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杜聿明的公館設在上海的愚園路,那是一棟磚混結構的三層小樓,西洋式樣,南側有個大花園。杜長官一般都不在家裏,樓上住著杜夫人曹秀清,樓下就是張幹樵等一幫親信幕僚辦公的地方。蔡智誠因為是張幹樵的聯絡官的緣故,所以時不時地也要去那個地方點個卯。
第一次進杜公館是48年的中秋節(9月17日),大家一起吃團圓飯,正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時候,電報員忽然送進來一張條子,馮石如(此人被俘的時候是“徐州剿總”辦公室副主任,在上海時的職責類似於杜府的管家)打開一看,是王耀武發來的——“共軍主力開始圍攻濟南,東側茂嶺山陣地正在激烈爭奪之中……”——飯桌上的人立刻就沒了食慾。
過了幾天再去愚園路,一進門就看見馮石如拿著張電報在那裏發抖,打聽之後才知道又是王耀武發來的消息:“吳化文部叛變,機場失守,74軍無法降落。現商埠已失,普利門、大水溝仍在激戰中……”,大家都說王佐民這回恐怕是要完蛋了。
張幹樵從廣東探親回到上海之後,蔡智誠去杜公館的次數也就更加頻繁,高級幕僚們商討軍機的時候,他時不時的也能夠旁聽幾句。
10月底至11月初,國民黨的偵聽機構發現共軍的幾十部電台正由濟南向臨沂方向移動,判斷其有進攻徐州的傾向。當時,國防部應對此類狀況的既定對策是“以主要城市為戰略要點,同時以精銳主力組成機動應援兵團”,按照這個方針,徐州戰區的骨幹主力當然是邱清泉兵團和黃百韜兵團,輔助力量是李彌兵團和孫元良兵團(李、孫兵團當時隻有兩個軍,而邱、黃兵團各有四個軍),可一旦將這四個兵團都收回徐州,東側的第九綏靖區就孤懸在外了,原本駐守在連雲港的第44軍就必須立即撤退。
第44軍撤退的方式有兩種選擇,一是沿陸路向西,直接朝徐州靠攏;二是由水路船運上海,再經內線回徐州歸建。愚園路的一幫幕僚們趴在地圖上琢磨了半天,覺得走陸路的距離太遠,肯定會遭到共軍主力的側擊,於是就給杜聿明上了一個條陳,建議讓44軍走水路。
但問題是當時“徐州剿總第一副司令”杜聿明正在葫蘆島指揮東北的敗軍撤退,並不在徐州指揮部,而“剿總”的正司令劉峙又是個裝門麵的泥菩薩,什麽事也做不了主。於是,參謀總長顧祝同和國防部的作戰廳長郭汝瑰就趕到徐州客串指揮,他們主張讓第44軍從陸路返回徐州,並提出將該軍(原屬李延年第6兵團)劃歸第7兵團建製。
聽說這個情況,張幹樵立刻就問蔡智誠:“你跟黃百韜打過交道,覺得他會怎麽辦?”
蔡智誠回答說:“黃百韜是最喜歡抓兵的,給他一個軍,他什麽都會答應”
果然,11月5日,從徐州那邊傳來消息,黃百韜表示支持“陸路方案”,並且同意讓自己的第7兵團暫時停止行進、在原地等候第44軍歸建——這樣一來,有可能受到共軍側擊的就不止是44軍了,還包括整個黃兵團——杜公館的幕僚們頓時急得跳了起來:“不好了,郭小鬼會害死黃百韜的……”
到了這個時候,有可能促使計劃改變的隻有杜聿明本人,張幹樵他們急忙找了架飛機,當天就趕往葫蘆島去了……(以後的結局盡人皆知:杜副司令長官最終沒有來得及修正方案,黃百韜雖然等到了第44軍,但他也因此失去了向徐州收縮的時間。1948年11月22日,第7兵團在碾莊一帶被解放軍華野主力全殲,淮海戰役由此拉開了序幕)
蔡少校當然沒有張上校那樣的“麵陳計策”的資格,他隻好留在上海做伏地挺身,剛剛做到第三個,黃百韜就自了殺——這可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11月中旬的時候,蔡智誠最後一次去愚園路杜公館。當時,公館裏隻剩一位姓何的秘書在收拾文件,他看見蔡少校就說:“張幹樵已經發表為徐州剿總的作戰處長了,叫你自行回原單位去”
蔡智誠問何秘書為什麽沒有去徐州,他指一指樓上:“夫人的身體不好,需要照顧”,然後又說:“徐州那邊不去也罷。你看,原本的計劃是主動出擊、先發製人,現在搞得一開始就忙著救援黃百韜,以後還不知道會怎麽被動呢”。
接下來,他就給蔡少校結算這幾個月的“差勤補助費”。起初準備給“袁大頭”,但銀圓的比價在那段時間裏變來變去的,不知道該怎麽換算才好,隻好決定給黃金。算盤珠子劈裏啪啦,得出的結果是九錢多一點,於是倆人就找出戥子和剪子,又稱又夾的忙得不亦樂乎。
“我早知道市麵會大亂,誰也頂不住”,何秘書的手裏忙活著,嘴裏的話還挺多:“你想啊,國家全年的總收入還不到五千萬美金,可一年之中光是軍費的開支就要超過一個億。即便是別的事情全都不管,把政府的全部收入都拿來打仗也隻夠支撐半年的時間,剩下的日子都要靠印空頭鈔票來對付,怎麽會不出現通貨膨脹?市麵怎麽可能不混亂……”
的確,要想穩定社會就必須停止內戰,這已經是國統區的所有人的共識。
但大家同時又感覺到,隻要蔣介石還在總統的位置上,共產黨就不會答應和國民黨談判。在當時,可能促成談判、爭取和平的途徑隻有兩條:一是在軍事上打個大勝仗,逼迫共軍接受和談;二是在政治上壓迫蔣介石下台,讓共產黨同意和談。作為蔣係嫡係部隊的成員,蔡智誠他們一方麵實在不希望內戰再繼續下去,另一方麵又期望老蔣在政治上能夠保持比較有利的地位,所以大家的內心裏雖然十分厭倦戰爭,卻又暗自期盼能在戰場上出現什麽轉機。
第一次進杜公館是48年的中秋節(9月17日),大家一起吃團圓飯,正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時候,電報員忽然送進來一張條子,馮石如(此人被俘的時候是“徐州剿總”辦公室副主任,在上海時的職責類似於杜府的管家)打開一看,是王耀武發來的——“共軍主力開始圍攻濟南,東側茂嶺山陣地正在激烈爭奪之中……”——飯桌上的人立刻就沒了食慾。
過了幾天再去愚園路,一進門就看見馮石如拿著張電報在那裏發抖,打聽之後才知道又是王耀武發來的消息:“吳化文部叛變,機場失守,74軍無法降落。現商埠已失,普利門、大水溝仍在激戰中……”,大家都說王佐民這回恐怕是要完蛋了。
張幹樵從廣東探親回到上海之後,蔡智誠去杜公館的次數也就更加頻繁,高級幕僚們商討軍機的時候,他時不時的也能夠旁聽幾句。
10月底至11月初,國民黨的偵聽機構發現共軍的幾十部電台正由濟南向臨沂方向移動,判斷其有進攻徐州的傾向。當時,國防部應對此類狀況的既定對策是“以主要城市為戰略要點,同時以精銳主力組成機動應援兵團”,按照這個方針,徐州戰區的骨幹主力當然是邱清泉兵團和黃百韜兵團,輔助力量是李彌兵團和孫元良兵團(李、孫兵團當時隻有兩個軍,而邱、黃兵團各有四個軍),可一旦將這四個兵團都收回徐州,東側的第九綏靖區就孤懸在外了,原本駐守在連雲港的第44軍就必須立即撤退。
第44軍撤退的方式有兩種選擇,一是沿陸路向西,直接朝徐州靠攏;二是由水路船運上海,再經內線回徐州歸建。愚園路的一幫幕僚們趴在地圖上琢磨了半天,覺得走陸路的距離太遠,肯定會遭到共軍主力的側擊,於是就給杜聿明上了一個條陳,建議讓44軍走水路。
但問題是當時“徐州剿總第一副司令”杜聿明正在葫蘆島指揮東北的敗軍撤退,並不在徐州指揮部,而“剿總”的正司令劉峙又是個裝門麵的泥菩薩,什麽事也做不了主。於是,參謀總長顧祝同和國防部的作戰廳長郭汝瑰就趕到徐州客串指揮,他們主張讓第44軍從陸路返回徐州,並提出將該軍(原屬李延年第6兵團)劃歸第7兵團建製。
聽說這個情況,張幹樵立刻就問蔡智誠:“你跟黃百韜打過交道,覺得他會怎麽辦?”
蔡智誠回答說:“黃百韜是最喜歡抓兵的,給他一個軍,他什麽都會答應”
果然,11月5日,從徐州那邊傳來消息,黃百韜表示支持“陸路方案”,並且同意讓自己的第7兵團暫時停止行進、在原地等候第44軍歸建——這樣一來,有可能受到共軍側擊的就不止是44軍了,還包括整個黃兵團——杜公館的幕僚們頓時急得跳了起來:“不好了,郭小鬼會害死黃百韜的……”
到了這個時候,有可能促使計劃改變的隻有杜聿明本人,張幹樵他們急忙找了架飛機,當天就趕往葫蘆島去了……(以後的結局盡人皆知:杜副司令長官最終沒有來得及修正方案,黃百韜雖然等到了第44軍,但他也因此失去了向徐州收縮的時間。1948年11月22日,第7兵團在碾莊一帶被解放軍華野主力全殲,淮海戰役由此拉開了序幕)
蔡少校當然沒有張上校那樣的“麵陳計策”的資格,他隻好留在上海做伏地挺身,剛剛做到第三個,黃百韜就自了殺——這可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11月中旬的時候,蔡智誠最後一次去愚園路杜公館。當時,公館裏隻剩一位姓何的秘書在收拾文件,他看見蔡少校就說:“張幹樵已經發表為徐州剿總的作戰處長了,叫你自行回原單位去”
蔡智誠問何秘書為什麽沒有去徐州,他指一指樓上:“夫人的身體不好,需要照顧”,然後又說:“徐州那邊不去也罷。你看,原本的計劃是主動出擊、先發製人,現在搞得一開始就忙著救援黃百韜,以後還不知道會怎麽被動呢”。
接下來,他就給蔡少校結算這幾個月的“差勤補助費”。起初準備給“袁大頭”,但銀圓的比價在那段時間裏變來變去的,不知道該怎麽換算才好,隻好決定給黃金。算盤珠子劈裏啪啦,得出的結果是九錢多一點,於是倆人就找出戥子和剪子,又稱又夾的忙得不亦樂乎。
“我早知道市麵會大亂,誰也頂不住”,何秘書的手裏忙活著,嘴裏的話還挺多:“你想啊,國家全年的總收入還不到五千萬美金,可一年之中光是軍費的開支就要超過一個億。即便是別的事情全都不管,把政府的全部收入都拿來打仗也隻夠支撐半年的時間,剩下的日子都要靠印空頭鈔票來對付,怎麽會不出現通貨膨脹?市麵怎麽可能不混亂……”
的確,要想穩定社會就必須停止內戰,這已經是國統區的所有人的共識。
但大家同時又感覺到,隻要蔣介石還在總統的位置上,共產黨就不會答應和國民黨談判。在當時,可能促成談判、爭取和平的途徑隻有兩條:一是在軍事上打個大勝仗,逼迫共軍接受和談;二是在政治上壓迫蔣介石下台,讓共產黨同意和談。作為蔣係嫡係部隊的成員,蔡智誠他們一方麵實在不希望內戰再繼續下去,另一方麵又期望老蔣在政治上能夠保持比較有利的地位,所以大家的內心裏雖然十分厭倦戰爭,卻又暗自期盼能在戰場上出現什麽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