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現在讓我們重新回到豫東戰場上。


    關於這場中日大戰的總體形勢是:雙方總共投入各型坦克戰車超過百餘輛,步兵達到十幾萬人。中國坦克火力強大攻勢兇猛,它們排出德軍戰術教科書上最經典的鐵三角進攻隊形,率領潮水般的步兵向敵陣縱深突擊。日軍雖然處於守勢,但是他們的坦克部隊畢竟成軍較早和轉戰南北,積累豐富的實戰經驗,日本指揮官抓住中國步兵行動遲緩和不善於對付坦克的弱點下令兵分兩路:一路坦克正麵迎擊並吸引對方火力,另一路坦克則快速實施迂迴包抄,攻擊和驅散後麵的中國步兵,切斷步坦聯繫,然後把中國坦克孤立起來合力圍殲。


    日本人的戰術意圖十分明確,那就是堅決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當刀尖和刀身被分離開來,那麽這把刀子就什麽也不是。


    不幸的是,敵人的企圖得逞了。


    在日本坦克出其不意的猛烈攻擊下,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步兵陣腳大亂,他們無法抵擋敵人坦克火力而紛紛後退。日本坦克快速衝擊中國軍隊側翼,反覆碾壓步坦協同的接合部,強行剪斷支撐坦克進攻的步兵紐帶,致使我軍軟肋暴露無遺。


    步兵一後撤,突入敵陣的中國坦克失去掩護,重新成為敵人“肉彈”的圍攻目標,


    一群群高呼效忠天皇口號的日本爆破手再次衝上來,這些訓練有素的法西斯分子利用各種地形死角躍動前進,他們簡直就是一些無處不在的幽靈和魔鬼,出其不意地撲向坦克,或者將威力巨大的爆破筒插入坦克履帶,或者引爆身上的炸藥包與坦克同歸於盡。隨著一聲聲巨大的爆炸相繼響起,孤軍作戰的中國坦克防不勝防,它們要麽履帶被炸毀原地癱瘓,要麽燃起熊熊大火來。


    邱清泉將軍雙眼噴火怒不可遏,他眼看形勢對我十分不利,此刻猛虎部隊沒有退路,唯有趕快擺脫敵人威脅極大的“肉彈”糾纏,消滅敵人坦克才能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


    隨著邱將軍一聲令下,中國坦克紛紛開足馬力沖向敵人坦克,決心以己之長克敵之短,用優勢炮火去擊毀敵人裝甲薄弱的“棺材匣子”。事實證明邱將軍的決心是正確的。從坦克對抗的角度來講,日本坦克炮筒短,口徑小,穿甲力較差,需連發多炮才能擊穿蘇製坦克,而t-26一發命中即可把對方變成一堆廢鐵。於是中國坦克大炮怒吼,炮彈不斷落在敵人坦克周圍爆炸。但是日本坦克速度較快躲閃靈活,他們不敢同中國坦克正麵硬拚,而是採取化整為零的戰術,狡猾地分散開來進行混戰。一時間豫東大地炮聲隆隆,中日兩軍展開一場鋼鐵對鋼鐵的碰撞,上百輛坦克互相追逐彼此開火,戰場上硝煙滾滾昏天黑地。激戰多時,雙方各有損失,一時僵持不下難分勝負。


    這時候一個意外情況發生了。


    一發背後襲來的炮彈擊中邱清泉指揮車,坦克雖未起火燃燒,但是指揮官卻因此受了輕傷。部下冒著危險把邱將軍轉移到另一輛戰車上,車長袁少尉和戰鬥員拒絕棄車,繼續堅持向敵人射擊。又一發致命的炮彈襲來,那輛頑強戰鬥的坦克立即騰起一股黑煙來,隨即燃起大火,坦克兵不幸葬身火海壯烈殉國。


    邱清泉目眥皆裂,他親自指揮開炮擊毀那輛卑鄙偷襲的敵人坦克,為我英勇戰死的官兵報仇。雖然猛虎部隊官兵抱定視死如歸的決心,但是鏖戰形勢轉向對我不利,這時指揮官接到一道緊急命令,原來大本營深恐猛虎部隊遭遇不測全軍覆沒,不得已下令撤退,以便保存這點來之不易的抗戰本錢。於是我軍坦克且戰且退,“t-26”憑藉其厚重裝甲殺開一條血路,終於衝破敵人阻截突出重圍。


    歷時一整天的中日坦克大戰至此落下帷幕。


    猛虎部隊連夜撤回湖南後方重新補充整訓,官兵將這次寶貴的實戰經驗轉化為今後對日作戰的新起點。日本坦克亦遭擊毀擊傷多半,暴露其不堪一擊的紙老虎本質。


    日本記者拍下許多被擊毀的中國坦克照片發回國內大肆宣揚,好像他們已經大獲全勝一樣。許多年後我在《支那聖戰周刊》和《讀賣新聞>支那征戰專輯》上親眼目睹這些歷史照片,得以溫故知新,重新獲得對於歷史真相的認知和尊重。


    如今這些物證均保存於我的朋友樊建川私人抗戰博物館中。


    8


    戰國時代有個趙國人名字叫趙括,官拜趙國大將軍。此君聰明過人無師自通,喜歡與人談兵論道但是從未上過戰場,後來他統領趙國大軍與秦軍決戰,大敗而亡,此為典故“紙上談兵”的由來。留學德國的坦克專家邱清泉鎩羽而歸,大本營並未處分他,而是令其總結經驗教訓。後來國內有人稱其為“食洋不化”,還有學者將他譏為“趙括第二”等等。


    我不大讚成以勝敗論英雄。


    年輕的中國坦克兵雖未徹底擊敗敵人,但也取得不俗戰績,許多官兵英勇奮戰不怕犧牲,他們在起火的坦克中堅持戰鬥,直至獻出年輕生命,這本身就是一個大義凜然威震敵膽的宣言,宣告敵人侵略中國的企圖註定不能得逞。事實上中國抗戰的勝利不正是由千千萬萬抗戰先烈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嗎?我們沒有理由指責浴血奮戰的前線將士,因為這是一個不屬於個人的悲劇時代,我相信就是換了古德裏安將軍也無力回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河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鄧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鄧賢並收藏黃河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