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武則天藉助告密和酷吏一舉蕩平了李唐宗室勢力,宗室子弟幾乎被斬盡殺絕,道路已經掃平,人心已經歸向。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相見莫敢交言,道路以目”,確實是無人敢造反了。
至此,武則天的第三步計劃其實已完全實現,至於做皇帝的名號,隻是一個手續問題。
第四部分:先智後昏的後唐莊宗李存勖
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則天(6)
登基改國號
690年,洛陽魏國寺有個法明和尚,利用武則天要稱皇帝的心理。作了《大雲經疏》獻上。“經疏”中牽強附會地說武則天是彌勒佛投胎轉世,佛讓她代替李唐作皇帝,一統天下,當今大臣百姓都應向神皇盡忠,方可子孫昌熾;如有背叛,天理難容。武則天立即命令將經頒布天下,並令各州都建立大雲寺,收藏《大雲經》,由僧人向百姓宣講。
同年,侍禦史傅遊藝帶領關中的百姓九百多人站在皇宮外請求改國號“周”,賜皇帝姓武。武則天假裝不同意,卻又提升傅遊藝為給事中。此後,文武百官及李唐宗室、遠近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等各界人士六萬餘人組成一支極其龐大的請願隊伍,要求皇帝改李姓為武姓,改唐為周。
這年九月,武則天見“民意不可違”,表示同意皇帝李旦和百官的請求,穿上龍袍,登上則天樓,宣布改唐為周,尊號“聖神皇帝”,以李旦為繼承人,賜武姓。她身穿皇帝服飾,光彩奕奕,在洛陽登上了大周皇帝的寶座。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就此正式誕生了。時年67歲。
武則天稱皇以後,並不是萬事順利的。首先,她必須解決兩個矛盾:一是她同李唐宗室爭奪地位的矛盾,一是因濫殺而造成的她與大臣之間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延,她與李氏的矛盾逐漸淡化下來,要解決與大臣之間的矛盾,那批酷吏可就成了替罪羊。特別是由於告密和酷吏的橫行肆虐,造成了小人鑽營,世風敗壞,人心惶恐,冤獄遍地,怨聲載道。這說明告密和酷吏的作用已經十分不得人心。武則天由此意識到,這個權宜之計使命既已完成,該是收場的時候了。
為了安定民心,穩定政局,她下令限製告密,並向酷吏開刀。武則天禁錮了當年濫告濫殺的二十七名酷吏,找機會殺掉了以善於製造“謀反”罪而著稱的酷吏周興和來俊臣,使矛盾漸漸地緩和下來。應當說,武則天晚年時期的政治氣氛還是比較寬鬆自由的,她的統治也應當是穩固的。
周興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垂拱以後,被其陷害者有數千人。天壽二年(691),酷吏丘神勣因罪被殺,有人告發周興與丘神勣通謀。武則天令來俊臣審理此案。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請君入甕”。來俊臣先不問案子,請周興去家中飲酒。席間,來俊臣向周興請教:“弟遇一案,罪犯堅不承認,為之奈何?”周興說:“我有一妙計。取一大甕,用柴炙熱,投犯人於甕中,不怕他不開口。”來俊臣聽罷連稱妙極,立即命人抬來一個大甕,四周點起大火。拉周興到甕邊說:“請君入甕”。周興雖未入甕,但在流放嶺南途中被仇人殺死。罪惡昭著的索元禮也是同樣下場。神功元年(697)來俊臣被殺,棄屍於市,時人無不拍手稱快,欲爭相食其肉,可見這些人民憤之大與積怨之深。
武則天早些年借酷吏之手,為她掃蕩了政敵,而今又借用酷吏的頭顱,清洗自身,緩和危機。由此可見,武則天權謀之高明。
武則天踐位稱帝後,銳意圖新,製定和實施了一係列治國安邦的政略。她的第一項政略是廣招賢才。她把此項政略看成治國之本,天子之責。因此,招賢納士,選才任能,在武則天稱帝以後得到了廣泛實施。她選才的方法是:一、自舉。規定內外九品以上的官吏和百姓都可以“毛遂自薦”,根據自己的才能要求升官或做某官。二、試官。下令各級官吏舉薦人才,親自接見。先讓其試作某官,然後提拔重用或罷免。三、員外官。這是有職無權的官,但同樣領取奉祿。四、殿試貢生。親自考貢生、親自錄取,發展完善了科舉製度。五、武舉,選拔有軍事才能和武藝的人。這種不計門第,不講地位,不論資排輩的選拔官吏方法,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措施,能廣泛地選拔有才能的人到各級衙門任職。
武則天用人不計門第,不欺無名,不避仇怨。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和父親上官庭芝都被武則天所殺,上官婉兒被黥麵罰做宮裏的奴婢,武則天發現上官婉兒文學才華很好,就把她收在自己的身邊,信任重用。批閱奏章,起草詔令都交上宮婉兒辦理。又如,武則天要宰相狄仁傑推薦一個有將相才能的人,狄推薦了張柬之,說:“這人雖然老了,但有宰相的才能。”後來武則天又要狄仁傑推薦賢才。狄說:“前次推薦的張柬之,還沒見用呀!”武則天說:“已經任命為司馬了!”狄說:“我推薦的張柬之可以當宰相,不是當司馬的。”不久張柬之被提升當了宰相。
武則天當政時期,還搜訪了不少有才能而正直的人,諸如郝處俊、杜景儉、徐有功、魏玄同、魏元忠、姚崇、裴行儉、婁師德、王孝傑、唐休景、狄仁傑、王及善、朱敬則等,都是當時有才能的文武大臣。雖然其中有的被武則天殺了,但這些大臣最突出的特點是不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為人正派,敢於直諫。
至此,武則天的第三步計劃其實已完全實現,至於做皇帝的名號,隻是一個手續問題。
第四部分:先智後昏的後唐莊宗李存勖
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則天(6)
登基改國號
690年,洛陽魏國寺有個法明和尚,利用武則天要稱皇帝的心理。作了《大雲經疏》獻上。“經疏”中牽強附會地說武則天是彌勒佛投胎轉世,佛讓她代替李唐作皇帝,一統天下,當今大臣百姓都應向神皇盡忠,方可子孫昌熾;如有背叛,天理難容。武則天立即命令將經頒布天下,並令各州都建立大雲寺,收藏《大雲經》,由僧人向百姓宣講。
同年,侍禦史傅遊藝帶領關中的百姓九百多人站在皇宮外請求改國號“周”,賜皇帝姓武。武則天假裝不同意,卻又提升傅遊藝為給事中。此後,文武百官及李唐宗室、遠近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等各界人士六萬餘人組成一支極其龐大的請願隊伍,要求皇帝改李姓為武姓,改唐為周。
這年九月,武則天見“民意不可違”,表示同意皇帝李旦和百官的請求,穿上龍袍,登上則天樓,宣布改唐為周,尊號“聖神皇帝”,以李旦為繼承人,賜武姓。她身穿皇帝服飾,光彩奕奕,在洛陽登上了大周皇帝的寶座。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就此正式誕生了。時年67歲。
武則天稱皇以後,並不是萬事順利的。首先,她必須解決兩個矛盾:一是她同李唐宗室爭奪地位的矛盾,一是因濫殺而造成的她與大臣之間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延,她與李氏的矛盾逐漸淡化下來,要解決與大臣之間的矛盾,那批酷吏可就成了替罪羊。特別是由於告密和酷吏的橫行肆虐,造成了小人鑽營,世風敗壞,人心惶恐,冤獄遍地,怨聲載道。這說明告密和酷吏的作用已經十分不得人心。武則天由此意識到,這個權宜之計使命既已完成,該是收場的時候了。
為了安定民心,穩定政局,她下令限製告密,並向酷吏開刀。武則天禁錮了當年濫告濫殺的二十七名酷吏,找機會殺掉了以善於製造“謀反”罪而著稱的酷吏周興和來俊臣,使矛盾漸漸地緩和下來。應當說,武則天晚年時期的政治氣氛還是比較寬鬆自由的,她的統治也應當是穩固的。
周興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垂拱以後,被其陷害者有數千人。天壽二年(691),酷吏丘神勣因罪被殺,有人告發周興與丘神勣通謀。武則天令來俊臣審理此案。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請君入甕”。來俊臣先不問案子,請周興去家中飲酒。席間,來俊臣向周興請教:“弟遇一案,罪犯堅不承認,為之奈何?”周興說:“我有一妙計。取一大甕,用柴炙熱,投犯人於甕中,不怕他不開口。”來俊臣聽罷連稱妙極,立即命人抬來一個大甕,四周點起大火。拉周興到甕邊說:“請君入甕”。周興雖未入甕,但在流放嶺南途中被仇人殺死。罪惡昭著的索元禮也是同樣下場。神功元年(697)來俊臣被殺,棄屍於市,時人無不拍手稱快,欲爭相食其肉,可見這些人民憤之大與積怨之深。
武則天早些年借酷吏之手,為她掃蕩了政敵,而今又借用酷吏的頭顱,清洗自身,緩和危機。由此可見,武則天權謀之高明。
武則天踐位稱帝後,銳意圖新,製定和實施了一係列治國安邦的政略。她的第一項政略是廣招賢才。她把此項政略看成治國之本,天子之責。因此,招賢納士,選才任能,在武則天稱帝以後得到了廣泛實施。她選才的方法是:一、自舉。規定內外九品以上的官吏和百姓都可以“毛遂自薦”,根據自己的才能要求升官或做某官。二、試官。下令各級官吏舉薦人才,親自接見。先讓其試作某官,然後提拔重用或罷免。三、員外官。這是有職無權的官,但同樣領取奉祿。四、殿試貢生。親自考貢生、親自錄取,發展完善了科舉製度。五、武舉,選拔有軍事才能和武藝的人。這種不計門第,不講地位,不論資排輩的選拔官吏方法,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措施,能廣泛地選拔有才能的人到各級衙門任職。
武則天用人不計門第,不欺無名,不避仇怨。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和父親上官庭芝都被武則天所殺,上官婉兒被黥麵罰做宮裏的奴婢,武則天發現上官婉兒文學才華很好,就把她收在自己的身邊,信任重用。批閱奏章,起草詔令都交上宮婉兒辦理。又如,武則天要宰相狄仁傑推薦一個有將相才能的人,狄推薦了張柬之,說:“這人雖然老了,但有宰相的才能。”後來武則天又要狄仁傑推薦賢才。狄說:“前次推薦的張柬之,還沒見用呀!”武則天說:“已經任命為司馬了!”狄說:“我推薦的張柬之可以當宰相,不是當司馬的。”不久張柬之被提升當了宰相。
武則天當政時期,還搜訪了不少有才能而正直的人,諸如郝處俊、杜景儉、徐有功、魏玄同、魏元忠、姚崇、裴行儉、婁師德、王孝傑、唐休景、狄仁傑、王及善、朱敬則等,都是當時有才能的文武大臣。雖然其中有的被武則天殺了,但這些大臣最突出的特點是不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為人正派,敢於直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