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初級醫學之論
連中六元,滿朝文武皆為吾徒 作者:青山君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軒墨瞧見自己麵前這些弟子那刻苦的模樣,他這才緩緩收回自己的目光。
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到自己麵前這份有關於周邊數省的邸報上。
看著自己手中的邸報,葉軒墨的眉頭微微皺起。
有的省份從去年開始,他們那裏白蓮教的蹤跡就基本絕跡了。
這種現象也並未引不起那些官員的注意,畢竟白蓮教行事本就隱秘,或許他們手下依舊有白蓮教人活動,隻是他們並未發現而已。
而且,如今自己手中的這些邸報也比較少,還不夠讓自己構建模型推演有關於這些白蓮教的事情。
心念至此,葉軒墨便從手邊抽出一支毛筆,開始自己麵前的信紙上書寫起來。
“沙沙……”
聽到葉軒墨動筆的聲音,唐明寅幾人都默默地將目光轉移到葉軒墨的身上。
雖然不知道自家先生在寫什麽,但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畢竟自家先生的能力他們是知道的,必然會在回府前處理完所有府事。
看了兩眼,唐明寅他們就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回到自己麵前的典籍上。
如今他們要做的當務之急就是好好科舉,隻有早日取得功名,他們才有幫助葉軒墨的資格。
要不然在這個時代,你就算是再有才華,也隻會是明珠蒙塵。
“噠。”
寫完自己麵前的信件,葉軒墨將毛筆放置在一旁。
隨即,他默默抬頭看了一眼自己麵前這些弟子那努力的表現,他怎會不知道自己這些弟子的心思。
為了不打擾自己的弟子,葉軒墨默默地從自己的位置上站起,輕手輕腳的走出書房。
走出房門後,葉軒墨又帶著葉典慶朝外走了幾步。
接著才將自己寫好的書信遞給自己身邊的葉典慶,並安排道。
“武正,你將此信交給公台,讓他速將此書信密送往五島。”
葉典慶聽到葉軒墨的安排,他眼神疑惑的看了葉軒墨一眼。
“給汪直?”
經過葉軒墨長年累月的訓練,葉典慶此時也學會了要開始自己思考問題。
剛剛左公台給子義送來的是有關周邊數省有關於白蓮教的信息,而汪直當初也是加入過白蓮教的人,所以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葉軒墨注意到葉典慶那不斷變化的眼神,他就明白葉典慶肯定在思考這件事情。
一想到葉典慶居然主動開始思考問題,葉軒墨的心中就升起一陣說不出來的感覺。
好像是有那麽點望子成龍的感覺。
故而他便饒有興趣的看向自己身邊的葉典慶,希望他能夠得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答案。
葉典慶望著葉軒墨那期待的眼神,他興奮的開口道。
“子義,我想我明白了!”
“你肯定是想對白蓮教動手,寫信給汪直,一定是想問汪直有關於白蓮教的蹤跡,吾之推斷,如何?”
葉軒墨瞧見葉典慶那認真的表情,他滿意的微微頷首道。
“武正,你確實成長了。”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葉典慶聽到葉軒墨對自己的誇讚,他麵帶喜色的笑了起來。
“子義過獎了。”
隨後,葉典慶便將葉軒墨的那份信件帶到了左典文麵前。
左典文接過信件,瞧見信件上的內容,他便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麽了。
隨即,左典文便直接走出門去。
接下來的幾日,葉軒墨每日都會前往李時珍二人的住處,詢問二人有關於初級醫學院教材的編撰想法。
畢竟他雖然知道很多有關於中醫的知識,但畢竟沒有經過係統的學習,算起來也僅僅是個門外漢而已。
所以,這種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這些專業的人來做。
自己隻要抓抓進度就可以了。
當然,兩位神醫也並未讓葉軒墨失望。
幾日後,李時珍的院落中。
李時珍二人手中皆拿著一疊密密麻麻的紙張,這上麵寫著他們二人對於初級醫學教材的構想。
“葉大人,我二人認為,這初級醫學不必太過於困難,要不然非常容易打擊學子們的自信心。”
“所以,我們認為初級醫學不必涉及太過高深的學問。”
葉軒墨聽到李時珍的話語,他表情認真的讚同道。
“晚輩與二位前輩的看法是一致的,那二位前輩覺得,他們應當主修哪門典籍?”
萬密齋聽到葉軒墨的這個問題之後,他便將手中提起做好的紀錄遞了過去。
“葉大人,老夫是如此打算的,首先,既然要習中醫,那中醫基礎理論,望聞問切自然都要稍有涉獵。”
“除此之外,今後他們單獨為百姓瞧病的時候,肯定還需要為這些百姓配製藥劑。”
“所以老夫認為您這本《仁治醫典》上有關於解表藥、祛風濕藥、利尿滲濕藥、止咳化痰藥、解暑藥……安神藥、軟堅藥。”
“這十八種類型的藥材都需要牢記,而且有關於這些藥材的藥方也要記好。”
“到時候若是這些百姓有個什麽頭疼腦熱,也好對症下藥。”
“除了中醫藥材,湯劑藥方,還需要清楚人體脈絡,畢竟葉大人你的想法我們也都清楚。”
“您是打算讓這些初級醫學院的醫生放到農村中。”
“既然放在農村,那最常見的幾門醫術要會,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刮痧。”
“此外還需要了解針灸,當然,太高明的針法不需要他們知道,他們隻要熟知幾種最常見的針法便可。”
葉軒墨聽到這裏的時候,他的心中都不由得暗自慶幸。
還好自己無論前世還是今後都沒有選擇做醫生。
做醫生是真的難啊,哪怕隻是一個初級醫者,都要學習這麽多醫術。
鬆了口氣的葉軒墨聽到萬密齋說出最後一點。
“最後,老夫認為,這些學生還應當學會正骨之法,畢竟在農村行醫,難免會遇到挫傷,錯位。”
“老夫對於初級醫學院的構想便是如此了,不知葉大人可還有什麽高見?”
葉軒墨聽到萬密齋這番話,他表情凝重的搖頭道。
“萬神醫這般規劃詳細縝密,晚輩自然無甚意見。”
“待聖旨抵達寧波,陛下同意建立醫學院一事後,晚輩再來請二位前輩牽頭製作初級醫學院的教材。”
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到自己麵前這份有關於周邊數省的邸報上。
看著自己手中的邸報,葉軒墨的眉頭微微皺起。
有的省份從去年開始,他們那裏白蓮教的蹤跡就基本絕跡了。
這種現象也並未引不起那些官員的注意,畢竟白蓮教行事本就隱秘,或許他們手下依舊有白蓮教人活動,隻是他們並未發現而已。
而且,如今自己手中的這些邸報也比較少,還不夠讓自己構建模型推演有關於這些白蓮教的事情。
心念至此,葉軒墨便從手邊抽出一支毛筆,開始自己麵前的信紙上書寫起來。
“沙沙……”
聽到葉軒墨動筆的聲音,唐明寅幾人都默默地將目光轉移到葉軒墨的身上。
雖然不知道自家先生在寫什麽,但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畢竟自家先生的能力他們是知道的,必然會在回府前處理完所有府事。
看了兩眼,唐明寅他們就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回到自己麵前的典籍上。
如今他們要做的當務之急就是好好科舉,隻有早日取得功名,他們才有幫助葉軒墨的資格。
要不然在這個時代,你就算是再有才華,也隻會是明珠蒙塵。
“噠。”
寫完自己麵前的信件,葉軒墨將毛筆放置在一旁。
隨即,他默默抬頭看了一眼自己麵前這些弟子那努力的表現,他怎會不知道自己這些弟子的心思。
為了不打擾自己的弟子,葉軒墨默默地從自己的位置上站起,輕手輕腳的走出書房。
走出房門後,葉軒墨又帶著葉典慶朝外走了幾步。
接著才將自己寫好的書信遞給自己身邊的葉典慶,並安排道。
“武正,你將此信交給公台,讓他速將此書信密送往五島。”
葉典慶聽到葉軒墨的安排,他眼神疑惑的看了葉軒墨一眼。
“給汪直?”
經過葉軒墨長年累月的訓練,葉典慶此時也學會了要開始自己思考問題。
剛剛左公台給子義送來的是有關周邊數省有關於白蓮教的信息,而汪直當初也是加入過白蓮教的人,所以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葉軒墨注意到葉典慶那不斷變化的眼神,他就明白葉典慶肯定在思考這件事情。
一想到葉典慶居然主動開始思考問題,葉軒墨的心中就升起一陣說不出來的感覺。
好像是有那麽點望子成龍的感覺。
故而他便饒有興趣的看向自己身邊的葉典慶,希望他能夠得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答案。
葉典慶望著葉軒墨那期待的眼神,他興奮的開口道。
“子義,我想我明白了!”
“你肯定是想對白蓮教動手,寫信給汪直,一定是想問汪直有關於白蓮教的蹤跡,吾之推斷,如何?”
葉軒墨瞧見葉典慶那認真的表情,他滿意的微微頷首道。
“武正,你確實成長了。”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葉典慶聽到葉軒墨對自己的誇讚,他麵帶喜色的笑了起來。
“子義過獎了。”
隨後,葉典慶便將葉軒墨的那份信件帶到了左典文麵前。
左典文接過信件,瞧見信件上的內容,他便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麽了。
隨即,左典文便直接走出門去。
接下來的幾日,葉軒墨每日都會前往李時珍二人的住處,詢問二人有關於初級醫學院教材的編撰想法。
畢竟他雖然知道很多有關於中醫的知識,但畢竟沒有經過係統的學習,算起來也僅僅是個門外漢而已。
所以,這種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這些專業的人來做。
自己隻要抓抓進度就可以了。
當然,兩位神醫也並未讓葉軒墨失望。
幾日後,李時珍的院落中。
李時珍二人手中皆拿著一疊密密麻麻的紙張,這上麵寫著他們二人對於初級醫學教材的構想。
“葉大人,我二人認為,這初級醫學不必太過於困難,要不然非常容易打擊學子們的自信心。”
“所以,我們認為初級醫學不必涉及太過高深的學問。”
葉軒墨聽到李時珍的話語,他表情認真的讚同道。
“晚輩與二位前輩的看法是一致的,那二位前輩覺得,他們應當主修哪門典籍?”
萬密齋聽到葉軒墨的這個問題之後,他便將手中提起做好的紀錄遞了過去。
“葉大人,老夫是如此打算的,首先,既然要習中醫,那中醫基礎理論,望聞問切自然都要稍有涉獵。”
“除此之外,今後他們單獨為百姓瞧病的時候,肯定還需要為這些百姓配製藥劑。”
“所以老夫認為您這本《仁治醫典》上有關於解表藥、祛風濕藥、利尿滲濕藥、止咳化痰藥、解暑藥……安神藥、軟堅藥。”
“這十八種類型的藥材都需要牢記,而且有關於這些藥材的藥方也要記好。”
“到時候若是這些百姓有個什麽頭疼腦熱,也好對症下藥。”
“除了中醫藥材,湯劑藥方,還需要清楚人體脈絡,畢竟葉大人你的想法我們也都清楚。”
“您是打算讓這些初級醫學院的醫生放到農村中。”
“既然放在農村,那最常見的幾門醫術要會,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刮痧。”
“此外還需要了解針灸,當然,太高明的針法不需要他們知道,他們隻要熟知幾種最常見的針法便可。”
葉軒墨聽到這裏的時候,他的心中都不由得暗自慶幸。
還好自己無論前世還是今後都沒有選擇做醫生。
做醫生是真的難啊,哪怕隻是一個初級醫者,都要學習這麽多醫術。
鬆了口氣的葉軒墨聽到萬密齋說出最後一點。
“最後,老夫認為,這些學生還應當學會正骨之法,畢竟在農村行醫,難免會遇到挫傷,錯位。”
“老夫對於初級醫學院的構想便是如此了,不知葉大人可還有什麽高見?”
葉軒墨聽到萬密齋這番話,他表情凝重的搖頭道。
“萬神醫這般規劃詳細縝密,晚輩自然無甚意見。”
“待聖旨抵達寧波,陛下同意建立醫學院一事後,晚輩再來請二位前輩牽頭製作初級醫學院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