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涅維塞書》(霍達斯譯本)載,成吉思汗是於攻占訛答剌後才進軍不花剌的。伊本額梯兒和朱思劄尼則認為抵達不花剌是在二月,《誌費尼書》記為三月,但巴爾托德在《突厥斯坦》一書中認為誌費尼的記述有誤。
(2)馬合木.牙老瓦赤(mahmud yvach)在蒙古征服河中後成為該地的最高行政長官,窩闊台即位後被調往中國北部總管行政。原職由其子麻速忽必(mas‘ud beg)接任。誌費尼說,"因他們公正的治理,恢復了該地的損毀"。
(3)匝兒訥黑(zarnuq),巴兒托德《突厥斯坦》一書中說,"在帖木兒最後一次遠征的記載中,提到它是從撒麻兒罕,經吉剌奴塔(jnuta)峽道,至兀提剌兒(utrār或otrar),錫兒河岸前最後一站。"(《突厥斯坦》,407)
(4)塔剌卜(tarab),這個村名是在《誌費尼書》中尋找到的,隸屬於不花剌管轄範圍之內。在此後的回曆636年(紀元1238-1239年),村中的人造反,被牙老瓦赤.馬合木以和平手段安撫了下來。此當成吉思汗歸天後11年的事情了。
(5)此事非杜撰,見邱處機(k‘iou ch‘u-ki)著《長春真人西遊記》(a.韋利譯,93頁)。
(6)不迷隻客忒(bumich-kath),這是古粟特(sogdien)語,其意為"陸地城"、"都城"。參見馬迦特,《媯娜與阿朗》。
(7)不花兒(bukhar),波斯語,意為"學術中心"。又類同於佛教梵文的"vihāra",佛寺。
(8)怯失力,全名為奕赫抵雅兒丁.怯失力(ikhtiyār-ad-din keshli)或屈失律(küshlü),此時官拜大總管(amir-ākhur)之位。見《拉施特書》(斯米兒諾娃譯本,191,205頁),同見巴爾托德著《突厥斯坦》一書,409頁。
(9)哈迷的不兒(khamid-bur),疑為哈迷的普兒(hamid-pur),哈剌契丹人,屈出律之亂時逃入花剌子模。
(10)舍雲治汗(sevinch-khan),具體不明。
(11)闊克汗(k?k-khan),這個人比較有意思。根據巴爾托德在《突厥史》一書中的論點,此人很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老對手,大名鼎鼎劄木合,諸位讀者們所認識的一位已經故去的老朋友。巴氏的根據應該是來自《誌費尼書》的c抄本上將闊克汗寫成了"菊兒罕"(kwr xan)。當然,名位都知道,劄木合大人已經在第二十六章中歸天了。這真是一個富於傳奇色彩的故事了,有些英雄史詩的味道。不過,所有的《誌費尼書》的抄本裏都有這樣一句話,"據說闊克汗是蒙古人,從成吉思汗那裏投奔算端(這話得由說的人證明),從此他的事業大大興旺。"可見,誌費尼本人也是在哈剌和林時聽來的,或許來自某個草原遊吟詩人的發明創造吧。也許就此揮動想像的羽翼,會有令人期待的新英雄史詩堂堂登場吧。
(12)塞兒柱克(seljuk或saljuk),突厥之一支,以其族著名英雄塞兒柱克而命名。在皈依於伊期蘭教(他們原先可能信奉聶斯托利安教派)後,由於幫助伊朗的薩曼王朝(samanids)抵抗河中的哈剌汗朝(qarakhanides、karakhandis或其自稱?l-i-afrasiyab,即"額佛剌昔亞卜王族")而擴大了領地。在薩曼王朝滅亡以後,乘哈拉汗朝和伽色尼王朝之間正在為繼承薩曼王朝的遺產而爭吵之時,塞爾柱克人穩步發展,亂中獲利,紮營於河中腹地。紀元985年,他們的帳篷遍及布哈拉地區(bukharia),族長始稱葉護(yabghu[as title],這個稱號始見於西突厥,似乎是古貴霜國[kuei-shuang]的印度-塞人[indo-scythians]在中亞的遺產,貴霜王卡德菲斯一世[kadphises1]時代的鑄幣上可見此稱號[參見富歇《健陀羅的希臘佛教藝術》、馬迦特《伊蘭考》])。至1038年搶占你沙不兒後其勢大張,於是1040年丹丹坎戰役後將伽色尼王朝勢力逐出呼羅珊(khurasan),完全據有東伊朗。1060年,西進擊敗西伊朗布威王朝(buyids),擁立哈裏發,取得了伊斯蘭世界正統權威的承認。此後繼續西進,從拜占庭帝國(byzantine-empire)手中奪取了小亞細亞,成為阿剌伯世界的霸主。
第七十五章 血戰不花剌
更新時間:2005-7-23 10:25:00
字數:9743
懷著憂懼的心情,怯失力汗黯然回到城堡,立刻又陷入了手下幾位副將之間的爭執之中。在名義上,他雖是全軍主帥,但對於這支聯合部隊卻並不能完全控製,在諸將的眼中,他所扮演的僅僅是各派係之間利益調停者的角色。
爭執的核心問題便是圍繞著撤退與堅守,身為客將的闊克汗與哈迷的不兒力主撤退,因此與主張堅守的舍雲治汗從激烈辯論已經上升到撥刀相向的對立程度。
"望恩負義的異教徒,領死吧!"
性如烈火的舍雲治汗拔出腰間的半月刀,戟指二人,破口大罵。
"愚蠢的傢夥!讓我劈開你的腦袋治好你的蠢病吧!"
闊克汗與哈迷的不兒毫不示弱,亦同時亮出佩刀。
"住手!"
怯失力汗斷喝一聲,搶到雙方之間,以身體阻止這場即將發生的鬥毆。
"大敵當前,爾等還要自相殘殺嗎?"
"大總管大人,蒙古軍有十萬之眾,我軍隻有兩萬。當此敵眾我寡之不利戰況下,算端大人卻不知下落,更對軍心士氣大有影響。再守下去,隻怕我軍會不戰自亂的!"
(1)按《涅維塞書》(霍達斯譯本)載,成吉思汗是於攻占訛答剌後才進軍不花剌的。伊本額梯兒和朱思劄尼則認為抵達不花剌是在二月,《誌費尼書》記為三月,但巴爾托德在《突厥斯坦》一書中認為誌費尼的記述有誤。
(2)馬合木.牙老瓦赤(mahmud yvach)在蒙古征服河中後成為該地的最高行政長官,窩闊台即位後被調往中國北部總管行政。原職由其子麻速忽必(mas‘ud beg)接任。誌費尼說,"因他們公正的治理,恢復了該地的損毀"。
(3)匝兒訥黑(zarnuq),巴兒托德《突厥斯坦》一書中說,"在帖木兒最後一次遠征的記載中,提到它是從撒麻兒罕,經吉剌奴塔(jnuta)峽道,至兀提剌兒(utrār或otrar),錫兒河岸前最後一站。"(《突厥斯坦》,407)
(4)塔剌卜(tarab),這個村名是在《誌費尼書》中尋找到的,隸屬於不花剌管轄範圍之內。在此後的回曆636年(紀元1238-1239年),村中的人造反,被牙老瓦赤.馬合木以和平手段安撫了下來。此當成吉思汗歸天後11年的事情了。
(5)此事非杜撰,見邱處機(k‘iou ch‘u-ki)著《長春真人西遊記》(a.韋利譯,93頁)。
(6)不迷隻客忒(bumich-kath),這是古粟特(sogdien)語,其意為"陸地城"、"都城"。參見馬迦特,《媯娜與阿朗》。
(7)不花兒(bukhar),波斯語,意為"學術中心"。又類同於佛教梵文的"vihāra",佛寺。
(8)怯失力,全名為奕赫抵雅兒丁.怯失力(ikhtiyār-ad-din keshli)或屈失律(küshlü),此時官拜大總管(amir-ākhur)之位。見《拉施特書》(斯米兒諾娃譯本,191,205頁),同見巴爾托德著《突厥斯坦》一書,409頁。
(9)哈迷的不兒(khamid-bur),疑為哈迷的普兒(hamid-pur),哈剌契丹人,屈出律之亂時逃入花剌子模。
(10)舍雲治汗(sevinch-khan),具體不明。
(11)闊克汗(k?k-khan),這個人比較有意思。根據巴爾托德在《突厥史》一書中的論點,此人很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老對手,大名鼎鼎劄木合,諸位讀者們所認識的一位已經故去的老朋友。巴氏的根據應該是來自《誌費尼書》的c抄本上將闊克汗寫成了"菊兒罕"(kwr xan)。當然,名位都知道,劄木合大人已經在第二十六章中歸天了。這真是一個富於傳奇色彩的故事了,有些英雄史詩的味道。不過,所有的《誌費尼書》的抄本裏都有這樣一句話,"據說闊克汗是蒙古人,從成吉思汗那裏投奔算端(這話得由說的人證明),從此他的事業大大興旺。"可見,誌費尼本人也是在哈剌和林時聽來的,或許來自某個草原遊吟詩人的發明創造吧。也許就此揮動想像的羽翼,會有令人期待的新英雄史詩堂堂登場吧。
(12)塞兒柱克(seljuk或saljuk),突厥之一支,以其族著名英雄塞兒柱克而命名。在皈依於伊期蘭教(他們原先可能信奉聶斯托利安教派)後,由於幫助伊朗的薩曼王朝(samanids)抵抗河中的哈剌汗朝(qarakhanides、karakhandis或其自稱?l-i-afrasiyab,即"額佛剌昔亞卜王族")而擴大了領地。在薩曼王朝滅亡以後,乘哈拉汗朝和伽色尼王朝之間正在為繼承薩曼王朝的遺產而爭吵之時,塞爾柱克人穩步發展,亂中獲利,紮營於河中腹地。紀元985年,他們的帳篷遍及布哈拉地區(bukharia),族長始稱葉護(yabghu[as title],這個稱號始見於西突厥,似乎是古貴霜國[kuei-shuang]的印度-塞人[indo-scythians]在中亞的遺產,貴霜王卡德菲斯一世[kadphises1]時代的鑄幣上可見此稱號[參見富歇《健陀羅的希臘佛教藝術》、馬迦特《伊蘭考》])。至1038年搶占你沙不兒後其勢大張,於是1040年丹丹坎戰役後將伽色尼王朝勢力逐出呼羅珊(khurasan),完全據有東伊朗。1060年,西進擊敗西伊朗布威王朝(buyids),擁立哈裏發,取得了伊斯蘭世界正統權威的承認。此後繼續西進,從拜占庭帝國(byzantine-empire)手中奪取了小亞細亞,成為阿剌伯世界的霸主。
第七十五章 血戰不花剌
更新時間:2005-7-23 10:25:00
字數:9743
懷著憂懼的心情,怯失力汗黯然回到城堡,立刻又陷入了手下幾位副將之間的爭執之中。在名義上,他雖是全軍主帥,但對於這支聯合部隊卻並不能完全控製,在諸將的眼中,他所扮演的僅僅是各派係之間利益調停者的角色。
爭執的核心問題便是圍繞著撤退與堅守,身為客將的闊克汗與哈迷的不兒力主撤退,因此與主張堅守的舍雲治汗從激烈辯論已經上升到撥刀相向的對立程度。
"望恩負義的異教徒,領死吧!"
性如烈火的舍雲治汗拔出腰間的半月刀,戟指二人,破口大罵。
"愚蠢的傢夥!讓我劈開你的腦袋治好你的蠢病吧!"
闊克汗與哈迷的不兒毫不示弱,亦同時亮出佩刀。
"住手!"
怯失力汗斷喝一聲,搶到雙方之間,以身體阻止這場即將發生的鬥毆。
"大敵當前,爾等還要自相殘殺嗎?"
"大總管大人,蒙古軍有十萬之眾,我軍隻有兩萬。當此敵眾我寡之不利戰況下,算端大人卻不知下落,更對軍心士氣大有影響。再守下去,隻怕我軍會不戰自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