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另有隱情
連中六元,滿朝文武皆為吾徒 作者:青山君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國公幾人此話一出,坐在幾位國公爺身後那些負責五軍都督府具體事務的侯爵便迫不及待的跳出來認錯。
這些板子可不能打到幾位國公身上,要不然到時候陛下真借題發揮,削了幾位國公的權,那不就正中那些文官的下懷了嗎?
作為武官集團的一員,他們自然不可能讓這件事情發生。
“陛下,此事定有內情,我邊關將領可沒有一人貪生怕死,不可能說是畏懼異族之力,不敢出城迎敵!”
“陛下,臣有罪,臣主管邊防之事,所派遣將領未能剿滅這些異族,任由他們肆虐大周邊疆,老臣亦犯失察之罪!”
仁治皇帝望著自己麵前隻曉得認錯的五軍都督府內的幾位侯爵,他的眼底閃過一絲失望之色。
看來這些勳貴都精了,已經不是之前那些熟悉軍中事務,為自己在軍事上分憂解難的左膀右臂了,反倒是成了些政客。
今後還是要將舞台交給年輕人才是。
心中雖然對幾位侯爵的表現不滿,但出於大局考慮,仁治皇帝還是忍住沒有發作,臉上依舊是掛著一副淡淡的淺笑。
畢竟這最後的問題還是要落在幾位國公身上。
隨即,仁治皇帝朝著幾位不停向自己認錯的侯爵擺手示意。
“各位侯爵,若非一味的認錯,那還是留到之後再說吧?”
言罷,仁治皇帝看向坐於一旁的幾位國公發問道。
“各位國公可有其他的話要說?”
此時,仔細琢磨,一直都在分析戰局的吳國公瞧見仁治皇帝那略帶期待的眼神,他便放下手中的戰報,主動開口道。
“陛下,老臣有一事要言。”
“此番這些異族聯合劫掠我大周,聲勢浩大,此等謀劃,絕非一朝一夕能夠決定的,老臣以為,此事定有內情。”
“就如此前,這些異族叩關,一路燒殺搶掠,若是入村,那他們便會屠光村中百姓,搶奪村中糧食,牲畜,家禽,甚至還會搜刮各家所藏金銀。”
“有時候還為了補充部落中的人口數量,還會借機掠奪大量的女子,孩童。”
“也正是因為他們這些異族此前如此貪婪的舉動,使得他們每劫掠一個村莊,都會耗費大量的時間。”
“正是因為他們每到一地都耗費大量的時間,方才使得我大周的軍隊能夠追上他們,對他們實施圍剿之策。”
“可此次異族劫掠卻有著重大的改變,根據各村落生還村民口述。”
“此番異族在劫掠村莊之時,行動迅速,目標準確,不為殺人求快,亦不圖百姓之財,隻索求各家糧食,草料,布匹。”
“且每到一處,都有人在製約這些異族不動刀兵,在搶糧時也以速度為主,搶完便溜之大吉。”
“因為如此迅速的行動,使得我邊關各將領每次圍剿都不能成功。”
“若是背後無人指點,那老臣是無論如何都不相信的。”
吳國公如此有理有據的分析一出,其他幾位國公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老臣以為,此番異族叩關確有內幕,這些異族每個部落對我大周的布防位置了解的太清楚了。”
“他們每個部落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繞過沿途的哨所。”
“雖說這些異族常年入侵,本就對我們的邊防哨所有所了解,可此前卻遠不如現在精確。”
“老臣如今內心隻是在想,該不會是咱們邊軍出了奸細,將我們的布防圖給泄露出去了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老臣建議陛下還是要嚴查一番,否則裏應外合之下,邊關將危矣。”
寧國公此話一出,站在寧波身後的博山侯便立即出言解釋道。
“陛下,臣有話說。”
仁治皇帝瞧見再次主動站出的博山侯,他雖摸不清楚博山侯想要說些什麽,但還是不會出言阻止。
“博山侯有話直言便可。”
見仁治皇帝並未阻止自己,博山侯便趕忙將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說了出來。
“陛下,臣經手戰報更多,所得消息也更為全麵,臣以為我軍中出現奸細的可能不大。”
“這些異族的隊伍在每遇到一處新哨所時,他們便會記下這哨所的位置,並通報其他部落,我們哨所的位置。”
“正是因為如此,這些異族才能繞過我們設置的哨所。”
站在博山侯之後,並不負責邊關軍務的宣寧侯神色好奇的發問道。
“博山侯,聽你這話的意思,這些異族此前沒有這樣的想法?”
莫說是宣寧侯好奇,在場的大多數人都好奇,皆眼神好奇看向博山侯。
博山侯感覺到周圍這些人的目光,他可不敢賣關子,連忙繼續開口解釋道。
“往年這些異族哪有這種意識?”
“他們此前哪次不是各打各的,巴不得其他部落在同樣的位置遭遇我們的伏擊。”
“如此一來,其他部落就會多死些青壯勞力,在劫掠時趕不上他們,也好方便吞並其他的部落。”
“可今年各部落之間的聯係緊密太多了,似乎完全就不擔心傷亡慘重從而被其他部落兼並的想法。”
“這其中若無大智慧的之人在背後籌劃,能做成這件事情嗎?”
博山侯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就更加堅信此番異族作亂背後定有隱情。
“如此也難怪他們此番舉動給我們帶來如此困擾。”
“這般分析,想來是這外因大於內因。”
此刻,依舊是那副戰戰兢兢模樣的馬勝文在看到五軍都督府的舉動時,他的內心暗自鬆了口氣。
看來自己的想法還是沒錯的。
主動認錯,服軟,打感情牌,這樣大家才願意一同承擔罪責,要是自己閉口不言,那定然遭遇這五軍都督府的抹黑。
這樣的話,大家就默契的把責任推出去,推到這些異族的頭上。
這些板子可不能打到幾位國公身上,要不然到時候陛下真借題發揮,削了幾位國公的權,那不就正中那些文官的下懷了嗎?
作為武官集團的一員,他們自然不可能讓這件事情發生。
“陛下,此事定有內情,我邊關將領可沒有一人貪生怕死,不可能說是畏懼異族之力,不敢出城迎敵!”
“陛下,臣有罪,臣主管邊防之事,所派遣將領未能剿滅這些異族,任由他們肆虐大周邊疆,老臣亦犯失察之罪!”
仁治皇帝望著自己麵前隻曉得認錯的五軍都督府內的幾位侯爵,他的眼底閃過一絲失望之色。
看來這些勳貴都精了,已經不是之前那些熟悉軍中事務,為自己在軍事上分憂解難的左膀右臂了,反倒是成了些政客。
今後還是要將舞台交給年輕人才是。
心中雖然對幾位侯爵的表現不滿,但出於大局考慮,仁治皇帝還是忍住沒有發作,臉上依舊是掛著一副淡淡的淺笑。
畢竟這最後的問題還是要落在幾位國公身上。
隨即,仁治皇帝朝著幾位不停向自己認錯的侯爵擺手示意。
“各位侯爵,若非一味的認錯,那還是留到之後再說吧?”
言罷,仁治皇帝看向坐於一旁的幾位國公發問道。
“各位國公可有其他的話要說?”
此時,仔細琢磨,一直都在分析戰局的吳國公瞧見仁治皇帝那略帶期待的眼神,他便放下手中的戰報,主動開口道。
“陛下,老臣有一事要言。”
“此番這些異族聯合劫掠我大周,聲勢浩大,此等謀劃,絕非一朝一夕能夠決定的,老臣以為,此事定有內情。”
“就如此前,這些異族叩關,一路燒殺搶掠,若是入村,那他們便會屠光村中百姓,搶奪村中糧食,牲畜,家禽,甚至還會搜刮各家所藏金銀。”
“有時候還為了補充部落中的人口數量,還會借機掠奪大量的女子,孩童。”
“也正是因為他們這些異族此前如此貪婪的舉動,使得他們每劫掠一個村莊,都會耗費大量的時間。”
“正是因為他們每到一地都耗費大量的時間,方才使得我大周的軍隊能夠追上他們,對他們實施圍剿之策。”
“可此次異族劫掠卻有著重大的改變,根據各村落生還村民口述。”
“此番異族在劫掠村莊之時,行動迅速,目標準確,不為殺人求快,亦不圖百姓之財,隻索求各家糧食,草料,布匹。”
“且每到一處,都有人在製約這些異族不動刀兵,在搶糧時也以速度為主,搶完便溜之大吉。”
“因為如此迅速的行動,使得我邊關各將領每次圍剿都不能成功。”
“若是背後無人指點,那老臣是無論如何都不相信的。”
吳國公如此有理有據的分析一出,其他幾位國公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老臣以為,此番異族叩關確有內幕,這些異族每個部落對我大周的布防位置了解的太清楚了。”
“他們每個部落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繞過沿途的哨所。”
“雖說這些異族常年入侵,本就對我們的邊防哨所有所了解,可此前卻遠不如現在精確。”
“老臣如今內心隻是在想,該不會是咱們邊軍出了奸細,將我們的布防圖給泄露出去了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老臣建議陛下還是要嚴查一番,否則裏應外合之下,邊關將危矣。”
寧國公此話一出,站在寧波身後的博山侯便立即出言解釋道。
“陛下,臣有話說。”
仁治皇帝瞧見再次主動站出的博山侯,他雖摸不清楚博山侯想要說些什麽,但還是不會出言阻止。
“博山侯有話直言便可。”
見仁治皇帝並未阻止自己,博山侯便趕忙將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說了出來。
“陛下,臣經手戰報更多,所得消息也更為全麵,臣以為我軍中出現奸細的可能不大。”
“這些異族的隊伍在每遇到一處新哨所時,他們便會記下這哨所的位置,並通報其他部落,我們哨所的位置。”
“正是因為如此,這些異族才能繞過我們設置的哨所。”
站在博山侯之後,並不負責邊關軍務的宣寧侯神色好奇的發問道。
“博山侯,聽你這話的意思,這些異族此前沒有這樣的想法?”
莫說是宣寧侯好奇,在場的大多數人都好奇,皆眼神好奇看向博山侯。
博山侯感覺到周圍這些人的目光,他可不敢賣關子,連忙繼續開口解釋道。
“往年這些異族哪有這種意識?”
“他們此前哪次不是各打各的,巴不得其他部落在同樣的位置遭遇我們的伏擊。”
“如此一來,其他部落就會多死些青壯勞力,在劫掠時趕不上他們,也好方便吞並其他的部落。”
“可今年各部落之間的聯係緊密太多了,似乎完全就不擔心傷亡慘重從而被其他部落兼並的想法。”
“這其中若無大智慧的之人在背後籌劃,能做成這件事情嗎?”
博山侯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就更加堅信此番異族作亂背後定有隱情。
“如此也難怪他們此番舉動給我們帶來如此困擾。”
“這般分析,想來是這外因大於內因。”
此刻,依舊是那副戰戰兢兢模樣的馬勝文在看到五軍都督府的舉動時,他的內心暗自鬆了口氣。
看來自己的想法還是沒錯的。
主動認錯,服軟,打感情牌,這樣大家才願意一同承擔罪責,要是自己閉口不言,那定然遭遇這五軍都督府的抹黑。
這樣的話,大家就默契的把責任推出去,推到這些異族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