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推讓出名的王莽這會兒不再推讓了。王莽向太皇太後去討漢朝皇帝的玉璽。王政君這才大吃一驚,不肯把玉璽交出來。後來被逼得沒法子,隻好氣憤地把玉璽扔在地上。


    次日王莽率群臣入太祖廟拜受金匱禪位,王莽正式即位稱皇帝。改國號叫“新”,都城仍在長安,廢孺子嬰為定安公,從漢高祖稱帝開始的西漢王朝,統治了二百十年,到這時候就結束了。


    接著王莽照金匱策書按名授官。隻有王興、王盛兩個姓名,是哀章捏造的,王莽遣人四處尋訪,不久找到一個城門令史叫王興,還有一個賣餅的叫王盛,當即把他們封為將軍。


    從公元前二十二年步人仕途,至公元8年當上新朝的皇帝,王莽花了三十一年時間。


    行新政危機四伏


    如果王莽隻是為了奪取權力,當皇帝,那麽他已經成功了,因為他已經相當平穩地取得了漢朝的最高權力,又順利地當上了新朝的皇帝。但王莽不但要當皇帝,還想當改革家,當聖君,於是上台以後,他以更大的熱情頑固地推行他的復古改革,也把自己推上了絕路。


    王莽曾經使社會各階層、各類身份的人都獲得過實際利益,因而贏得了最廣泛的支持。當王莽實行改革時,又走上了另一個極端,為了達到盡善盡美的目標,不惜得罪所有的人。


    第一,掀起轟轟烈烈的改名運動。


    王莽泥古不化,-切都要符合古義,慚復古代的麵貌。於是王莽掀起了空前絕後的改名運動,無論地名、官名、建築名,差不多都改了,而且百姓養生嫁娶、宮室封國、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皆遵照西周製度,官職多半改為古代的名稱。


    改革官製,將傳說的上古官製拿來和漢朝官製結合,就成了新朝的官製。具體說,就是中央設置了四輔、四將、三公、九卿和六監。地方上則將全國分為九州,一百二十五郡。州設州牧,郡的長官按照爵位的不同分為卒正、連率和大尹。縣則設縣宰。改革郡縣名稱。


    調整行政區劃和行政部門的職權。


    這樣改一次已經夠折騰了,王莽卻一改再改,有的郡名一年間改了五次,最後又改還到原來的。官吏和百姓根本記不住,所以每次頒發詔書和公文,都要在新名後注舊名。可以想像,這樣頻繁的改名必定會給正常的行政工作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麻煩,不但影響效率,造成浪費,而且造成官民心理上的厭惡。尤其是改動地名、官名,改來改去,令人記載不清,書寫不明,以致下詔令時需註明原地名才能看明白。


    第二,把全國土地改為“王田”,不準買賣;把奴婢稱為“私屬”,不準買賣。


    王莽自稱為黃帝虞舜的後裔,尊黃帝為初祖,虞舜為始祖。他參照了夏商周的井田製,頒布“王田令”,即將天下土地改稱為“王田”,不得私下買賣。如果一家人中男丁不滿8人,但土地超過了900畝,就要將多餘的土地交給國家,再分給本族人耕種。以前沒有土地的家庭則依照一夫一妻一百畝的標準分配。


    違背法令的人將被流放。流放在封建社會是僅次於死刑的一種刑罰,流放後還要服勞役,以後也不準再返回家鄉。


    第二部分:一代霸主漢武帝


    和平上台的新朝皇帝王莽(6)


    王莽為了防止奴婢的增多,影響國家勞動力的減少,還頒布了“私屬令”,將奴婢改稱為“私屬”,禁止買賣,違令者也是流放。


    對於這條改革令,大地主豪強當然會激烈反對,因為他們占有的田地遠不止一井,要他們將多餘的土地交出來等於要割他們的肉。他們占有的大部分奴婢是用於農業生產的,現在將土地都交了,難道將奴婢白養著?而奴婢又不許買賣,豈不是逼著他們白白送掉嗎?小土地主,包括剛夠得上自給標準的農民也不滿意,一則這些人多少要減少一些土地,更主要的是原來實際上已經私有的土地現在要變成公田了,如果將來家庭人口減少,還得再交出去。由於既沒有可行性,又沒有切實的強製措施,地主豪強多餘的土地大多沒有交出來,所以政府沒有足夠的土地分給應該受田的無地、少地農民,對這一紙空文,農民自然也不會滿意。僥倖分到土地的人心裏也不踏實,因為這是“王田”,不屬於自己。至於奴婢,改稱“私屬”,不會繪他們帶來任何利益,禁止買賣更沒有改變他們的身份,相反,由於買賣改為暗中進行,或者主人原有的土地減少,他們的處境隻會更壞。實際上官僚地主的土地和奴婢買賣並未停止,因而被處罪的不計其數,更引起了他們的反對。三年後,王莽隻得讓步,於是土地和奴婢買賣合法恢復,原來的業主肯定要索回已交了公而被其他人“受”了的土地。至此,王莽就將唯一擁護這項政策的受益者也得罪了。


    第三,頒布“五均”、“賒貸”以及“六管”。


    所謂的“五均”,就是由國家來管理工商業和物價。而“賒貸”就是由官府在百姓遇到諸如喪事、祭祀和經營工商業無錢時,向百姓發放貸款,但利息相對要少一些,工商貸款利息每年百分之十,而喪葬和祭祀貸款則不收利息。但是,祭祀要在十天內還清,喪葬歸還期限則是三個月。另外,國家還將鹽、鐵、酒收回專賣,國家壟斷鑄錢,國家管理山林水澤,並收山澤稅。這一共是五項,加上國家負責的“五均”、“賒貸”,就稱為“六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由秦至清的中國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月照西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月照西樓並收藏由秦至清的中國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