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最高效捕鱔方法
激蕩 1981,農村也瘋狂 作者:庭後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大群村裏的漢子爽朗的笑著。
劉海站在他們當中非常享受這個年代特有的純真。
隻不過他心裏又非常清楚,多少年後,隨著大時代浪潮的轟轟而來,人們生活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越來越複雜,尤其是幾十年後的農村,一言難盡。
活在當下,珍惜眼前吧。
劉海像是村裏的“總司令”,大手一揮,村裏男女老少各回各家準備工具。
一根鐵絲,單車輪子中間的支撐的小鋼筋條最佳,磨尖火上燒一下卷成勾,土裏挖點蚯蚓出去,隨便趴在水田溝裏釣個一兩小時就能釣到小半桶。
有些則喜歡直接掏黃鱔洞,不過這種效率特別低,也很容易遭人罵,因為會把水田裏種的禾苗破壞。
劉海的法子更加禽獸。
他白天去鎮上買了三隻手電過來。
接著在後山砍了根楠竹,一頓刀削後,用竹片做了三把“大剪叉”,黃鱔比較滑,所以他又在中間弄成了鋸齒狀。
晚上,楊三狗把小燈泡上到手電筒後,手電頓時亮,對著那頭黑夜中偷偷撒尿的張四海照了過去。
氣的張四海火冒三丈:“楊三狗,你太過分了!”
趕緊把褲子提上。
楊三狗哈哈大笑:“狗玩意兒,誰讓你偷偷在邊上撒尿的。”
“你管得著嗎!”
劉海提了幾個網袋出來:“別吵,咱們去田裏幹活。”
楊三狗小跑跟上:“咱們不準備點鉤子?”
“要鉤子幹嘛?”
“釣黃鱔啊。”
“誰跟你說我們去釣黃鱔?不用,一把手電筒,一個夾子足夠。”
“不是海哥,我沒搞明白,啥意思啊,就咱們這裝備,能搞到黃鱔?”
“別廢話,待會讓你們感受下神奇。”
就這樣劉海拉著他們到了水田裏。
隻見劉海拿著手電筒在水溝裏照了沒兩分鍾,便對楊三狗招呼了下:“你們兩過來看下。”
兩人湊了過來。
盤星村的水溝裏到處都是蓮子草,本地人叫這種草為革命草。
往往黃鱔泥鰍特別喜歡躲在這種草下麵。
隻見水溝蓮子草下邊有兩條黃鱔像是被定住了般一動不動。
二人看的很是神奇。
張四海說:“為啥黃鱔被燈光照住後不動了?”
劉海拿出了大“竹夾子”對著水裏的黃鱔一夾,一拉,一條足有七八兩的大黃鱔就被他給拉出了水麵。
笑著說:“因為黃鱔的眼睛被照花了,所以才會一動不動。”
“不信你照下青蛙,看看是不是也不會動?”
楊三狗拿著手電筒往邊上一照,果然,腳邊的青蛙也不動了。
“臥槽,手電筒還能這麽玩?那我們搞黃鱔的效率,不遠遠比釣還要效率啊。”
手電筒在這年代也算是比較名貴的“電器”了,很多人家裏電都舍不得通,更何況還會用這玩意兒。
所以從未有人嚐試過用手電筒晚上照黃鱔,這種法子在九十年代末的農村裏特別流行。
劉海大笑:“幹活吧!”
張四海和楊三狗隻覺得神奇,所以玩的不亦樂乎。
期間還遇到了晚上也在釣黃鱔的軍叔他們。
一看他們這往溝裏一照,直接夾子一夾就是一條,太特麽效率了。
所以盤算著明天也去鎮供銷社買手電去。
雖然貴,但抓黃鱔的效率比釣快了不知道多少倍,舍得投入才能賺到錢啊!
晚上八點出門,十一點回來的時候,他們就背著袋子回來了。
這年代青蛙還不是保護動物,所以期間劉海還抓了很多田裏的野蛙。
把稱拿出來,稱勾勾住黃鱔袋子,生鐵稱坨往稱杆上一掛。
“草,我這袋有二十斤!”
“看看我的!”張四海馬上提了他的袋子過來。
上稱果然也有二三十斤!
也就是說,三人就這麽一會兒就搞回來了六七十斤黃鱔!
喜形於色!
劉海那邊也把田蛙處理好了,地裏摘了一把小米辣,又摘了一些野生的紫蘇葉邊上直接生火架鐵鍋。
一頓爆炒後,一鍋子爆辣田蛙出鍋,三人邊喝著酒,邊計劃後邊收黃鱔的事。
張四海和楊三狗開拖拉機,負責去四碼頭村和草陽村那邊收,劉海守在廠裏。
聊著聊著,張四海迷迷糊糊的突然問了句:“海哥,心雨嫂子什麽時候回來?”
“他在信裏講過沒?”
“說真的,廠裏的一些事,還是要她來管比較好。”
本來哈哈大笑的場麵,被張四海這麽一問,突然陷入了沉默。
楊三狗看劉海不說話,踢了張四海一腳:“別特麽一天到晚說話不過腦子的,這和你有關係嗎!”
張四海也馬上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但還是很委屈的嘀咕了句:“我這不也是在關心海哥嘛。”
“還嘴強!”
“行了三狗,一天到晚就知道欺負他,我沒事。”劉海直接把杯中酒杯一口悶了。
“放心吧,跑不掉,她也在想辦法回來。”
“時候不早了,早點休息吧。”
說著起身進了廠房內。
楊三狗哎了聲,又對著張四海好一陣數落的。
張四海也沒回話。
……
一個晚上後。
工廠裏爆了。
村裏人全部提著袋子過來把黃鱔賣給劉海。
剛重生的時候,劉海覺得田溝裏黃鱔是多,但也不至於多到誇張的地步吧。
直到這會他才明白自己還是太膚淺了!
這年代水田裏都是用的農家肥,加上吃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水田簡直就是黃鱔的天然繁殖場。
條條個頭還特別大,不會像多少年後用農藥化肥毒了個幹幹淨淨,一直到幾十年後,抖音上的主播挖條五六兩的出來,公屏上一堆人被震撼的刷屏666……
所以僅僅隻是一上午,劉海就收了九百多斤!
鎮上的黃鱔價格雖然是六毛左右,但實際根本賣不上那個價,一般都被當成大魚的陪襯半賣半送出去了。
這也是劉海一開始不動黃鱔心思的原因,賣的慢來錢慢,但現在有了水產供銷社這條銷路,那就不愁了。
九百多斤收上來後 馬上送去了水產供銷社。
肖主任看到這些肥貨後很是歡喜:“好家夥,你還真有這個本事幫我完成任務啊,可算是幫了我大忙了!”
劉海站在他們當中非常享受這個年代特有的純真。
隻不過他心裏又非常清楚,多少年後,隨著大時代浪潮的轟轟而來,人們生活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越來越複雜,尤其是幾十年後的農村,一言難盡。
活在當下,珍惜眼前吧。
劉海像是村裏的“總司令”,大手一揮,村裏男女老少各回各家準備工具。
一根鐵絲,單車輪子中間的支撐的小鋼筋條最佳,磨尖火上燒一下卷成勾,土裏挖點蚯蚓出去,隨便趴在水田溝裏釣個一兩小時就能釣到小半桶。
有些則喜歡直接掏黃鱔洞,不過這種效率特別低,也很容易遭人罵,因為會把水田裏種的禾苗破壞。
劉海的法子更加禽獸。
他白天去鎮上買了三隻手電過來。
接著在後山砍了根楠竹,一頓刀削後,用竹片做了三把“大剪叉”,黃鱔比較滑,所以他又在中間弄成了鋸齒狀。
晚上,楊三狗把小燈泡上到手電筒後,手電頓時亮,對著那頭黑夜中偷偷撒尿的張四海照了過去。
氣的張四海火冒三丈:“楊三狗,你太過分了!”
趕緊把褲子提上。
楊三狗哈哈大笑:“狗玩意兒,誰讓你偷偷在邊上撒尿的。”
“你管得著嗎!”
劉海提了幾個網袋出來:“別吵,咱們去田裏幹活。”
楊三狗小跑跟上:“咱們不準備點鉤子?”
“要鉤子幹嘛?”
“釣黃鱔啊。”
“誰跟你說我們去釣黃鱔?不用,一把手電筒,一個夾子足夠。”
“不是海哥,我沒搞明白,啥意思啊,就咱們這裝備,能搞到黃鱔?”
“別廢話,待會讓你們感受下神奇。”
就這樣劉海拉著他們到了水田裏。
隻見劉海拿著手電筒在水溝裏照了沒兩分鍾,便對楊三狗招呼了下:“你們兩過來看下。”
兩人湊了過來。
盤星村的水溝裏到處都是蓮子草,本地人叫這種草為革命草。
往往黃鱔泥鰍特別喜歡躲在這種草下麵。
隻見水溝蓮子草下邊有兩條黃鱔像是被定住了般一動不動。
二人看的很是神奇。
張四海說:“為啥黃鱔被燈光照住後不動了?”
劉海拿出了大“竹夾子”對著水裏的黃鱔一夾,一拉,一條足有七八兩的大黃鱔就被他給拉出了水麵。
笑著說:“因為黃鱔的眼睛被照花了,所以才會一動不動。”
“不信你照下青蛙,看看是不是也不會動?”
楊三狗拿著手電筒往邊上一照,果然,腳邊的青蛙也不動了。
“臥槽,手電筒還能這麽玩?那我們搞黃鱔的效率,不遠遠比釣還要效率啊。”
手電筒在這年代也算是比較名貴的“電器”了,很多人家裏電都舍不得通,更何況還會用這玩意兒。
所以從未有人嚐試過用手電筒晚上照黃鱔,這種法子在九十年代末的農村裏特別流行。
劉海大笑:“幹活吧!”
張四海和楊三狗隻覺得神奇,所以玩的不亦樂乎。
期間還遇到了晚上也在釣黃鱔的軍叔他們。
一看他們這往溝裏一照,直接夾子一夾就是一條,太特麽效率了。
所以盤算著明天也去鎮供銷社買手電去。
雖然貴,但抓黃鱔的效率比釣快了不知道多少倍,舍得投入才能賺到錢啊!
晚上八點出門,十一點回來的時候,他們就背著袋子回來了。
這年代青蛙還不是保護動物,所以期間劉海還抓了很多田裏的野蛙。
把稱拿出來,稱勾勾住黃鱔袋子,生鐵稱坨往稱杆上一掛。
“草,我這袋有二十斤!”
“看看我的!”張四海馬上提了他的袋子過來。
上稱果然也有二三十斤!
也就是說,三人就這麽一會兒就搞回來了六七十斤黃鱔!
喜形於色!
劉海那邊也把田蛙處理好了,地裏摘了一把小米辣,又摘了一些野生的紫蘇葉邊上直接生火架鐵鍋。
一頓爆炒後,一鍋子爆辣田蛙出鍋,三人邊喝著酒,邊計劃後邊收黃鱔的事。
張四海和楊三狗開拖拉機,負責去四碼頭村和草陽村那邊收,劉海守在廠裏。
聊著聊著,張四海迷迷糊糊的突然問了句:“海哥,心雨嫂子什麽時候回來?”
“他在信裏講過沒?”
“說真的,廠裏的一些事,還是要她來管比較好。”
本來哈哈大笑的場麵,被張四海這麽一問,突然陷入了沉默。
楊三狗看劉海不說話,踢了張四海一腳:“別特麽一天到晚說話不過腦子的,這和你有關係嗎!”
張四海也馬上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但還是很委屈的嘀咕了句:“我這不也是在關心海哥嘛。”
“還嘴強!”
“行了三狗,一天到晚就知道欺負他,我沒事。”劉海直接把杯中酒杯一口悶了。
“放心吧,跑不掉,她也在想辦法回來。”
“時候不早了,早點休息吧。”
說著起身進了廠房內。
楊三狗哎了聲,又對著張四海好一陣數落的。
張四海也沒回話。
……
一個晚上後。
工廠裏爆了。
村裏人全部提著袋子過來把黃鱔賣給劉海。
剛重生的時候,劉海覺得田溝裏黃鱔是多,但也不至於多到誇張的地步吧。
直到這會他才明白自己還是太膚淺了!
這年代水田裏都是用的農家肥,加上吃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水田簡直就是黃鱔的天然繁殖場。
條條個頭還特別大,不會像多少年後用農藥化肥毒了個幹幹淨淨,一直到幾十年後,抖音上的主播挖條五六兩的出來,公屏上一堆人被震撼的刷屏666……
所以僅僅隻是一上午,劉海就收了九百多斤!
鎮上的黃鱔價格雖然是六毛左右,但實際根本賣不上那個價,一般都被當成大魚的陪襯半賣半送出去了。
這也是劉海一開始不動黃鱔心思的原因,賣的慢來錢慢,但現在有了水產供銷社這條銷路,那就不愁了。
九百多斤收上來後 馬上送去了水產供銷社。
肖主任看到這些肥貨後很是歡喜:“好家夥,你還真有這個本事幫我完成任務啊,可算是幫了我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