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二章(10)


    更新時間:2005-7-23 10:43:00


    字數:841


    10.東突厥的滅亡;回紇帝國的興起


    根據突厥文化(突厥字母和鄂爾渾碑文已經提供了證據)和默棘連可汗相當溫和的脾氣來看,在默棘連被他的一位大臣毒害時(734年),東突厥人已處在即將跨入偉大文明主流的時刻。默棘連的死引起了一係列動亂,在動亂結束時,突厥帝國崩潰了。不久,默棘連之子伊然可汗(漢名)也去世,由其弟登利可汗繼位,年輕的登利可汗在默棘連遺孀的輔助下進行統治。然而741年登利被其部下左殺處死。人們認為左殺已經宣布自己為烏蘇米施可汗。這一事件標誌著突厥帝國的結束,因為烏蘇米施可汗立刻就麵臨著三個主要的臣屬突厥部落的反叛,它們分別是居住在今古城周圍的拔悉密部,地處科布多和色楞格河之間的回紇部和巴爾喀什湖東端,額敏河附近的葛邏祿部。烏蘇米施可汗於744年被拔悉密人殺害,其首級被送往長安宮廷。東突厥王室殘餘在743年時已經逃亡中國。


    蒙古的帝國成了各部的獵物。拔悉密部想奪取,但失敗了(744年)。回紇部顯然是在葛邏祿部的幫助下成功了。回紇可汗(漢文轉寫名是骨力裴羅),在鄂爾渾河上遊的帝國地區稱汗,名骨咄祿毗伽闕可汗。他的登基得到了唐朝的認可,唐玄宗冊封他為懷仁可汗。唐朝的編年史記述,其統治疆域從阿爾泰山到貝加爾湖。根據一些史書記載,他於稱汗的第二年去世(745年),而另一些史書記載他死於756年。他死後,他的帝國繼續存在。


    這樣,回紇帝國取代了東突厥汗國。它將持續存在一個世紀(744-840年)。事實上,草原上所發生的一切,不過是由彼此關係密切的一支突厥人取代另一支獲得了蒙古地區的霸權而已。不過,東突厥常常是唐朝的危險鄰居,與之不同,回紇最初是唐朝相當忠實的屬臣,後來成為其有用的盟友,最後成為唐朝可貴的保衛者,盡管有時提出過苛刻的要求。


    回紇可汗們的都城在哈喇巴喇哈森,當時稱之為斡耳朵八裏,即" 宮廷之城",該城在鄂爾渾河上遊河畔,靠近原匈奴單於和突厥可汗們的駐地,後來成為成吉思汗的哈拉和林的近鄰。


    第一篇 第二章(11)


    更新時間:2005-7-23 10:43:00


    字數:1042


    11.唐朝鼎盛時期;西突厥斯坦各國的內附


    714年,唐朝僱傭的突厥將軍阿史那獻在伊塞克湖以西的托克瑪克打了一場大勝仗,使準噶爾的咄陸諸部落以及額敏河畔和塔爾巴哈台的葛邏祿部突厥人都併入到中國的依附者行列之中。突騎施部突厥人可能遊牧於謝米列契耶,巴爾喀什湖以南的伊犁河三角洲,他們似乎已經形成了堅強的實體。突騎施可汗蘇祿(717-738年)在吐蕃人和阿拉伯人中尋找反唐的盟友,阿拉伯人是一支湧向伊朗-河中地區的、不期而至的新的入侵者。我們以後還要談到中亞史上的這一新因素。在此隻談蘇祿。蘇祿趁穆斯林軍團的攻擊所造成的混亂入侵塔裏木。自692-694年起,塔裏木已處於中國的保護之下。蘇祿包圍阿克蘇城(717年),數月之內,騷擾中國的四鎮:焉耆、庫車、喀什和於闐。雖然他未能攻陷四鎮,但他仍占領了長期以來中國在突厥斯坦的前哨基地--伊塞克湖以西的托克瑪克城(碎葉城),盡管唐將阿史那獻在該地打了一仗(719年)。唐朝對保住這些冒險性的要塞喪失了信心,企圖以封號和爵位羈縻蘇祿(722年)。726年,劫掠成性的蘇祿們蹂躪了四鎮。最後在736年,中國北庭(或吉木薩)都護蓋嘉運在古城附近大破蘇祿。此後不久,大約在738年,蘇祿被處木昆部的闕律啜,即莫賀達幹殺害,處木昆似乎是地處巴爾喀什湖東南、遊牧於葛邏祿和突騎施兩部之間的一支小突闕部落。


    739年,莫賀達幹與唐將蓋嘉運聯合阻止了突騎施覬覦王位者、蘇祿之子吐火仙的復辟。然而,所有突厥小可汗們的經歷幾乎都是一樣的,都是力求在對自己有利的條件下重新統一西突厥。莫賀達幹很快與中國決裂,742年殺唐朝派往突騎施的都督、中國化突厥人阿史那昕。然而,中國像往常一樣,又獲得了最終的決定權。744年,唐將夫蒙靈誓打敗和殺死了莫賀達幹。由於這次勝仗,中國又成了伊塞克湖地區和伊犁河流域的主人。748年,唐將王正見在伊塞克湖西北、楚河上遊地區的托克瑪克城(碎葉城)建一寺廟。751年,唐朝大將,即著名的高仙芝入朝,呈獻被俘的另一位突騎施首領。


    在塔裏木盆地,唐朝軍隊占據的、被稱為安西四鎮的焉耆、庫車、喀什和於闐四個小王國一直是唐朝忠實的藩屬。728年,中國冊封了喀什王(該王朝的王姓在漢文轉寫中稱"裴氏"),又冊立尉遲王朝的尉遲伏師(也是漢文轉寫名)為於闐王。塔裏木綠洲上的原印歐種居民們,一度曾堅決抵製唐朝的宗主權,現在似乎樂於與唐結好,因為中國的保護是他們抵抗阿拉伯人和吐蕃人雙重入侵的防線。


    第一篇 第二章(12)


    更新時間:2005-7-23 10:43:00


    字數:1831


    12.中國和阿拉伯人在帕米爾西部的競爭


    自從薩珊波斯帝國在阿拉伯人的打擊下崩潰後,大約一個世紀過去了。卡迪西亞戰役(637年)和尼哈溫戰役(642年)的結果是強大的薩珊君主國家被推翻和西伊朗被征服。651年,赫拉特被阿拉伯人占領,薩珊王朝的末代君主葉斯德苟特三世在莫夫去世;652年,阿拉伯人侵入巴裏黑。侵略者滿足於對包括呼羅珊在內的整個原波斯帝國的征服,暫時沒有進一步向前進。他們重新開始向前挺進是在8世紀初期,在庫泰拔·伊本·穆斯裏姆的領導下進行的,庫泰拔在705年到715年間以倭馬亞哈裏發的名義統治著呼羅珊。705年,庫泰拔髮起了對吐火羅地區的遠征,吐火羅地區,即從前的巴克特裏亞,當時由原西突厥王室幼支、佛教徒特勤們建立的突厥王朝統治,據玄奘記載,該王朝通常駐紮在昆都士附近。接著,庫泰拔利用地區糾紛幹涉花刺子模和索格底亞那。從706至709年,庫泰拔對伊朗-突厥族的布哈拉國發起戰爭,並於709年使之降為臣屬國。然後他扶持王室的合法繼承人吐格沙達登上王位,新國王從710年統治到739年。至少在其統治初期,他是阿拉伯人忠實的屬臣,而且,表麵上是伊斯蘭教的追隨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蒼狼與白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之暗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之暗麵並收藏蒼狼與白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