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竹石》
連中六元,滿朝文武皆為吾徒 作者:青山君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軒墨從汪俊口中得知這事情後,頓感慶幸,沒想到這種極小概率的事情居然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從諸位考官麵前抽身之後,葉軒墨便趕緊來到這位閱卷官曹啟平的麵前朝他行了一禮。
“學生多謝先生仗義執言,若非先生開口,莫說這解元之位,就是這普通的舉人功名都無緣了。”
曹啟平聽到葉軒墨的話後,笑著將他托起。
“軒墨客氣了,就算我不開口,汪前輩和李前輩二位也會為你搜卷的,再說了,你是我九江府白鹿洞書院出來的學生,怎麽也算是我半個九江人,我豈能坐視不理?”
隨後,葉軒墨便與曹啟平繼續閑聊一會,隨後,這曹啟平主動開口道。
“好了,回去吧,你是解元,今日鹿鳴宴你才是主角,莫要讓其他同年等久了。”
葉軒墨聽到曹啟平的話後,便朝著他行了一禮。
“那學生便過去了,今日之恩,學生定銘記於心,他日若有機會,學生必定報答。”
曹啟平一聽葉軒墨這話後,趕緊揮揮手驅趕他笑道:“去去去,老夫豈是這種挾恩圖報之人?老夫隻是覺得你這孩子要是耽擱了,那便是咱們大周的損失。”
“軒墨,老夫就一個要求,將來定要做個為民做事的好官,不求你做個清官,但求你做個好官,若是老夫這一舉動,能夠為大周增添一位為民請命的好官,那老夫此生無憾矣。”
看著曹啟平這一臉嚴肅的表情後,葉軒墨非常鄭重的點點頭答應道:“學生答應了,將來定會做一名為國為民的好官。”
當葉軒墨回到自己的座位後,就不斷的有新科舉人前來敬酒。
李文傑看到葉軒墨這模樣後,他笑著開口道:“軒墨,我們幾個敬你一杯,很快我們三個就要回京了,感謝你這幾年來對我們的激勵與照顧。”
“說實話,若不是有你的幫助,這舉人功名怕是與我們無關。”
一聽李文傑這話後,周文浩和趙文卓二人都有些傷感的紅了眼眶。
“哈哈,這會場咋還有風沙啊,一不小心就被迷了眼。”
“就是,這眼淚咋還出來了,真是不爭氣。”
葉軒墨看到他們這姿態後,他的眼眶也略微泛紅,幾年的朝夕相處,這三位在心中就是如同親兄長一般。
人生能遇幾位這樣的益友,實屬不易。
“各位兄長,他日我們京城再相逢,到時候你們可要接待小弟啊。”
一聽葉軒墨這話後,他們三人笑著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笑道。
“好說,到京城之後,你隻管聯係哥哥便是,到時候保證讓你滿意。”
此時,這江西布政使右使李玉光看著一眾新科舉人都吃得差不多之後,他便看著汪俊和李叔正二位主考官笑著開口道。
“今日既然是文人盛宴,豈能少了詩詞助興?不如讓我們見識見識各位新科舉人的詩才如何?汪前輩,李前輩覺得可行否?”
汪俊聽到李玉光的話後,他便笑著點點頭。
“有道理,既然是文人盛宴,那這詩詞自然是不可或缺,本屆舉人都是年紀輕輕的翩翩君子,不如我們就以梅蘭竹菊四君子為題?”
李叔正一聽汪俊這提議後,他也笑著附和道:“大善。”
幾人並沒有壓製自己商議的聲音,故而這會場內的一眾新科舉人也都聽到了這話語,一個個都打起精神來,誰都希望能夠在諸位考官麵前露臉。
隨後,這汪俊便看向這些新科舉人笑道:“不知哪位學子願做這當先之人?”
汪俊話語剛落,一位南昌府的新科舉人便直接站了起來,朝著汪俊行了一禮道:“學生剛好想到一首,便獻醜了。到深秋之後,百花皆謝,惟有鬆竹梅花,歲寒三友。”
汪俊聽到這詩詞後,笑著點點頭點評道:“不錯,有幾分捷才急智。”
隨後,這又有新科舉人主動站起作詩。
“夕陽欲下少行人,綠遍苔茵路不分。 修竹萬竿鬆影亂,山風吹作滿窗雲。”
一聽這詩詞後,汪俊也是笑著點點頭評價道:“不錯,寫山風吹萬竹,整首詩充滿畫意與詩情,還算不錯。”
這其他學子聽到這評價後,一個個也忍不住的站起來高聲朗誦自己的詩詞。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逐一點評之後,汪俊便笑著看向不遠處的葉軒墨笑道:“軒墨素有詩才,不知今日可有詩詞?”
葉軒墨聽到這話後,他也不推辭,直接從位置上麵站了起來,看著他們笑道:“四君子之中,學生較愛竹,那學生便以竹為題吧。”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聽到葉軒墨的這詩詞後,這會場內的眾人便愣住了。
此詩雖未出現竹,卻又突出了竹,表現出了竹子的頑強與執著,寫出了竹那無所畏懼的精神,同時還體現了葉軒墨自己的高風亮節,這絕對是一篇傳世名作。
在場的幾位主考官聽完這首詩後,也被代入到這意境之中,他們想起了自己剛剛進入官場之時,便是如同這詩句之中描述的一般,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可是,隨著在官場時間的增加,他們漸漸發現自己的無力,這官場就是一個泥潭,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其中,再也沒有當初的想法。
這時,汪俊笑著開口問道:“好,此詩作的非常不錯,不知此詩可有詩名?”
葉軒墨聽到汪俊的話後,笑著答道:“回先生話,此詩名為《竹石》。”
聽到葉軒墨這話後,汪俊笑著點點頭。
“不錯,好名字,我希望你在將來踏入官場還能秉持初衷。”
此詩作完,本次鹿鳴宴也算是落下帷幕。
這些主考官們先行離場,接著便是布政使等一方大員,最後便是這些閱卷官。
曹啟平路過葉軒墨身邊時,看著他笑道:“由詩見人,我相信你未來定是一位名垂千古的好官。”
葉軒墨看著曹啟平的背影,他閉目自語道:“我也相信一定會的。”
從諸位考官麵前抽身之後,葉軒墨便趕緊來到這位閱卷官曹啟平的麵前朝他行了一禮。
“學生多謝先生仗義執言,若非先生開口,莫說這解元之位,就是這普通的舉人功名都無緣了。”
曹啟平聽到葉軒墨的話後,笑著將他托起。
“軒墨客氣了,就算我不開口,汪前輩和李前輩二位也會為你搜卷的,再說了,你是我九江府白鹿洞書院出來的學生,怎麽也算是我半個九江人,我豈能坐視不理?”
隨後,葉軒墨便與曹啟平繼續閑聊一會,隨後,這曹啟平主動開口道。
“好了,回去吧,你是解元,今日鹿鳴宴你才是主角,莫要讓其他同年等久了。”
葉軒墨聽到曹啟平的話後,便朝著他行了一禮。
“那學生便過去了,今日之恩,學生定銘記於心,他日若有機會,學生必定報答。”
曹啟平一聽葉軒墨這話後,趕緊揮揮手驅趕他笑道:“去去去,老夫豈是這種挾恩圖報之人?老夫隻是覺得你這孩子要是耽擱了,那便是咱們大周的損失。”
“軒墨,老夫就一個要求,將來定要做個為民做事的好官,不求你做個清官,但求你做個好官,若是老夫這一舉動,能夠為大周增添一位為民請命的好官,那老夫此生無憾矣。”
看著曹啟平這一臉嚴肅的表情後,葉軒墨非常鄭重的點點頭答應道:“學生答應了,將來定會做一名為國為民的好官。”
當葉軒墨回到自己的座位後,就不斷的有新科舉人前來敬酒。
李文傑看到葉軒墨這模樣後,他笑著開口道:“軒墨,我們幾個敬你一杯,很快我們三個就要回京了,感謝你這幾年來對我們的激勵與照顧。”
“說實話,若不是有你的幫助,這舉人功名怕是與我們無關。”
一聽李文傑這話後,周文浩和趙文卓二人都有些傷感的紅了眼眶。
“哈哈,這會場咋還有風沙啊,一不小心就被迷了眼。”
“就是,這眼淚咋還出來了,真是不爭氣。”
葉軒墨看到他們這姿態後,他的眼眶也略微泛紅,幾年的朝夕相處,這三位在心中就是如同親兄長一般。
人生能遇幾位這樣的益友,實屬不易。
“各位兄長,他日我們京城再相逢,到時候你們可要接待小弟啊。”
一聽葉軒墨這話後,他們三人笑著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笑道。
“好說,到京城之後,你隻管聯係哥哥便是,到時候保證讓你滿意。”
此時,這江西布政使右使李玉光看著一眾新科舉人都吃得差不多之後,他便看著汪俊和李叔正二位主考官笑著開口道。
“今日既然是文人盛宴,豈能少了詩詞助興?不如讓我們見識見識各位新科舉人的詩才如何?汪前輩,李前輩覺得可行否?”
汪俊聽到李玉光的話後,他便笑著點點頭。
“有道理,既然是文人盛宴,那這詩詞自然是不可或缺,本屆舉人都是年紀輕輕的翩翩君子,不如我們就以梅蘭竹菊四君子為題?”
李叔正一聽汪俊這提議後,他也笑著附和道:“大善。”
幾人並沒有壓製自己商議的聲音,故而這會場內的一眾新科舉人也都聽到了這話語,一個個都打起精神來,誰都希望能夠在諸位考官麵前露臉。
隨後,這汪俊便看向這些新科舉人笑道:“不知哪位學子願做這當先之人?”
汪俊話語剛落,一位南昌府的新科舉人便直接站了起來,朝著汪俊行了一禮道:“學生剛好想到一首,便獻醜了。到深秋之後,百花皆謝,惟有鬆竹梅花,歲寒三友。”
汪俊聽到這詩詞後,笑著點點頭點評道:“不錯,有幾分捷才急智。”
隨後,這又有新科舉人主動站起作詩。
“夕陽欲下少行人,綠遍苔茵路不分。 修竹萬竿鬆影亂,山風吹作滿窗雲。”
一聽這詩詞後,汪俊也是笑著點點頭評價道:“不錯,寫山風吹萬竹,整首詩充滿畫意與詩情,還算不錯。”
這其他學子聽到這評價後,一個個也忍不住的站起來高聲朗誦自己的詩詞。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逐一點評之後,汪俊便笑著看向不遠處的葉軒墨笑道:“軒墨素有詩才,不知今日可有詩詞?”
葉軒墨聽到這話後,他也不推辭,直接從位置上麵站了起來,看著他們笑道:“四君子之中,學生較愛竹,那學生便以竹為題吧。”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聽到葉軒墨的這詩詞後,這會場內的眾人便愣住了。
此詩雖未出現竹,卻又突出了竹,表現出了竹子的頑強與執著,寫出了竹那無所畏懼的精神,同時還體現了葉軒墨自己的高風亮節,這絕對是一篇傳世名作。
在場的幾位主考官聽完這首詩後,也被代入到這意境之中,他們想起了自己剛剛進入官場之時,便是如同這詩句之中描述的一般,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可是,隨著在官場時間的增加,他們漸漸發現自己的無力,這官場就是一個泥潭,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其中,再也沒有當初的想法。
這時,汪俊笑著開口問道:“好,此詩作的非常不錯,不知此詩可有詩名?”
葉軒墨聽到汪俊的話後,笑著答道:“回先生話,此詩名為《竹石》。”
聽到葉軒墨這話後,汪俊笑著點點頭。
“不錯,好名字,我希望你在將來踏入官場還能秉持初衷。”
此詩作完,本次鹿鳴宴也算是落下帷幕。
這些主考官們先行離場,接著便是布政使等一方大員,最後便是這些閱卷官。
曹啟平路過葉軒墨身邊時,看著他笑道:“由詩見人,我相信你未來定是一位名垂千古的好官。”
葉軒墨看著曹啟平的背影,他閉目自語道:“我也相信一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