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錢多也煩惱
穿越大唐:當個閑王這麽難 作者:悟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紀王府一號金庫,是紀王府最初修建的地下金庫,因為是在地下,所以金庫的麵積特別大,
後來擴建一坊之地,又修建了紀王府二號金庫,就把一號金庫作為平時存放流動資金所用。
二號金庫則是李慎自己的寶庫,貴重物品都放在二號金庫。
此時李慎帶著陸定娘幾人站在一號金庫的門口,傻傻的看著裏麵堆積如山的銅錢。
“不要告訴本王這裏麵都是錢。”李慎慢慢的轉過頭來看向王洪福。
“回王爺,最裏麵是我們收集多年存下來的銀子。具體多少小人都不知道。
反正根據王爺的吩咐,把銀子都融成銀磚,每個一斤。
這邊是金磚,數量沒有多少,如今隻剩下不到三百萬貫。
剩下的都是銅錢,這後麵全都是銅錢,一點空間都沒有。”
王洪福指著前麵的錢山回稟道。
李慎呆呆的看著整個倉庫,銅錢已經堆放到距離大門不足一丈的地方,
高度距離頂棚不到兩尺,這得多少錢啊。
“王府什麽時候有這麽多錢,這不合理啊,本王這麽花怎麽越來越多?
青海要邑那邊不是很費錢的麽?”李慎眉頭緊皺。
錢多不是好事情啊。
“回王爺,這裏麵一共一千三百七十萬貫,有三百二十萬貫是問鼎商會賠償的錢。
若是再加上這次的,差不多有一千七百多萬貫。”王洪福解釋道。
“多少?!”李慎長大了嘴巴,
“一千七百多萬貫?”他實在不敢相信這個數字。
“王爺,我們現在的產業每年紅利在五六百萬貫左右,但是產業園的收入多一些。
今年我們收取的租金就有四百多萬貫,扣掉運作的錢也要剩餘三百多萬貫。
修建產業園的錢,我們一年就賺回來了。”
王洪福對李慎崇拜的五體投地,宛如神靈。
當初紀王各種大興土木,王府拆了東牆補西牆,連續三年一文錢沒剩,每天還要扔進去一兩百萬貫。
他們當時都想勸阻紀王,但是紀王的話就是紀王府的聖旨,無論是誰都必須執行。
可誰能想到如今一個產業園一年就回本了,今年是第二年全是盈利。
李慎聽到王洪福的話後心中一歎:還是房地產賺錢啊,幾千畝地要種多少年才能賺到三百多萬貫。
而如今一年就這麽多,這還是租金,二十萬戶商鋪,平均下來一家才十多貫錢而已。
隻不過如今他也為錢多而發愁,一年幾百萬別人隻能感歎紀王府財大氣粗,富可敵國。
可真富可敵國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了。
“王爺,這裏麵不全是我們的錢。”就在這時王洪福突然說道。
“什麽意思?”李慎回頭看向王洪福。
“王爺,青海要邑我們年初至拿出兩百萬貫,剩下的材料費用年底結算。
水泥的費用少一些一百五十萬貫差不多就夠了,精鐵的費用比較高,趙國公和韋家加起來要近三百萬貫,
還有那十萬工匠的一年工錢,也要兩百萬貫左右。
所以這裏麵有六百五十萬貫是青海要邑的錢。”
“怎麽會這麽多?算上去年的,修一個要邑要一千多萬貫?邊關那麽多要邑本王怎麽沒有聽說修的這麽貴的?
這裏麵是不是有人貪墨了本王的錢,你立刻派人給本王查賬,讓本王查出來發配十萬裏。”
李慎一聽就急了,什麽時候大唐建造一個要邑要一千多萬貫,都比皇宮值錢了。
“王爺,這個主要是我們修建的材料跟以前不同,而且麵積有些大,用的精鐵比較多。
而且我們沒有用徭役,兩年光是發的工錢就有四百萬貫。”
王洪福隻能解釋,心道,要不是因為你非要修個大的,按照朝廷給的圖紙也不知花這麽多錢。
以前那裏用精鐵水泥建,都是夯土磚和開采的石頭,人工都是徭役,也不花錢啊。
這些人一年的夥食費都是天文數字。
“郎君,王掌櫃說的沒錯,賬本我看了,應該沒有問題,這兩年工匠的工錢就要四百萬貫,還有夥食費等等加一起差不多就要五百萬貫。
若是去除這部分錢,其實花費的並不多。”
一旁的陸定娘也幫王洪福解釋。
“唉~~~”李慎歎了一聲,難怪要有勞役,原來人工費這麽貴。占了一半的建築費用。
看似挺多,但分攤到這十萬勞工身上就沒有多少了,一年兩百萬貫的工錢,平均每人一年才二十貫錢,一個月連兩貫錢都不到。
但這就已經算是高工資了,他們在家種地一年都不到五貫錢。
“算了,多就多吧,現在我們要想辦法怎麽存放那三百二十萬貫。
娘子,二號庫還有地方麽?”
李慎也不再糾結,工錢多就工錢多,自己賺這麽多錢,也應該有一定的社會責任。
陸定娘聽到李慎問她搖了搖頭。
“郎君,那邊絲綢錦緞刺繡之類的太多了。以後就不要再收了,王府用五十年都用不完。
還有架子上擺放的那麽多奇珍異寶也有不少,實在是沒有地方放錢了。”
陸定娘看著李慎也有些無奈,她夫君在她看來就是一個敗家子,什麽貴買什麽,什麽珍奇買什麽。
這一度讓她覺得王府就算不落魄,也剩不了幾個錢。
可現實卻是王府的錢越來越多,也不知道從哪來的錢,他的夫君成天也不去產業,什麽都不管,連自己家有多少錢他都不知道。
如今竟然連兩個金庫都放不下了。
李慎也很頭疼,這可怎麽辦,一千七百多萬貫,就算拿出去六七百萬貫付工錢和材料的錢也剩一千萬貫啊。
他現在都有些後悔坑騙世家這麽多錢了。
“王爺,還是要盡快想辦法,最遲世家也會在明日開始交付,需要三天時間。
到時候我們隻能堆在院子裏了。”王洪福提醒道。
李慎也陷入了苦思冥想,銅錢太占地方了,若是有後世的紙幣就好了。
若是銀行卡就更好了,三百二十萬貫也不占多大的地方。
李慎思來想去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
“要不跟老爹換點黃金回來?”
(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
後來擴建一坊之地,又修建了紀王府二號金庫,就把一號金庫作為平時存放流動資金所用。
二號金庫則是李慎自己的寶庫,貴重物品都放在二號金庫。
此時李慎帶著陸定娘幾人站在一號金庫的門口,傻傻的看著裏麵堆積如山的銅錢。
“不要告訴本王這裏麵都是錢。”李慎慢慢的轉過頭來看向王洪福。
“回王爺,最裏麵是我們收集多年存下來的銀子。具體多少小人都不知道。
反正根據王爺的吩咐,把銀子都融成銀磚,每個一斤。
這邊是金磚,數量沒有多少,如今隻剩下不到三百萬貫。
剩下的都是銅錢,這後麵全都是銅錢,一點空間都沒有。”
王洪福指著前麵的錢山回稟道。
李慎呆呆的看著整個倉庫,銅錢已經堆放到距離大門不足一丈的地方,
高度距離頂棚不到兩尺,這得多少錢啊。
“王府什麽時候有這麽多錢,這不合理啊,本王這麽花怎麽越來越多?
青海要邑那邊不是很費錢的麽?”李慎眉頭緊皺。
錢多不是好事情啊。
“回王爺,這裏麵一共一千三百七十萬貫,有三百二十萬貫是問鼎商會賠償的錢。
若是再加上這次的,差不多有一千七百多萬貫。”王洪福解釋道。
“多少?!”李慎長大了嘴巴,
“一千七百多萬貫?”他實在不敢相信這個數字。
“王爺,我們現在的產業每年紅利在五六百萬貫左右,但是產業園的收入多一些。
今年我們收取的租金就有四百多萬貫,扣掉運作的錢也要剩餘三百多萬貫。
修建產業園的錢,我們一年就賺回來了。”
王洪福對李慎崇拜的五體投地,宛如神靈。
當初紀王各種大興土木,王府拆了東牆補西牆,連續三年一文錢沒剩,每天還要扔進去一兩百萬貫。
他們當時都想勸阻紀王,但是紀王的話就是紀王府的聖旨,無論是誰都必須執行。
可誰能想到如今一個產業園一年就回本了,今年是第二年全是盈利。
李慎聽到王洪福的話後心中一歎:還是房地產賺錢啊,幾千畝地要種多少年才能賺到三百多萬貫。
而如今一年就這麽多,這還是租金,二十萬戶商鋪,平均下來一家才十多貫錢而已。
隻不過如今他也為錢多而發愁,一年幾百萬別人隻能感歎紀王府財大氣粗,富可敵國。
可真富可敵國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了。
“王爺,這裏麵不全是我們的錢。”就在這時王洪福突然說道。
“什麽意思?”李慎回頭看向王洪福。
“王爺,青海要邑我們年初至拿出兩百萬貫,剩下的材料費用年底結算。
水泥的費用少一些一百五十萬貫差不多就夠了,精鐵的費用比較高,趙國公和韋家加起來要近三百萬貫,
還有那十萬工匠的一年工錢,也要兩百萬貫左右。
所以這裏麵有六百五十萬貫是青海要邑的錢。”
“怎麽會這麽多?算上去年的,修一個要邑要一千多萬貫?邊關那麽多要邑本王怎麽沒有聽說修的這麽貴的?
這裏麵是不是有人貪墨了本王的錢,你立刻派人給本王查賬,讓本王查出來發配十萬裏。”
李慎一聽就急了,什麽時候大唐建造一個要邑要一千多萬貫,都比皇宮值錢了。
“王爺,這個主要是我們修建的材料跟以前不同,而且麵積有些大,用的精鐵比較多。
而且我們沒有用徭役,兩年光是發的工錢就有四百萬貫。”
王洪福隻能解釋,心道,要不是因為你非要修個大的,按照朝廷給的圖紙也不知花這麽多錢。
以前那裏用精鐵水泥建,都是夯土磚和開采的石頭,人工都是徭役,也不花錢啊。
這些人一年的夥食費都是天文數字。
“郎君,王掌櫃說的沒錯,賬本我看了,應該沒有問題,這兩年工匠的工錢就要四百萬貫,還有夥食費等等加一起差不多就要五百萬貫。
若是去除這部分錢,其實花費的並不多。”
一旁的陸定娘也幫王洪福解釋。
“唉~~~”李慎歎了一聲,難怪要有勞役,原來人工費這麽貴。占了一半的建築費用。
看似挺多,但分攤到這十萬勞工身上就沒有多少了,一年兩百萬貫的工錢,平均每人一年才二十貫錢,一個月連兩貫錢都不到。
但這就已經算是高工資了,他們在家種地一年都不到五貫錢。
“算了,多就多吧,現在我們要想辦法怎麽存放那三百二十萬貫。
娘子,二號庫還有地方麽?”
李慎也不再糾結,工錢多就工錢多,自己賺這麽多錢,也應該有一定的社會責任。
陸定娘聽到李慎問她搖了搖頭。
“郎君,那邊絲綢錦緞刺繡之類的太多了。以後就不要再收了,王府用五十年都用不完。
還有架子上擺放的那麽多奇珍異寶也有不少,實在是沒有地方放錢了。”
陸定娘看著李慎也有些無奈,她夫君在她看來就是一個敗家子,什麽貴買什麽,什麽珍奇買什麽。
這一度讓她覺得王府就算不落魄,也剩不了幾個錢。
可現實卻是王府的錢越來越多,也不知道從哪來的錢,他的夫君成天也不去產業,什麽都不管,連自己家有多少錢他都不知道。
如今竟然連兩個金庫都放不下了。
李慎也很頭疼,這可怎麽辦,一千七百多萬貫,就算拿出去六七百萬貫付工錢和材料的錢也剩一千萬貫啊。
他現在都有些後悔坑騙世家這麽多錢了。
“王爺,還是要盡快想辦法,最遲世家也會在明日開始交付,需要三天時間。
到時候我們隻能堆在院子裏了。”王洪福提醒道。
李慎也陷入了苦思冥想,銅錢太占地方了,若是有後世的紙幣就好了。
若是銀行卡就更好了,三百二十萬貫也不占多大的地方。
李慎思來想去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
“要不跟老爹換點黃金回來?”
(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