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王瓦伊克皈依了基督教,被命名為斯提芬,這將改變匈牙利人的命運。在聖斯提芬的統治下(997-1038年在位,他先稱大公,後稱國王),匈牙利人開始了新的事業。直到當時一直威脅著歐洲的匈牙利民族將成為它的可靠的保衛者,即"基督教之盾",使歐洲免遭亞洲蠻族的攻擊;從13世紀的蒙古人入侵到17世紀的奧斯曼人的擴張,匈牙利人的生涯是堅持不懈的英勇和光榮的十字軍軍人的生涯。
第一篇 第四章(3)
更新時間:2005-7-23 10:47:00
字數:2324
3.可薩人
在7世紀初期,俄羅斯草原西南部和達吉斯坦目睹了可薩帝國的崛起。
可薩人是一支信奉騰格裏、由可汗或達幹統治的突厥民族。巴托爾德認為他們代表西突厥的一支,或者,也許更準確些,是西匈奴的一支。當他們的可汗劄比爾於626年應希拉克略的邀請在梯弗裏斯會麵時,他們已經是一支強大的民族,他們借4萬兵給拜占庭皇帝與波斯交戰,希拉克略用這支援軍將薩珊波斯的亞塞拜然省夷為平地。拜占庭人與可薩人之間的這一聯盟又因多次的王室聯姻而加強。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在流亡期間(695-705年)逃到可薩人中避難,與可汗的一位姊妹結婚,她就是後來的塞俄多拉皇後。到君士坦丁五世時,他於732年娶可薩可汗的女兒為妻,她成為伊拉尼皇後。他們的兒子利奧四世皇帝,以其渾名可薩人利奧(775-780年在位)而為人所知。這種聯姻方式在拜占庭反對阿拉伯人的戰爭中是很有用的,當拜占庭軍隊在小亞細亞對阿拉伯人發動進攻時,可薩人在外高加索從後方攻他們(例如在764年的戰爭中)。
拜占庭宮廷對可薩人的親密態度可以從其他方麵得到說明。在歐洲的突厥各族人中可薩人是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正如回鶻是中亞突厥人中最文明的民族一樣。盡管可薩人從未採取過定居或農耕的生活方式,然而,正像上麵有時候所談到的那樣,他們已經建立起一個有秩序的國家,因貿易而致富,由於與拜占庭和阿拉伯世界的接觸,他們具有相當高的文化。可薩國家最初似乎是以捷列克草原地區為中心。第一個可薩"都城"巴倫加爾,馬迦特把它確定在捷列克河南部支流蘇拉克河河源處。阿拉伯人在722至723年摧毀它後,王室駐地遷往阿拉伯人稱呼為拜達(意為白城)的城市,馬迦特企圖將該名修正為沙裏格沙爾(即突厥語黃城),或者更合適些,像米諾爾斯基認為的那樣,是沙利格·欣(即沙克新)。馬迦特將它的位置確定在以後建在伏爾加河口上的伊提爾都城的所在地。順便提一下,伊提爾隻是可薩可汗們的冬駐地。在夏季,他們像其祖先匈奴人一樣在草原上來回漫遊,很可能是在庫班方向。833年,由於希望有一個不十分暴露給那些漫遊部落的司令部,他們請求拜占庭皇帝狄奧菲勒斯派工程人員幫助他們建造一座設防的都城。狄奧菲勒斯派總工程師帕特羅納斯幫助他們建起了第三個都城沙克爾,它可能位於頓河入海處,或者更有可能是在頓河大拐彎處。可薩人在克裏米亞對麵、塔曼半島的原法納戈裏亞的廢墟上又建起了馬他喀貿易據點。
可薩帝國是一個繁榮的貿易中心。拜占庭、阿拉伯和猶太商人們成群結隊地到伊提爾和沙克爾收購從北方來的毛皮。隨著商人們的到來,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在可薩國內找到了落腳處。在851至863年年間,拜占庭派基督教教士聖西利爾到可薩人中,他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西利爾傳記上記有他與猶太教教士在可汗宴會上的論戰。在利奧六世統治期間,馬他喀成了拜占庭的一個主教區的所在地,它的建立是為了在可薩境內傳播新約。以大批阿拉伯居民為代表的伊斯蘭教從690年起也有許多皈依者,從868年起,特別是在965年以後,伊斯蘭教成為該地區的一大宗教。猶太教更受歡迎。767年,伊沙克·聖格裏開始在可薩人中任牧師。馬蘇第宣稱,在哈侖·阿爾·拉施德哈裏發朝的統治下(786-809年),可薩可汗和貴族都擁護猶太教。拜占庭皇帝羅馬努斯·尼卡彭努斯(919-944年)發起的對猶太人的迫害,使大批以色列難民進入可薩境內。
據說一位使用聖經中約瑟之名的可汗於948年寫信給猶太教士希斯達伊,描述了可薩境內猶太教盛行的狀況,但是,馬迦特懷疑這封著名信件的真實性,該信的時間似乎不會早於11世紀。據伊本·法德罕的記載(ris),薩曼塔爾(在達吉斯坦內)的可汗、總督、王公和其他高級官員們都信奉猶太教。為報復伊斯蘭境內對猶太教教堂的破壞,一位可薩可汗曾拆除了一座伊斯蘭教寺院的塔尖。然而,在可薩人民中間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似乎超過了猶太教徒。據說大約在965年一位可汗因政治上的原因而信奉伊斯蘭教,而在1016年,塔曼半島的可汗是一位名叫"喬治·佐勒斯"的基督教徒。
可薩人9世紀在政治上走向衰落。這些信仰猶太教的文明的突厥人被他們的同族、還處於野蠻狀態的異教部落清除掉了。草原又一次處於動盪不安之中。從鹹海草原來的烏古思突厥人(拜占庭作者們稱奧佐伊人)把恩巴河地區和烏拉爾河地區的佩切涅格突厥人趕向西方。大約在850至860年間,佩切涅格人穿過屬於可薩帝國的領地,把可薩屬民馬紮爾人從亞速海北岸趕走。如我們在上文所看到的,當時馬紮爾人退到第聶伯河和多瑙河下遊之間的阿特爾庫祖。不久,在889至893年間,佩切涅格人重新追逐馬格爾人,把他們從新住地趕走,他們最終在該地區內定居下來,因此,佩切涅格人占據了位於頓河河口和摩爾達維亞之間的俄羅斯草原。可薩人隻保留了頓河下遊、伏爾加河下遊和高加索山脈之間的地區。
第一篇 第四章(3)
更新時間:2005-7-23 10:47:00
字數:2324
3.可薩人
在7世紀初期,俄羅斯草原西南部和達吉斯坦目睹了可薩帝國的崛起。
可薩人是一支信奉騰格裏、由可汗或達幹統治的突厥民族。巴托爾德認為他們代表西突厥的一支,或者,也許更準確些,是西匈奴的一支。當他們的可汗劄比爾於626年應希拉克略的邀請在梯弗裏斯會麵時,他們已經是一支強大的民族,他們借4萬兵給拜占庭皇帝與波斯交戰,希拉克略用這支援軍將薩珊波斯的亞塞拜然省夷為平地。拜占庭人與可薩人之間的這一聯盟又因多次的王室聯姻而加強。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在流亡期間(695-705年)逃到可薩人中避難,與可汗的一位姊妹結婚,她就是後來的塞俄多拉皇後。到君士坦丁五世時,他於732年娶可薩可汗的女兒為妻,她成為伊拉尼皇後。他們的兒子利奧四世皇帝,以其渾名可薩人利奧(775-780年在位)而為人所知。這種聯姻方式在拜占庭反對阿拉伯人的戰爭中是很有用的,當拜占庭軍隊在小亞細亞對阿拉伯人發動進攻時,可薩人在外高加索從後方攻他們(例如在764年的戰爭中)。
拜占庭宮廷對可薩人的親密態度可以從其他方麵得到說明。在歐洲的突厥各族人中可薩人是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正如回鶻是中亞突厥人中最文明的民族一樣。盡管可薩人從未採取過定居或農耕的生活方式,然而,正像上麵有時候所談到的那樣,他們已經建立起一個有秩序的國家,因貿易而致富,由於與拜占庭和阿拉伯世界的接觸,他們具有相當高的文化。可薩國家最初似乎是以捷列克草原地區為中心。第一個可薩"都城"巴倫加爾,馬迦特把它確定在捷列克河南部支流蘇拉克河河源處。阿拉伯人在722至723年摧毀它後,王室駐地遷往阿拉伯人稱呼為拜達(意為白城)的城市,馬迦特企圖將該名修正為沙裏格沙爾(即突厥語黃城),或者更合適些,像米諾爾斯基認為的那樣,是沙利格·欣(即沙克新)。馬迦特將它的位置確定在以後建在伏爾加河口上的伊提爾都城的所在地。順便提一下,伊提爾隻是可薩可汗們的冬駐地。在夏季,他們像其祖先匈奴人一樣在草原上來回漫遊,很可能是在庫班方向。833年,由於希望有一個不十分暴露給那些漫遊部落的司令部,他們請求拜占庭皇帝狄奧菲勒斯派工程人員幫助他們建造一座設防的都城。狄奧菲勒斯派總工程師帕特羅納斯幫助他們建起了第三個都城沙克爾,它可能位於頓河入海處,或者更有可能是在頓河大拐彎處。可薩人在克裏米亞對麵、塔曼半島的原法納戈裏亞的廢墟上又建起了馬他喀貿易據點。
可薩帝國是一個繁榮的貿易中心。拜占庭、阿拉伯和猶太商人們成群結隊地到伊提爾和沙克爾收購從北方來的毛皮。隨著商人們的到來,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在可薩國內找到了落腳處。在851至863年年間,拜占庭派基督教教士聖西利爾到可薩人中,他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西利爾傳記上記有他與猶太教教士在可汗宴會上的論戰。在利奧六世統治期間,馬他喀成了拜占庭的一個主教區的所在地,它的建立是為了在可薩境內傳播新約。以大批阿拉伯居民為代表的伊斯蘭教從690年起也有許多皈依者,從868年起,特別是在965年以後,伊斯蘭教成為該地區的一大宗教。猶太教更受歡迎。767年,伊沙克·聖格裏開始在可薩人中任牧師。馬蘇第宣稱,在哈侖·阿爾·拉施德哈裏發朝的統治下(786-809年),可薩可汗和貴族都擁護猶太教。拜占庭皇帝羅馬努斯·尼卡彭努斯(919-944年)發起的對猶太人的迫害,使大批以色列難民進入可薩境內。
據說一位使用聖經中約瑟之名的可汗於948年寫信給猶太教士希斯達伊,描述了可薩境內猶太教盛行的狀況,但是,馬迦特懷疑這封著名信件的真實性,該信的時間似乎不會早於11世紀。據伊本·法德罕的記載(ris),薩曼塔爾(在達吉斯坦內)的可汗、總督、王公和其他高級官員們都信奉猶太教。為報復伊斯蘭境內對猶太教教堂的破壞,一位可薩可汗曾拆除了一座伊斯蘭教寺院的塔尖。然而,在可薩人民中間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似乎超過了猶太教徒。據說大約在965年一位可汗因政治上的原因而信奉伊斯蘭教,而在1016年,塔曼半島的可汗是一位名叫"喬治·佐勒斯"的基督教徒。
可薩人9世紀在政治上走向衰落。這些信仰猶太教的文明的突厥人被他們的同族、還處於野蠻狀態的異教部落清除掉了。草原又一次處於動盪不安之中。從鹹海草原來的烏古思突厥人(拜占庭作者們稱奧佐伊人)把恩巴河地區和烏拉爾河地區的佩切涅格突厥人趕向西方。大約在850至860年間,佩切涅格人穿過屬於可薩帝國的領地,把可薩屬民馬紮爾人從亞速海北岸趕走。如我們在上文所看到的,當時馬紮爾人退到第聶伯河和多瑙河下遊之間的阿特爾庫祖。不久,在889至893年間,佩切涅格人重新追逐馬格爾人,把他們從新住地趕走,他們最終在該地區內定居下來,因此,佩切涅格人占據了位於頓河河口和摩爾達維亞之間的俄羅斯草原。可薩人隻保留了頓河下遊、伏爾加河下遊和高加索山脈之間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