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母親節
炮灰女配要跑路,瘋批世子紅了眼 作者:兔肉包子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回府兩個月,縣城修路工程已經進入到收尾階段。
林芊芊騎著馬和沈堅在城裏看了一圈,修路的百姓們抬起頭熱情打招呼,都向她問候。
之後又去看所修的橋,橋的工程也已經完了,整條橋嶄新結實,上麵設立有護欄。她查看了木頭樁子,根基。溪水村的村長帶領全村老小來歡迎林芊芊,邀請她去他們村裏做客。他們殺了一隻雞,做了山藥粥,清炒了兩道農家的家常菜。她和沈堅在院裏小桌前吃飯的時候村民們站在院子裏看,圍牆上趴了一排腦袋。
品嚐到他們自己醃製的酸菜,醃蘿卜,林芊芊覺得好吃。
村長笑著說,“等會給林姑娘裝兩壇子。我們家醃製了好多,一到冬天就靠這些醃菜過日子。”
縣城裏的菜攤擺起來了,百姓們從山上采摘到綠色的新鮮野菜,野果來賣。
林芊芊路過數了數,有十多種。春天一到來,萬物生長,在人們便可以打獵撈魚,挖野菜,采野果,來飽腹,如今夏天也來了,比起冷清的冬天繁華了不少。
修路的百姓們又紛紛發起了愁,這幾日都在討論路修完之後,又沒了活,去哪裏找活幹?
林芊芊的小麵店,每天都會來人免費給她送東西。
有挎著籃子送野菜的,有自己從山上采摘的一兜子野果帶給她吃,還有人送來一隻野兔子給她,說多虧她的大胃王挑戰賽,他拿了一大筆錢。有送有的姑娘會做漂亮的絹花,便給店裏的姑娘一人送了兩朵。
芮禾已經完全能當一個老師了。林芊芊不在的時候,她由羞怯,慢慢克服了緊張,勇敢地講出來。
依舊有些經驗不足,隻能按照書本上照本宣科地去講。晚上林芊芊便去和她討論第二天的課如何去啟發孩子們的思維。林芊芊的鼓勵給她帶來了更多的信心,她越來越享受做一個老師。
私塾的孩子們,都對林芊芊很尊敬。他們的父母尊敬她,因此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須聽她的話,不能在課堂上搗亂,否則回家就要挨打。
林芊芊一回來,音樂課又回來了,孩子們每天最高興的就是跟著她學習唱歌。
林芊芊告訴他們:“今年五月十二號是母親節,要為母親準備節目。課堂上還要做手工小禮物送給自己的母親。”
她是按照現代人過的母親節,把母親節搬過來的。
古代沒有母親節。
母親節誕生於1914年,母親節是由安娜·賈維斯發起的,她終生未婚,一直陪伴母親。提出要設立一個日子來紀念默默地做出奉獻的偉大母親們,後來西方世界都采用這一節日,後來流傳到國內。
同樣,古代也沒有父親節。
孩子們都奇怪從沒聽過這樣的節日,林芊芊告訴他們以後每年都要過母親,感恩自己的母親。
孩子們回去,便把要過節日這件事告訴自己爹娘。漸漸的,關於母親節的事開始在大人們中間討論起來。
“我們梧桐城,從沒聽說過母親節,也沒有過過母親節啊。”
“這母親節是林姑娘發起的。她說的他們家鄉每年這個時候就過母親節,她邀請孩子們和她一起過母親節。”
“母親節都做什麽啊?”
“我也不清楚。”
學生的父母來麵店裏吃麵,問起了林芊芊這件事,又問她有什麽習俗。
林芊芊對眾人說,“母親節,是感謝母親的節日。在我們家鄉這天,會送母親一束漂亮的鮮花,告訴她辛苦了。並會給母親準備一份禮物,或者是帶她去逛街,買東西,遊玩……”
關於母親節的習俗,逐漸在人們的口中傳開了。
母親節這天,林芊芊給孩子們發了厚一些的紙。一步一步教他們如何製作賀卡,在上麵寫字,畫畫送給自己的母親,又教他們折千紙鶴。
趁著外麵天氣晴朗,有風。她帶著孩子們去外麵野山坡上,一人采了一束野花。
這天,來私塾上學的孩子們放學回家時手裏都捧著鮮花,引起街上百姓注目,有些人問他們怎麽都捧著花,這是做什麽。孩子們回答說是母親節,送給母親的。
給自己的母親送賀卡,送千紙鶴,又送鮮花。拿到禮物的母親高興到落淚,激動地抱住自己的孩子。
婦女們在河邊洗衣服,忍不住聊起了自己昨天收到兒子,女兒的禮物。孩子們還給自己唱歌,幸福感驕傲感都溢出來。
“林老師教得真好,還會讓孩子給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準備禮物。我活這麽大歲數是第一次收到禮物。”
“我也是,我不識字,我兒子就告訴我這賀卡上寫了什麽,怎麽讀,他一篇一遍給我念。給我感動得一塌糊塗。”
“我女兒她畫的賀卡最好看,得到林老師表揚了,林老師獎勵了她一包焦糖瓜子。她帶回來和我們一起吃,她可驕傲了,說別人都沒有,孩子她爹特別喜歡吃林老師送的瓜子。”
“為了我的孩子,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旁邊幾位婦女聽她們說到孩子在明德私塾讀書的種種好處,心裏麵發酸。
她們的孩子都在家中,沒有去上學。
丈夫不願意把孩子送去明德學堂,說不收束修費一定是騙人的,孩子讀書沒有用。
可是,和這些同樣當娘的經常在一起,看到她們孩子越發聰明伶俐,會讀書,會認字,變得孝順懂事。還會說娘你辛苦了,我愛你之類的話。他們孩子就知道在路上玩泥巴,大字不識一個,禮貌也沒有。
孩子們還會從明德學堂拿到獎勵和零食,是她們從未聽說過的。
她忍不住抬起頭問:“老師真的還會獎勵錢啊?這也太扯了吧?哪家私塾會給孩子獎勵錢?”
她旁邊的婦女耐心解釋,“林老師私塾和其他私塾的規矩可不一樣。隻要在考試中能拿到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她就會給孩子們錢。這叫做獎學金,說是給孩子買書買紙筆用的。”
“這不是連給孩子買紙筆的錢都省下了嗎?”
“是啊,送孩子去林老師那裏學習學對了。孩子讀的書多,聰明了,有禮貌,我不懂的他懂,我家那調皮搗蛋的孩子現在聽話多了。”
“那林老師,什麽時候收第二批學生啊?”
“我也不清楚,你得去問她。”
別人家做娘的能過母親節,能收到禮物,得到孩子們回報的愛,實在讓人羨慕。
鄰居三四個結伴而來看她收到的禮物,收到的賀卡,以及牆上張貼的獎狀。見到別人孩子在屋裏認真寫功課,便再也按耐不住讓孩子去讀書的心了。
縣令夫人帶著一雙兒女出門逛街。
見到隔壁鄰居家的婦人驕傲地說自己昨天過了母親節。收到了兒子和女兒的雙份禮物,收到了兩束漂亮的鮮花。誇她兒子女兒從學堂回來,變得更加聰明孝順了。
孩子成了她的驕傲,她說話帶著幾分炫耀的意思:你的兒女沒有為你做過這些吧,我的兒女可孝順我疼愛我多了。
孩子們對父母的孝順,敬愛。也是做家長的攀比,津津樂道的一麵:大有我的兒女比你好的意思。
縣令夫人回去對縣令說,“你沒看見她那驕傲的樣子,尾巴都快翹上天了。不就是過母親節嗎?不就是收到孩子們的禮物嗎?有什麽了不起的!得瑟!”
縣令道,“我也聽說了母親節。那是林姑娘家鄉的日子,她要求私塾的每個孩子給自己的母親過母親節。”
他的兒子,抬起頭問,“爹,母親節是什麽?”
“母親節,就是感恩母親的節日,”說完,他想起自己的母親,他心裏一直很愛戴她,可是從來沒有開口感謝過她。
縣令和劉庸聊起此事。突然意識到一直崇尚孝道,卻沒有一個感恩母親的公共節日,都是在過生辰那天表達孝道。
縣令兒子八歲的阿寶再次對爹娘提出要去明德私塾上學的要求,“娘,他們的課程好豐富啊,可以學習唱歌,可以一起踢球。他們要求得好寬鬆啊。他們竟然還可以在課堂上學習折紙,老師還會獎勵零食,我們夫子從不讓我們吃零食,也沒獎勵過我們任何東西,最多隻是誇獎。”
“林老師太好了,我想讓她做我的老師。”
縣令的夫人王夫人勸說道,“那不是正兒八經的私塾,太寬鬆了,學不到什麽知識,那是去玩的。你現在正是學習的時候,哪裏能和別人一樣到處玩?”
“往後,你可是要考官的。他們考不考官,還不一定。”
她的女兒阿娣說,“娘,那我可以去那裏上學嗎?哥哥經常帶我去哪裏玩,我想去。”
王夫人想了想,彎下腰撫摸上她的臉蛋,“女兒家去,倒是可以。就是我怕你把性子玩野了,不好好學規矩,將來找不到好夫家。”
六歲的阿娣不明白。
王夫人說,“女子不需要讀太多書,你若是想要識字,在家裏你爹教你就是。女子最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林芊芊騎著馬和沈堅在城裏看了一圈,修路的百姓們抬起頭熱情打招呼,都向她問候。
之後又去看所修的橋,橋的工程也已經完了,整條橋嶄新結實,上麵設立有護欄。她查看了木頭樁子,根基。溪水村的村長帶領全村老小來歡迎林芊芊,邀請她去他們村裏做客。他們殺了一隻雞,做了山藥粥,清炒了兩道農家的家常菜。她和沈堅在院裏小桌前吃飯的時候村民們站在院子裏看,圍牆上趴了一排腦袋。
品嚐到他們自己醃製的酸菜,醃蘿卜,林芊芊覺得好吃。
村長笑著說,“等會給林姑娘裝兩壇子。我們家醃製了好多,一到冬天就靠這些醃菜過日子。”
縣城裏的菜攤擺起來了,百姓們從山上采摘到綠色的新鮮野菜,野果來賣。
林芊芊路過數了數,有十多種。春天一到來,萬物生長,在人們便可以打獵撈魚,挖野菜,采野果,來飽腹,如今夏天也來了,比起冷清的冬天繁華了不少。
修路的百姓們又紛紛發起了愁,這幾日都在討論路修完之後,又沒了活,去哪裏找活幹?
林芊芊的小麵店,每天都會來人免費給她送東西。
有挎著籃子送野菜的,有自己從山上采摘的一兜子野果帶給她吃,還有人送來一隻野兔子給她,說多虧她的大胃王挑戰賽,他拿了一大筆錢。有送有的姑娘會做漂亮的絹花,便給店裏的姑娘一人送了兩朵。
芮禾已經完全能當一個老師了。林芊芊不在的時候,她由羞怯,慢慢克服了緊張,勇敢地講出來。
依舊有些經驗不足,隻能按照書本上照本宣科地去講。晚上林芊芊便去和她討論第二天的課如何去啟發孩子們的思維。林芊芊的鼓勵給她帶來了更多的信心,她越來越享受做一個老師。
私塾的孩子們,都對林芊芊很尊敬。他們的父母尊敬她,因此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須聽她的話,不能在課堂上搗亂,否則回家就要挨打。
林芊芊一回來,音樂課又回來了,孩子們每天最高興的就是跟著她學習唱歌。
林芊芊告訴他們:“今年五月十二號是母親節,要為母親準備節目。課堂上還要做手工小禮物送給自己的母親。”
她是按照現代人過的母親節,把母親節搬過來的。
古代沒有母親節。
母親節誕生於1914年,母親節是由安娜·賈維斯發起的,她終生未婚,一直陪伴母親。提出要設立一個日子來紀念默默地做出奉獻的偉大母親們,後來西方世界都采用這一節日,後來流傳到國內。
同樣,古代也沒有父親節。
孩子們都奇怪從沒聽過這樣的節日,林芊芊告訴他們以後每年都要過母親,感恩自己的母親。
孩子們回去,便把要過節日這件事告訴自己爹娘。漸漸的,關於母親節的事開始在大人們中間討論起來。
“我們梧桐城,從沒聽說過母親節,也沒有過過母親節啊。”
“這母親節是林姑娘發起的。她說的他們家鄉每年這個時候就過母親節,她邀請孩子們和她一起過母親節。”
“母親節都做什麽啊?”
“我也不清楚。”
學生的父母來麵店裏吃麵,問起了林芊芊這件事,又問她有什麽習俗。
林芊芊對眾人說,“母親節,是感謝母親的節日。在我們家鄉這天,會送母親一束漂亮的鮮花,告訴她辛苦了。並會給母親準備一份禮物,或者是帶她去逛街,買東西,遊玩……”
關於母親節的習俗,逐漸在人們的口中傳開了。
母親節這天,林芊芊給孩子們發了厚一些的紙。一步一步教他們如何製作賀卡,在上麵寫字,畫畫送給自己的母親,又教他們折千紙鶴。
趁著外麵天氣晴朗,有風。她帶著孩子們去外麵野山坡上,一人采了一束野花。
這天,來私塾上學的孩子們放學回家時手裏都捧著鮮花,引起街上百姓注目,有些人問他們怎麽都捧著花,這是做什麽。孩子們回答說是母親節,送給母親的。
給自己的母親送賀卡,送千紙鶴,又送鮮花。拿到禮物的母親高興到落淚,激動地抱住自己的孩子。
婦女們在河邊洗衣服,忍不住聊起了自己昨天收到兒子,女兒的禮物。孩子們還給自己唱歌,幸福感驕傲感都溢出來。
“林老師教得真好,還會讓孩子給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準備禮物。我活這麽大歲數是第一次收到禮物。”
“我也是,我不識字,我兒子就告訴我這賀卡上寫了什麽,怎麽讀,他一篇一遍給我念。給我感動得一塌糊塗。”
“我女兒她畫的賀卡最好看,得到林老師表揚了,林老師獎勵了她一包焦糖瓜子。她帶回來和我們一起吃,她可驕傲了,說別人都沒有,孩子她爹特別喜歡吃林老師送的瓜子。”
“為了我的孩子,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旁邊幾位婦女聽她們說到孩子在明德私塾讀書的種種好處,心裏麵發酸。
她們的孩子都在家中,沒有去上學。
丈夫不願意把孩子送去明德學堂,說不收束修費一定是騙人的,孩子讀書沒有用。
可是,和這些同樣當娘的經常在一起,看到她們孩子越發聰明伶俐,會讀書,會認字,變得孝順懂事。還會說娘你辛苦了,我愛你之類的話。他們孩子就知道在路上玩泥巴,大字不識一個,禮貌也沒有。
孩子們還會從明德學堂拿到獎勵和零食,是她們從未聽說過的。
她忍不住抬起頭問:“老師真的還會獎勵錢啊?這也太扯了吧?哪家私塾會給孩子獎勵錢?”
她旁邊的婦女耐心解釋,“林老師私塾和其他私塾的規矩可不一樣。隻要在考試中能拿到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她就會給孩子們錢。這叫做獎學金,說是給孩子買書買紙筆用的。”
“這不是連給孩子買紙筆的錢都省下了嗎?”
“是啊,送孩子去林老師那裏學習學對了。孩子讀的書多,聰明了,有禮貌,我不懂的他懂,我家那調皮搗蛋的孩子現在聽話多了。”
“那林老師,什麽時候收第二批學生啊?”
“我也不清楚,你得去問她。”
別人家做娘的能過母親節,能收到禮物,得到孩子們回報的愛,實在讓人羨慕。
鄰居三四個結伴而來看她收到的禮物,收到的賀卡,以及牆上張貼的獎狀。見到別人孩子在屋裏認真寫功課,便再也按耐不住讓孩子去讀書的心了。
縣令夫人帶著一雙兒女出門逛街。
見到隔壁鄰居家的婦人驕傲地說自己昨天過了母親節。收到了兒子和女兒的雙份禮物,收到了兩束漂亮的鮮花。誇她兒子女兒從學堂回來,變得更加聰明孝順了。
孩子成了她的驕傲,她說話帶著幾分炫耀的意思:你的兒女沒有為你做過這些吧,我的兒女可孝順我疼愛我多了。
孩子們對父母的孝順,敬愛。也是做家長的攀比,津津樂道的一麵:大有我的兒女比你好的意思。
縣令夫人回去對縣令說,“你沒看見她那驕傲的樣子,尾巴都快翹上天了。不就是過母親節嗎?不就是收到孩子們的禮物嗎?有什麽了不起的!得瑟!”
縣令道,“我也聽說了母親節。那是林姑娘家鄉的日子,她要求私塾的每個孩子給自己的母親過母親節。”
他的兒子,抬起頭問,“爹,母親節是什麽?”
“母親節,就是感恩母親的節日,”說完,他想起自己的母親,他心裏一直很愛戴她,可是從來沒有開口感謝過她。
縣令和劉庸聊起此事。突然意識到一直崇尚孝道,卻沒有一個感恩母親的公共節日,都是在過生辰那天表達孝道。
縣令兒子八歲的阿寶再次對爹娘提出要去明德私塾上學的要求,“娘,他們的課程好豐富啊,可以學習唱歌,可以一起踢球。他們要求得好寬鬆啊。他們竟然還可以在課堂上學習折紙,老師還會獎勵零食,我們夫子從不讓我們吃零食,也沒獎勵過我們任何東西,最多隻是誇獎。”
“林老師太好了,我想讓她做我的老師。”
縣令的夫人王夫人勸說道,“那不是正兒八經的私塾,太寬鬆了,學不到什麽知識,那是去玩的。你現在正是學習的時候,哪裏能和別人一樣到處玩?”
“往後,你可是要考官的。他們考不考官,還不一定。”
她的女兒阿娣說,“娘,那我可以去那裏上學嗎?哥哥經常帶我去哪裏玩,我想去。”
王夫人想了想,彎下腰撫摸上她的臉蛋,“女兒家去,倒是可以。就是我怕你把性子玩野了,不好好學規矩,將來找不到好夫家。”
六歲的阿娣不明白。
王夫人說,“女子不需要讀太多書,你若是想要識字,在家裏你爹教你就是。女子最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