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45年,漢雄又染上了瘧疾,高燒不退。一天,他和另外幾個生病的同學,正十分難受的躺在宿舍裏,大哥林肖硤走了進來。
大哥對漢雄說:“媽媽聽說你病了,借了匹馬,讓我接你回去。”
漢雄立即問道:“你接幾個?”
大哥一愣:“馬就一匹。我隻能抱你騎馬回家去。”
漢雄指著其他幾個同學說:“李一波、賀毅他們也病了,你怎麽就接我一個人呢?我要一走,他們想到有哥哥來接的,就可以回家,心裏不難過嗎?你要隻接我一個我就不走了,要和他們一起留下!你帶什麽好吃的沒有?有,就給我們留下。”
他大哥想:也對。便說:“媽媽讓我來接你,我以為你回去,所以沒帶吃的,原來以為隻你一個人病了,現在隻有一匹馬,最多也隻能接兩個。再說家裏房子小,你們都去了也住不下。這樣吧,那我就先回去,明天給你們送些好吃的來。”
第二天,幾個生病的同學果然都吃上了漢雄的媽媽塗俊明阿姨,托人捎來的好吃的摸摸幹。當時的摸摸幹可來的不容易,雖說漢雄爸爸、媽媽受到照顧,每天能吃到一頓摸摸,但是有定量。這些膜摸幹是塗媽媽吃半飽省下的。平常,塗媽媽把省下的摸摸冬天放在炭火上烤幹,夏天裝在紗布袋裏曬千,留給孩子們。那時的同學都這樣想:你的家,也是我的家,是大家的家;你的媽媽,也是我的媽媽,是大家的媽媽。
當時,烈士的孩子都由中央有關各部門分工管理。凡是從事職工運動同誌的子弟都由職工運動委員會接送。由於張浩同誌是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副書記,這樣,一部分人也自然都成了塗媽媽家的常客。他們當中有:劉煥生三姐妹,方榮柏兩兄弟,項蘇雲姐弟倆,再加上漢南、漢雄,有時一下子接回去十二三個。對這些孩子,塗媽媽“一視同仁”,無論吃喝,他們都和自己的孩子漢南、漢雄“同等待遇”。
第36章 為了革命後代
在延安最艱苦的歲月裏,革命前輩始終記掛著革命後代。賀龍在任陝甘寧晉綏五省聯防司令及西北財委負責人時,了解到“延中”的孩子們每人每月隻能吃到一斤肉時,便命令“聯司”給每個孩子每月增加一斤肉。
中共中央組織部的夏之栩媽媽(革命母親夏娘娘的女兒,趙世炎烈士的夫人),主動承擔了照顧烈士子女重任。在假期裏,她分批把孩子們接回中組部,統一管理、照顧。
在革命前輩的飯桌前,常常可看到保育院和“保小”的孩子。當雲、李富春、蔡暢、鄧穎超、帥孟等伯伯、媽媽們將自己碗裏的菜、肉夾到孩子們的碗中時,那些小小的心靈也會激起波瀾。當他們看著伯伯、媽媽們的臉,大口大口吃著飯時,眼裏常常閃動著淚花。
當那些不是父母勝似父母的長輩,將一小包自己省下來的食品裝進他們小書包時,兩代人的深情是無法用語言表述的。
那些從小就被送進“保育院”、“保小”、“抗小”的孩子,更是在阿姨、叔叔、老師們的無微不至關懷下,幸福的成長著。李敏說:“在我的記憶裏,我從來沒有家,保育院就是我的家。”李鐵映、秦綱、伍紹祖、秦新華、林用三等一批人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保育院”、“保小”、“育才”度過的。“學校就是我的家,老師、阿姨就是親爹媽。”這是掛在這些學校孩子們嘴邊的一句話。
1938年11月,日本飛機轟炸延安時,胡本敬老師為了搶救學生,一隻胳膊被炸斷,因流血過多而犧牲。
“保小”校醫羅冬祥、王海仁夫婦,為了救護“保小”80多個患傳染病的孩子,日夜守護在學生宿舍裏,餵藥、打針、精心護理,無暇去照顧自己生病的孩子鬥娃,20多天過去了,80多個學生全部治癒了,而他們的孩子因缺乏照顧和及時治療而夭折了。
醜子岡媽媽撫育那麽多孩子,都健康成長,惟獨自已的女兒無暇照顧,而被老鼠咬傷了臉,至今還留著傷痕。
第37章 陝甘寧邊區戰時兒童保育院
中外記者團到延安後,多次去“保育院”、“保小”參觀。在他們的筆下,陝甘寧邊區戰時兒童保育院是他們看到的最好的保育院之一。他們在新聞報導中說:
“延安保育院的孩子活潑可愛,他們的歌聲和舞蹈,給參觀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雖然延安的生活很艱苦,但孩子們都很健康。他們不分男女孩,一律穿著統一的公家發的小灰製服,戴著小軍帽,清一色的小八路打扮。他們穿著整齊幹淨,吃得也不錯,一律實行供給製,享受著邊區政府最高的夥食標準——小灶。據說是和延安中共最高領導人享受一樣的夥食標準,所以他們都長得胖乎乎的,十分可愛。
在延安參觀訪問,記者們的自由不受任何限製。我們參觀了孩子們住的窯洞、做飯的廚房、活動室、學習室、遊戲場以及洗澡房、體檢室、洗衣房、病號隔離室……)
趙戰生小朋友是淩莎院長的兒子,他長得活潑可愛但並不特殊。記者參觀時,他是小合唱隊的成員,小傢夥雄赳赳氣昂昂的站在隊列裏,那表情,那姿態,活像一個久經考驗的老兵。他們唱完《黃河大合唱》後,麵前的記者們擁了過來,把他們圍在了中間。路透社記者武道走過來,先把鏡頭對準戰生拍了一張照,又伸出胳膊亮出他的手錶向戰生誇耀說:‘好看不好看?’戰生抬頭看了看那亮閃閃、金燦燦的手錶,臉上露出了喜色,小傢夥剛要說好看,話還沒出口立刻又咽了回去,馬上收起了臉上的笑容把頭轉了過去。記者仍不放鬆地問:‘喜歡嗎?要是喜歡我就送給你。’說著就準備摘手錶。保育院的娃娃,如何應付這場麵,真讓旁邊的先生、阿姨著急!小戰生又抬頭看了手錶一眼,出乎記者意料地搖了搖頭,堅決地大聲說:‘不要!如果我長大了工作需要,公家會發給我的。’說完就想走開。記者們仍圍著他問:‘那麽,你長大了做什麽呢?’ 回答更加響亮:‘長大了像爸爸、媽媽一樣,當人民的勤務員。’”
大哥對漢雄說:“媽媽聽說你病了,借了匹馬,讓我接你回去。”
漢雄立即問道:“你接幾個?”
大哥一愣:“馬就一匹。我隻能抱你騎馬回家去。”
漢雄指著其他幾個同學說:“李一波、賀毅他們也病了,你怎麽就接我一個人呢?我要一走,他們想到有哥哥來接的,就可以回家,心裏不難過嗎?你要隻接我一個我就不走了,要和他們一起留下!你帶什麽好吃的沒有?有,就給我們留下。”
他大哥想:也對。便說:“媽媽讓我來接你,我以為你回去,所以沒帶吃的,原來以為隻你一個人病了,現在隻有一匹馬,最多也隻能接兩個。再說家裏房子小,你們都去了也住不下。這樣吧,那我就先回去,明天給你們送些好吃的來。”
第二天,幾個生病的同學果然都吃上了漢雄的媽媽塗俊明阿姨,托人捎來的好吃的摸摸幹。當時的摸摸幹可來的不容易,雖說漢雄爸爸、媽媽受到照顧,每天能吃到一頓摸摸,但是有定量。這些膜摸幹是塗媽媽吃半飽省下的。平常,塗媽媽把省下的摸摸冬天放在炭火上烤幹,夏天裝在紗布袋裏曬千,留給孩子們。那時的同學都這樣想:你的家,也是我的家,是大家的家;你的媽媽,也是我的媽媽,是大家的媽媽。
當時,烈士的孩子都由中央有關各部門分工管理。凡是從事職工運動同誌的子弟都由職工運動委員會接送。由於張浩同誌是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副書記,這樣,一部分人也自然都成了塗媽媽家的常客。他們當中有:劉煥生三姐妹,方榮柏兩兄弟,項蘇雲姐弟倆,再加上漢南、漢雄,有時一下子接回去十二三個。對這些孩子,塗媽媽“一視同仁”,無論吃喝,他們都和自己的孩子漢南、漢雄“同等待遇”。
第36章 為了革命後代
在延安最艱苦的歲月裏,革命前輩始終記掛著革命後代。賀龍在任陝甘寧晉綏五省聯防司令及西北財委負責人時,了解到“延中”的孩子們每人每月隻能吃到一斤肉時,便命令“聯司”給每個孩子每月增加一斤肉。
中共中央組織部的夏之栩媽媽(革命母親夏娘娘的女兒,趙世炎烈士的夫人),主動承擔了照顧烈士子女重任。在假期裏,她分批把孩子們接回中組部,統一管理、照顧。
在革命前輩的飯桌前,常常可看到保育院和“保小”的孩子。當雲、李富春、蔡暢、鄧穎超、帥孟等伯伯、媽媽們將自己碗裏的菜、肉夾到孩子們的碗中時,那些小小的心靈也會激起波瀾。當他們看著伯伯、媽媽們的臉,大口大口吃著飯時,眼裏常常閃動著淚花。
當那些不是父母勝似父母的長輩,將一小包自己省下來的食品裝進他們小書包時,兩代人的深情是無法用語言表述的。
那些從小就被送進“保育院”、“保小”、“抗小”的孩子,更是在阿姨、叔叔、老師們的無微不至關懷下,幸福的成長著。李敏說:“在我的記憶裏,我從來沒有家,保育院就是我的家。”李鐵映、秦綱、伍紹祖、秦新華、林用三等一批人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保育院”、“保小”、“育才”度過的。“學校就是我的家,老師、阿姨就是親爹媽。”這是掛在這些學校孩子們嘴邊的一句話。
1938年11月,日本飛機轟炸延安時,胡本敬老師為了搶救學生,一隻胳膊被炸斷,因流血過多而犧牲。
“保小”校醫羅冬祥、王海仁夫婦,為了救護“保小”80多個患傳染病的孩子,日夜守護在學生宿舍裏,餵藥、打針、精心護理,無暇去照顧自己生病的孩子鬥娃,20多天過去了,80多個學生全部治癒了,而他們的孩子因缺乏照顧和及時治療而夭折了。
醜子岡媽媽撫育那麽多孩子,都健康成長,惟獨自已的女兒無暇照顧,而被老鼠咬傷了臉,至今還留著傷痕。
第37章 陝甘寧邊區戰時兒童保育院
中外記者團到延安後,多次去“保育院”、“保小”參觀。在他們的筆下,陝甘寧邊區戰時兒童保育院是他們看到的最好的保育院之一。他們在新聞報導中說:
“延安保育院的孩子活潑可愛,他們的歌聲和舞蹈,給參觀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雖然延安的生活很艱苦,但孩子們都很健康。他們不分男女孩,一律穿著統一的公家發的小灰製服,戴著小軍帽,清一色的小八路打扮。他們穿著整齊幹淨,吃得也不錯,一律實行供給製,享受著邊區政府最高的夥食標準——小灶。據說是和延安中共最高領導人享受一樣的夥食標準,所以他們都長得胖乎乎的,十分可愛。
在延安參觀訪問,記者們的自由不受任何限製。我們參觀了孩子們住的窯洞、做飯的廚房、活動室、學習室、遊戲場以及洗澡房、體檢室、洗衣房、病號隔離室……)
趙戰生小朋友是淩莎院長的兒子,他長得活潑可愛但並不特殊。記者參觀時,他是小合唱隊的成員,小傢夥雄赳赳氣昂昂的站在隊列裏,那表情,那姿態,活像一個久經考驗的老兵。他們唱完《黃河大合唱》後,麵前的記者們擁了過來,把他們圍在了中間。路透社記者武道走過來,先把鏡頭對準戰生拍了一張照,又伸出胳膊亮出他的手錶向戰生誇耀說:‘好看不好看?’戰生抬頭看了看那亮閃閃、金燦燦的手錶,臉上露出了喜色,小傢夥剛要說好看,話還沒出口立刻又咽了回去,馬上收起了臉上的笑容把頭轉了過去。記者仍不放鬆地問:‘喜歡嗎?要是喜歡我就送給你。’說著就準備摘手錶。保育院的娃娃,如何應付這場麵,真讓旁邊的先生、阿姨著急!小戰生又抬頭看了手錶一眼,出乎記者意料地搖了搖頭,堅決地大聲說:‘不要!如果我長大了工作需要,公家會發給我的。’說完就想走開。記者們仍圍著他問:‘那麽,你長大了做什麽呢?’ 回答更加響亮:‘長大了像爸爸、媽媽一樣,當人民的勤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