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泊搖搖頭長嘆一聲說:“我看我此生隻能暗無天日了,這麽多年我體會出來,黨內有一個毛病沒解決好:掌權者的麵子有時比手下幾個卒子的生命重要得多!"
呂璜心裏一震,這是她許久以來心頭朦朦朧朧感覺到的,竟被陳泊一言挑破。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黨內後來發生的許多事情,不幸被陳泊言中。不久,呂璜通過全國婦聯,將陳泊的一份申訴材料遞交到鄧穎超手裏。兩天後,鄧穎超請呂璜到中南海家裏談。呂璜剛走進西華廳,鄧穎超就從臥室走出來,親切地與呂璜握手說:“你的信我已經翻了。”
淚水一下湧滿呂璜的眼眶。接下來,鄧穎超仔細聽呂璜介紹了陳泊的有關情況。周恩來從書房出來,也坐在一旁聽了一會兒。事後,周恩來、鄧穎超過問了此案。
結果是:公安部領導大為震怒,判決不僅沒任何更動,而且從此不許呂璜探監了。
後來有些老人發過這樣的感慨:建國初期,開國元勛們各管一攤,有的領導人還是戰爭年代的習慣,一言九鼎,別人是很難插手的。
呂璜一下丟了工作,又成了非黨人士,生活陷人極大的困境。所幸鄧穎超把她收進全國婦聯,她才有了安身立命的去處。即使如此,生活之困窘依然是難以想像的。每月50餘元的包幹費,要寄給遠在四川的母親10元,要拿出一部分給獄中的丈夫買些藥品和副食,剩下的錢,除了她和兩個孩子勉強餬口,真是一貧如洗了。而更難忍受的是這種家庭背景給她帶來的壓力太大了,歷次政治運動都要把她拉出來批一通,她在工作中出現任何一點小疏漏都會上綱上線到“與反革命丈夫沒劃清界限”上,這無法逃遁的“罪責”和冤屈整整折磨了她30年。但她一如既往地忠誠地工作著。非黨了,政治上不可靠了,一切重要、動人和輝煌的事情都沒有她的份兒,她隻能做些小總務、小幹事、小秘書的雜務。起草一些“通知”、“學習決定”之類的文件,到各地基層搞些調查研究……可一切交給她辦的瑣事都辦得那麽妥帖、周詳、填密。她要以行動證明她和丈夫對黨的事業的忠誠!
1980年,在陳泊冤死9個年頭之後,經中央批準“兩陳案”獲平反,呂璜被停止了28年的黨籍得以恢復。她首先想到數十年來一直愛護關照著她的鄧大姐。她寫信向鄧穎超報告了這個消息數天後,呂璜正在機關裏忙工作,忽然接到鄧穎超打來的電話,大姐說:“你的信我看到了。歷史終於恢復了它的本來麵目,我祝賀你,為你高興。你在全國婦聯30年,無論對待工作和對待丈夫的態度,都是正確的……你說你年過花甲了,不過還是比我年輕多了,還可以做許多許多事情嘛……,整千通話過程,呂璜幾乎沒說什麽話,她什麽都說不出,她隻能哭。一切語言都無法表達她滿腹的辛酸!
第29章 在期望中度日——梅誌
1985年6月8日,胡風因癌症醫治無效溘然長逝。經過多方努力,胡風的追悼會終於在1986年1月15日下午3時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各方人士聚集在公墓禮堂裏,為半年前逝世的胡風默哀。相聚而來的人中,有許多人原來互不相識,他們原沒有組成過“胡風集團”,卻由於被劃進了“集團”而有緣在胡風過世後在此相識。他們都含著熱淚向梅誌握手,因為梅誌不僅是胡風的夫人,也是他們這個“集團的骨幹分子”,是受難家屬的代表。
梅誌機械地叔每個人握手,看著那些陌生人難過的臉、傷心的淚,此時此知,她感情麻木,似乎早已忘記了悲哀!悲哀、孤獨、思念,就像過去她和胡風分離又彼此不知生死一樣的悲哀、孤獨、思念。那時她還有期待、盼望,而現在胡風走了,一個人先走了,永遠再不會回來了,而她也徹底斷絕了期待、盼望……
追悼會結束了,聚集的人散去了,梅誌回到家裏,抱頭大哭一場,期待破滅了,盼望變成絕望。在期待、盼望中度日的梅誌,怎麽能忘記這24年的日日夜夜。1945年1月7日,胡風在《希望》創刊號上發表了舒蕪寫的《論主觀》,遭到了批評,不久,批判的目標逐漸由舒蕪轉到了胡風。
全國解放前夕,胡風退出了對1938年至1948年國統區革命文藝運動進行總結的報告起草小組。對胡風文藝思想展開的批判逐漸由相互平等的批評演變為不允許胡風有反批評權利的審判。
1950年,第一次公開指明存在著所謂“胡風小集團”。
1952年5月25日,舒蕪在《長江日報》上發表文章,公開承認自己所寫的《論主觀》是一篇宣揚資產階級唯心論的謬誤文章。
1952年9月25日,舒蕪在《文藝報》發表了全麵揭發,批判以胡風為首的“小集團”的言論、思想、活動和創作的文章:《致路翎的公開信》……
1955年5月,舒蕪上交胡風給舒蕪的私人信件,並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這些信件成為“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重要“罪行”材料梅誌感到萬般冤屈。剛公布一年的憲法上明明規定“公民有通信自由”。此時,感情善良的童話詩人感到前途無望,想到了自殺。也許以“死”才可以擺脫壓在心頭上的沉重負荷,也隻有用“死”——生命的毀滅,才能證明自己人格的尊嚴和行為的正派。梅誌經過苦思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胡風,懇求胡風和自己同步而行。
呂璜心裏一震,這是她許久以來心頭朦朦朧朧感覺到的,竟被陳泊一言挑破。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黨內後來發生的許多事情,不幸被陳泊言中。不久,呂璜通過全國婦聯,將陳泊的一份申訴材料遞交到鄧穎超手裏。兩天後,鄧穎超請呂璜到中南海家裏談。呂璜剛走進西華廳,鄧穎超就從臥室走出來,親切地與呂璜握手說:“你的信我已經翻了。”
淚水一下湧滿呂璜的眼眶。接下來,鄧穎超仔細聽呂璜介紹了陳泊的有關情況。周恩來從書房出來,也坐在一旁聽了一會兒。事後,周恩來、鄧穎超過問了此案。
結果是:公安部領導大為震怒,判決不僅沒任何更動,而且從此不許呂璜探監了。
後來有些老人發過這樣的感慨:建國初期,開國元勛們各管一攤,有的領導人還是戰爭年代的習慣,一言九鼎,別人是很難插手的。
呂璜一下丟了工作,又成了非黨人士,生活陷人極大的困境。所幸鄧穎超把她收進全國婦聯,她才有了安身立命的去處。即使如此,生活之困窘依然是難以想像的。每月50餘元的包幹費,要寄給遠在四川的母親10元,要拿出一部分給獄中的丈夫買些藥品和副食,剩下的錢,除了她和兩個孩子勉強餬口,真是一貧如洗了。而更難忍受的是這種家庭背景給她帶來的壓力太大了,歷次政治運動都要把她拉出來批一通,她在工作中出現任何一點小疏漏都會上綱上線到“與反革命丈夫沒劃清界限”上,這無法逃遁的“罪責”和冤屈整整折磨了她30年。但她一如既往地忠誠地工作著。非黨了,政治上不可靠了,一切重要、動人和輝煌的事情都沒有她的份兒,她隻能做些小總務、小幹事、小秘書的雜務。起草一些“通知”、“學習決定”之類的文件,到各地基層搞些調查研究……可一切交給她辦的瑣事都辦得那麽妥帖、周詳、填密。她要以行動證明她和丈夫對黨的事業的忠誠!
1980年,在陳泊冤死9個年頭之後,經中央批準“兩陳案”獲平反,呂璜被停止了28年的黨籍得以恢復。她首先想到數十年來一直愛護關照著她的鄧大姐。她寫信向鄧穎超報告了這個消息數天後,呂璜正在機關裏忙工作,忽然接到鄧穎超打來的電話,大姐說:“你的信我看到了。歷史終於恢復了它的本來麵目,我祝賀你,為你高興。你在全國婦聯30年,無論對待工作和對待丈夫的態度,都是正確的……你說你年過花甲了,不過還是比我年輕多了,還可以做許多許多事情嘛……,整千通話過程,呂璜幾乎沒說什麽話,她什麽都說不出,她隻能哭。一切語言都無法表達她滿腹的辛酸!
第29章 在期望中度日——梅誌
1985年6月8日,胡風因癌症醫治無效溘然長逝。經過多方努力,胡風的追悼會終於在1986年1月15日下午3時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各方人士聚集在公墓禮堂裏,為半年前逝世的胡風默哀。相聚而來的人中,有許多人原來互不相識,他們原沒有組成過“胡風集團”,卻由於被劃進了“集團”而有緣在胡風過世後在此相識。他們都含著熱淚向梅誌握手,因為梅誌不僅是胡風的夫人,也是他們這個“集團的骨幹分子”,是受難家屬的代表。
梅誌機械地叔每個人握手,看著那些陌生人難過的臉、傷心的淚,此時此知,她感情麻木,似乎早已忘記了悲哀!悲哀、孤獨、思念,就像過去她和胡風分離又彼此不知生死一樣的悲哀、孤獨、思念。那時她還有期待、盼望,而現在胡風走了,一個人先走了,永遠再不會回來了,而她也徹底斷絕了期待、盼望……
追悼會結束了,聚集的人散去了,梅誌回到家裏,抱頭大哭一場,期待破滅了,盼望變成絕望。在期待、盼望中度日的梅誌,怎麽能忘記這24年的日日夜夜。1945年1月7日,胡風在《希望》創刊號上發表了舒蕪寫的《論主觀》,遭到了批評,不久,批判的目標逐漸由舒蕪轉到了胡風。
全國解放前夕,胡風退出了對1938年至1948年國統區革命文藝運動進行總結的報告起草小組。對胡風文藝思想展開的批判逐漸由相互平等的批評演變為不允許胡風有反批評權利的審判。
1950年,第一次公開指明存在著所謂“胡風小集團”。
1952年5月25日,舒蕪在《長江日報》上發表文章,公開承認自己所寫的《論主觀》是一篇宣揚資產階級唯心論的謬誤文章。
1952年9月25日,舒蕪在《文藝報》發表了全麵揭發,批判以胡風為首的“小集團”的言論、思想、活動和創作的文章:《致路翎的公開信》……
1955年5月,舒蕪上交胡風給舒蕪的私人信件,並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這些信件成為“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重要“罪行”材料梅誌感到萬般冤屈。剛公布一年的憲法上明明規定“公民有通信自由”。此時,感情善良的童話詩人感到前途無望,想到了自殺。也許以“死”才可以擺脫壓在心頭上的沉重負荷,也隻有用“死”——生命的毀滅,才能證明自己人格的尊嚴和行為的正派。梅誌經過苦思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胡風,懇求胡風和自己同步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