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貴客登門
連中六元,滿朝文武皆為吾徒 作者:青山君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侯雲傑的心腹,晉江知府崔元凱在聽到他這番話時,他還是有些不安的勸阻道。
“大人,要不您還是別管我了吧,我能坐上這晉江知縣的位置就已是萬幸了。”
“何必再上一步做那大縣的知縣。”
“雖說那葉軒墨如今還管不到大人頭上,隻是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萬一他日葉軒墨就管到了大人頭上,那大人今日之舉,豈不是為自己平添政敵?”
夏侯雲傑在聽到崔元凱在為自己考慮之時,他不禁朝身後的椅子上靠去,接著便看向自己麵前的崔元凱開口道。
“開弓便沒了回頭箭。”
“自那日葉淩雲初至泉州,我給予他下馬威之時,我們就已與那葉軒墨是政敵了。”
聽到夏侯雲傑的解釋,崔元凱心中殘存的那一抹僥幸也已消失不見。
與此同時,黎淳的幾位幕僚也已至泉州地界。
“各位同僚,莫忘東翁的交代,行事一切小心,以收集情報為主,莫要打草驚蛇。”
數日過去,黎淳的幾位師爺在泉州收集完情報,他們便又聚在了一起。
幾日相互交流一陣,為首的師爺龐誌國便出言總結道。
“如此說來,咱們東翁破局的關鍵便在葉大人那位堂叔身上了。”
因為他們也隻是受黎淳之托來此收集情報的緣故,他們也都未選擇主動找上葉淩雲。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葉淩雲身邊有無眼線。
當黎淳的幾位師爺收集情報,準備返回寧波之時。
葉軒墨的詩集也已傳至京城。
京城,禦書房內。
仁治皇帝望著眼前葉軒墨的新詩,他的嘴角亦露出一絲笑容。
“海大伴,你覺得葉愛卿此詩如何?”
海公公瞧見仁治皇帝臉上那明顯的笑意,他可不敢說半點不是,趕忙開口應承著。
“陛下,臣哪懂這些東西啊。”
“不過陛下說好,那就是好!”
仁治皇帝見海公公那謹小慎微的表情,他將話題一轉。
“海大伴,朕此前讓你派人調查江南各地,可有發現?”
海公公一聽仁治皇帝這問話,他趕忙回應道。
“回稟陛下,臣已派人查到線索了。”
“隻是因為此前錦衣衛,東西二廠內部貪腐問題,許多罪證都已被抹除了。”
“臣調查起來確有障礙,但臣不會以此為借口,必會為陛下查明此事。”
仁治皇帝聽到海公公的承諾,他臉上並未有不滿之色,反倒是主動寬慰道。
“海大伴,朕休養生息這麽多年,自然不急於一時。”
“你且去查,查仔細些,事關王爺,必須證據確鑿才行。”
勾結白蓮教,欲要造反顛覆大周,此等行徑,哪怕是王爺也難逃一死。
可想要處決一位王爺可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一個不小心,便會使得大周上下藩王人人自危,恐步此人後塵。
屆時無論自己如何解釋,也於事無補。
到時候,整個大周便會陷入亂局之中,這是自己不想看的事情。
海公公聽到仁治皇帝的囑咐,他自然是連忙點頭應下。
“陛下放心,臣明白。”
海公公自然知曉仁治皇帝的宏圖霸業,他能做的唯有拚盡全力,助仁治皇帝成事。
寧波,府衙內。
當仁治皇帝還在籌劃江南之地的布局時,寧波府衙內。
葉軒墨正巧批示完今日治下各縣衙,府衙呈送至此的公文,坐在院中觀察眼前的梅樹。
望著眼前的梅樹,葉軒墨不禁感慨道。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緊接著,便又將目光轉向自己院中的鬆柏。
望著眼前這些鬆柏,葉軒墨感慨的話語還未出口,就聽到自己身後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葉大人當真好雅興,這般時節居然在院中賞景賦詩。”
葉軒墨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他稍稍一愣,接著便趕忙起身熱情的招呼道。
“楊老來了,難怪我說今日為何心中總覺得有喜事降臨。”
“原來是有貴客登門啊。”
“武正,去為我泡壺好茶來。”
楊朝頓聽到葉軒墨的寒暄,他也麵帶笑容的與葉軒墨搭話。
“葉大人說笑了,老夫哪能算是貴客啊?”
葉軒墨在與楊朝頓寒暄幾句之後,他這才發問道。
“楊老今日登門不知所為何事?”
“該不會是許久不見,特意上門敘舊吧?”
楊朝頓見葉軒墨那打趣自己的模樣,他便將自己帶來的一本小巧的字典遞上前去。
“葉大人,你想要的這種小巧易於攜帶的字典已然做好。”
原本還在思索楊朝頓登門理由的葉軒墨在聽到楊朝頓的這句話時,他瞬間來了精神。
趕忙雙手從楊朝頓手中接過這本小型字典。
迫不及待的翻開字典,望著字典裏的內容,葉軒墨不禁微微點頭評價道。
“好,大小合適,便於攜帶,卻又不會變成小抄容易被夾帶進考場。”
翻看兩頁之後,葉軒墨便發現楊朝頓此次送來字典又與之前那本有些不一樣。
此字典的批注更多,涉及範圍更廣。
楊朝頓見葉軒墨那眉眼間毫不掩飾的欣賞之色,他這才小聲解釋道。
“葉大人,此前那本字典在完成之後,我等總覺得還是稍欠了一點火候。”
“便趁著這段時間無事,對整本字典又增改了一些,還請葉大人把關。”
葉軒墨聽到楊朝頓的話語,他連忙點頭應下。
“楊老安心,字典一事,對我大周將來利大於弊,本官定會逐句推敲審核。”
楊朝頓見葉軒墨應下此事,他便再次與葉軒墨寒暄了一句,待到將要起身離開時。
他這才隨意的提了一句。
“聽聞黎司馬將調任泉州知府?”
葉軒墨一聽楊朝頓這句看似隨意,實則關心的話語,他便看了一眼手中字典。
原來如此。
“我寧波市舶司本就為陛下開海試點。”
“如今寧波市舶司初見成效,往地市舶司自然也要緊隨其後。”
“大人,要不您還是別管我了吧,我能坐上這晉江知縣的位置就已是萬幸了。”
“何必再上一步做那大縣的知縣。”
“雖說那葉軒墨如今還管不到大人頭上,隻是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萬一他日葉軒墨就管到了大人頭上,那大人今日之舉,豈不是為自己平添政敵?”
夏侯雲傑在聽到崔元凱在為自己考慮之時,他不禁朝身後的椅子上靠去,接著便看向自己麵前的崔元凱開口道。
“開弓便沒了回頭箭。”
“自那日葉淩雲初至泉州,我給予他下馬威之時,我們就已與那葉軒墨是政敵了。”
聽到夏侯雲傑的解釋,崔元凱心中殘存的那一抹僥幸也已消失不見。
與此同時,黎淳的幾位幕僚也已至泉州地界。
“各位同僚,莫忘東翁的交代,行事一切小心,以收集情報為主,莫要打草驚蛇。”
數日過去,黎淳的幾位師爺在泉州收集完情報,他們便又聚在了一起。
幾日相互交流一陣,為首的師爺龐誌國便出言總結道。
“如此說來,咱們東翁破局的關鍵便在葉大人那位堂叔身上了。”
因為他們也隻是受黎淳之托來此收集情報的緣故,他們也都未選擇主動找上葉淩雲。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葉淩雲身邊有無眼線。
當黎淳的幾位師爺收集情報,準備返回寧波之時。
葉軒墨的詩集也已傳至京城。
京城,禦書房內。
仁治皇帝望著眼前葉軒墨的新詩,他的嘴角亦露出一絲笑容。
“海大伴,你覺得葉愛卿此詩如何?”
海公公瞧見仁治皇帝臉上那明顯的笑意,他可不敢說半點不是,趕忙開口應承著。
“陛下,臣哪懂這些東西啊。”
“不過陛下說好,那就是好!”
仁治皇帝見海公公那謹小慎微的表情,他將話題一轉。
“海大伴,朕此前讓你派人調查江南各地,可有發現?”
海公公一聽仁治皇帝這問話,他趕忙回應道。
“回稟陛下,臣已派人查到線索了。”
“隻是因為此前錦衣衛,東西二廠內部貪腐問題,許多罪證都已被抹除了。”
“臣調查起來確有障礙,但臣不會以此為借口,必會為陛下查明此事。”
仁治皇帝聽到海公公的承諾,他臉上並未有不滿之色,反倒是主動寬慰道。
“海大伴,朕休養生息這麽多年,自然不急於一時。”
“你且去查,查仔細些,事關王爺,必須證據確鑿才行。”
勾結白蓮教,欲要造反顛覆大周,此等行徑,哪怕是王爺也難逃一死。
可想要處決一位王爺可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一個不小心,便會使得大周上下藩王人人自危,恐步此人後塵。
屆時無論自己如何解釋,也於事無補。
到時候,整個大周便會陷入亂局之中,這是自己不想看的事情。
海公公聽到仁治皇帝的囑咐,他自然是連忙點頭應下。
“陛下放心,臣明白。”
海公公自然知曉仁治皇帝的宏圖霸業,他能做的唯有拚盡全力,助仁治皇帝成事。
寧波,府衙內。
當仁治皇帝還在籌劃江南之地的布局時,寧波府衙內。
葉軒墨正巧批示完今日治下各縣衙,府衙呈送至此的公文,坐在院中觀察眼前的梅樹。
望著眼前的梅樹,葉軒墨不禁感慨道。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緊接著,便又將目光轉向自己院中的鬆柏。
望著眼前這些鬆柏,葉軒墨感慨的話語還未出口,就聽到自己身後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葉大人當真好雅興,這般時節居然在院中賞景賦詩。”
葉軒墨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他稍稍一愣,接著便趕忙起身熱情的招呼道。
“楊老來了,難怪我說今日為何心中總覺得有喜事降臨。”
“原來是有貴客登門啊。”
“武正,去為我泡壺好茶來。”
楊朝頓聽到葉軒墨的寒暄,他也麵帶笑容的與葉軒墨搭話。
“葉大人說笑了,老夫哪能算是貴客啊?”
葉軒墨在與楊朝頓寒暄幾句之後,他這才發問道。
“楊老今日登門不知所為何事?”
“該不會是許久不見,特意上門敘舊吧?”
楊朝頓見葉軒墨那打趣自己的模樣,他便將自己帶來的一本小巧的字典遞上前去。
“葉大人,你想要的這種小巧易於攜帶的字典已然做好。”
原本還在思索楊朝頓登門理由的葉軒墨在聽到楊朝頓的這句話時,他瞬間來了精神。
趕忙雙手從楊朝頓手中接過這本小型字典。
迫不及待的翻開字典,望著字典裏的內容,葉軒墨不禁微微點頭評價道。
“好,大小合適,便於攜帶,卻又不會變成小抄容易被夾帶進考場。”
翻看兩頁之後,葉軒墨便發現楊朝頓此次送來字典又與之前那本有些不一樣。
此字典的批注更多,涉及範圍更廣。
楊朝頓見葉軒墨那眉眼間毫不掩飾的欣賞之色,他這才小聲解釋道。
“葉大人,此前那本字典在完成之後,我等總覺得還是稍欠了一點火候。”
“便趁著這段時間無事,對整本字典又增改了一些,還請葉大人把關。”
葉軒墨聽到楊朝頓的話語,他連忙點頭應下。
“楊老安心,字典一事,對我大周將來利大於弊,本官定會逐句推敲審核。”
楊朝頓見葉軒墨應下此事,他便再次與葉軒墨寒暄了一句,待到將要起身離開時。
他這才隨意的提了一句。
“聽聞黎司馬將調任泉州知府?”
葉軒墨一聽楊朝頓這句看似隨意,實則關心的話語,他便看了一眼手中字典。
原來如此。
“我寧波市舶司本就為陛下開海試點。”
“如今寧波市舶司初見成效,往地市舶司自然也要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