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目光所及,皆是回憶
連中六元,滿朝文武皆為吾徒 作者:青山君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包括秦王在內的幾位都有機會奪得太子之位的皇子皆閃過這個想法。
當然,這個想法在他們的腦中閃過一瞬便被他們拋之腦後。
畢竟以太後的性子,可不會因他們這些小事而與父皇聊這麽久。
已經達到目的的天後觀察到殿內其他皇親國戚的神色略顯無聊,她便看向自己身邊的仁治皇帝笑道。
“皇兒,哀家覺得這時間應當也差不多到了。”
“安排他們上菜吧,要不然餓到坤泰他們幾個小孩子就不好了。”
如今仁治皇帝的子嗣也都長大了,太後的隔代親自然就轉移到了這些曾孫身上。
仁治皇帝一聽太後的這句安排,也趕忙點頭應下。
待到楊家家宴開始之後,便是由小輩開始敬酒。
接著為了活躍氣氛,仁治皇帝還讓一眾小輩們玩起了飛花令。
太後望著殿內那些正在努力表現自己的後輩們,她的神色忽然有些恍惚。
因為她忽然回想起先帝尚在時,她與先帝二人也是這般考校諸多皇子。
當真是應了那句目光所及,皆是回憶,心中所想,都是過往。
隻是,自己為何突然會想起這個場景呢?
莫非是陛下在想念自己?
還是說自己真的時日無多了?
心中胡思亂想的太後就這麽憂心忡忡的度過了這場家宴。
在這場家宴的最後,仁治皇帝望著台階之下的幾位皇子安排道。
“晚宴之後,乾明、乾文、乾晨還有乾嘉、乾德,你們五人到為父的書房一趟。”
“為父有些話要與你們單獨說。”
今日是除夕家宴,仁治皇帝在與幾位皇子交流時也盡量是以一個父親的身份出發,而非皇帝。
包括楚王,秦王在內的幾位皇子在聽到仁治皇帝呼喊到自己的名字時,他們的臉上皆閃過一絲激動之色。
除了他們幾位一直活躍在朝堂上的皇子,便未再叫喚其他人的名字,那便說明這番叫去禦書房很可能就與太子之位有關了。
大殿內的其他皇親國戚在聽到仁治皇帝的這番言論時,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也都猜到了仁治皇帝接下來要做什麽。
隻可惜不能在第一時間知道這皇族有關於太子之位的最終考核是什麽了。
楊乾明幾人相互對視一眼後,皆齊身朝著仁治皇帝行禮答道。
“兒臣謹遵聖諭!”
仁治皇帝瞧見自己幾位皇子在麵前自己時,依舊是這般謹小慎微的態度。
他的眉眼間不知怎的閃過一絲悲哀之色。
自己都說了家宴,可自己的孩子們還這麽抗拒自己。
難道自己的這個父親角色真就這麽差勁嗎?
當然,仁治皇帝並未將臉色表露於外。
待到今晚的家宴結束時,或許是因為今日與母後的對話,感受到自己母後的老態。
仁治皇帝選擇先行陪同太後離開。
“母後,我陪您回去。”
太後望著仁治皇帝那懂事的模樣,她自然高興,可還是忍不住的朝著楊乾明幾人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
似乎是在詢問仁治皇帝,剛剛不是已經和幾位小輩說好了嗎?
仁治皇帝似乎是感受到了太後眼神中蘊含的深意,他朝著太後一笑後,便輕聲解釋道。
“不急,我們先晾他們一會。”
“讓他們先胡思亂想一陣。”
“反正今後若真接了太子之位,這種經曆可少不得。”
太後聽了仁治皇帝的這番解釋,她淺笑一聲,便在仁治皇帝的攙扶下繼續朝前走去。
“行吧,你安排便是,哀家也不多問。”
皇宮,禦書房內。
楊乾明幾人在晚宴結束之後,他們便迫不及待的趕到此地等候。
可在書房內等了不知多久,還未等來仁治皇帝之後,他們幾人即便是偽裝的再好,臉上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絲絲的不耐煩。
當然,這種神色往往轉瞬即逝,不敢被其他兄弟看見。
免得成為其他幾兄弟攻訐的借口。
在此禦書房內,除了幾位皇子之外,自然還有受仁治皇帝之命先行返回禦書房照顧幾位皇子的海公公。
當然,海公公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將幾位皇子在等候期間的表現全部記下。
海公公親自為幾位皇子端上暖身的薑茶,並附上點心之後,他便望著幾位皇子麵色和煦的安撫道。
“幾位王爺稍安勿躁。”
楊乾明見海公公這般舉動,先是點頭答謝。
“多謝海公公。”
又過了約莫一個時辰後,五人之中養氣功夫最差的寧王楊乾晨終於有些坐不住了。
若是讓他舞刀弄槍,莫說一個時辰,便是四五個時辰他都覺得輕鬆。
可讓他像文人這般,在一地枯坐,半個時辰他都嫌久。
楊乾晨先是端起手邊的茶盅飲了一口,便開始主動向自己身邊的其他皇子搭話,而最開始的對象自然是表現一向寬厚的楊乾明。
“皇兄,你可猜到父皇召集我們過來的理由?”
楊乾明見楊乾晨主動向自己搭話,他先是朝四周看了一眼,未發現仁治皇帝的身影,他這才小聲回道。
“父皇有此安排,必有其深意。”
“晨弟稍安勿躁。”
楊乾晨瞧見楊乾明如此敷衍的態度,他麵上依舊充滿笑容的答謝一聲後,他便轉頭看向一旁的另外幾位兄弟。
可這幾位都默契的端起茶杯在那悠哉悠哉的品茶。
很明顯就是不願搭理自己。
見狀,楊乾晨自然也不會糾纏。
又過了約莫一個時辰,夜漸深。
幾位皇子苦苦等候的仁治皇帝終於露麵。
一見到仁治皇帝露麵,幾位皇子便迫不及待的朝著他行禮。
“兒臣拜見父皇。”
仁治皇帝見幾人臉上如此高興的神色,他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語氣平和的發問道。
“都等急了吧?”
楊乾明幾人一聽這問話,自然清楚這是一道“送命題”自然不可能答錯。
“兒臣希望久伴父皇身旁,自然不急於一時。”
當然,這個想法在他們的腦中閃過一瞬便被他們拋之腦後。
畢竟以太後的性子,可不會因他們這些小事而與父皇聊這麽久。
已經達到目的的天後觀察到殿內其他皇親國戚的神色略顯無聊,她便看向自己身邊的仁治皇帝笑道。
“皇兒,哀家覺得這時間應當也差不多到了。”
“安排他們上菜吧,要不然餓到坤泰他們幾個小孩子就不好了。”
如今仁治皇帝的子嗣也都長大了,太後的隔代親自然就轉移到了這些曾孫身上。
仁治皇帝一聽太後的這句安排,也趕忙點頭應下。
待到楊家家宴開始之後,便是由小輩開始敬酒。
接著為了活躍氣氛,仁治皇帝還讓一眾小輩們玩起了飛花令。
太後望著殿內那些正在努力表現自己的後輩們,她的神色忽然有些恍惚。
因為她忽然回想起先帝尚在時,她與先帝二人也是這般考校諸多皇子。
當真是應了那句目光所及,皆是回憶,心中所想,都是過往。
隻是,自己為何突然會想起這個場景呢?
莫非是陛下在想念自己?
還是說自己真的時日無多了?
心中胡思亂想的太後就這麽憂心忡忡的度過了這場家宴。
在這場家宴的最後,仁治皇帝望著台階之下的幾位皇子安排道。
“晚宴之後,乾明、乾文、乾晨還有乾嘉、乾德,你們五人到為父的書房一趟。”
“為父有些話要與你們單獨說。”
今日是除夕家宴,仁治皇帝在與幾位皇子交流時也盡量是以一個父親的身份出發,而非皇帝。
包括楚王,秦王在內的幾位皇子在聽到仁治皇帝呼喊到自己的名字時,他們的臉上皆閃過一絲激動之色。
除了他們幾位一直活躍在朝堂上的皇子,便未再叫喚其他人的名字,那便說明這番叫去禦書房很可能就與太子之位有關了。
大殿內的其他皇親國戚在聽到仁治皇帝的這番言論時,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也都猜到了仁治皇帝接下來要做什麽。
隻可惜不能在第一時間知道這皇族有關於太子之位的最終考核是什麽了。
楊乾明幾人相互對視一眼後,皆齊身朝著仁治皇帝行禮答道。
“兒臣謹遵聖諭!”
仁治皇帝瞧見自己幾位皇子在麵前自己時,依舊是這般謹小慎微的態度。
他的眉眼間不知怎的閃過一絲悲哀之色。
自己都說了家宴,可自己的孩子們還這麽抗拒自己。
難道自己的這個父親角色真就這麽差勁嗎?
當然,仁治皇帝並未將臉色表露於外。
待到今晚的家宴結束時,或許是因為今日與母後的對話,感受到自己母後的老態。
仁治皇帝選擇先行陪同太後離開。
“母後,我陪您回去。”
太後望著仁治皇帝那懂事的模樣,她自然高興,可還是忍不住的朝著楊乾明幾人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
似乎是在詢問仁治皇帝,剛剛不是已經和幾位小輩說好了嗎?
仁治皇帝似乎是感受到了太後眼神中蘊含的深意,他朝著太後一笑後,便輕聲解釋道。
“不急,我們先晾他們一會。”
“讓他們先胡思亂想一陣。”
“反正今後若真接了太子之位,這種經曆可少不得。”
太後聽了仁治皇帝的這番解釋,她淺笑一聲,便在仁治皇帝的攙扶下繼續朝前走去。
“行吧,你安排便是,哀家也不多問。”
皇宮,禦書房內。
楊乾明幾人在晚宴結束之後,他們便迫不及待的趕到此地等候。
可在書房內等了不知多久,還未等來仁治皇帝之後,他們幾人即便是偽裝的再好,臉上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絲絲的不耐煩。
當然,這種神色往往轉瞬即逝,不敢被其他兄弟看見。
免得成為其他幾兄弟攻訐的借口。
在此禦書房內,除了幾位皇子之外,自然還有受仁治皇帝之命先行返回禦書房照顧幾位皇子的海公公。
當然,海公公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將幾位皇子在等候期間的表現全部記下。
海公公親自為幾位皇子端上暖身的薑茶,並附上點心之後,他便望著幾位皇子麵色和煦的安撫道。
“幾位王爺稍安勿躁。”
楊乾明見海公公這般舉動,先是點頭答謝。
“多謝海公公。”
又過了約莫一個時辰後,五人之中養氣功夫最差的寧王楊乾晨終於有些坐不住了。
若是讓他舞刀弄槍,莫說一個時辰,便是四五個時辰他都覺得輕鬆。
可讓他像文人這般,在一地枯坐,半個時辰他都嫌久。
楊乾晨先是端起手邊的茶盅飲了一口,便開始主動向自己身邊的其他皇子搭話,而最開始的對象自然是表現一向寬厚的楊乾明。
“皇兄,你可猜到父皇召集我們過來的理由?”
楊乾明見楊乾晨主動向自己搭話,他先是朝四周看了一眼,未發現仁治皇帝的身影,他這才小聲回道。
“父皇有此安排,必有其深意。”
“晨弟稍安勿躁。”
楊乾晨瞧見楊乾明如此敷衍的態度,他麵上依舊充滿笑容的答謝一聲後,他便轉頭看向一旁的另外幾位兄弟。
可這幾位都默契的端起茶杯在那悠哉悠哉的品茶。
很明顯就是不願搭理自己。
見狀,楊乾晨自然也不會糾纏。
又過了約莫一個時辰,夜漸深。
幾位皇子苦苦等候的仁治皇帝終於露麵。
一見到仁治皇帝露麵,幾位皇子便迫不及待的朝著他行禮。
“兒臣拜見父皇。”
仁治皇帝見幾人臉上如此高興的神色,他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語氣平和的發問道。
“都等急了吧?”
楊乾明幾人一聽這問話,自然清楚這是一道“送命題”自然不可能答錯。
“兒臣希望久伴父皇身旁,自然不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