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統兵之法講究穩中求勝,像朱經略這般冒險的打法,他是不太讚同的。


    可是兵法一道,千變萬化,若是隻遵循穩中求勝,前途或許有限。


    所以,朱經略若能在奇兵之法上有所成就,那便能與自己的戰法互補。


    或許也正是有這層因素在裏麵,朱經略才想著修習奇兵之法。


    故而,戚繼光在聽到朱經略的回答時,他隻能語重心長的勸道。


    “奇兵之道乃出奇製勝,可若是隻用奇兵,那便很容易被敵人抓住破綻。”


    “兵聖曾言,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複始,日月是也……”


    “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望博縱(朱經略字)細細思量,莫要一味強求。”


    因為朱經略是自己的至交好友,是曾經與自己並肩作戰,同生共死的兄弟,他才會對朱經略說出這番話。


    要不然他哪裏願意多言幾句。


    自己得不到好處不說,還平白惹人討厭。


    朱經略聽到戚繼光這番語重心長的話語,自然不可能因此動怒,而是非常虛心的聽取了戚繼光的建議。


    “元敬,你且安心,我如今已在研讀正兵兵書了。”


    “但是在武道兵書上的才華,數個吾也遠不及你。”


    “所以吾才以奇兵勝你正兵。”


    戚繼光聽到朱經略如此正經的回答,他的神色這才放鬆下來。


    “如此甚好。”


    二人聊完兵法,便開始商議在過完元宵之後由誰統領新年巡視航路一事。


    “子義特意叮囑此事,不可小覷。”


    朱經略聽到戚繼光提起這個話題,他便開口應和道。


    “既然子義如此重視,那首次巡視航路便交由我親自帶隊吧。”


    “正好也借此機會操練一下我手下的新兵。”


    “元敬你便坐鎮此地操練新兵,我觀那些新兵之中有還有軍士對於鴛鴦陣的站位都不熟悉。”


    “若是以如此戰陣對敵,那便是對這些軍士的不負責任。”


    戚繼光聞言,他亦是表情嚴肅的點頭示意。


    “博縱安心,練兵之事我心中有數。”


    “對此不可操之過急。”


    朱經略望著戚繼光如此自信的麵容,他自知在練兵一道上,十個自己也比不過戚繼光。


    心念至此,朱經略轉頭看向營帳之外,自己麾下那些軍士所在的軍營。


    他的眼中似乎是出現了自己麾下那些新兵的身影。


    他依舊記得自己麾下軍士剛來軍營時的模樣,一個個老實巴交的。


    在營中做事總是謹小慎微的,就像自己當初選定的幾個親衛兵,每次執行自己的命令時,總是下意識的再三詢問。


    生怕在做事時出一丁點差錯。


    而之所以如此膽小,便是因為家中無糧無財,沒有靠山。


    又是家中頂梁柱,出不得任何岔子。


    也正是軍營中的種種經曆,這才使得朱經略逐漸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徹底融入軍營。


    “那就好,雖然打仗就沒有不死人的,可既然他們選擇了加入咱們麾下,那咱們就要盡可能的讓他們活下來。”


    “莫看我們現在對這些倭寇入侵的戰鬥中取得了勝利。”


    “我們還是不應小覷這些倭寇的凶悍。”


    與此同時,遠在倭國的崇王也已知曉自己手下軍官帶領下屬出逃的事情。


    倭國南部一處中心大營內。


    崇王端坐於首位,在他的左右兩邊方便坐著自己手下的文武大臣。


    營帳內的文武大臣此刻還在好奇崇王將他們召集起來的理由。


    莫非是豐臣秀吉終於忍不住了,準備與他們開戰了?


    若真是如此,那以他們如今的處境,其實並不占優。


    崇王見自己的左膀右臂大致來齊,他便再次掃了一眼手中的奏疏。


    隨即


    接著,他便麵色凝重的將這奏疏朝前一摔。


    “啪。”


    隨即,崇王語氣嚴肅的開口道。


    “當真是太放肆了,難道本王給他們的待遇還不夠好嗎?”


    “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女人,本王也不要這張老臉給他們弄來了倭國女人。”


    “即便是本王如此寬厚的對待他們,他們卻還是不知心懷感恩。”


    營帳中的文武官員聽到崇王嘴中的話語,他們便知道不是與豐臣秀吉開戰一事。


    心念至此,他們心中大定,隻要不開戰,其他都是小事。


    崇王似乎是感受到了自己麾下文武官員對此事有些不太在意,便命自己身邊的太監將此信件傳閱。


    在營帳中的文武官員在閱讀完此封信件之後,他們的表情再次變得凝重起來。


    難怪王爺會如此生氣,若是此事沒處理好,那便是掘王爺的根基啊。


    此例不可開,必須要以高壓態勢震懾。


    心中明白崇王心思,坐在崇王下首的武官張宣武趕忙勸道。


    “王爺何必為這些人大動肝火?”


    “下官這就帶人去將這些人擒來麵見王爺。”


    崇王聽到張宣武表忠心的話語,他麵色嚴肅的擺手道。


    “這些歹人籌劃已久,裏應外合,在那些倭人入侵之時,借機偷走戰船。”


    “待我們得到消息的時候,這些歹人怕是都要離開倭國了。”


    “如今的當務之急,是如何穩住我們手下的其他軍士。”


    “要不然軍中將領都效仿此事,今後何談霸業?”


    張宣武聽到崇王的這句話後,他就默默地轉頭看向對麵坐著的那幾位謀士。


    要說出謀劃策還得是他們。


    他們想出來的不少計謀都可讓他們生兒子少點東西。


    在場的文士感受到眾人將目光轉移到他們身上,他們便麵色輕鬆的開口道。


    “無非就是提高檢舉揭發的獎勵,以及加大連坐製度的懲罰。”


    “又不是所有人都像這些人一樣趕著回去。”


    崇王聞言,甚是受用點頭應下。


    “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由你們全權處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連中六元,滿朝文武皆為吾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山君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山君子並收藏連中六元,滿朝文武皆為吾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