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特氏性格耿直,不善逢迎。她認為自己是堂堂正正從大清門迎娶的皇後,隻要自己行得端,做得正,沒必要阿諛奉承,溜須拍馬。而且,她有意無意地幾次刺激、激怒慈禧,致使矛盾更加尖銳。一次,阿魯特氏陪慈禧看戲,“演淫穢戲劇,則回首麵壁不欲觀,慈禧累諭之,不從,已恨之”。一來阿魯特氏表現得不聽話,不順從,二來反襯出慈禧好淫樂,格調低俗,從而加深了對阿魯特氏的怨恨。阿魯特氏身邊的人勸她要處處討慈禧歡心,要善逢迎,隻有和皇太後搞好關係才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否則於己不利。阿魯特氏則表示:“敬則可,則不可。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門迎入者,非輕易能動搖也。”慈禧是通過選秀女進入皇宮的,最忌諱別人提從大清門而入,大清門是她心頭永遠的痛。有人將阿魯特氏的話偷偷地告訴了慈禧,慈禧勃然大怒,認為是故意蔑視自己,因而對阿魯特氏“更切齒痛恨,由是有死之之心矣”。


    關於慈禧為什麽不喜歡阿魯特氏,最後將她逼上絕路,還有其他一些說法。


    有人說因為阿魯特氏是鄭親王端華的外孫女。端華是鹹豐帝臨死時任命的贊襄政務八大臣中的主要成員之一,是慈禧的死對頭,後被朝廷賜死。慈禧因而遷恨阿魯特氏。


    還有人說,慈禧聞知阿魯特氏懷了孕,怕生了皇子,立為嗣,阿魯特氏就成了皇太後,自己就不能垂簾聽政了。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備受婆母虐待的皇後——孝哲皇後(3)


    還有的說,慈禧怕阿魯特氏把自己違背同治帝遺詔立皇子的秘密揭發出來,故將她置於死地。


    同治帝《患天花進藥檔》


    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五日,同治帝英年早逝。14天後,兩宮皇太後發出懿旨:“皇後作配大行皇帝,懋著坤儀,著封為嘉順皇後。”光緒元年(1875)二月二十日寅刻,阿魯特氏崩逝於儲秀宮,年僅22歲,距同治帝死僅75天。


    阿魯特氏為什麽要死,其原因有兩個:一是靠山已無,生路邈茫。同治皇帝是阿魯特氏惟一的靠山和希望。在同治帝活著的時候,尚備受慈禧的虐待和淩辱,同治帝死了,靠山也就倒了,生活的希望破滅了。二是處境尷尬。同治帝死後,慈禧不為他立嗣,卻立同治帝的堂弟載湉(也是慈禧外甥)為嗣皇帝,承繼鹹豐帝為子,這就將阿魯特氏置於處境尷尬的皇嫂之位,既不是皇太後,又失去了原來中宮皇後擁有的權力和尊貴地位。將來光緒帝立後以後,阿魯特氏的地位更為尷尬,這是有清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角色,這在客觀上把阿魯特氏推向了絕路。


    碧玉孝哲毅皇後諡冊


    阿魯特氏死亡當天,兩宮皇太後諭內閣:“嘉順皇後於同治十一年作配大行皇帝,正位中宮,淑慎柔嘉,壼儀足式。侍奉兩宮皇太後,承顏順誌,孝敬無違,上年十二月痛經大行皇帝龍馭上賓,毀傷過甚,遂抱沉屙,遽於本日寅刻崩逝,哀痛實深。”這是清廷官方公布的死因,但說得含糊不清,難以讓人信服。


    阿魯特氏年僅22歲,平時也沒有什麽病,怎麽會突然死去呢?很顯然不是正常死亡。關於她是怎麽死的,在當時就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概括起來,有四種說法:


    吞金而死。這種說法比較廣泛,影響較大。


    絕食而死。《李鴻藻先生年譜》載:“其後之崩,蓋絕食也。”《清代紀事年表》、《庸盦筆記》等也持這種說法。


    吞鴉片而死。《清室外紀》持這種說法。


    服毒藥而死。《德宗承統私紀》如此記載。


    無論哪種死法,均屬於自殺。據說在阿魯特氏自殺之前,她的父親崇綺進宮去看望她。見女兒整日以淚洗麵,痛不欲生,眼睛都哭腫了,於是上奏慈禧,請示應該如何辦。慈禧說:“皇後如此悲痛,即可隨大行皇帝去罷。”意思就是皇後可以殉夫。這時正巧女兒寫來了一張字條,徵詢她現在應該怎麽辦,崇綺便在字條上批了一個“死”字。未幾,阿魯特氏便死了。


    夫妻同穴,葬後劫難


    阿魯特氏死後,因同治帝的惠陵剛剛擇吉營建,所以她和同治帝的梓宮暫安於東陵的隆福寺。光緒元年(1875)九月十八日,光緒帝奉兩宮皇太後親自護送梓宮到東陵隆福寺,在那裏停放了三年半。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備受婆母虐待的皇後——孝哲皇後(4)


    營建山陵。按照封建社會的國家定製,新皇帝即位後,就應該卜擇萬年吉地,營建陵寢。可是同治皇帝在位13年,生前孝哲毅皇後與同治皇帝合葬的惠陵


    始終未提及陵寢之事。直到同治帝駕崩了,急待入葬,慈禧才不得不派大臣在東陵和西陵為同治帝選擇陵址。相度大臣帶著風水官在兩個多月裏踏遍了東陵、西陵的山山水水,經過反覆比較、篩選,最後認為東陵的雙山峪和西陵的九龍峪風水最好。東陵的雙山峪龍氣舒展,堂局寬平,羅城周密,屏障全備。“後有大山以為靠,前有金星山以為照。金星山之兩旁更有萬福山朝於左,象山立於右”,“是真上吉之地”。光緒元年(1875)二月二十一日,慈禧召見了相度大臣。慈禧詳細詢問了相度陵址的情況,由恭親王奕做了回奏。最後集中在是用東陵的雙山峪,還是用西陵的九龍峪這個焦點上。慈禧徵詢相度大臣們的意見,奕回奏說:“以理,則九龍峪固佳;以情,則臣惠陵前景(徐廣源提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說清朝十二後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廣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廣源並收藏正說清朝十二後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