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本和你沒有關係,是我的事。但我現在覺得,我的事還是該和你商量一下。」
梁煥便講了朝堂上說過的葉廷樞的事。
陳述之聽後大為驚訝,葉廷樞那個戰神一般的人物,怎麽說死就死了?而那幾個股肱之臣卻根本不在乎葉廷樞到底是怎麽死的。
他們不在乎,陳述之就也不能去在乎。他隻能順著問:「陛下這是有辦法了?」
梁煥點了點頭,沉聲道:「我在想,如果葉廷樞的兵誰都不服,那就隻能我去。如果他們連我都不服,那這個仗也就不用打了。」
他要去領兵?陳述之心裏微微泛起波瀾,也說不好究竟是什麽。
「而且……他們奪占的地方,是你的家。」
以前,邊境的戰事梁煥是從來不管的。沒管過,不想管,不會管,沒必要管,總之就是從不過問。即便他可以為了對付歐陽清建立素隱堂,即便他同情百姓憂及民生,卻也從沒想過去插手戰事。
直到有一天,陳述之跟他說,他的家鄉被察多人占去,他的家人在察多人手下失蹤。梁煥也不知哪裏來的衝動,突然就特別想管這件事。
他不斷告訴自己,這是自己該做的,是為了這個國家的尊嚴,為了邊境的安定。他努力用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服自己,好掩蓋那拿不出手的初衷。
聽到這話,陳述之心中一驚,起身去他腳邊跪著,低下頭肅聲道:「陛下既說是商量,那臣便說兩句不同意的。您這樣想,臣十分感激,但您須把自己的安危放在首要,萬不可因為臣而以身犯險。」
梁煥挑了挑眉,往上拽他一把,「你是不是一天不跪著就難受?就算沒有你,此事也非我不可。」
他這樣說,陳述之就沒了拒絕的理由。他起身坐到他旁邊,「陛下不是和臣商量,就是打定主意了,來知會臣一聲。」
梁煥想了想,好像也對?
「臣也有件事想和陛下商量。」陳述之麵對著他,說得十分認真。
「你說。」
「臣想和陛下一起去。」
梁煥皺了皺眉道:「你又不懂打仗的事,去了也幫不上忙。邊關苦寒之地,何必受那個罪。」
也不知突然想到了哪去,陳述之垂了眸子,「正是因為不懂,所以才想去看一看,學一學。雍州是臣的家鄉,還是住得慣的。」
梁煥盤算了一下此事,雖然陳述之是文官,但旁觀一場戰爭是拓展視野絕佳的機會,再回到朝堂後眼界都會不同。他若想做大事,這樣的經歷對他來說大有裨益。
他抬起陳述之的下巴,盯著他道:「去了凡事都聽我的,就帶你去。」
「臣原本就凡事都聽您的。」陳述之抿了抿唇。
他也不知自己為何會突然想出這樣一個主意,即便是想要歷練,也不是非去戰場上不可。那還能是因為什麽?他自己也不是很懂。
*
很快梁煥便宣布,他將禦駕親征西北,帶領八萬兵士對陣察多軍。他不在京城期間,由兩位丞相共同執政。
這個消息出來,朝野上下盡是訝異之色。在大多數朝臣的眼裏,年輕的皇帝自從即位後就沒幹過什麽正事。文治都沒有,武功就更別說了。
所以大家都覺得,梁煥就是去雍州玩的。
也有禦史象徵性地勸過他幾句,當然都被他駁回了。大家也知道,他非要去的話,誰也勸不住。
隻有左丞相林燭暉從一開始就全力支持他這個決定,幫他做好了一切準備,罵走了一切反對的禦史,隻希望他能擊退察多人。
梁煥知道朝中大臣們說得沒錯,他確實不懂打仗的事,但他決定禦駕親征並不是真的要自己去打仗。他去了,一是為了讓八萬兵士認他為主帥,防止軍中產生內亂。二是為了,他要帶一幫人去軍中。
葉廷樞原本有軍十萬,死了兩萬還剩八萬,這是一個遠遠多於察多軍的兵力。然而實戰中卻接連敗退,其中原因從沒給他說清楚過。必須先查明這件事,才有繼續往下打的可能。
所以這次他帶的人除了京中的將領、兵部負責相關事務的人之外,還從戶部、工部乃至太僕寺都帶了人過去。
因為帶的人又多又雜,所以完全沒人注意到其中混著一個根本沒資格的兵部主事陳述之。
*
因為一行人中有不少是文官,所以選擇坐車行進。走了十天時間到達雍州境內,天氣轉寒,風沙也大了。
八萬大軍駐紮在雍州慶陽府的城內,從京中來的一行人預備和他們在那裏會和。在還有兩日路程到達慶陽的夜裏,他們在一片湖邊安營紮寨。
一路上盡是荒郊野嶺,難得見到湖水。陳述之安頓好了自己,便出來沿著湖邊閑逛。
一彎明月掛在空中,月光隻有淺淺的一層。然而雍州人煙稀少,湖水清澈,仍然如同鏡麵般光亮,水下風光看得一清二楚。
父親和妹妹都去了京城,而自己卻重新踏上雍州的土地。他也知道,這趟來幾乎不可能收復故鄉,戰線已經逼到了慶陽府,而自己家所在的懷遠縣早已入察多人囊中多時了。
他原本正看著平靜的湖水沉思,不知何時,忽然發現水中有什麽東西在動。他連忙湊到水邊察看,那動的東西好像是……人。
他並不會水,不敢貿然走進湖裏,便匆匆跑回營地,叫了兩個正在烤火的守衛過來。那兩人撲到水中,果然從水裏撈出兩個人。
梁煥便講了朝堂上說過的葉廷樞的事。
陳述之聽後大為驚訝,葉廷樞那個戰神一般的人物,怎麽說死就死了?而那幾個股肱之臣卻根本不在乎葉廷樞到底是怎麽死的。
他們不在乎,陳述之就也不能去在乎。他隻能順著問:「陛下這是有辦法了?」
梁煥點了點頭,沉聲道:「我在想,如果葉廷樞的兵誰都不服,那就隻能我去。如果他們連我都不服,那這個仗也就不用打了。」
他要去領兵?陳述之心裏微微泛起波瀾,也說不好究竟是什麽。
「而且……他們奪占的地方,是你的家。」
以前,邊境的戰事梁煥是從來不管的。沒管過,不想管,不會管,沒必要管,總之就是從不過問。即便他可以為了對付歐陽清建立素隱堂,即便他同情百姓憂及民生,卻也從沒想過去插手戰事。
直到有一天,陳述之跟他說,他的家鄉被察多人占去,他的家人在察多人手下失蹤。梁煥也不知哪裏來的衝動,突然就特別想管這件事。
他不斷告訴自己,這是自己該做的,是為了這個國家的尊嚴,為了邊境的安定。他努力用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服自己,好掩蓋那拿不出手的初衷。
聽到這話,陳述之心中一驚,起身去他腳邊跪著,低下頭肅聲道:「陛下既說是商量,那臣便說兩句不同意的。您這樣想,臣十分感激,但您須把自己的安危放在首要,萬不可因為臣而以身犯險。」
梁煥挑了挑眉,往上拽他一把,「你是不是一天不跪著就難受?就算沒有你,此事也非我不可。」
他這樣說,陳述之就沒了拒絕的理由。他起身坐到他旁邊,「陛下不是和臣商量,就是打定主意了,來知會臣一聲。」
梁煥想了想,好像也對?
「臣也有件事想和陛下商量。」陳述之麵對著他,說得十分認真。
「你說。」
「臣想和陛下一起去。」
梁煥皺了皺眉道:「你又不懂打仗的事,去了也幫不上忙。邊關苦寒之地,何必受那個罪。」
也不知突然想到了哪去,陳述之垂了眸子,「正是因為不懂,所以才想去看一看,學一學。雍州是臣的家鄉,還是住得慣的。」
梁煥盤算了一下此事,雖然陳述之是文官,但旁觀一場戰爭是拓展視野絕佳的機會,再回到朝堂後眼界都會不同。他若想做大事,這樣的經歷對他來說大有裨益。
他抬起陳述之的下巴,盯著他道:「去了凡事都聽我的,就帶你去。」
「臣原本就凡事都聽您的。」陳述之抿了抿唇。
他也不知自己為何會突然想出這樣一個主意,即便是想要歷練,也不是非去戰場上不可。那還能是因為什麽?他自己也不是很懂。
*
很快梁煥便宣布,他將禦駕親征西北,帶領八萬兵士對陣察多軍。他不在京城期間,由兩位丞相共同執政。
這個消息出來,朝野上下盡是訝異之色。在大多數朝臣的眼裏,年輕的皇帝自從即位後就沒幹過什麽正事。文治都沒有,武功就更別說了。
所以大家都覺得,梁煥就是去雍州玩的。
也有禦史象徵性地勸過他幾句,當然都被他駁回了。大家也知道,他非要去的話,誰也勸不住。
隻有左丞相林燭暉從一開始就全力支持他這個決定,幫他做好了一切準備,罵走了一切反對的禦史,隻希望他能擊退察多人。
梁煥知道朝中大臣們說得沒錯,他確實不懂打仗的事,但他決定禦駕親征並不是真的要自己去打仗。他去了,一是為了讓八萬兵士認他為主帥,防止軍中產生內亂。二是為了,他要帶一幫人去軍中。
葉廷樞原本有軍十萬,死了兩萬還剩八萬,這是一個遠遠多於察多軍的兵力。然而實戰中卻接連敗退,其中原因從沒給他說清楚過。必須先查明這件事,才有繼續往下打的可能。
所以這次他帶的人除了京中的將領、兵部負責相關事務的人之外,還從戶部、工部乃至太僕寺都帶了人過去。
因為帶的人又多又雜,所以完全沒人注意到其中混著一個根本沒資格的兵部主事陳述之。
*
因為一行人中有不少是文官,所以選擇坐車行進。走了十天時間到達雍州境內,天氣轉寒,風沙也大了。
八萬大軍駐紮在雍州慶陽府的城內,從京中來的一行人預備和他們在那裏會和。在還有兩日路程到達慶陽的夜裏,他們在一片湖邊安營紮寨。
一路上盡是荒郊野嶺,難得見到湖水。陳述之安頓好了自己,便出來沿著湖邊閑逛。
一彎明月掛在空中,月光隻有淺淺的一層。然而雍州人煙稀少,湖水清澈,仍然如同鏡麵般光亮,水下風光看得一清二楚。
父親和妹妹都去了京城,而自己卻重新踏上雍州的土地。他也知道,這趟來幾乎不可能收復故鄉,戰線已經逼到了慶陽府,而自己家所在的懷遠縣早已入察多人囊中多時了。
他原本正看著平靜的湖水沉思,不知何時,忽然發現水中有什麽東西在動。他連忙湊到水邊察看,那動的東西好像是……人。
他並不會水,不敢貿然走進湖裏,便匆匆跑回營地,叫了兩個正在烤火的守衛過來。那兩人撲到水中,果然從水裏撈出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