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微服私訪
連中六元,滿朝文武皆為吾徒 作者:青山君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是因為他們楊家的這種態度,使得楊家能夠在寧波一直都順風順水的。
隻是楊家可以穩坐釣魚台,但是他們其他三家不行,他們沒有楊家的底氣。
“既然如此,那我們便先回去了。”
楊鼎雲瞧見他們三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肯定會有所動作,但這就與他們楊家無關了。
葉軒墨雖不知外界的動作,但他內心深知,自己今日之舉肯定會被寧波府內的其他人關注。
所以,他覺得自己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靜觀其變,看看這些人會幹什麽,再決定自己要怎麽做。
此時,葉軒墨放下手中已經密封上的書信,轉頭看向一旁的葉典慶開口道。
“武正,去府上問問有沒有需要寄往京城的書信,若是有便一同拿過來,我為他們一同寄往京城。”
葉典慶一聽葉軒墨的安排,他便立馬朝著宅院內走去。
此行的葉家子弟雖大部分都未成家,但還是有一些人已經成家,為了全心全意的護衛葉軒墨的安全,他們都將家眷安置在京城。
知道能夠寫信後,一個個都特別的高興。
將書信寄出後的一段時間內,葉軒墨都沒有什麽大動作,隻是待在府衙內,讓諸位師爺觀察府衙內的小吏,他需要找一個合適的借口更換一批小吏。
這是每位地方官上任之後都會做的事情,而府衙內的小吏也都知道這個習慣,所以一開始大家都夾緊尾巴做人,不敢將之前的陋習顯露出來。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發現葉軒墨似乎也沒什麽動作,便慢慢放鬆警惕。
就連寧波府內的幾大家族也對葉軒墨的行為感到疑惑。
“俗話說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這葉司馬都到寧波半月了,怎麽還不見他動手?”
“哼,之前還真是高看他了,真是年紀小,膽子也小,居然讓我白給歐陽布政使送那麽多好東西。”
這天一早,左典文來到葉軒墨的身邊開口道。
“子義,如今府衙內的情況已被我們基本掌握了,每位師爺也都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了,我們認為可以稍微動一動了。”
葉軒墨一聽左典文給自己帶來的消息,他的臉上便浮現出一絲微笑,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他自然是懂的。
他這位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自然是需要在衙門裏燒,一開始不動手那是因為葉軒墨也知道,剛開始大家都會守規矩,很難找到他們的大問題。
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過一段時間,他們原來的本性自然就暴露出來了。
就像葉軒墨前世特別喜歡的一句台詞“讓子彈先飛一會”。
“武正,準備一下,在府衙內坐久了,是時候該出去逛逛,仔細探查探查民風,民情。”
探查民風,民情自然是不能穿官服了,葉軒墨一行人都換上一身在寧波地區較為常見的服飾。
葉軒墨的打扮就如同一個整日無所事事,隻知勾欄聽曲的富家少爺一般,而葉典慶一行人的打扮就是標準的家丁裝扮。
隨後,幾輛馬車分別朝著寧波府的四個城門朝外趕去,葉軒墨這一舉動就是在暗示那些正在監視他的人可以稍微休息休息了。
我給了你們麵子,你們要是不接,打算再繼續跟蹤監視,那後果可就不好說了。
各家主事得知葉軒墨派幾輛馬車出城的消息,自然也明白葉軒墨的暗示,再加上這段時間葉軒墨也沒有找他們的麻煩,他們自然識趣。
出了寧波府府城,馬車大概走了一盞茶的時間,葉典慶才從馬車中走了出來。
因為他的身份太明顯了,有他的在的地方,九成的幾率有葉軒墨。
“子義,你這方法太有用了,果然沒人繼續監視了。”
葉軒墨聽到葉典慶這感歎後,他忍不住的微微一笑,開始為他解釋。
畢竟聰明人之間,有些事情是不需要明說的,但葉典慶很明顯不是聰明人,
不久之後,一個村子就出現在眾人的視線裏。
這村子的規模還不算小,瞧這村子裏大大小小的房屋,應該有大幾百號甚至上千人。
在村前的田地裏,還有很多百姓正在田地裏勞作。
“武正命人將馬車停在這附近吧,我們步行過去,對了,不用去那麽多人。”
既然是選擇微服私訪,那就盡量不要讓馬車進去,畢竟你馬車一進去,別人就會對你起疑心,對你有所戒備。
一旦這些村民對自己有了防備的心理,那自己的很多事情就問不出來結果了。
葉典慶一聽葉軒墨的安排,大致猜到了他的意思。
“好,我馬上安排。”
隨後,葉軒墨一行十幾人就朝著這個還不知道名字的村子走去。
葉軒墨走在村前的小路上,他瞧見一位正因為彎腰勞作太久,而在田壟邊上捶背休息的農民。
瞥見隻有這位農民在休息後,葉軒墨便從田壟走到這位農民的身邊。
這農民聽到自己身後傳來的聲音,便立馬轉頭開口道。
“狗蛋,今日怎麽回的這麽早啊?爹……”
這農民話才說了一半,就看到了自己身後的葉軒墨。
雖然葉軒墨此時的服裝已經相對普通了很多,但在這些農民眼裏,還是比較昂貴的裝束。
“這位公子,真是對不住,我還以為是我家娃來了,我給您賠罪了。”
說著說著,這農民就舉起手準備朝自己麵上抽去。
葉軒墨見狀趕緊製止道。
“大叔,不必如此,我沒怪您,您這稱呼我聽著還有些耳熟呢,當年我們村子裏也有叫狗蛋的。”
這農民聽到葉軒墨沒有怪罪自己的意思,他便有些拘謹的衝著葉軒墨憨笑著。
隨後,葉軒墨便與這位農民聊了起來。
這位農民和葉軒墨聊了一會後,他也感受到葉軒墨真的是從農村出來的,也就逐漸放下了心中的戒備。
“大牛叔,現在種莊稼一年收成不錯吧?應該能賺不少錢吧?”
這位叫做劉大牛的農民聽到葉軒墨的問話,他的臉色微微一變,有些難受的開口道。
“還不是和以前一樣,一年累死累活才能賺點糊口錢,哎,隻恨我自己不是寧波本地人啊。”
此言一出,葉軒墨瞬間來了興趣,他知道自己這一趟城沒白出。
隻是楊家可以穩坐釣魚台,但是他們其他三家不行,他們沒有楊家的底氣。
“既然如此,那我們便先回去了。”
楊鼎雲瞧見他們三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肯定會有所動作,但這就與他們楊家無關了。
葉軒墨雖不知外界的動作,但他內心深知,自己今日之舉肯定會被寧波府內的其他人關注。
所以,他覺得自己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靜觀其變,看看這些人會幹什麽,再決定自己要怎麽做。
此時,葉軒墨放下手中已經密封上的書信,轉頭看向一旁的葉典慶開口道。
“武正,去府上問問有沒有需要寄往京城的書信,若是有便一同拿過來,我為他們一同寄往京城。”
葉典慶一聽葉軒墨的安排,他便立馬朝著宅院內走去。
此行的葉家子弟雖大部分都未成家,但還是有一些人已經成家,為了全心全意的護衛葉軒墨的安全,他們都將家眷安置在京城。
知道能夠寫信後,一個個都特別的高興。
將書信寄出後的一段時間內,葉軒墨都沒有什麽大動作,隻是待在府衙內,讓諸位師爺觀察府衙內的小吏,他需要找一個合適的借口更換一批小吏。
這是每位地方官上任之後都會做的事情,而府衙內的小吏也都知道這個習慣,所以一開始大家都夾緊尾巴做人,不敢將之前的陋習顯露出來。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發現葉軒墨似乎也沒什麽動作,便慢慢放鬆警惕。
就連寧波府內的幾大家族也對葉軒墨的行為感到疑惑。
“俗話說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這葉司馬都到寧波半月了,怎麽還不見他動手?”
“哼,之前還真是高看他了,真是年紀小,膽子也小,居然讓我白給歐陽布政使送那麽多好東西。”
這天一早,左典文來到葉軒墨的身邊開口道。
“子義,如今府衙內的情況已被我們基本掌握了,每位師爺也都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了,我們認為可以稍微動一動了。”
葉軒墨一聽左典文給自己帶來的消息,他的臉上便浮現出一絲微笑,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他自然是懂的。
他這位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自然是需要在衙門裏燒,一開始不動手那是因為葉軒墨也知道,剛開始大家都會守規矩,很難找到他們的大問題。
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過一段時間,他們原來的本性自然就暴露出來了。
就像葉軒墨前世特別喜歡的一句台詞“讓子彈先飛一會”。
“武正,準備一下,在府衙內坐久了,是時候該出去逛逛,仔細探查探查民風,民情。”
探查民風,民情自然是不能穿官服了,葉軒墨一行人都換上一身在寧波地區較為常見的服飾。
葉軒墨的打扮就如同一個整日無所事事,隻知勾欄聽曲的富家少爺一般,而葉典慶一行人的打扮就是標準的家丁裝扮。
隨後,幾輛馬車分別朝著寧波府的四個城門朝外趕去,葉軒墨這一舉動就是在暗示那些正在監視他的人可以稍微休息休息了。
我給了你們麵子,你們要是不接,打算再繼續跟蹤監視,那後果可就不好說了。
各家主事得知葉軒墨派幾輛馬車出城的消息,自然也明白葉軒墨的暗示,再加上這段時間葉軒墨也沒有找他們的麻煩,他們自然識趣。
出了寧波府府城,馬車大概走了一盞茶的時間,葉典慶才從馬車中走了出來。
因為他的身份太明顯了,有他的在的地方,九成的幾率有葉軒墨。
“子義,你這方法太有用了,果然沒人繼續監視了。”
葉軒墨聽到葉典慶這感歎後,他忍不住的微微一笑,開始為他解釋。
畢竟聰明人之間,有些事情是不需要明說的,但葉典慶很明顯不是聰明人,
不久之後,一個村子就出現在眾人的視線裏。
這村子的規模還不算小,瞧這村子裏大大小小的房屋,應該有大幾百號甚至上千人。
在村前的田地裏,還有很多百姓正在田地裏勞作。
“武正命人將馬車停在這附近吧,我們步行過去,對了,不用去那麽多人。”
既然是選擇微服私訪,那就盡量不要讓馬車進去,畢竟你馬車一進去,別人就會對你起疑心,對你有所戒備。
一旦這些村民對自己有了防備的心理,那自己的很多事情就問不出來結果了。
葉典慶一聽葉軒墨的安排,大致猜到了他的意思。
“好,我馬上安排。”
隨後,葉軒墨一行十幾人就朝著這個還不知道名字的村子走去。
葉軒墨走在村前的小路上,他瞧見一位正因為彎腰勞作太久,而在田壟邊上捶背休息的農民。
瞥見隻有這位農民在休息後,葉軒墨便從田壟走到這位農民的身邊。
這農民聽到自己身後傳來的聲音,便立馬轉頭開口道。
“狗蛋,今日怎麽回的這麽早啊?爹……”
這農民話才說了一半,就看到了自己身後的葉軒墨。
雖然葉軒墨此時的服裝已經相對普通了很多,但在這些農民眼裏,還是比較昂貴的裝束。
“這位公子,真是對不住,我還以為是我家娃來了,我給您賠罪了。”
說著說著,這農民就舉起手準備朝自己麵上抽去。
葉軒墨見狀趕緊製止道。
“大叔,不必如此,我沒怪您,您這稱呼我聽著還有些耳熟呢,當年我們村子裏也有叫狗蛋的。”
這農民聽到葉軒墨沒有怪罪自己的意思,他便有些拘謹的衝著葉軒墨憨笑著。
隨後,葉軒墨便與這位農民聊了起來。
這位農民和葉軒墨聊了一會後,他也感受到葉軒墨真的是從農村出來的,也就逐漸放下了心中的戒備。
“大牛叔,現在種莊稼一年收成不錯吧?應該能賺不少錢吧?”
這位叫做劉大牛的農民聽到葉軒墨的問話,他的臉色微微一變,有些難受的開口道。
“還不是和以前一樣,一年累死累活才能賺點糊口錢,哎,隻恨我自己不是寧波本地人啊。”
此言一出,葉軒墨瞬間來了興趣,他知道自己這一趟城沒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