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光暗自點頭,這就是歐洲那些老牌紳士俱樂部的會員製嘛。單有錢不行,還得有人麵兒,有地位才能入會。
享受完沒有不可描述服務的古代spa,瑤光和薛娘子做東,請陳三嫂、高娘子一起在暖雲深吃了晚飯,四人才回了山上。
回到靈慧祠後,瑤光思量了兩日,實在難放下翠穀的那間別院。
她把自己的體己銀子也都拿出來,重新算了算。
她的體己一大部分來自於太妃的賞賜。
先前太妃多次給她綢緞珠寶,但這些一時間不好變現。別說翠溪鎮上沒有當鋪,就是有,這些禦賜之物也不好出手,但凡遇見個懂行的,猜出是她賣的,“端王良娣要典當度日”這消息一傳出去可糟糕得很。太妃倒是也給她了不少銀錢,尤其是她在綠柳莊住的那段日子。合計起來有三百多兩銀子和四五十吊錢。
另一部分收入她和薛娘子、院中的丫鬟們做扇子、床帳、花箋等物,賣給芸香樓收入。
從清明時到端午時回王府,這些小物件一共做了五批,刨除成本和人工費後,團扇一百二十把共獲利三十兩,摺扇一百把共獲利二十八兩,帳子四十四頂獲利六十兩,最賺錢的居然是後來做的那些加了香料的“求神專用閱後即焚”花箋,這種花箋每份芸香樓給的收購價是錢,刨除成本每一份可以獲利近500錢,在端午後回王府時,她們一共做了四十八份這樣的花箋,獲利二十四兩銀子。此外還有那些貼了花草葉子的花箋,她們改良了品種之後不做了,卻也是一份進項。
這些收入和薛娘子五五分成之後,瑤光分到共計收入了七十三兩二錢銀子。
賺錢不容易啊。
再看近來的開銷。
因為是奉皇命出家,所以瑤光在靈慧祠的吃穿住用都不用額外花錢,皇帝還要一年四季派人給老郡主送錢,再給瑤光一個月二十兩銀子的零花錢。
漱玉街的鋪子要五百六十兩,瑞蓮坊的鋪子四百兩,再加上縣衙過戶的手續費(成交價的3%)、給中人陳三嫂的中介費(成交價的2%),一共要一千兩(其中還要一些給縣衙蓋章的活動費)。
她和薛娘子合夥,所以一人出一半,這就去了五百兩。
這點心鋪子還沒開起來呢。若要開鋪子,原料、人手、做點心的物件都得要錢,且鋪子裏還得稍微裝修裝修。
樣樣都得花錢。
她自從回端王府,到靈慧祠,這段時間一樁生意還沒做呢,再要畫兩千多兩銀子買個並不能天天住著的宅院,實在不劃算。
薛娘子也是這麽勸她的。
但是瑤光一想到要是再去翠穀時知道這間別院被別人買走了,她的心就抽抽著疼痛。
煎熬了兩日,陳三嫂拿了過戶好的兩張鋪子的屋契來見瑤光薛娘子,說翠穀那院子的主家可以讓一百兩,瑤光當即拍板,買了!
陳三嫂喜出望外,連忙寫了契書,讓瑤光先簽了,她再拿去給人家簽,之後便能過戶了。
隔天陳三嫂帶了簽好字的契書再來靈慧祠,瑤光交了中介費和預付給縣衙的過戶費用,這才放下心。
她撫摸著契書感歎,我終於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了。在這個地方。
所以還是要出家當女道士啊!這個時代的普通女人根本沒置地置產的資格。
她看著契書上注明業主“坤道韓玄璣”那幾個字,露出淡淡微笑。
作者有話要說: 賺錢不易,花錢卻很容易。
第55章 京城一日遊
買好房子這天夜裏樂得她做夢都在笑。哈哈哈!我終於有家了!有我自己的房子了!
作為一個現代女性什麽都沒一幢屬於自己的房子貼心。
尤其瑤光年少時就四海為家求學的時候所有家當兩隻行李箱就能裝下每到一處都是租房子她總是幻想著什麽時候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能按自己的喜好去裝修不要地毯,隻鋪純原木色的木地板就行臥室的牆要刷成玫瑰灰色,又溫暖又寧靜,客廳的牆可以喜歡的時候就換一換,鮭魚粉也好,薄荷綠塔斯卡尼黃和磚紅都不錯,廚房她喜歡用複古的瓷磚牆在案板上方貼上三四排,雖然很難清洗濺在瓷磚縫裏的油汙,但是好看啊!衛生間……一定要有浴缸!然後牆壁一半貼成雀卵青的方瓷磚一半刷成香芋紫或者薰衣草紫其實類似一種血柚外皮的粉色也不錯……
到了這裏不管是斕曦苑、杏芳院還是退思居全都是她的工作單位提供的宿舍。並不是屬於她自己的家。
她曾跟薛娘子說,要是一個人連躺在自己身邊的人是誰都無法選擇還談何自由同樣的,要是你連一個屬於自己的、完全私密的、可以把一切外物排除在外的地方都沒有,也不能算是自由。
當然這隻是她的看法。
薛娘子覺得,我的肉身就是我自由的靈魂住的房子,住宿舍還是住自己買的屋子,其實沒有區別。
瑤光說自己沒她想得開。
不過,買鋪子瑤光花了五百二十五兩,別院最後定下兩千五百兩的交易價,再加上給陳三嫂的中介費、到縣衙的過戶費,又要出兩千七百五十兩,這兩樣下來,那三千五百兩現銀立刻所剩無幾。頓時生出危機感。
瑤光和薛娘子商量,打算把庫房裏一些藥材取出來拿到藥店賣了換些現金。藥材不像珠寶古玩,放得久了會失去藥性,所以即使富貴人家也會常常到藥店淘換名貴的藥材。
她從來不相信吃燕窩能養顏,本想先把存貨裏那些什麽血燕、金絲燕盞都撿出來賣了,薛娘子和吳嬤嬤都堅決不同意,都道這是極難得的東西,小心放著,將來拿來送人是極好的。
薛娘子提醒瑤光:“宋李兩位師侄不久就要還俗、嫁人,接著就要生子了,你到時準備送什麽禮物?我自己雖不吃燕窩,但教過的幾個學生後便知道京城這裏富貴人家的女兒剛一有孕娘家便會送許多燕窩過去,待生產那天,還要專門熬了血燕粥派得力的嬤嬤送去呢。”
原來燕窩還是京城孕婦產婦的專門滋養品。
如此一來隻能找別的藥材了。
吳嬤嬤和薛娘子都懂些藥理,幫著揀選了一批不易保存又不怎麽常用的藥材,叫竹葉領了一個婢女去藥店賣了,換了一百五十兩銀子。
不想此事第二日便被老郡主知道了。
她把瑤光叫去問:“你是要去探望你婆婆麽?別瞎折騰了,她那兒什麽沒有?你近日又忙著讀書念經哪有空給她做什麽針線孝敬。這樣,我寫一封信,說些好話,你帶去給你婆婆,再買幾盒暖雲深的細點,這就行了!”
瑤光低頭暗叫“慚愧”。一晃眼,她來靈慧祠已經十天有餘了。她天天忙,忙著學《道德經》,忙著練書法,忙著看鋪子看別院置產,忙著想做什麽點心發財……閑來還得琢磨怎麽複製老郡主的畫像,竟把當初出家時答應太妃的“一旬回來看望一次”的諾言忘了。
不過,太妃也還沒派人來探望她也就是了。
瑤光想,莫非前任大boss在忙著給端王選妃,忘了我這茬了?還是,人一走,茶就涼,太妃有了新的腿部掛件了?
再就是……恐怕出了些什麽事,讓太妃無暇打發人來。莫不是她病了?
瑤光向老郡主道了謝,忙回房手書一封問候太妃,又問可否兩日後去探視。信寫好,讓竹葉拿到車馬行找了個常往京城送信的人送到端王府。
當天晚上,車馬行的人便帶回來了回信。
信是李嬤嬤寫的,說太妃自從瑤光出家後很是鬱悶,病了,兩天前才好了些,太妃吩咐了,叫她不用帶什麽東西,隻她自己人好好地來就行了。這陣子直到六月底太後千秋太妃都會在王府,她隨時可以來。
瑤光讀完信去稟了老郡主,說好兩日後去端王府探視太妃。
老郡主聽說太妃身體不適,立即叫她的侍女:“去拿一匣子金絲燕盞。你帶去給你婆婆吧。”
瑤光拜謝過,心想,這燕窩果真是探病、看望孕婦產婦都用得上的禮物啊。
到了回京那天,瑤光一早起來打扮好,拜辭了老郡主和張師姐出門。
宋李兩位師侄堅持要將瑤光送到鎮上(這樣她倆便能順便在鎮上玩耍一日)。
瑤光帶了薛娘子、竹葉、吳嬤嬤,本不想帶上小竹,臨出門時看她並不敢像上次去太清宮那樣上前拉住自己衣襟不叫走,隻是眼淚汪汪,扁著小嘴兒,十分可憐的樣子,一時心軟,又叫竹葉:“罷了,領著她吧。”小竹喜得原地拍手蹦躂了幾下,眼睛裏還有淚花呢,又笑了,還拍拍小胸脯保證:“我一定乖乖的。也不要竹葉姐姐抱,我寄幾走!”她五周歲了,好多話還是說不清楚,不管竹葉糾正多少次,依然把“自己”叫“寄幾”。
瑤光摸摸小竹毛絨絨的小狗頭,“那可要一言為定啊!要是你讓姐姐抱了,今天回來時就不給你買糖吃了。”
就這樣,一行人扶老攜幼,帶著零零總總各樣禮物,租了兩輛馬車下山。
這一路,可比瑤光當初上山奉道時快得多了!
早上六點出門,上午九點不到便到了京城門口。
這時代的馬車大多是四輪,由兩匹馬拉,在寬敞平穩的大周管道上全速跑起來的話時速能達到三四十公裏。但真要跑那麽快的話,坐車的人屁股就遭殃了,因為雖然管道的路麵平穩,馬車輪子卻基本是木輪子,隻貼了一層厚牛皮,車也沒什麽減震措施,跑快了車裏的人就會咣咣咣地全方位震動。但要把馬車時速控製在二十公裏以內,就比較舒適了,一點不影響乘客們談笑玩耍吃小零食。
到了京城門口,遠遠一看就知道與往日不同,進城的商隊、車隊極多,還有好些挑著彩旗。走近些了才知道這些彩旗大多是戲班子的,旗子上繡著戲班的名字,還有踩高蹺、耍火棍的雜耍班子,牽著披紅掛彩駱駝和小醜打扮的狗熊的馬戲班子。這些戲班、雜耍班的隊伍和進城的百姓分開,另排了一隊。大約是枯站著無趣,有些雜耍班子就一邊排隊一邊叫小徒弟們露一小手,也是為自己班子揚揚名氣的意思。
小竹看見其中有個耍猴的,小猴子穿著紅袍子,係著金帶,頭上還帶了有金雞翎紮大紅絨球的一頂金冠,抓著一根木棒跟著鑼聲鼓點奔跑,喜得趴在車窗上叫竹葉和瑤光,“姐姐、師父,你們看!”
瑤光湊在車窗前一看,見另一隻穿著綠袍子的小猴跑來了,兩隻小爪中拿了一對塗了金漆的木頭“銅錘”,隨著鼓點鑼聲跟拿木棒的小猴對打起來,也是覺得有趣。還別說,在講究動物權的現代,瑤光還真沒看過猴戲、馬戲。
打了一會兒,猴戲演完了,耍猴的人便拿著銅鑼來收錢,圍觀群眾們也有給錢的,更多人一哄而散。
瑤光看著敲鑼的漢子一身補丁衣服,滿麵愁苦,從草鞋縫裏露出的腳趾也髒兮兮的,但他領著的那兩個孩子倒穿得十分整潔鮮亮,每個人腳上都穿著布鞋,那個大點的孩子不過八、九歲,小的大約也就五六歲。
瑤光去過綠柳莊附近的那些村莊後知道,許多農人並不給孩子做鞋,覺得孩子腳長得快,春夏穿草鞋就行了,冬天就在草鞋裏塞上破布和一些羽毛。
她歎了一聲“可憐天下父母心”,讓竹葉使車夫給個那漢子兩串錢。薛娘子也給了一串錢,歎道:“這父親頗有風霜之色,兩個孩子倒照顧得周全。隻不知道他們遭了什麽難,離鄉背井地做這個營生。唉。”
瑤光搖頭笑道:“我聽說做猴戲的人都是世代相傳的手藝。想來他們家在什麽窮山惡水的地界,地薄,養不活人,才出來做這個行當。唉。”
幸福都是對比出來的。
漢子接了錢,大約是問了車夫是誰給的,懵懵環顧四周一圈才找到瑤光坐的車子,也不敢過來,隻遠遠地領著兩個孩子對她拱手拜謝。他肩上坐著的那兩隻小猴也一起拱手拜了拜。
這時王府總管的兒子錢柏康從城門口跑來了,擦了把汗躬身在馬車門外請安,“煉師,小人在此恭候多時了!”他帶著王府許多下人,立刻分成兩隊站在馬車兩側。
守城的官軍緊跟其後,立即叫周遭車馬讓出了一條道,讓瑤光的兩輛車先進了城。
進了城門後,錢柏康上了馬,綴在瑤光的車旁,一路上連連致歉,“小人父親派了小人一早在城門口候著,隻近日為趕著太後千秋,來了好多江南有名的戲班子,又有許多二三流的班子也跟著來湊熱鬧,進城的車馬人口頗多,守城門的不免格外謹慎些,倒叫煉師久等了。”
瑤光笑道:“辛苦你了。”又問候錢媽媽和總管。
進到王府裏麵,瑤光薛娘子上了轎子,行至春暉園前。瑤光依舊謹慎守禮,不待轎子到春暉園大門就讓停轎,下來走了進去。
一進院子,綠雪和紫翎雙雙迎上來,滿臉堆笑,“太妃□□著煉師呢!”
紫翎更額外給瑤光行了個大禮,她對瑤光沒帶她出家非常感激。
一路上丫鬟們笑臉相迎,還未到太妃屋子,便有人打起簾子來迎。
瑤光走進去,見太妃斜靠在炕上,笑眯眯的,臉色倒也紅潤,心裏先是一鬆,先行了道門禮,又要行小輩禮,太妃忙叫李嬤嬤扶住,叫她近前來,看了兩眼便說,“瘦了!”
眾人趕快說,“雖瘦了些,人卻更精神了!”“怪道人常說太清宮梨溪山鍾靈毓秀,天下的靈氣有七分在那兒,良娣去了才幾日,就隱隱有仙氣了!”“可不是,更出眾了些!”“該叫煉師才對!”“對對對!”
瑤光對太妃屋子裏這種一人說好眾人來捧的場麵早見慣了,隻她今天穿的是靈慧祠道袍和道冠,眾人實在沒法誇,又知道太妃不大情願她出家,於是都改了往日把她從頭到腳的衣飾誇一遍的誇法,改誇她氣質更好了。
她嘴角噙著笑,問太妃病情如何,身體如何了,現可還吃著藥,胃口如何等等,又叫竹葉捧了禮物進來,指著兩匣子燕窩道:“這個,是我師父給的,這個是我的。”
太妃忙叫玉版接了老郡主送的那匣子燕窩,“替我多謝你師父,勞她老人家費心了。”隨後讓玉版把瑤光那匣子燕窩還給她,“你在山上清苦,又不能吃牛肉了,這東西是溫補的,正合你吃。”說著讓綠雪去囑咐吳嬤嬤,每隔三五日燉一盅給瑤光吃。
吳嬤嬤就和小竹竹葉在隔壁耳房呢,綠雪轉瞬回來:“吳嬤嬤說良娣不愛吃這個,不肯讓她做。”
瑤光忙笑道,“我是不大喜歡吃這個。且師姐和兩個師侄也沒使人天天做這個,觀中隻師父每日早餐吃一碗燕窩粥,若我也隔三差五地使吳嬤嬤做了吃,豈不叫人說我輕狂?”
太妃搖搖扇子笑道,“你師父,便我也要叫一聲堂姑母的,她老人家便是每天吃些個更金貴的東西也沒人說她!不過嘛,你師姐現有了徒兒孝敬,怕也是一天吃一盅的!還有你兩個師侄——我都打聽清楚了,姓宋的那個爹爹是四品武官,倒還罷了,她母親家可有錢,是閩東豪族,有好幾支船隊的生意;另一個姓李的,爹雖是個惹人厭的老古板,她娘卻是宗室出身,細算起來和你也還有些親戚呢,那一個也是個有錢的。人家關起院門來天天吃,隻你不知道罷了!”
太妃又笑,“再說,你早起陪著你師父吃飯,又和你師姐師侄們往來,怎麽好不送一些人家?便你真不愛這東西,現既知道你師父愛吃這一口,隔一陣子獻些個給她,才是正理呢!常言說,禮多人不怪嘛。”
瑤光心想,確實哦,她好一陣子沒有抱boss大腿的緊迫心理了,竟然沒想到這事。雖然她不用看師父臉色過日子,可是平日沒有孝敬也不成樣子。
這麽一想,她臉上便露出愧色,“是。您說得對。”
太妃問她:“你到靈慧祠這些天,看你師父吃穿用度如何?”
瑤光老實回答:“都是極好的。師父很會享福。”
太妃笑一笑,又問:“靈慧祠又不受人香火錢,又不幫人打醮算卦測八字,就算是皇家寺廟,一年不過撥個二三百兩銀子,那你師父享福的錢是從哪兒來的?”
瑤光一怔:“想必師父出家時的產業有不少出息?”
太妃微笑著搖一搖頭,用手中的團扇輕輕拍了拍瑤光的腦袋,“癡兒,你師父每隔幾年收兩個徒孫呢!家中沒錢沒人哪能入得她的靈慧祠?你那兩位師侄家中每年怕要孝敬你師父、師姐一兩千兩銀子。便是你——宮中每個月給你的二十兩銀子,到了靈慧祠,先有一半得給你師父做供養。”
瑤光一聽懵了,啊?原來她的工資一個月隻有十兩啊。前幾天算收入的時候算錯了。再一想,可不就該這樣嘛。她每天早飯都是在老郡主那裏吃的,午飯和晚飯才在自己院子吃,即便這樣,每天老郡主還會送一兩樣菜品點心給她。而且,人家老郡主年輕時住的退思居那麽舒適的樣子都白給她住了,她院中人也使老郡主雇的婢女呢。她能一點錢都不付?於是羞愧道:“是我疏忽了。”
享受完沒有不可描述服務的古代spa,瑤光和薛娘子做東,請陳三嫂、高娘子一起在暖雲深吃了晚飯,四人才回了山上。
回到靈慧祠後,瑤光思量了兩日,實在難放下翠穀的那間別院。
她把自己的體己銀子也都拿出來,重新算了算。
她的體己一大部分來自於太妃的賞賜。
先前太妃多次給她綢緞珠寶,但這些一時間不好變現。別說翠溪鎮上沒有當鋪,就是有,這些禦賜之物也不好出手,但凡遇見個懂行的,猜出是她賣的,“端王良娣要典當度日”這消息一傳出去可糟糕得很。太妃倒是也給她了不少銀錢,尤其是她在綠柳莊住的那段日子。合計起來有三百多兩銀子和四五十吊錢。
另一部分收入她和薛娘子、院中的丫鬟們做扇子、床帳、花箋等物,賣給芸香樓收入。
從清明時到端午時回王府,這些小物件一共做了五批,刨除成本和人工費後,團扇一百二十把共獲利三十兩,摺扇一百把共獲利二十八兩,帳子四十四頂獲利六十兩,最賺錢的居然是後來做的那些加了香料的“求神專用閱後即焚”花箋,這種花箋每份芸香樓給的收購價是錢,刨除成本每一份可以獲利近500錢,在端午後回王府時,她們一共做了四十八份這樣的花箋,獲利二十四兩銀子。此外還有那些貼了花草葉子的花箋,她們改良了品種之後不做了,卻也是一份進項。
這些收入和薛娘子五五分成之後,瑤光分到共計收入了七十三兩二錢銀子。
賺錢不容易啊。
再看近來的開銷。
因為是奉皇命出家,所以瑤光在靈慧祠的吃穿住用都不用額外花錢,皇帝還要一年四季派人給老郡主送錢,再給瑤光一個月二十兩銀子的零花錢。
漱玉街的鋪子要五百六十兩,瑞蓮坊的鋪子四百兩,再加上縣衙過戶的手續費(成交價的3%)、給中人陳三嫂的中介費(成交價的2%),一共要一千兩(其中還要一些給縣衙蓋章的活動費)。
她和薛娘子合夥,所以一人出一半,這就去了五百兩。
這點心鋪子還沒開起來呢。若要開鋪子,原料、人手、做點心的物件都得要錢,且鋪子裏還得稍微裝修裝修。
樣樣都得花錢。
她自從回端王府,到靈慧祠,這段時間一樁生意還沒做呢,再要畫兩千多兩銀子買個並不能天天住著的宅院,實在不劃算。
薛娘子也是這麽勸她的。
但是瑤光一想到要是再去翠穀時知道這間別院被別人買走了,她的心就抽抽著疼痛。
煎熬了兩日,陳三嫂拿了過戶好的兩張鋪子的屋契來見瑤光薛娘子,說翠穀那院子的主家可以讓一百兩,瑤光當即拍板,買了!
陳三嫂喜出望外,連忙寫了契書,讓瑤光先簽了,她再拿去給人家簽,之後便能過戶了。
隔天陳三嫂帶了簽好字的契書再來靈慧祠,瑤光交了中介費和預付給縣衙的過戶費用,這才放下心。
她撫摸著契書感歎,我終於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了。在這個地方。
所以還是要出家當女道士啊!這個時代的普通女人根本沒置地置產的資格。
她看著契書上注明業主“坤道韓玄璣”那幾個字,露出淡淡微笑。
作者有話要說: 賺錢不易,花錢卻很容易。
第55章 京城一日遊
買好房子這天夜裏樂得她做夢都在笑。哈哈哈!我終於有家了!有我自己的房子了!
作為一個現代女性什麽都沒一幢屬於自己的房子貼心。
尤其瑤光年少時就四海為家求學的時候所有家當兩隻行李箱就能裝下每到一處都是租房子她總是幻想著什麽時候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能按自己的喜好去裝修不要地毯,隻鋪純原木色的木地板就行臥室的牆要刷成玫瑰灰色,又溫暖又寧靜,客廳的牆可以喜歡的時候就換一換,鮭魚粉也好,薄荷綠塔斯卡尼黃和磚紅都不錯,廚房她喜歡用複古的瓷磚牆在案板上方貼上三四排,雖然很難清洗濺在瓷磚縫裏的油汙,但是好看啊!衛生間……一定要有浴缸!然後牆壁一半貼成雀卵青的方瓷磚一半刷成香芋紫或者薰衣草紫其實類似一種血柚外皮的粉色也不錯……
到了這裏不管是斕曦苑、杏芳院還是退思居全都是她的工作單位提供的宿舍。並不是屬於她自己的家。
她曾跟薛娘子說,要是一個人連躺在自己身邊的人是誰都無法選擇還談何自由同樣的,要是你連一個屬於自己的、完全私密的、可以把一切外物排除在外的地方都沒有,也不能算是自由。
當然這隻是她的看法。
薛娘子覺得,我的肉身就是我自由的靈魂住的房子,住宿舍還是住自己買的屋子,其實沒有區別。
瑤光說自己沒她想得開。
不過,買鋪子瑤光花了五百二十五兩,別院最後定下兩千五百兩的交易價,再加上給陳三嫂的中介費、到縣衙的過戶費,又要出兩千七百五十兩,這兩樣下來,那三千五百兩現銀立刻所剩無幾。頓時生出危機感。
瑤光和薛娘子商量,打算把庫房裏一些藥材取出來拿到藥店賣了換些現金。藥材不像珠寶古玩,放得久了會失去藥性,所以即使富貴人家也會常常到藥店淘換名貴的藥材。
她從來不相信吃燕窩能養顏,本想先把存貨裏那些什麽血燕、金絲燕盞都撿出來賣了,薛娘子和吳嬤嬤都堅決不同意,都道這是極難得的東西,小心放著,將來拿來送人是極好的。
薛娘子提醒瑤光:“宋李兩位師侄不久就要還俗、嫁人,接著就要生子了,你到時準備送什麽禮物?我自己雖不吃燕窩,但教過的幾個學生後便知道京城這裏富貴人家的女兒剛一有孕娘家便會送許多燕窩過去,待生產那天,還要專門熬了血燕粥派得力的嬤嬤送去呢。”
原來燕窩還是京城孕婦產婦的專門滋養品。
如此一來隻能找別的藥材了。
吳嬤嬤和薛娘子都懂些藥理,幫著揀選了一批不易保存又不怎麽常用的藥材,叫竹葉領了一個婢女去藥店賣了,換了一百五十兩銀子。
不想此事第二日便被老郡主知道了。
她把瑤光叫去問:“你是要去探望你婆婆麽?別瞎折騰了,她那兒什麽沒有?你近日又忙著讀書念經哪有空給她做什麽針線孝敬。這樣,我寫一封信,說些好話,你帶去給你婆婆,再買幾盒暖雲深的細點,這就行了!”
瑤光低頭暗叫“慚愧”。一晃眼,她來靈慧祠已經十天有餘了。她天天忙,忙著學《道德經》,忙著練書法,忙著看鋪子看別院置產,忙著想做什麽點心發財……閑來還得琢磨怎麽複製老郡主的畫像,竟把當初出家時答應太妃的“一旬回來看望一次”的諾言忘了。
不過,太妃也還沒派人來探望她也就是了。
瑤光想,莫非前任大boss在忙著給端王選妃,忘了我這茬了?還是,人一走,茶就涼,太妃有了新的腿部掛件了?
再就是……恐怕出了些什麽事,讓太妃無暇打發人來。莫不是她病了?
瑤光向老郡主道了謝,忙回房手書一封問候太妃,又問可否兩日後去探視。信寫好,讓竹葉拿到車馬行找了個常往京城送信的人送到端王府。
當天晚上,車馬行的人便帶回來了回信。
信是李嬤嬤寫的,說太妃自從瑤光出家後很是鬱悶,病了,兩天前才好了些,太妃吩咐了,叫她不用帶什麽東西,隻她自己人好好地來就行了。這陣子直到六月底太後千秋太妃都會在王府,她隨時可以來。
瑤光讀完信去稟了老郡主,說好兩日後去端王府探視太妃。
老郡主聽說太妃身體不適,立即叫她的侍女:“去拿一匣子金絲燕盞。你帶去給你婆婆吧。”
瑤光拜謝過,心想,這燕窩果真是探病、看望孕婦產婦都用得上的禮物啊。
到了回京那天,瑤光一早起來打扮好,拜辭了老郡主和張師姐出門。
宋李兩位師侄堅持要將瑤光送到鎮上(這樣她倆便能順便在鎮上玩耍一日)。
瑤光帶了薛娘子、竹葉、吳嬤嬤,本不想帶上小竹,臨出門時看她並不敢像上次去太清宮那樣上前拉住自己衣襟不叫走,隻是眼淚汪汪,扁著小嘴兒,十分可憐的樣子,一時心軟,又叫竹葉:“罷了,領著她吧。”小竹喜得原地拍手蹦躂了幾下,眼睛裏還有淚花呢,又笑了,還拍拍小胸脯保證:“我一定乖乖的。也不要竹葉姐姐抱,我寄幾走!”她五周歲了,好多話還是說不清楚,不管竹葉糾正多少次,依然把“自己”叫“寄幾”。
瑤光摸摸小竹毛絨絨的小狗頭,“那可要一言為定啊!要是你讓姐姐抱了,今天回來時就不給你買糖吃了。”
就這樣,一行人扶老攜幼,帶著零零總總各樣禮物,租了兩輛馬車下山。
這一路,可比瑤光當初上山奉道時快得多了!
早上六點出門,上午九點不到便到了京城門口。
這時代的馬車大多是四輪,由兩匹馬拉,在寬敞平穩的大周管道上全速跑起來的話時速能達到三四十公裏。但真要跑那麽快的話,坐車的人屁股就遭殃了,因為雖然管道的路麵平穩,馬車輪子卻基本是木輪子,隻貼了一層厚牛皮,車也沒什麽減震措施,跑快了車裏的人就會咣咣咣地全方位震動。但要把馬車時速控製在二十公裏以內,就比較舒適了,一點不影響乘客們談笑玩耍吃小零食。
到了京城門口,遠遠一看就知道與往日不同,進城的商隊、車隊極多,還有好些挑著彩旗。走近些了才知道這些彩旗大多是戲班子的,旗子上繡著戲班的名字,還有踩高蹺、耍火棍的雜耍班子,牽著披紅掛彩駱駝和小醜打扮的狗熊的馬戲班子。這些戲班、雜耍班的隊伍和進城的百姓分開,另排了一隊。大約是枯站著無趣,有些雜耍班子就一邊排隊一邊叫小徒弟們露一小手,也是為自己班子揚揚名氣的意思。
小竹看見其中有個耍猴的,小猴子穿著紅袍子,係著金帶,頭上還帶了有金雞翎紮大紅絨球的一頂金冠,抓著一根木棒跟著鑼聲鼓點奔跑,喜得趴在車窗上叫竹葉和瑤光,“姐姐、師父,你們看!”
瑤光湊在車窗前一看,見另一隻穿著綠袍子的小猴跑來了,兩隻小爪中拿了一對塗了金漆的木頭“銅錘”,隨著鼓點鑼聲跟拿木棒的小猴對打起來,也是覺得有趣。還別說,在講究動物權的現代,瑤光還真沒看過猴戲、馬戲。
打了一會兒,猴戲演完了,耍猴的人便拿著銅鑼來收錢,圍觀群眾們也有給錢的,更多人一哄而散。
瑤光看著敲鑼的漢子一身補丁衣服,滿麵愁苦,從草鞋縫裏露出的腳趾也髒兮兮的,但他領著的那兩個孩子倒穿得十分整潔鮮亮,每個人腳上都穿著布鞋,那個大點的孩子不過八、九歲,小的大約也就五六歲。
瑤光去過綠柳莊附近的那些村莊後知道,許多農人並不給孩子做鞋,覺得孩子腳長得快,春夏穿草鞋就行了,冬天就在草鞋裏塞上破布和一些羽毛。
她歎了一聲“可憐天下父母心”,讓竹葉使車夫給個那漢子兩串錢。薛娘子也給了一串錢,歎道:“這父親頗有風霜之色,兩個孩子倒照顧得周全。隻不知道他們遭了什麽難,離鄉背井地做這個營生。唉。”
瑤光搖頭笑道:“我聽說做猴戲的人都是世代相傳的手藝。想來他們家在什麽窮山惡水的地界,地薄,養不活人,才出來做這個行當。唉。”
幸福都是對比出來的。
漢子接了錢,大約是問了車夫是誰給的,懵懵環顧四周一圈才找到瑤光坐的車子,也不敢過來,隻遠遠地領著兩個孩子對她拱手拜謝。他肩上坐著的那兩隻小猴也一起拱手拜了拜。
這時王府總管的兒子錢柏康從城門口跑來了,擦了把汗躬身在馬車門外請安,“煉師,小人在此恭候多時了!”他帶著王府許多下人,立刻分成兩隊站在馬車兩側。
守城的官軍緊跟其後,立即叫周遭車馬讓出了一條道,讓瑤光的兩輛車先進了城。
進了城門後,錢柏康上了馬,綴在瑤光的車旁,一路上連連致歉,“小人父親派了小人一早在城門口候著,隻近日為趕著太後千秋,來了好多江南有名的戲班子,又有許多二三流的班子也跟著來湊熱鬧,進城的車馬人口頗多,守城門的不免格外謹慎些,倒叫煉師久等了。”
瑤光笑道:“辛苦你了。”又問候錢媽媽和總管。
進到王府裏麵,瑤光薛娘子上了轎子,行至春暉園前。瑤光依舊謹慎守禮,不待轎子到春暉園大門就讓停轎,下來走了進去。
一進院子,綠雪和紫翎雙雙迎上來,滿臉堆笑,“太妃□□著煉師呢!”
紫翎更額外給瑤光行了個大禮,她對瑤光沒帶她出家非常感激。
一路上丫鬟們笑臉相迎,還未到太妃屋子,便有人打起簾子來迎。
瑤光走進去,見太妃斜靠在炕上,笑眯眯的,臉色倒也紅潤,心裏先是一鬆,先行了道門禮,又要行小輩禮,太妃忙叫李嬤嬤扶住,叫她近前來,看了兩眼便說,“瘦了!”
眾人趕快說,“雖瘦了些,人卻更精神了!”“怪道人常說太清宮梨溪山鍾靈毓秀,天下的靈氣有七分在那兒,良娣去了才幾日,就隱隱有仙氣了!”“可不是,更出眾了些!”“該叫煉師才對!”“對對對!”
瑤光對太妃屋子裏這種一人說好眾人來捧的場麵早見慣了,隻她今天穿的是靈慧祠道袍和道冠,眾人實在沒法誇,又知道太妃不大情願她出家,於是都改了往日把她從頭到腳的衣飾誇一遍的誇法,改誇她氣質更好了。
她嘴角噙著笑,問太妃病情如何,身體如何了,現可還吃著藥,胃口如何等等,又叫竹葉捧了禮物進來,指著兩匣子燕窩道:“這個,是我師父給的,這個是我的。”
太妃忙叫玉版接了老郡主送的那匣子燕窩,“替我多謝你師父,勞她老人家費心了。”隨後讓玉版把瑤光那匣子燕窩還給她,“你在山上清苦,又不能吃牛肉了,這東西是溫補的,正合你吃。”說著讓綠雪去囑咐吳嬤嬤,每隔三五日燉一盅給瑤光吃。
吳嬤嬤就和小竹竹葉在隔壁耳房呢,綠雪轉瞬回來:“吳嬤嬤說良娣不愛吃這個,不肯讓她做。”
瑤光忙笑道,“我是不大喜歡吃這個。且師姐和兩個師侄也沒使人天天做這個,觀中隻師父每日早餐吃一碗燕窩粥,若我也隔三差五地使吳嬤嬤做了吃,豈不叫人說我輕狂?”
太妃搖搖扇子笑道,“你師父,便我也要叫一聲堂姑母的,她老人家便是每天吃些個更金貴的東西也沒人說她!不過嘛,你師姐現有了徒兒孝敬,怕也是一天吃一盅的!還有你兩個師侄——我都打聽清楚了,姓宋的那個爹爹是四品武官,倒還罷了,她母親家可有錢,是閩東豪族,有好幾支船隊的生意;另一個姓李的,爹雖是個惹人厭的老古板,她娘卻是宗室出身,細算起來和你也還有些親戚呢,那一個也是個有錢的。人家關起院門來天天吃,隻你不知道罷了!”
太妃又笑,“再說,你早起陪著你師父吃飯,又和你師姐師侄們往來,怎麽好不送一些人家?便你真不愛這東西,現既知道你師父愛吃這一口,隔一陣子獻些個給她,才是正理呢!常言說,禮多人不怪嘛。”
瑤光心想,確實哦,她好一陣子沒有抱boss大腿的緊迫心理了,竟然沒想到這事。雖然她不用看師父臉色過日子,可是平日沒有孝敬也不成樣子。
這麽一想,她臉上便露出愧色,“是。您說得對。”
太妃問她:“你到靈慧祠這些天,看你師父吃穿用度如何?”
瑤光老實回答:“都是極好的。師父很會享福。”
太妃笑一笑,又問:“靈慧祠又不受人香火錢,又不幫人打醮算卦測八字,就算是皇家寺廟,一年不過撥個二三百兩銀子,那你師父享福的錢是從哪兒來的?”
瑤光一怔:“想必師父出家時的產業有不少出息?”
太妃微笑著搖一搖頭,用手中的團扇輕輕拍了拍瑤光的腦袋,“癡兒,你師父每隔幾年收兩個徒孫呢!家中沒錢沒人哪能入得她的靈慧祠?你那兩位師侄家中每年怕要孝敬你師父、師姐一兩千兩銀子。便是你——宮中每個月給你的二十兩銀子,到了靈慧祠,先有一半得給你師父做供養。”
瑤光一聽懵了,啊?原來她的工資一個月隻有十兩啊。前幾天算收入的時候算錯了。再一想,可不就該這樣嘛。她每天早飯都是在老郡主那裏吃的,午飯和晚飯才在自己院子吃,即便這樣,每天老郡主還會送一兩樣菜品點心給她。而且,人家老郡主年輕時住的退思居那麽舒適的樣子都白給她住了,她院中人也使老郡主雇的婢女呢。她能一點錢都不付?於是羞愧道:“是我疏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