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乾緒用餘光觀察到喬安民似乎有些神遊天外時,他清咳一聲。


    見喬安民已然回神,楊乾緒這才輕聲提點道。


    “喬學政,如今台下那學子可是你浙江學子。”


    “估摸著是想與你拉拉關係,希望你能斧正一二。”


    喬安民聽到楊乾緒的這番提醒,他的臉上閃過一絲紅潤之色。


    自己怎麽就把正事給忘記了。


    楊乾緒見喬安民那略顯窘迫的模樣,他心中就猜到這位喬學政剛剛神遊天外,所以未曾聽到這位學子所作詩句。


    不等喬安民開口露怯,楊乾緒便繼續小聲提醒道。


    “此學子所作詩句為‘月掛中天照海明,遙望隔岸起鄉情。’


    ‘今宵元夕團圓夜,似見爹娘珠淚傾’。”


    “喬學政還是盡快點評的好,莫要讓台下學子下不來台。”


    喬安民聽到楊乾緒的提醒,他麵色感激的朝著楊乾緒微微頷首,小聲答謝道。


    “多謝世子解圍,如若不然,本官今日定要鬧出笑話不可。”


    答謝完楊乾緒,喬安民便麵色嚴肅的看向舞台下的那位學子。


    那位學子見喬安民一直不開口點評,他本就有些緊張,當他瞧見喬安民那嚴肅的麵容時。


    他心中越發緊張不安,正當他想找個理由下台時,就見喬安民的臉上顯露出笑容。


    “本官對你有些印象,仁治二十三年本官至金華府組織院試,你為三甲,可對?”


    這位學子見喬安民居然記得自己,他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


    “學政大人居然記得學生,學生惶恐。”


    喬安民見這位學子這般欣喜的模樣,他就繼續點評道。


    “本官當日就評你詩才不凡,今後定有所成。”


    “今日再見,詩才比之往日更勝一籌。”


    “‘隔岸起鄉情’,心中思鄉,人之常情,可我們因何而克製自己的情緒呢?”


    “自然是因為更重要的事情。”


    “‘似見爹娘珠淚傾’更是點出自己對親人的不舍。”


    “隻是天地君親師,報效陛下之心尚在陪伴雙親之前。”


    “如今因想要考取功名,為陛下分憂解難而背井離鄉。”


    “胸懷此等忠君之心,想必此去定能高中。”


    這位學子聽到喬安民的祝福,他神色恭敬的朝著喬安民施了一禮,語氣鄭重的開口道。


    “學生希望借先生吉言,若他日真能高中。”


    “必不負皇恩與師命。”


    喬安民見眼前學子順著杆子就往上爬,主動稱呼自己為先生時,他的臉上並未有絲毫不悅。


    有此才情,若真入了官場,那必然能夠在官場生存下去。


    這種學生可不多見,既然如此,不如就順勢收下。


    隨即,喬安民便繼續道。


    “為官者,上應當對的陛下,對的起恩師,在中,應當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在下還應當對得起百姓。”


    “本官希望你能記住本官今日之言。”


    言罷喬安民便給站在這位學子身邊的幕僚使了個眼色。


    示意他給這位學子送一份自己的名帖。


    這位學子在接到由喬安民幕僚遞過來的名帖時。


    他臉上難掩激動之色,自然明白得此名帖應在詩會結束之後拜訪喬安民。


    “學生謹記先生教誨!”


    當這位學子下台之時,不少想要攀附在場官員的學子都意動了。


    葉大人眼界甚高,想要獲得葉大人青睞,以他們的文采還是稍差了一些。


    可喬學政卻不同,他本是學政,手下的學生甚多,就算多收幾個學生。


    那也隻是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癢而已。


    不少學子想到此處,都紛紛上台作詩,且皆希望由喬安民點評。


    楊乾緒見台下如此熱鬧的場景,他麵帶微笑,如同看戲般的轉頭看向自己身邊的葉軒墨笑道。


    “子義,你瞧,眼下你可不及喬學政受歡迎啊。”


    “不如你也發兩張名帖試試?”


    葉軒墨見楊乾緒那如同看戲般的目光,他便端起自己麵前的茶壺為之續水,同時輕聲答道。


    “世子,我本就是受邀前來。”


    “若非因為這些豪紳承諾捐贈給各府學,縣學的筆墨紙硯,糧草資金。”


    “還願意修繕養濟院,捐橋鋪路等。”


    “我都不願出麵,即便出麵,也不會落座於此,頂多露麵勉勵一番在場學子。”


    “畢竟元宵佳節在府中陪著妻兒不是更妙?”


    楊乾緒聽到葉軒墨這番話時,他的臉上閃過一絲好奇之色,端起麵前的茶水品了一下。


    “你寧波市舶司開衙之後一年收稅數百萬兩,除此之外還有各類瓷器,茶葉。”


    “亦有域外諸國入大周繳納的域外珍品,金銀。”


    “即便是要向國庫上繳大頭,可也能留下數十萬兩稅款吧?”


    “這麽多錢,還不夠?”


    “還要你葉大人屈尊於此?”


    說到這裏的時候,楊乾緒的語氣中充滿調侃之意。


    葉軒墨見楊乾緒那打趣的模樣,他麵色憂愁的搖頭答道。


    “世子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我總領四府之地,數十縣的百姓需要照顧。”


    “這個縣撥一些,那個縣撥一些,其實算下來也就不剩多少銀子了。”


    “有人願意出錢,我即便不願出席,卻也要為了之下數十萬百姓而來。”


    楊乾緒聽到葉軒墨的解釋,他沉默不語。


    與此同時,坐於台下的龐瑞明見如今登台的學子都是奔著喬安民而去,他的心中五味雜陳。


    忍不住的拿起麵前酒杯為自己斟了幾杯。


    “詩詞歌賦,已然成為當今學子攀附權貴,投石問路的敲門磚了。”


    “原是古今先賢用以抒發情感之用,如今卻成了這般模樣。”


    心中悲憤的龐瑞明從自己的位置上站起,待前一位為喬安民獻詩的學子下去,他便走至台前。


    葉軒墨見到眼前之人,他的眼中忽然閃過當年之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連中六元,滿朝文武皆為吾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山君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山君子並收藏連中六元,滿朝文武皆為吾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