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轉頭望向身旁之人,見梁煥癡笑地看著他,不斷地眨眼,也掩蓋不了眼底的心虛。
他這又是何必呢。
陳述之愣怔一陣,然後不動聲色地從手邊的彩燈上取下紙條,交給那攤主,「『此謎缺點不須說』,是評述的『述』字。」
「小郎君真是好才情,一下子就猜對了!給你,這是彩頭——」攤主說著,便將桌上的盒子遞給他。
陳述之收好東西,做出一副要再猜一個的模樣。梁煥卻抓著他手臂,口中說著「猜一個就行了給別人留點」,趕緊把他拉走了。
又逛了一陣,燈火雖然好看,然而天氣越來越涼,陳述之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著木盒,兩手凍得通紅。
見梁煥仍在享受和自己並肩而行的感覺,陳述之到底還是小心道:「好晚了,天涼,您早些回去吧。」
聽見這話,梁煥就覺得是他終於對自己失去了耐心,便一直把他送到家門口。告別時心裏有些癢,他卻隻是笑著多看了他一會兒。
回到房裏,陳述之找個角落,把燈籠掛在屋樑上。接著將剛採到的合恨草揉搓一番,敷在凍壞了的手上,這才想起來去拆盒子。
剛才那個攤位上的燈謎,他一眼就能看出謎底,然後發現每一個謎底都或多或少和他自己有關,有的是名字,有的是籍貫。
所以梁煥要專門拉他進那條路,專門讓他去猜燈謎。那個攤主看著也眼熟,許是他宮裏的侍衛太監之類的吧。
費盡心思倒是真的,但這次的伎倆並不比上次高明多少。用了這麽大力氣,送來的是個什麽寶貝?
陳述之看看手上的盒子,想起之前梁煥送自己的東西,就對它沒多少期待。這個大小不會是古玩字畫,難道是玉佩金條?
他隨手打開盒蓋,裏麵又是兩個小一些的盒子。再打開其中一個,這捆起來的一束是……麥子?
不,不是麥子,樣貌有細微的差別。這種作物他見過,隻不記得叫什麽名字,雍州那邊也不大會長。
一束不知叫什麽的植物,這算什麽禮?他拿起這一束東西,卻發現下麵壓著一張寫了字的紙。
他認得梁煥的字,還知道他寫文章和說話一樣淺近。然而這張紙上雖是他的字跡,文風卻截然不同,好似故意要高深典雅,又沒有足夠的造詣。
這樣一篇文章並不好讀,陳述之逐字讀了許久才整理出大意:
根據你文章裏寫的情況,我已讓人去雍州查實,你們平涼府確實雜稅繁多,部分農戶難以為繼。但我無法直接改變賦稅,也不能把收上來的糧食還回去。
正好西南的幾個州今年水稻產量盈餘,就讓他們運了一些到雍州去,這隻是權宜之計,先保證不餓死人。順便給你送來一束水稻,讓你放心。
我和你說這些隻是想表達我的敬意。第一次看你寫的那篇文章,就對你十分欽佩。我能下定決心有所作為,原因之一也是被你的誌氣所感染。
看到這裏,他又去打開另一個盒子,其中用筆套裝著一支筆,瞧著不是什麽名貴東西。筆桿上刻著小字,他仔細辨認,是「襟懷冰雪」四個字。
陳述之輕輕笑了笑,上次不讓他送貴重的,這次的水稻、筆和花燈,實在是輕賤得很。
他撫上那一束稻穗,粒粒稻穀碾過手指,隱約能聞到田野間的清香。
他真的從西南往雍州運了水稻麽?這一粒粒米,真的救了人性命?當初寫下那篇文章隻是一時義憤,他真的聽進去了?他這樣做,隻是因為愛民如子,不是什麽其它的原因吧?
還有這支筆,「襟懷冰雪」像是一句很謹慎的誇讚,想誇太多事,卻不知如何一言以蔽,就隻能說得籠統、漂亮些,避免顧此失彼。
隻看他寫的內容送的東西,整件事就好像是自己冒死寫了一篇文章勸諫君王,救生民於水火,最後君王稱讚自己的高風亮節,是一副君聖臣賢的清明景象。
可是,倘若他真的打算勵精圖治,那為何不去廣闊天地間找尋他作為君王的價值,而是費這麽大力氣、下這麽高成本,非要從自己身上騙取那些卑微的心思?
自己一個無足輕重的人,怎麽想他、怎麽對他,有什麽要緊?
陳述之望著手上這些東西,不大明白他究竟是怎麽想的。
*
「陳述之!你是怎麽回事,又沒你的文章?」程位把一摞紙摔在桌上,怒吼道。
「什麽?」陳述之無辜地抬起頭。
「前天沒交,昨天沒交,今天又沒交!你要是不想在翰林院待下去了就直說,我給你找個地方去。」
陳述之攏著袖子起身,小步上前去翻看那摞紙,皺著眉道:「學生從未漏交過每日的文章……」
「那我這裏怎麽沒有?」程位話音輕蔑。
他確實沒翻到自己交上去的那篇,低頭想一想,交是交了,交了之後去哪了就不知道了。一摞紙放在那裏,翰林院裏這麽多人,誰都可以輕易拿走幾張,防不勝防。
拿走他的文章有什麽好處?害他被程位罵?可能對於某些和他有舊怨的人來說,看到他被罵就會覺得舒坦吧。
但陳述之又沒有證據,所以也隻能當自己沒交處理。前幾日的文章大約還能回憶,他便道:「學生都還記得,重新寫了再給您吧?」
「不用,」程位揮了揮手趕他走,「你仔細把今日這篇寫完,明天交來就是了。」
他這又是何必呢。
陳述之愣怔一陣,然後不動聲色地從手邊的彩燈上取下紙條,交給那攤主,「『此謎缺點不須說』,是評述的『述』字。」
「小郎君真是好才情,一下子就猜對了!給你,這是彩頭——」攤主說著,便將桌上的盒子遞給他。
陳述之收好東西,做出一副要再猜一個的模樣。梁煥卻抓著他手臂,口中說著「猜一個就行了給別人留點」,趕緊把他拉走了。
又逛了一陣,燈火雖然好看,然而天氣越來越涼,陳述之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著木盒,兩手凍得通紅。
見梁煥仍在享受和自己並肩而行的感覺,陳述之到底還是小心道:「好晚了,天涼,您早些回去吧。」
聽見這話,梁煥就覺得是他終於對自己失去了耐心,便一直把他送到家門口。告別時心裏有些癢,他卻隻是笑著多看了他一會兒。
回到房裏,陳述之找個角落,把燈籠掛在屋樑上。接著將剛採到的合恨草揉搓一番,敷在凍壞了的手上,這才想起來去拆盒子。
剛才那個攤位上的燈謎,他一眼就能看出謎底,然後發現每一個謎底都或多或少和他自己有關,有的是名字,有的是籍貫。
所以梁煥要專門拉他進那條路,專門讓他去猜燈謎。那個攤主看著也眼熟,許是他宮裏的侍衛太監之類的吧。
費盡心思倒是真的,但這次的伎倆並不比上次高明多少。用了這麽大力氣,送來的是個什麽寶貝?
陳述之看看手上的盒子,想起之前梁煥送自己的東西,就對它沒多少期待。這個大小不會是古玩字畫,難道是玉佩金條?
他隨手打開盒蓋,裏麵又是兩個小一些的盒子。再打開其中一個,這捆起來的一束是……麥子?
不,不是麥子,樣貌有細微的差別。這種作物他見過,隻不記得叫什麽名字,雍州那邊也不大會長。
一束不知叫什麽的植物,這算什麽禮?他拿起這一束東西,卻發現下麵壓著一張寫了字的紙。
他認得梁煥的字,還知道他寫文章和說話一樣淺近。然而這張紙上雖是他的字跡,文風卻截然不同,好似故意要高深典雅,又沒有足夠的造詣。
這樣一篇文章並不好讀,陳述之逐字讀了許久才整理出大意:
根據你文章裏寫的情況,我已讓人去雍州查實,你們平涼府確實雜稅繁多,部分農戶難以為繼。但我無法直接改變賦稅,也不能把收上來的糧食還回去。
正好西南的幾個州今年水稻產量盈餘,就讓他們運了一些到雍州去,這隻是權宜之計,先保證不餓死人。順便給你送來一束水稻,讓你放心。
我和你說這些隻是想表達我的敬意。第一次看你寫的那篇文章,就對你十分欽佩。我能下定決心有所作為,原因之一也是被你的誌氣所感染。
看到這裏,他又去打開另一個盒子,其中用筆套裝著一支筆,瞧著不是什麽名貴東西。筆桿上刻著小字,他仔細辨認,是「襟懷冰雪」四個字。
陳述之輕輕笑了笑,上次不讓他送貴重的,這次的水稻、筆和花燈,實在是輕賤得很。
他撫上那一束稻穗,粒粒稻穀碾過手指,隱約能聞到田野間的清香。
他真的從西南往雍州運了水稻麽?這一粒粒米,真的救了人性命?當初寫下那篇文章隻是一時義憤,他真的聽進去了?他這樣做,隻是因為愛民如子,不是什麽其它的原因吧?
還有這支筆,「襟懷冰雪」像是一句很謹慎的誇讚,想誇太多事,卻不知如何一言以蔽,就隻能說得籠統、漂亮些,避免顧此失彼。
隻看他寫的內容送的東西,整件事就好像是自己冒死寫了一篇文章勸諫君王,救生民於水火,最後君王稱讚自己的高風亮節,是一副君聖臣賢的清明景象。
可是,倘若他真的打算勵精圖治,那為何不去廣闊天地間找尋他作為君王的價值,而是費這麽大力氣、下這麽高成本,非要從自己身上騙取那些卑微的心思?
自己一個無足輕重的人,怎麽想他、怎麽對他,有什麽要緊?
陳述之望著手上這些東西,不大明白他究竟是怎麽想的。
*
「陳述之!你是怎麽回事,又沒你的文章?」程位把一摞紙摔在桌上,怒吼道。
「什麽?」陳述之無辜地抬起頭。
「前天沒交,昨天沒交,今天又沒交!你要是不想在翰林院待下去了就直說,我給你找個地方去。」
陳述之攏著袖子起身,小步上前去翻看那摞紙,皺著眉道:「學生從未漏交過每日的文章……」
「那我這裏怎麽沒有?」程位話音輕蔑。
他確實沒翻到自己交上去的那篇,低頭想一想,交是交了,交了之後去哪了就不知道了。一摞紙放在那裏,翰林院裏這麽多人,誰都可以輕易拿走幾張,防不勝防。
拿走他的文章有什麽好處?害他被程位罵?可能對於某些和他有舊怨的人來說,看到他被罵就會覺得舒坦吧。
但陳述之又沒有證據,所以也隻能當自己沒交處理。前幾日的文章大約還能回憶,他便道:「學生都還記得,重新寫了再給您吧?」
「不用,」程位揮了揮手趕他走,「你仔細把今日這篇寫完,明天交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