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獅子大開口
激蕩 1981,農村也瘋狂 作者:庭後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算是,也算不是。”
“你進來吧,我們聊聊。”
山本還是那副在他麵前高高在上的模樣。
刻在骨子裏的高傲,優越感。
薛學仁特不爽,但也想看看他們到底想要幹什麽。
就這樣進了屋子。
首先山本很虛偽的道歉,說他要為企業的未來著想。
所以最後隻能配合一些調查。
接著又拋出了一個誘餌。
意思是我給你一個回頌下的機會。
前提是你要幫我完成對刻時電子表的收購,也算是為你之前的工作做一個完結。
收購完成的話,你就可以回頌下,成為我們華夏市場的負責人這點比較難。
但可以從底層做起,相信以你的能力,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回到原來的高度。
從前到後都是那種我施舍你機會,然後你必須要感謝我的態度。
薛學仁好幾次忍受不了這種態度想要起身走人。
不過腦子一想。
劉海這個人現在也不信任我,我也很難和他有更進一步的接觸。
如果用這件事和他走近呢?
想了想。
於是開口:“我可以去嚐試,但不敢保證一定能行。”
“據我所知,他們現在的電子表正處於巔峰時期,不一定會賣。”
頌下聽後大喜,拍了拍他肩膀:“沒關係,先去嚐試吧。”
“不過,你打算怎麽做?”
“我怎麽做是我的事,但我希望頌下先生能完成你的諾言。”
“我先回房間休息了。”
頌下很虛偽的笑著說:“薛桑放心,你是我看中的人,我一直都非常心欣賞你。”
背後假惺惺的把他哄走後,大門一關,就有人擔憂:“社長,這個人已經坐過牢了,我們真的要讓他進入公司嗎?”
頌下臉比翻書還要快:“畢竟他曾經和這家企業打過交道,就讓他嚐試下吧。”
“至於我對他的承諾,難道不就是個口頭承諾嗎?”
屋子裏的人一聽,全都笑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薛學仁在門口並沒有離開。
這種招待所的門隔音又很差,所以站在門口聽的清清楚楚。
“果然是個狗東西!”
薛學仁擰著拳頭離開。
第二天的時候,薛學仁忍辱負重和山本簡單的溝通了下。
隨後進了中科電子廠找到了劉海。
這會劉海正在考慮蓋房子的問題。
小院子暫時住下還行,但周圍的環境很差,車水馬龍的。
兩個小家夥一天天看著長大,所以他打算在深市買一塊地皮,蓋幾棟別墅。
這會正在選擇地皮。
張四海也在。
薛學仁進來後直接開口:“頌下的山本,準備用五百萬華夏幣收購刻時電子表品牌。”
“你有意願出手嗎?”
劉海和張四海突然沒了聲音。
薛學仁有些頭皮發麻。
繼續硬著頭皮說:“據我所知,華牆北這邊,突然出現了很多刻時電子表的仿冒品,質量差了很多,但是價格很便宜。”
“這邊的仿冒能力太強了,長久下去的話,肯定會對刻時電子表的銷量帶來巨大的衝擊。”
“而且這東西的市場我並不看好,倒不如拿個好價格賣了……”
“分析的不錯,好啊,我賣了。”劉海開口,繼續看圖紙和張四海小聲商量。
薛學仁有些緊張:“你真打算賣?”
劉海說是的。
又隨口說了句:“你覺得刻時電子表實際價值多少錢?”
薛學仁想了想:“最少價值兩千萬。”
“兩千萬?”劉海和張四海對視了一眼,隨即笑了。
薛學仁有些忐忑:“少了嗎?”
劉海笑著說:“去和山本說,一億米元,我考慮賣。”
“這五百萬拿過來羞辱我?我缺他這五百萬華夏幣,小鬼子整天異想天開。”
“哦對了,山本聯係的你啊。”
薛學仁生怕劉海誤會,趕緊回答:“很湊巧,山本他們到了華牆北,而且住的地方就在我隔壁。”
“希望你不要誤會。”
劉海想了想:“明白,去吧,把我想法表達給山本,我還要忙點事。”
“好,我有消息再來找你。”薛學仁退出了辦公室。
出來後心裏罵了句:“一個異想天開五百萬買,一個獅子大開口一個億米元賣。”
“這兩人都不是省油的燈。”
在他走了後。
張四海說了句:“還真讓你猜中了啊,山本這麽快就來了。”
劉海在地圖上仔仔細細的看,邊說:“也不算是我猜的。”
“四海啊,做小生意不需要亂七八糟的情報,認真做好每一筆訂單就行了。”
“但生意做大了,就一定需要情報支撐,這樣才能方向把握準確。”
“頌下身邊,有我的人。”
“這次我把薛學仁安排在那個招待所,也是因為知道了頌下他們的行程,更加知道,山本在看到薛學仁後,必定會讓他來和我談。”
“因為他身邊都是一些蠢貨,搞不成事。”
張四海汗毛直立:“這都是你安排的?”
劉海手指突然點在了地圖上的一塊地:“深市灣,就這裏吧,鬧中取靜。”
“這麵山坡蓋房也挺好。”
“深市灣?我看看。”張四海湊了過來。
劉海點了根煙:“先蓋五棟,早點把地拿了早點開工。”
“至於山本這邊,這次我來操刀,給你看下什麽叫談判。”
張四海盯著地圖看了會。
“行,我馬上就去安排。”
“那我們刻時電子表,你想賣什麽價格?”
劉海想了想:“個把億米元不現實,但個把億華夏幣還是能賣到的吧。”
“這是我心裏價位。”
張四海不太樂觀:“有點不現實,我覺得能夠賣兩千萬都算是個奇跡。”
畢竟這是1984年,國內價值超過兩千萬的企業估計一個巴掌能數過來。
尤其是在普遍國營廠不景氣的當下。
最近兩年報紙上,也可以經常看到國內工廠被外資並購的新聞。
沒記錯的話,到目前為止,國內最大的收購案也沒超過一千五百萬。
一個億……像是天荒夜譚。
不過,張四海盯著劉海這麽篤定的樣子。
心裏一想:我海哥這麽雞賊的人,萬一還真讓他一個億賣掉了呢?
搞不好還真能成,隱隱有些期待。
“你進來吧,我們聊聊。”
山本還是那副在他麵前高高在上的模樣。
刻在骨子裏的高傲,優越感。
薛學仁特不爽,但也想看看他們到底想要幹什麽。
就這樣進了屋子。
首先山本很虛偽的道歉,說他要為企業的未來著想。
所以最後隻能配合一些調查。
接著又拋出了一個誘餌。
意思是我給你一個回頌下的機會。
前提是你要幫我完成對刻時電子表的收購,也算是為你之前的工作做一個完結。
收購完成的話,你就可以回頌下,成為我們華夏市場的負責人這點比較難。
但可以從底層做起,相信以你的能力,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回到原來的高度。
從前到後都是那種我施舍你機會,然後你必須要感謝我的態度。
薛學仁好幾次忍受不了這種態度想要起身走人。
不過腦子一想。
劉海這個人現在也不信任我,我也很難和他有更進一步的接觸。
如果用這件事和他走近呢?
想了想。
於是開口:“我可以去嚐試,但不敢保證一定能行。”
“據我所知,他們現在的電子表正處於巔峰時期,不一定會賣。”
頌下聽後大喜,拍了拍他肩膀:“沒關係,先去嚐試吧。”
“不過,你打算怎麽做?”
“我怎麽做是我的事,但我希望頌下先生能完成你的諾言。”
“我先回房間休息了。”
頌下很虛偽的笑著說:“薛桑放心,你是我看中的人,我一直都非常心欣賞你。”
背後假惺惺的把他哄走後,大門一關,就有人擔憂:“社長,這個人已經坐過牢了,我們真的要讓他進入公司嗎?”
頌下臉比翻書還要快:“畢竟他曾經和這家企業打過交道,就讓他嚐試下吧。”
“至於我對他的承諾,難道不就是個口頭承諾嗎?”
屋子裏的人一聽,全都笑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薛學仁在門口並沒有離開。
這種招待所的門隔音又很差,所以站在門口聽的清清楚楚。
“果然是個狗東西!”
薛學仁擰著拳頭離開。
第二天的時候,薛學仁忍辱負重和山本簡單的溝通了下。
隨後進了中科電子廠找到了劉海。
這會劉海正在考慮蓋房子的問題。
小院子暫時住下還行,但周圍的環境很差,車水馬龍的。
兩個小家夥一天天看著長大,所以他打算在深市買一塊地皮,蓋幾棟別墅。
這會正在選擇地皮。
張四海也在。
薛學仁進來後直接開口:“頌下的山本,準備用五百萬華夏幣收購刻時電子表品牌。”
“你有意願出手嗎?”
劉海和張四海突然沒了聲音。
薛學仁有些頭皮發麻。
繼續硬著頭皮說:“據我所知,華牆北這邊,突然出現了很多刻時電子表的仿冒品,質量差了很多,但是價格很便宜。”
“這邊的仿冒能力太強了,長久下去的話,肯定會對刻時電子表的銷量帶來巨大的衝擊。”
“而且這東西的市場我並不看好,倒不如拿個好價格賣了……”
“分析的不錯,好啊,我賣了。”劉海開口,繼續看圖紙和張四海小聲商量。
薛學仁有些緊張:“你真打算賣?”
劉海說是的。
又隨口說了句:“你覺得刻時電子表實際價值多少錢?”
薛學仁想了想:“最少價值兩千萬。”
“兩千萬?”劉海和張四海對視了一眼,隨即笑了。
薛學仁有些忐忑:“少了嗎?”
劉海笑著說:“去和山本說,一億米元,我考慮賣。”
“這五百萬拿過來羞辱我?我缺他這五百萬華夏幣,小鬼子整天異想天開。”
“哦對了,山本聯係的你啊。”
薛學仁生怕劉海誤會,趕緊回答:“很湊巧,山本他們到了華牆北,而且住的地方就在我隔壁。”
“希望你不要誤會。”
劉海想了想:“明白,去吧,把我想法表達給山本,我還要忙點事。”
“好,我有消息再來找你。”薛學仁退出了辦公室。
出來後心裏罵了句:“一個異想天開五百萬買,一個獅子大開口一個億米元賣。”
“這兩人都不是省油的燈。”
在他走了後。
張四海說了句:“還真讓你猜中了啊,山本這麽快就來了。”
劉海在地圖上仔仔細細的看,邊說:“也不算是我猜的。”
“四海啊,做小生意不需要亂七八糟的情報,認真做好每一筆訂單就行了。”
“但生意做大了,就一定需要情報支撐,這樣才能方向把握準確。”
“頌下身邊,有我的人。”
“這次我把薛學仁安排在那個招待所,也是因為知道了頌下他們的行程,更加知道,山本在看到薛學仁後,必定會讓他來和我談。”
“因為他身邊都是一些蠢貨,搞不成事。”
張四海汗毛直立:“這都是你安排的?”
劉海手指突然點在了地圖上的一塊地:“深市灣,就這裏吧,鬧中取靜。”
“這麵山坡蓋房也挺好。”
“深市灣?我看看。”張四海湊了過來。
劉海點了根煙:“先蓋五棟,早點把地拿了早點開工。”
“至於山本這邊,這次我來操刀,給你看下什麽叫談判。”
張四海盯著地圖看了會。
“行,我馬上就去安排。”
“那我們刻時電子表,你想賣什麽價格?”
劉海想了想:“個把億米元不現實,但個把億華夏幣還是能賣到的吧。”
“這是我心裏價位。”
張四海不太樂觀:“有點不現實,我覺得能夠賣兩千萬都算是個奇跡。”
畢竟這是1984年,國內價值超過兩千萬的企業估計一個巴掌能數過來。
尤其是在普遍國營廠不景氣的當下。
最近兩年報紙上,也可以經常看到國內工廠被外資並購的新聞。
沒記錯的話,到目前為止,國內最大的收購案也沒超過一千五百萬。
一個億……像是天荒夜譚。
不過,張四海盯著劉海這麽篤定的樣子。
心裏一想:我海哥這麽雞賊的人,萬一還真讓他一個億賣掉了呢?
搞不好還真能成,隱隱有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