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食其下獄,使人邀建,建卻語來使道:“朝廷方嚴辦此案,建未敢入獄相見,煩為轉報。”使人依言回告食其,食其總道朱建負德,悔恨兼併,自思援窮術盡,拚著一死,束手待斃罷了。誰知食其命未該死,絕處逢生,在獄數日,竟蒙了皇恩大赦,放出獄中。食其喜出望外,匆匆回家,想到這番解免,除太後外,還是何人?不料仔細探查,並不由太後救命,乃是惠帝幸臣閎孺,替他哀求,才得釋放,不由的驚訝異常。原來宮廷裏麵內侍甚多,有一兩個巧言令色的少年,善承主意,往往媚態動人,不讓婦女。古時宋朝彌子瑕,傳播“春秋”,就是漢高祖得國以後,也寵幸近臣籍孺,好似戚夫人一般,出入與偕。補前文所未及。至惠帝嗣位,為了母後淫悍,無暇理政,鎮日裏宴樂後宮,遂有一個小臣閎孺,仗著那麵龐俊秀,性情狡慧,十分巴結惠帝,得了主眷,居然參預政事,言聽計從。惟與審食其會少離多,雖然有些認識,彼此卻無甚感情。食其聞他出頭解救,免不得咄咄稱奇,但既得他保全性命,理該前去拜謝。及見了閎孺,由閎孺說及原因,才知救命恩人,直接的似屬閎孺,間接的實為朱建。


    建自回復食其使人,外麵毫不聲張,暗中卻很是關切。他想欲救食其,隻有運動惠帝幸臣,幫他排解,方可見功。乃親至閎孺住宅,投刺拜會。閎孺也知朱建重名,久思與他結識,偏得他自來求見,連忙出來歡迎,建隨他入座,說了幾句寒暄的套話,即請屏去侍役,低聲與語道:“辟陽侯下獄,外人都雲足下進讒,究竟有無此事?”一鳴驚人。閎孺驚答道:“素與辟陽侯無仇,何必進讒?此說究從何而來?”建說道:“眾口悠悠,本無定論,但足下有此嫌疑,恐辟陽一死,足下亦必不免了。”閎孺大駭,不覺目瞪口呆。建又說道:“足下仰承帝寵,無人不知,若辟陽侯得幸太後,也幾乎無人不曉。今日國家重權,實在太後掌握,不過因辟陽下吏,事關私寵,未便替他說情。今日辟陽被誅,明日太後必殺足下,母子齟齬,互相報復,足下與辟陽侯,湊巧當災,豈不同歸一死麽?”閎孺著急道:“據君高見,必須辟陽侯不死,然後我得全生。”建答道:“這個自然。君誠能為辟陽侯哀請帝前,放他出獄,太後亦必感念足下,足下得兩主歡心,富貴當比前加倍哩。”閎孺點首道:“勞君指教,即當照行便了。”建乃別去。到了次日,便有一道恩詔,將食其釋出獄中。看官閱此,應知閎孺從中力請,定有一番動人的詞色,能使惠帝怒意盡銷,釋放食其,可見僉壬伎倆,不亞娥眉。女子小人,原是相類。惟食其聽了閎孺所述,已曉得是朱建疏通,當即與閎孺揖別,往謝朱建。建並不誇功,但向食其稱賀,一賀一謝,互通款曲,從此兩人交情,更添上一層了。看到後來結局,建總不免失計。


    呂太後聞得食其出獄,當然喜慰,好幾次召他進宮。食其恐又蹈復轍,不敢遽入,偏被那宮監糾纏,再四敦促,沒奈何硬著頭皮,悄悄的跟了進去。及見了呂太後,略略述談,便想告退,奈這位老淫嫗,已多日不見食其,一經聚首,怎肯輕輕放出,先與他飲酒洗愁,繼同他入幃共枕,續歡以外,更密商善後問題。畢竟老淫嫗智慮過人,想出一條特別的妙策,好使惠帝分居異處,並有人從旁牽絆,免得他來管閑事。


    這條計劃,審食其也很是贊成。


    看官聽著,惠帝當十七歲嗣位,至此已閱三載,剛剛是二十歲了。尋常士大夫家,子弟年屆弱冠,也要與他合婚,況是一位守成天子,為何即位三年,尚未聞冊立皇後呢?這是呂太後另有一番思想,所以稽延。他因魯元公主,生有一女,模樣兒卻還齊整,情性兒倒也溫柔,意欲配與惠帝,結做重親,隻可惜年尚幼稚,一時不便成禮。等到惠帝三年,那外孫女尚不過十齡以上,論起年齡關係,尚是未通人道,呂太後卻假公濟私,迫不及待,竟命太史諏吉,擇定惠帝四年元月,行立後禮。惠帝明知女年相差,約近十歲,況魯元公主,乃是胞姊,胞姊的女兒,乃是甥女,甥舅配做夫妻,豈非亂倫。偏太後但顧私情,不管輩分,欲要與他爭執,未免有違母命,因此將錯便錯,由他主持。真是愚孝。


    轉瞬間已屆佳期,魯元公主,與乃夫張敖,準備嫁女,原是忙碌得很。呂太後本與惠帝同居長樂宮,此番籌辦冊後大典,偏令在未央宮中,安排妥當,舉行盛儀,一則使惠帝別宮居住,自己好放心圖歡,二則使外甥女羈住惠帝,叫他暗中監察,省得惠帝輕信蜚言,這便是枕席喁喁的妙計。此計一行,外麵尚無人知覺,就是甥舅成婚,雖似名分有乖,大眾都為他是宮闈私事,無關國家,何必多去爭論,自惹禍端,所以噤若寒蟬,惟各自備辦厚禮,送往張府,為新皇後添妝。吉期一屆,群至張府賀過了喜,待到新皇後出登鳳輦,又一齊簇擁入宮,同去襄禮。皇家大婚,自有一種繁文縟節,不勞細述。及冊後禮畢,龍鳳諧歡,新皇後嬌小玲瓏,楚楚可愛,雖未能盡愜帝意,卻覺得懷間偎抱,玉軟香柔。恐猶乳臭。惠帝也隨遇而安,沒甚介意。接連又舉行冠禮,宮廷內外的臣工,忙個不了。一麵大赦天下,令郡國察舉孝悌力田,免除賦役,並將前時未革的苛禁,酌量刪除。秦律嚐禁民間挾書,罪至族誅,至是準民儲藏,遺書得稍稍流傳,不致終沒,這也是扶翼儒教的苦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前漢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蔡東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蔡東藩並收藏前漢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