍歡呼:”蘇聯朋友如此熱誠,我們還有什麽可怕的?好幾個將軍的官階,都比校長高得多,他們還不計危險,隨軍出征呢!“那是蘇聯西曼諾夫海軍上將,陸軍羅加覺夫將軍等七名將級軍官,五名上校級軍官,一名中校級軍官,和五名上尉級軍官。
”你瞧,“蔣介石興高采烈,跟團長何應欽說:”在我們兩團學生軍中,可以說全都是革命的青年,其中還有許多是共產黨員或是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打陳炯明會有問題麽?打勝了,是我蔣介石征東成功。打敗了呢?“蔣介石大笑:”跟我毫無關係,那是共產黨不爭氣!“
東江農民熱烈地歡迎東征軍,沿途或插青天白日旗,或插農會旗,擺茶擺水,要求平均地權,共產黨人彭湃發動了東江農民,起來反抗陳炯明,這消息使蔣介石大為開心。而東征軍一方麵有以彭湃為首的農民援助,一方麵有蘇聯顧問團的穩重設計,再加上黃埔學生的奮勇作戰,獲得了大勝利。
”這個勝利是校長創造的!“
”蔣介石征東成功了!“——這種說法通過了”孫文主義學會“,通過了蔣介石的師友們,迅速傳遍了中國。蔣介石狂笑著,自己給自己戴上了這頂大帽子,他”成功“了。
”我還得下第三顆棋子!“蔣介石不動聲色,周旋在廣東政府左右兩派之中,見機行事。同年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一切對內對外的國家大事還輪不到蔣介石頭上,他焦急地等待著。
”隻要把軍校抓在手裏,你一定有前途!“張靜江他們安慰他道:”目前局勢還未安定,你好自為之,待機而行,切忌輕舉妄動。“
同年五月中旬,蔣介石的機會來了。
卻說孫中山先生逝世後,代理大本營大元帥職務的胡漢民即為軍事政治上的領袖(當時韶關還有一個大本營,專責指揮討伐曹吳北上部隊,由譚延闓代理大元帥。),大本營所轄部隊計有粵軍許崇智,湘軍譚延闓,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豫軍樊鍾秀等部,其中以滇軍陣容龐大,兵精糧足,武器也好;豫軍在粵贛邊區實力殆盡,川軍總司令熊克武,贛軍總司令李烈鈞隻剩下一個空名,迎接孫中山回粵,驅逐陳炯明出廣州的就是滇桂軍的功勞,於是楊希閔、劉震寰恃功麵驕,蠢蠢欲動,竟想叛變起來。
”那是後話,“蔣介石皺眉道:”現在我們且不提這套,先淡革命。革命,現在是最時髦的,知道麽?現在軍校學生要組織軍事青年大同盟,那是廖仲愷搞的把戲,我身為校長,他是黨代表,權力和我一般高,我沒有辦法,我也組織一個東西,可是沒有人,所以最好早一點來。“
”你預備組織什麽大同盟呢?“何應欽正問著,操場上嘹亮的軍號響起,蔣介石一看表:”我先走罷,我還有一個會,在會上我將提出建議,要求校方增聘胡漢民、戴季陶兩位作教官,來對抗他們的那一夥;同時,“蔣介石放低聲音:”我準備組織一個‘孫文主義學會’,希望你以後能參加。你就走吧,我要去開會。“
望著何應欽的背影消失在大門口,蔣介石挺一挺胸進入會議室,這個會議對他是愉快的,因為通過了聘請胡漢民與戴季陶到黃埔教書的提議。
”這還不夠,“蔣介石一方麵著手準備成立”孫文主義學會“,一方麵由胡漢民戴季陶在學生中間散布有利於蔣的言論,同時選擇一個機會,把何應欽拉到黃埔,擔任了教育長的職務。
黃埔學生很少知道這個校長有心事,一批批革命幹部培養出來,秣馬厲兵,隻待出發。民國十三年十月初,蘇聯運到黃埔的槍械就有八千多支,孫中山利用這批槍枝,鎮壓了商團叛變。同年冬天直奉再戰後曹錕去職,段祺瑞為臨時執政,孫中山應邀北上,由胡漢民代理大元帥職務,陳炯明便趁機在東江叛變,企圖推翻廣東革命政府。蔣介石一想這次機會可不能錯過了,武器有人幫助,軍校學生戰誌旺盛,對付陳炯明絕對有把握,於是組織了東征軍,派何應欽、譚曙卿為學生軍團長,準備出擊。”恐怕不中用罷?“何應欽擔心道:”我們這邊,都是毛頭小夥子,陳炯明那頭,盡是老油子理!“蔣介石沉吟道:”薛仁貴征東,這是一出人人知道的好戲,我姓蔣的這一次征東,隻要一成功,天下人便知道有蔣介石這個人了!“
”所以我說應該有把握才好。“何應欽顯然對蔣不大有信心;”別弄糟了,連你我都吃不了兜著走!“
民國十四年一月間,”孫文主義學會“正式在黃埔軍校成立,這是一個以蔣介石個人為核心的”學會“,表麵上是談談孫中山在民國十三年演講的三民主義,顯得非常積極;其實在黃埔軍校中準備他個人的力量:”這是第一顆棋子!“蔣介石私下對何應欽、戴季陶他們說:”現在,看我第二顆棋子!“
十四年二月間,蔣介石認為有把握的東征出發了,憑什麽沒有把握呢?廖仲愷看見他這樣積極討伐陳炯明,非常高興,幫他把黃埔軍官學校的學生編成了兩個團。”東征部隊是堅強無敵的!“廖仲愷為蔣介石送行:”反革命的陳炯明一定失敗,祝你勝利歸來!“
”我們一定幫助你!“蘇聯朋友看見平時不大振作的軍校校長突地發憤起來,便組織了一個顧問團,隨蔣出發,指導戰略計劃:”隻要對中國革命有利,對中國人民有利,我們應該同你共患難。“於是顧問團的出發更提高了士氣。學生們雀躍歡呼:”蘇聯朋友如此熱誠,我們還有什麽可怕的?好幾個將軍的官階,都比校長高得多,他們還不計危險,隨軍出征呢!“那是蘇聯西曼諾夫海軍上將,陸軍羅加覺夫將軍等七名將級軍官,五名上校級軍官,一名中校級軍官,和五名上尉級軍官。
”你瞧,“蔣介石興高采烈,跟團長何應欽說:”在我們兩團學生軍中,可以說全都是革命的青年,其中還有許多是共產黨員或是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打陳炯明會有問題麽?打勝了,是我蔣介石征東成功。打敗了呢?“蔣介石大笑:”跟我毫無關係,那是共產黨不爭氣!“
東江農民熱烈地歡迎東征軍,沿途或插青天白日旗,或插農會旗,擺茶擺水,要求平均地權,共產黨人彭湃發動了東江農民,起來反抗陳炯明,這消息使蔣介石大為開心。而東征軍一方麵有以彭湃為首的農民援助,一方麵有蘇聯顧問團的穩重設計,再加上黃埔學生的奮勇作戰,獲得了大勝利。
”這個勝利是校長創造的!“
”蔣介石征東成功了!“——這種說法通過了”孫文主義學會“,通過了蔣介石的師友們,迅速傳遍了中國。蔣介石狂笑著,自己給自己戴上了這頂大帽子,他”成功“了。
”我還得下第三顆棋子!“蔣介石不動聲色,周旋在廣東政府左右兩派之中,見機行事。同年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一切對內對外的國家大事還輪不到蔣介石頭上,他焦急地等待著。
”隻要把軍校抓在手裏,你一定有前途!“張靜江他們安慰他道:”目前局勢還未安定,你好自為之,待機而行,切忌輕舉妄動。“
同年五月中旬,蔣介石的機會來了。
卻說孫中山先生逝世後,代理大本營大元帥職務的胡漢民即為軍事政治上的領袖(當時韶關還有一個大本營,專責指揮討伐曹吳北上部隊,由譚延闓代理大元帥。),大本營所轄部隊計有粵軍許崇智,湘軍譚延闓,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豫軍樊鍾秀等部,其中以滇軍陣容龐大,兵精糧足,武器也好;豫軍在粵贛邊區實力殆盡,川軍總司令熊克武,贛軍總司令李烈鈞隻剩下一個空名,迎接孫中山回粵,驅逐陳炯明出廣州的就是滇桂軍的功勞,於是楊希閔、劉震寰恃功麵驕,蠢蠢欲動,竟想叛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