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看來黑臣是沒找到答案,一臉失望地回答道:
“回稟夫人,沒有。我媽媽沒說過的,我就不知道了。”
這樣的回答終於將訶額倫強忍住的笑釋放了出來,直笑得天花亂墜。然而,這盡情的一笑卻牽動了下身,一陣難挨痛楚襲來,呻吟之聲便繼之而起了。
這下,驚動了被笑得摸不著頭腦的黑臣,她連忙上前來,一邊發出“呀呀”的驚叫,一邊用按摩肌肉的辦法來為女主人緩解疼痛。雖然這根本不是對症的辦法,但是在那個全世界都缺醫少藥的時代裏,又能讓原始的蒙古人如之奈何呢?
當訶額倫熬過了痛楚的高潮,身體不再痙攣後,黑臣便離開了她,轉身去熱水盆中擰出細布來,為她擦拭額頭上的汗水,並為之熱敷。在黑臣的努力下,訶額倫終於度過了這道難關。
可是,憂慮並未因此而煙消雲散。嬰兒的拳頭依然緊握,如果就這樣永遠張不開,他以後怎能操控絲韁?生於草原而不能控馬,那不諦是廢人。一朝從少女化身為母親,兒子的未來就成了她的一塊心病。既然不能以外力來用強,那也隻能等待了。隻是這等待的姿味實在難熬。
狂放不羈的夜風呼嘯著從帳幕之頂掠過,一如草原民族的天性。聽著這風聲,訶額倫不由得想起了怯綠連河與幹難河——兩條蒙古人的母親河——的流水,浩浩蕩蕩,晝夜不舍,仿佛要將大地徹底掀翻過來。她就這樣靜靜臥著,通宵達旦得側耳傾聽著自然的韻律,同時想像著遠在帳幕穹頂之上縹緲玄奧的夜空,眼前浮現出這樣的情景:這風亦如河水,在天空中奔流衝突,而那些泛著清冷光華的繁星則如河中的細沙,被水流所牽引,忽而漂泊四散,留下深不可測的黑暗,黯然籠罩人間;忽又聚而為一,拚出一輪大而無當的月,失神得掛在天幕之頂。倏忽之間,風的河流中掀起驚濤駭浪,無情地將黑色天幕一舉掀翻!剎那之間,月消星散,天地無光,唯餘下充盈於蒼茫天地的颯颯風聲一任嘶吼!然而,風吼也罷,星散也罷,不管怎樣,都不能令訶額倫稍有動容。她隻知道,自己眼下正和自己的孩子共臥於這間窄小破舊的氈帳中,躺在牧民的家——草原的懷抱中,將心與天融為一體。
對於這些常年生活在廣闊的天地懷抱中的遊牧人來說,眼中的世界是那樣的恢宏,所遭遇的一切又都顯得那麽偉大,轉而推及自身,卻不過是這蒼茫天地間一個小到無窮的點,何其渺不足道。惟其如此,牧民們膜拜於天地,聽命於天地,受其支配,任之驅使,生於天地,最終又會回歸天地。他們認為自己是天地的子孫與臣僕,天地的一切都蘊涵著神秘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引領著他們,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們覺得,這是就是自己的宿命——自天地形成的那一天起就已註定下來的宿命。
風在黎明第一道陽光出現於天際的時候憮然止歇了。草原清晨特有的靜謐,驅散了訶額倫心中所有的孤寂與惆悵。牧民的心就是這樣,在自然中受傷,又會很快在自然中癒合。
然而,真正令訶額倫寬慰地還是在不久以後發生於新生兒身上的奇異變化。當訶額倫終於有力氣動彈的時候,她就要求黑臣把嬰兒抱過來讓自己觸摸一下。
黑臣啟初不願這樣做。看得出,她還在為夫人昨夜所表現出來的急躁而耿耿於懷,生怕她又一時衝動或出於無知而對嬰兒采什麽意外行動。其實,即便是現在,訶額倫也沒有那樣的力氣去蠻幹,充其量也不過是勉強能抬起手來而已。直到訶額倫幾乎要用起誓的方式來做出決不妄動的保證後,才好不容易地說服了固執的黑臣。
當她終於可以去觸摸嬰兒的時候,她首先摸到的就是那隻小拳頭,那緊緊閉合的手指仿佛感受到了母親的心事般輕輕舒展開來,呈現在掌心中的,居然是一塊形若髀石大小血塊2。
這是什麽?為何會有這樣的東西呢?訶額倫與黑臣都相當驚訝。她們都不記得先輩們的講述中出現過這種狀況。訶額倫就用手指輕輕碰了碰那血塊,發現未與嬰兒的手粘連,便用兩根手指拈了起來,放到眼前細看。
第一觸感是,血塊已經凝結,很硬,或許真的可以當髀石用。再看看,經過長時間的凝結後,色澤已經完全變黑了。
“快看看,他身上有沒有什麽傷口。”
突然泛起的念頭促使訶額倫向黑臣下達了這道緊急命令。
聞聽此言,黑臣也驚慌起來,連忙對嬰兒的全身進行了仔細的檢察,直到確認這血塊的原料不是嬰兒身上時,才安心地向訶額倫報告。
“哦。”訶額倫繃緊的心弦這才鬆弛了下來,“那就是我的血了。誰讓我們是母子呢?這就註定要血肉相連啊。”
她放下心來後,忽然想到這麽折騰,這孩子居然還未被擾醒,便再度端詳著那張小臉,見他果然已醒,卻隻是大睜著雙眼好奇地打量自己和黑臣,一點也沒有哭鬧的意思。心想這孩子還真是乖。然而,這一細看之下,第二層憂慮便浮上心頭來了。嬰兒的臉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上去,都無法找到任何證據來證明是也速該的骨血。
誠然,在手的問題解決之後,這就是一個無懈可擊的健康嬰兒。額頭很寬也很光潔,泛著淡淡的光澤。從比例而言,較一般蒙古人都要寬。同時,膚色也略淺。眼睛的顏色尤其怪異,那是一種少見的藍灰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貓的眼睛。貓在蒙古是很少見的,隻有在靠近南方的部落裏才會有。訶額倫很小的時候曾經在自己的家鄉斡勒忽訥部裏見過一名畏兀兒商人帶著這種動物。
“回稟夫人,沒有。我媽媽沒說過的,我就不知道了。”
這樣的回答終於將訶額倫強忍住的笑釋放了出來,直笑得天花亂墜。然而,這盡情的一笑卻牽動了下身,一陣難挨痛楚襲來,呻吟之聲便繼之而起了。
這下,驚動了被笑得摸不著頭腦的黑臣,她連忙上前來,一邊發出“呀呀”的驚叫,一邊用按摩肌肉的辦法來為女主人緩解疼痛。雖然這根本不是對症的辦法,但是在那個全世界都缺醫少藥的時代裏,又能讓原始的蒙古人如之奈何呢?
當訶額倫熬過了痛楚的高潮,身體不再痙攣後,黑臣便離開了她,轉身去熱水盆中擰出細布來,為她擦拭額頭上的汗水,並為之熱敷。在黑臣的努力下,訶額倫終於度過了這道難關。
可是,憂慮並未因此而煙消雲散。嬰兒的拳頭依然緊握,如果就這樣永遠張不開,他以後怎能操控絲韁?生於草原而不能控馬,那不諦是廢人。一朝從少女化身為母親,兒子的未來就成了她的一塊心病。既然不能以外力來用強,那也隻能等待了。隻是這等待的姿味實在難熬。
狂放不羈的夜風呼嘯著從帳幕之頂掠過,一如草原民族的天性。聽著這風聲,訶額倫不由得想起了怯綠連河與幹難河——兩條蒙古人的母親河——的流水,浩浩蕩蕩,晝夜不舍,仿佛要將大地徹底掀翻過來。她就這樣靜靜臥著,通宵達旦得側耳傾聽著自然的韻律,同時想像著遠在帳幕穹頂之上縹緲玄奧的夜空,眼前浮現出這樣的情景:這風亦如河水,在天空中奔流衝突,而那些泛著清冷光華的繁星則如河中的細沙,被水流所牽引,忽而漂泊四散,留下深不可測的黑暗,黯然籠罩人間;忽又聚而為一,拚出一輪大而無當的月,失神得掛在天幕之頂。倏忽之間,風的河流中掀起驚濤駭浪,無情地將黑色天幕一舉掀翻!剎那之間,月消星散,天地無光,唯餘下充盈於蒼茫天地的颯颯風聲一任嘶吼!然而,風吼也罷,星散也罷,不管怎樣,都不能令訶額倫稍有動容。她隻知道,自己眼下正和自己的孩子共臥於這間窄小破舊的氈帳中,躺在牧民的家——草原的懷抱中,將心與天融為一體。
對於這些常年生活在廣闊的天地懷抱中的遊牧人來說,眼中的世界是那樣的恢宏,所遭遇的一切又都顯得那麽偉大,轉而推及自身,卻不過是這蒼茫天地間一個小到無窮的點,何其渺不足道。惟其如此,牧民們膜拜於天地,聽命於天地,受其支配,任之驅使,生於天地,最終又會回歸天地。他們認為自己是天地的子孫與臣僕,天地的一切都蘊涵著神秘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引領著他們,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們覺得,這是就是自己的宿命——自天地形成的那一天起就已註定下來的宿命。
風在黎明第一道陽光出現於天際的時候憮然止歇了。草原清晨特有的靜謐,驅散了訶額倫心中所有的孤寂與惆悵。牧民的心就是這樣,在自然中受傷,又會很快在自然中癒合。
然而,真正令訶額倫寬慰地還是在不久以後發生於新生兒身上的奇異變化。當訶額倫終於有力氣動彈的時候,她就要求黑臣把嬰兒抱過來讓自己觸摸一下。
黑臣啟初不願這樣做。看得出,她還在為夫人昨夜所表現出來的急躁而耿耿於懷,生怕她又一時衝動或出於無知而對嬰兒采什麽意外行動。其實,即便是現在,訶額倫也沒有那樣的力氣去蠻幹,充其量也不過是勉強能抬起手來而已。直到訶額倫幾乎要用起誓的方式來做出決不妄動的保證後,才好不容易地說服了固執的黑臣。
當她終於可以去觸摸嬰兒的時候,她首先摸到的就是那隻小拳頭,那緊緊閉合的手指仿佛感受到了母親的心事般輕輕舒展開來,呈現在掌心中的,居然是一塊形若髀石大小血塊2。
這是什麽?為何會有這樣的東西呢?訶額倫與黑臣都相當驚訝。她們都不記得先輩們的講述中出現過這種狀況。訶額倫就用手指輕輕碰了碰那血塊,發現未與嬰兒的手粘連,便用兩根手指拈了起來,放到眼前細看。
第一觸感是,血塊已經凝結,很硬,或許真的可以當髀石用。再看看,經過長時間的凝結後,色澤已經完全變黑了。
“快看看,他身上有沒有什麽傷口。”
突然泛起的念頭促使訶額倫向黑臣下達了這道緊急命令。
聞聽此言,黑臣也驚慌起來,連忙對嬰兒的全身進行了仔細的檢察,直到確認這血塊的原料不是嬰兒身上時,才安心地向訶額倫報告。
“哦。”訶額倫繃緊的心弦這才鬆弛了下來,“那就是我的血了。誰讓我們是母子呢?這就註定要血肉相連啊。”
她放下心來後,忽然想到這麽折騰,這孩子居然還未被擾醒,便再度端詳著那張小臉,見他果然已醒,卻隻是大睜著雙眼好奇地打量自己和黑臣,一點也沒有哭鬧的意思。心想這孩子還真是乖。然而,這一細看之下,第二層憂慮便浮上心頭來了。嬰兒的臉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上去,都無法找到任何證據來證明是也速該的骨血。
誠然,在手的問題解決之後,這就是一個無懈可擊的健康嬰兒。額頭很寬也很光潔,泛著淡淡的光澤。從比例而言,較一般蒙古人都要寬。同時,膚色也略淺。眼睛的顏色尤其怪異,那是一種少見的藍灰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貓的眼睛。貓在蒙古是很少見的,隻有在靠近南方的部落裏才會有。訶額倫很小的時候曾經在自己的家鄉斡勒忽訥部裏見過一名畏兀兒商人帶著這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