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隻好看情況再說了。
晚上九點多鍾,楊三的卡車來到了約定的路口。
隻見車廂堆成了小山,頂上還有個木頭架子、密密麻麻的綁滿了人。駕駛室裏的上校探出頭來看了看,然後就有個中尉副官拎著皮帶爬上車頂、老老實實的把自己捆起來,留出車頭的位置給蔡智誠坐。
上了車,定睛一看,才發現這位上校原來是自家的熟人、老街坊王光煒,難怪這麽客氣。
(王光煒是遵義人,黃埔七期畢業,當過國民黨師長,49年12月率部起義,曾經是貴州省政協委員。王光煒有個哥哥叫王光樾,黃埔三期的,是個有意思的人物,可以說一說)
王光樾從小就特別聰明,是個語言天才,在遵義念書的時候年年英語考第一,可以和洋神甫談論《聖經》的原文。按道理這種人應該去讀外國語學院才對,可他偏偏要去考黃埔。到了軍校,又迷上了俄語,開口蘇沃洛夫、閉口庫圖佐夫,沒過多久就能和蘇聯顧問聊天了,蔣校長一看,人才啊!於是就把他送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學,陪蔣太子讀書。
到了蘇聯,王光樾繼續發揮天才優勢,開始自學德文,結果居然能看懂原版的《資本論》,評論起馬克思主義頭頭是道。更絕的是,他寫外國字、用的卻是毛筆,一行行清秀的鐵線文就連洋人見了都覺得稀奇,弄得各個班級辦牆報都來找他幫忙。他英文、德文、俄羅斯文都會,世界各地的學生都可以交流,文的武的都懂,樣樣都能來一套,真是大受歡迎、出盡了風頭。國內的蔣介石校長對他十分滿意,委託嚴重總隊長獎勵給他100盧布和一塊金表。
27年,王光樾奉召回國。這時候國共兩黨已經鬧翻,雙方正殺得眼紅,王光樾既是國民黨又是共產黨,坐在從海參崴到上海的輪船上左右為難。船近黃埔港,突然,他把隨身的行李扔進了海裏(誰也不知道那裏麵裝了些什麽),然後就和幾個俄國水手打起架來。打著打著就被打昏了,醒來以後直喊頭疼,沒過幾天,他就瘋了。
這一瘋就瘋得很徹底,不僅先前學的外國話全部忘光,就連中國話也不會說了。
蔣介石親自到醫院去探望他,王同學張著嘴:“嗬嗬嗬,喔喔喔……”。蔣校長不知所雲,隻好留了幾百塊大洋、又在他的衣兜裏塞了張字條:“王光樾同誌,我來看你,你不說話。我們的敵人已經消滅,請你放心,安靜養病”
校長大人帶了頭,其他師生隻好跟著學,都來給王光樾送錢、塞字條。王同學一視同仁:“嗬嗬嗬,喔喔喔……”
從27年到49年,王瘋子住遍了廣州、南京、重慶、上海的各大醫院,反正中央軍校的薪金冊上有他的固定開支,他可以衣食無憂、輕鬆自在。據說,他平時和小護士還是有說有笑的,可一遇到正經人就變成“嗬嗬嗬”了,誰也拿他沒辦法。
解放後,王光樾被丟在了大陸,這下子,輪到中山大學的共產黨同學去看望他了。結果見了麵,老王還是“嗬嗬嗬,喔喔喔”……無奈,隻好再寫字條:王光樾同誌,我們的敵人已經消滅,請你放心,繼續養病吧……
於是繼續養病,最後在遵義老家壽終正寢。身後留下兩個謎:其一,27年的時候,他扔進海裏的行李中到底裝了些什麽?其二,王光樾這傢夥到底是個瘋子還是個天才?
好了,書歸正傳,接著講王光煒。
王光煒原本是“遵義師管區”補充團的團長,這時奉調到遠征軍第八軍軍部,正準備去雲南保山報到。蔡智誠一聽說“遠征軍”,立刻興奮起來,強著王上校、非要他介紹自己進青年軍不可。
開車的楊三這時才曉得蔡智誠不是去昆明玩、而是要參軍,頓時嚇壞了,立馬想掉頭把他送回家去。
幸虧王光煒上校十分支持大學生的愛國熱情。他告訴小蔡,遠征軍裏其實並沒有“青年遠征軍”,青年軍這時尚處於組建階段,招錄的大中專學生要先經過“三青團”的審查,如果稀哩糊塗的跑去、人家是不收的。不過,他建議蔡智誠先跟他到103師入伍,再由第八軍推薦去青年軍,他還說,到時候,無論是紮佐(貴陽郊區)的205師、還是昆明的207師,想進哪支部隊都可以——這可把蔡智誠樂壞了,於是拿定主意,先去保山參軍再說。
王光煒當了好幾年的“補充團”團長,吃盡了招兵的苦頭,現在突然遇到一個自願入伍的冤大頭,不由得十分開心,連連稱讚“年青學生有覺悟”,談話的興致也就格外的高。
在路上,蔡智誠向王上校坦陳了自己對軍隊現狀的看法,也解釋了自己對未來的打算。王光煒卻不置可否,他給蔡新兵算了一筆帳:
遵義是貴州的大縣,有五十一萬人口,按通常比例,符合服役條件的人最多不過五萬。抗戰幾年來,遵義縣的服役人員已超過四萬三,當地的徵兵總量已達到極限。可現在,“師管區”和“軍管區”給遵義下達的壯丁指標卻提高到每個月一千,完不成任務就要受處罰,怎麽辦?隻有亂抓,看到青壯年男子就拖進兵營。
過去的規定是“三丁抽一”、“逢五抽二”,現在不論了,隻要夠條件就拉走;《兵役法》要求壯丁入伍前必須進行“國民軍事訓練”,現在也顧不上了,繩子一捆就往前線送。最早隻是在鄉下抓“黑腳杆”(農民),到後來,店鋪的夥計也抓、工廠的工人也抓、無業的市民甚至外鄉的難民也抓,反正遇見合適的就拉來。
晚上九點多鍾,楊三的卡車來到了約定的路口。
隻見車廂堆成了小山,頂上還有個木頭架子、密密麻麻的綁滿了人。駕駛室裏的上校探出頭來看了看,然後就有個中尉副官拎著皮帶爬上車頂、老老實實的把自己捆起來,留出車頭的位置給蔡智誠坐。
上了車,定睛一看,才發現這位上校原來是自家的熟人、老街坊王光煒,難怪這麽客氣。
(王光煒是遵義人,黃埔七期畢業,當過國民黨師長,49年12月率部起義,曾經是貴州省政協委員。王光煒有個哥哥叫王光樾,黃埔三期的,是個有意思的人物,可以說一說)
王光樾從小就特別聰明,是個語言天才,在遵義念書的時候年年英語考第一,可以和洋神甫談論《聖經》的原文。按道理這種人應該去讀外國語學院才對,可他偏偏要去考黃埔。到了軍校,又迷上了俄語,開口蘇沃洛夫、閉口庫圖佐夫,沒過多久就能和蘇聯顧問聊天了,蔣校長一看,人才啊!於是就把他送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學,陪蔣太子讀書。
到了蘇聯,王光樾繼續發揮天才優勢,開始自學德文,結果居然能看懂原版的《資本論》,評論起馬克思主義頭頭是道。更絕的是,他寫外國字、用的卻是毛筆,一行行清秀的鐵線文就連洋人見了都覺得稀奇,弄得各個班級辦牆報都來找他幫忙。他英文、德文、俄羅斯文都會,世界各地的學生都可以交流,文的武的都懂,樣樣都能來一套,真是大受歡迎、出盡了風頭。國內的蔣介石校長對他十分滿意,委託嚴重總隊長獎勵給他100盧布和一塊金表。
27年,王光樾奉召回國。這時候國共兩黨已經鬧翻,雙方正殺得眼紅,王光樾既是國民黨又是共產黨,坐在從海參崴到上海的輪船上左右為難。船近黃埔港,突然,他把隨身的行李扔進了海裏(誰也不知道那裏麵裝了些什麽),然後就和幾個俄國水手打起架來。打著打著就被打昏了,醒來以後直喊頭疼,沒過幾天,他就瘋了。
這一瘋就瘋得很徹底,不僅先前學的外國話全部忘光,就連中國話也不會說了。
蔣介石親自到醫院去探望他,王同學張著嘴:“嗬嗬嗬,喔喔喔……”。蔣校長不知所雲,隻好留了幾百塊大洋、又在他的衣兜裏塞了張字條:“王光樾同誌,我來看你,你不說話。我們的敵人已經消滅,請你放心,安靜養病”
校長大人帶了頭,其他師生隻好跟著學,都來給王光樾送錢、塞字條。王同學一視同仁:“嗬嗬嗬,喔喔喔……”
從27年到49年,王瘋子住遍了廣州、南京、重慶、上海的各大醫院,反正中央軍校的薪金冊上有他的固定開支,他可以衣食無憂、輕鬆自在。據說,他平時和小護士還是有說有笑的,可一遇到正經人就變成“嗬嗬嗬”了,誰也拿他沒辦法。
解放後,王光樾被丟在了大陸,這下子,輪到中山大學的共產黨同學去看望他了。結果見了麵,老王還是“嗬嗬嗬,喔喔喔”……無奈,隻好再寫字條:王光樾同誌,我們的敵人已經消滅,請你放心,繼續養病吧……
於是繼續養病,最後在遵義老家壽終正寢。身後留下兩個謎:其一,27年的時候,他扔進海裏的行李中到底裝了些什麽?其二,王光樾這傢夥到底是個瘋子還是個天才?
好了,書歸正傳,接著講王光煒。
王光煒原本是“遵義師管區”補充團的團長,這時奉調到遠征軍第八軍軍部,正準備去雲南保山報到。蔡智誠一聽說“遠征軍”,立刻興奮起來,強著王上校、非要他介紹自己進青年軍不可。
開車的楊三這時才曉得蔡智誠不是去昆明玩、而是要參軍,頓時嚇壞了,立馬想掉頭把他送回家去。
幸虧王光煒上校十分支持大學生的愛國熱情。他告訴小蔡,遠征軍裏其實並沒有“青年遠征軍”,青年軍這時尚處於組建階段,招錄的大中專學生要先經過“三青團”的審查,如果稀哩糊塗的跑去、人家是不收的。不過,他建議蔡智誠先跟他到103師入伍,再由第八軍推薦去青年軍,他還說,到時候,無論是紮佐(貴陽郊區)的205師、還是昆明的207師,想進哪支部隊都可以——這可把蔡智誠樂壞了,於是拿定主意,先去保山參軍再說。
王光煒當了好幾年的“補充團”團長,吃盡了招兵的苦頭,現在突然遇到一個自願入伍的冤大頭,不由得十分開心,連連稱讚“年青學生有覺悟”,談話的興致也就格外的高。
在路上,蔡智誠向王上校坦陳了自己對軍隊現狀的看法,也解釋了自己對未來的打算。王光煒卻不置可否,他給蔡新兵算了一筆帳:
遵義是貴州的大縣,有五十一萬人口,按通常比例,符合服役條件的人最多不過五萬。抗戰幾年來,遵義縣的服役人員已超過四萬三,當地的徵兵總量已達到極限。可現在,“師管區”和“軍管區”給遵義下達的壯丁指標卻提高到每個月一千,完不成任務就要受處罰,怎麽辦?隻有亂抓,看到青壯年男子就拖進兵營。
過去的規定是“三丁抽一”、“逢五抽二”,現在不論了,隻要夠條件就拉走;《兵役法》要求壯丁入伍前必須進行“國民軍事訓練”,現在也顧不上了,繩子一捆就往前線送。最早隻是在鄉下抓“黑腳杆”(農民),到後來,店鋪的夥計也抓、工廠的工人也抓、無業的市民甚至外鄉的難民也抓,反正遇見合適的就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