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前戲結束
穿越大唐:當個閑王這麽難 作者:悟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慎現在心中已經把王洪福罵了一百遍,這家夥也太敢張口了。
一開口就是一百萬貫。
他以為錢那麽好賺啊,一百萬貫都能買一個家族了。
琅琊王氏這種落寞的家族哪裏能拿出來那麽多錢。
這不是要逼死人麽?
自己隻不過是要給王家一個教訓而已,讓他們以後不要那麽囂張跋扈。
也是給其他家族一個警示,這大唐不是法外之地,讓他們都收斂一些,不要輕易欺壓百姓。
李慎是想告訴所有權勢,大唐是有律法的,是依法治國,不是有權有勢就能夠逃避法律的製裁。
若是他們這樣做了,那自然有人也會用同樣的方法製裁他們。
在大唐要論紈絝,李慎才是最大的紈絝子弟,不但有深厚的背景,本身也是頂級特權。
真的胡作非為的話,誰也比不上他,就是這麽簡單。
可是李慎從來都沒有想過要跟對方拚命啊。
王洪福聽到紀王的訓斥並沒過度緊張。
他看了下麵王正禮一眼,然後恭敬的給李慎行了一禮,
“啟稟王爺,小人已經核實了幾遍,確實是這個數,
這兩個月時間,我們投入到茶葉和布行的錢財足足一百多萬貫。
壓低價格賠錢銷售,得罪了那麽多的同行,我們都要給與補償。”
兩個多月的時間針對王家的產業進行製裁,除了打價格戰,還有高價收購他們的原料,賠付違約金等等。
這些花銷,李慎自己也不知道是多少,都是身為紀王府大掌櫃的王洪福負責。
“紀王殿下,這麽多錢,就算是把整個王家都全部的錢財都拿出來也湊不夠啊。”
王正禮現在哭的心都有,聽到王洪福的話他更委屈。
你們針對我們花的錢,跟我們有什麽關係。
誰讓你們這麽狠的啊,你們的損失讓我們來付,那我們王家這兩個月的損失找誰去。
王正禮真的是欲哭無淚,他現在都恨不得把王婉晴給打死。
要不是因為她囂張跋扈,把人家給打了,怎麽會有如今這等事情。
現在外界都在傳言,他們得罪了紀王府,以前那些合作的商賈如今都不敢跟他們合作了。
這影響的已經不單單是茶葉和布行,還有他們家其他的產業。
看著王正禮著急的樣子,李慎一副為你好的模樣安慰道:
“王郎君先不必著急,本王做事一向公正,絕不會做出那種強取豪奪之事。
你先稍安勿躁,萬年縣令也在這裏,正好做一個見證。
此事我們今日就徹底將他解決。”
“多謝紀王殿下。”
王正禮聞言趕忙謝恩。
隻見李慎看向王洪福一臉的不善,
“王掌櫃,王家雖然有錯在先,但已經認罰,不需要賠付這麽多吧?”
“回稟王爺,賠多少錢全都有王爺決定,小人隻是告知王爺,我們為了此事花了多少錢。
到時候王妃那裏怪罪下來,小人還需要王爺幫忙解釋一二。
不然那麽多錢,王妃追究起來,小人擔待不起啊。”
王洪福行禮道,看上去並沒有給李慎麵子。
“王掌櫃,紀王殿下說的沒錯,就算王家有錯,但也罪不至死,你這一張口就是一百萬貫。
是想把人往死裏逼麽?
試問這大唐內,又有多少記住能夠拿出一百萬貫的錢財。
王某看來,王掌櫃有些大開口了吧。”
長史王玄策也開口說道,語氣跟李慎一樣有些不善。
“王長史,剛剛我已經說了,我隻負責告訴王爺王府花了多少錢。
具體索賠多少,全憑王爺做主,我可沒有逼迫誰去死。
不過偌大的王府產業都是王某在打理,
每年的錢財都是要跟王妃稟報的。
這麽大的空缺,王妃怪罪起來,王擔當不起,若是王妃問了,作為下人,必然會將此事全盤托出。
到時候還請王爺能夠替小人做個見證便是。”
王洪福對王玄策的態度也強硬了起來。絲毫都沒有懼怕王玄策的樣子。
按道理王玄策是紀王府長史,四品官員,王洪福隻不過是一個商賈,賤籍出身,跟王玄策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
禮儀尊卑,王玄策也要比王洪福大的多。
但王洪福紀王府的地位不一樣,他負責紀王府整個產業,為紀王府賺錢,深受紀王信任,恃寵而驕也是正常。
王正禮看到兩人的表情,不斷地在心中分析,看來傳聞當中紀王府三大巨頭,其中負責商業和政務的王洪福王玄策有些不合啊。
不過很快王正禮就釋然了,這其實細想也很正常。
權臣爭寵的戲碼別說是朝廷,哪裏都有,他們王家的下人也是如此。
更何況是紀王府了。
紀王府就宛如一個小朝廷一般,大家都想得到紀王的寵愛,獲得更大的利益。
互相之間明爭暗鬥,相互較勁都是常有的事,甚至有的還會迫害呢。
李慎聽著自己的兩員大將你一句我一句,你來我往的,心中不由得猜測,
你倆之前是彩排好的啊,還是真情流露啊。
怎麽我看著好像是真的呢?
“好了,這裏還有外人場,你倆這般成何體統?
此事本王自有定奪。
王掌櫃,王妃那邊我會去說,為了我王府食邑討回公道,損失一些錢財算的了什麽?
相信王妃不會怪罪的。”
李慎覺得前麵的路鋪的差不多了,戲碼也都做足了,是時候要錢了。
王洪福也是心領神會,趕忙行禮道:
“是,那就全憑王爺做主便是。”
李慎看向王正禮,
“王家郎君,按律法王婉晴應受杖刑七十,不過年紀年紀小,本王可以法外開恩。
不過這就需要看你的誠意有多少?
本王也不強求你,強取豪奪的事情本王不做。
全都是由你自願,記住,是自願,不是強求。
不要事後說本王不講情麵。”
王正禮露出苦笑,來的時候家族給的價格最多是三萬貫。
這已經不少了,可是對比一百萬貫來說,微不足道。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可這討價還價還的也太多了。
人家要一百萬,自己給三萬,王正禮都覺得可笑。
一開口就是一百萬貫。
他以為錢那麽好賺啊,一百萬貫都能買一個家族了。
琅琊王氏這種落寞的家族哪裏能拿出來那麽多錢。
這不是要逼死人麽?
自己隻不過是要給王家一個教訓而已,讓他們以後不要那麽囂張跋扈。
也是給其他家族一個警示,這大唐不是法外之地,讓他們都收斂一些,不要輕易欺壓百姓。
李慎是想告訴所有權勢,大唐是有律法的,是依法治國,不是有權有勢就能夠逃避法律的製裁。
若是他們這樣做了,那自然有人也會用同樣的方法製裁他們。
在大唐要論紈絝,李慎才是最大的紈絝子弟,不但有深厚的背景,本身也是頂級特權。
真的胡作非為的話,誰也比不上他,就是這麽簡單。
可是李慎從來都沒有想過要跟對方拚命啊。
王洪福聽到紀王的訓斥並沒過度緊張。
他看了下麵王正禮一眼,然後恭敬的給李慎行了一禮,
“啟稟王爺,小人已經核實了幾遍,確實是這個數,
這兩個月時間,我們投入到茶葉和布行的錢財足足一百多萬貫。
壓低價格賠錢銷售,得罪了那麽多的同行,我們都要給與補償。”
兩個多月的時間針對王家的產業進行製裁,除了打價格戰,還有高價收購他們的原料,賠付違約金等等。
這些花銷,李慎自己也不知道是多少,都是身為紀王府大掌櫃的王洪福負責。
“紀王殿下,這麽多錢,就算是把整個王家都全部的錢財都拿出來也湊不夠啊。”
王正禮現在哭的心都有,聽到王洪福的話他更委屈。
你們針對我們花的錢,跟我們有什麽關係。
誰讓你們這麽狠的啊,你們的損失讓我們來付,那我們王家這兩個月的損失找誰去。
王正禮真的是欲哭無淚,他現在都恨不得把王婉晴給打死。
要不是因為她囂張跋扈,把人家給打了,怎麽會有如今這等事情。
現在外界都在傳言,他們得罪了紀王府,以前那些合作的商賈如今都不敢跟他們合作了。
這影響的已經不單單是茶葉和布行,還有他們家其他的產業。
看著王正禮著急的樣子,李慎一副為你好的模樣安慰道:
“王郎君先不必著急,本王做事一向公正,絕不會做出那種強取豪奪之事。
你先稍安勿躁,萬年縣令也在這裏,正好做一個見證。
此事我們今日就徹底將他解決。”
“多謝紀王殿下。”
王正禮聞言趕忙謝恩。
隻見李慎看向王洪福一臉的不善,
“王掌櫃,王家雖然有錯在先,但已經認罰,不需要賠付這麽多吧?”
“回稟王爺,賠多少錢全都有王爺決定,小人隻是告知王爺,我們為了此事花了多少錢。
到時候王妃那裏怪罪下來,小人還需要王爺幫忙解釋一二。
不然那麽多錢,王妃追究起來,小人擔待不起啊。”
王洪福行禮道,看上去並沒有給李慎麵子。
“王掌櫃,紀王殿下說的沒錯,就算王家有錯,但也罪不至死,你這一張口就是一百萬貫。
是想把人往死裏逼麽?
試問這大唐內,又有多少記住能夠拿出一百萬貫的錢財。
王某看來,王掌櫃有些大開口了吧。”
長史王玄策也開口說道,語氣跟李慎一樣有些不善。
“王長史,剛剛我已經說了,我隻負責告訴王爺王府花了多少錢。
具體索賠多少,全憑王爺做主,我可沒有逼迫誰去死。
不過偌大的王府產業都是王某在打理,
每年的錢財都是要跟王妃稟報的。
這麽大的空缺,王妃怪罪起來,王擔當不起,若是王妃問了,作為下人,必然會將此事全盤托出。
到時候還請王爺能夠替小人做個見證便是。”
王洪福對王玄策的態度也強硬了起來。絲毫都沒有懼怕王玄策的樣子。
按道理王玄策是紀王府長史,四品官員,王洪福隻不過是一個商賈,賤籍出身,跟王玄策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
禮儀尊卑,王玄策也要比王洪福大的多。
但王洪福紀王府的地位不一樣,他負責紀王府整個產業,為紀王府賺錢,深受紀王信任,恃寵而驕也是正常。
王正禮看到兩人的表情,不斷地在心中分析,看來傳聞當中紀王府三大巨頭,其中負責商業和政務的王洪福王玄策有些不合啊。
不過很快王正禮就釋然了,這其實細想也很正常。
權臣爭寵的戲碼別說是朝廷,哪裏都有,他們王家的下人也是如此。
更何況是紀王府了。
紀王府就宛如一個小朝廷一般,大家都想得到紀王的寵愛,獲得更大的利益。
互相之間明爭暗鬥,相互較勁都是常有的事,甚至有的還會迫害呢。
李慎聽著自己的兩員大將你一句我一句,你來我往的,心中不由得猜測,
你倆之前是彩排好的啊,還是真情流露啊。
怎麽我看著好像是真的呢?
“好了,這裏還有外人場,你倆這般成何體統?
此事本王自有定奪。
王掌櫃,王妃那邊我會去說,為了我王府食邑討回公道,損失一些錢財算的了什麽?
相信王妃不會怪罪的。”
李慎覺得前麵的路鋪的差不多了,戲碼也都做足了,是時候要錢了。
王洪福也是心領神會,趕忙行禮道:
“是,那就全憑王爺做主便是。”
李慎看向王正禮,
“王家郎君,按律法王婉晴應受杖刑七十,不過年紀年紀小,本王可以法外開恩。
不過這就需要看你的誠意有多少?
本王也不強求你,強取豪奪的事情本王不做。
全都是由你自願,記住,是自願,不是強求。
不要事後說本王不講情麵。”
王正禮露出苦笑,來的時候家族給的價格最多是三萬貫。
這已經不少了,可是對比一百萬貫來說,微不足道。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可這討價還價還的也太多了。
人家要一百萬,自己給三萬,王正禮都覺得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