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各項工作準備就緒,配合行動的運輸機和轟炸機部隊也已經到位。可到了18號,地麵部隊逼近延安的時候,胡宗南隻是命令轟炸機起飛作戰,卻沒有讓傘兵出動,特種部隊最後無功而返,於3月底回到了南京。


    這次行動夭折的原因,西安綏靖公署的解釋是“走漏了風聲,延安方麵已經有所察覺”——這很有可能是真的,因為從《汪東興日記》上看,當時,解放軍在延安機場挖了壕溝、布置了警戒部隊——但值得一提的是,直到18號下午,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依然堅持在王家坪,而且,毛澤東主席最後還是經飛機場撤退的,真是夠有膽魄!


    當時,傘兵的行動計劃十分保密,甚至連參謀處的人都不知道其中的內情,蔡智誠當然也就更無從知曉。從濟南回來以後,他立刻被派到三青團的工作隊、參與對付“鬧事”的學生。


    幫三青團幹活屬於“特務工作”,可以領取“特別費”,但這筆外快其實並不好掙,社會局勢動盪不安,學生們的情緒又很激動,稍微有點良心的軍警都會感到左右為難、無從下手。


    整個三月份,“蔡特務”都在為了沈崇的事情和別人吵來吵去,直到美國強姦犯皮爾遜被判了十五年徒刑,大學生才好不容易消停了幾天。誰知道,四月中旬,學生們又開始上街遊行了,這回的抗議主題換成了“反飢餓,反內戰”,甚至連大學教師也參加了進來,還打出一個很有名的橫幅——“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反飢餓”運動是內戰期間國統區堅持時間最長、影響最大、最為成功的民主風潮,因此被毛澤東同誌稱為“有利的敵後戰線”。這場運動最初發端於47年4月,正式爆發於47年5月,並一直持續到了1948年底,運動的主力軍始終是全國各大學的師生。


    大學師生們為什麽要帶頭鬧事呢?算一筆帳就明白了。


    以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為例。47年4月,該大學普通教員(助教)的月薪為100萬法幣(蔡中尉此時的軍餉為60萬法幣),這筆錢如果全部用來買米,可購糙米400斤,相當於今天的人民幣六百元;如用來買肉,可買豬肉100斤,相當於人民幣一千元;但若是用來購買黃金,即便按照47年“黃金浪潮”的黑市最高價,也可換得純金55克,相當於今天的一萬元。由此可見,物價上漲,主要是體現在基本生活物資方麵,物價高的情況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就是內戰,戰爭的兵員需求使農村勞動力匱乏,戰爭的破壞又使農田荒蕪,造成糧食產量下降。戰爭阻斷了城鄉之間的交通,使農副產品無法進入城市市場,隨著戰局的惡化,基本生活品的價格也就越來越高。


    這樣的物價對有錢人的影響不大,肉價再高也觸動不到富翁的神經;軍政人員也覺得無所謂,因為在軍隊裏吃飯是不花錢的;甚至某些市民在短時間內也有辦法,因為隻要膽子大一點,多到鄉下去跑幾趟,就能夠買到比較便宜的糧食。真正難以承受壓力的是社會工薪階層和大學的師生們。


    1947年,“中央大學”的學費是每學期二十五萬元法幣,政府每個月發給學生八萬元生活費。在3月份以前,大學生依靠國家補貼就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可現在卻不行了,隨著糧油價格上漲,4月份的夥食費需要十萬元(同期,北大47年夏季的學生夥食費為14萬元,更高),這樣一來,學生們到了月底就要餓肚子了。


    單身漢的大學生吃不飽,需要養家餬口的教授也不得不為了柴米油鹽而精打細算。雖然政府向大學教員低價供應美國糖果、牛奶和麵粉,但教授們都知道那是嗟來之食,既不能保證長久也不符合道德規範(比如,朱自清先生就堅決不領美國食品),解決問題的根本還在於必須停止內戰。


    於是,一場新的民主運動形成了。抗議者提出了十幾項要求,有的比較天真(比如要求“將教育投入提升到國家總預算的15%”),有的卻合情合理(比如要求提高教師待遇,要求學生的生活補貼費用隨物價水平上調)。剛開始的時候,遊行隊伍還隻是在街上轉一轉、喊喊口號,並沒有惹出什麽大亂子,可到了5月份,局麵卻突然發生了惡化。


    5月18日,南京政府出台了《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禁止10人以上的請願、罷課和示威。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學生們的情緒反而更加激動起來,5月20日,南京、上海、蘇州、杭州的萬名師生齊聚首都,準備到“國民大會堂”舉行示威,結果在中山東路遭到軍警的野蠻毆打,一百多人被打傷,二十多人被捕,從而引發了歷史上的“5.20血案”。


    5月20日,遊行學生與國民黨軍警在中山路口爭搶高壓水龍,隨即發生血案。


    從這一天起,“5.20運動”就伴隨著那首《團結就是力量》的歌曲席捲全國,運動的口號也在“反飢餓,反內戰”之外新增加了一條——“反迫害”。


    也就在47年5月20日這天,從山東傳來了整編第74師全軍覆滅的消息。


    內戰以來,整74師一直是華東戰場的開路先鋒,特別是在“重點進攻”的這兩個月裏,他們更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其“勇猛善戰”的名聲已經蓋過了驕傲自負的第五軍和謹慎保守的整11師,一舉成為國軍中功績最為顯赫的王牌主力,蔣委員長讚譽他們“代表了革命軍人的精神”,甚至認為“隻要有十個74師,三個月內就可以消滅共產黨”……可是,就在前方“連連告捷”的時候,這個“革命軍人的標誌”卻突然被消滅得幹幹淨淨,這不免讓大家驚愕萬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場上的蒲公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外馬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外馬甲並收藏戰場上的蒲公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