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一步,自封為王6
穿成孽女,炮灰,大冤種後 作者:白色的薑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審訊所得到的結論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如果是真的,樊忠就搞不懂了。
和親可是東黎國提出了的,為什麽大月國同意了也封了和親公主都走了一半路了,東黎國怎地會反悔?
反悔也就罷了,反正和樂公主也不是很樂意。
那他們難道不應該給皇上寫國書取消和親,怎麽可以半路截殺公主?
這樣做他們難道不怕引起兩國之間戰爭嗎?
樊忠一介武夫的思維是直的,一下子沒有轉過彎。
如果他將這個問題拋給月一域,那她會感慨那些都是超級政客,普通人哪裏能懂得他們的快樂。
和親隊伍不得不停下來商量對策。
本來,樊忠對月一域總是敬而遠之,但是經過這次的對敵。
他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公主是這樣的公主嗎?太匪夷所思了有沒有?
於是,他下意識會去詢問月一域,也許公主殿下會有獨到的見解。
“公主,您說真的會是東黎國的人要致我們於死地嗎?如果是,那我們還要繼續前進嗎?
或者我們直接返回大月王朝,把這個事情跟陛下匯報一番好有對策。”
回去那是不可能的,箭已離弦哪能回頭。
月一域沉吟片刻才回答道。
“樊將軍,咱們這是進退不得了呀!
我們如今對大月國而言那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肯定是回不去了。
東黎國估計也不怎麽歡迎我們,或許他們還巴不得我們出不來大月國邊境。
至於這群黑人是哪方勢力,對現在的我們而言暫時不是最重要的,他們說自己是東黎國的,難道就沒有半點水分了嗎?
誰知道是不是靈炎國,或者是北昭國的栽贓嫁禍?
還有可能三國都出手了,這是這是第一批找上來的。
先不考慮這些,咱們至少要在這些人的圍殺中先存活下來。
樊將軍,我們趕緊先抵達天賜之地,隻有到那裏我們才能得到喘息。”
月一域並沒有將自己的打算全盤托出,先到那所謂的天賜之地再說吧!
樊忠皺著眉頭,有些頭疼。
他想說什麽又不知該如何開口,囁嚅著最終也隻能應道。
“是。”
再次開拔,卻多了二十多個被廢了武功的黑衣人,速度上就慢了許多。
果然,如他們之前所猜測的,劫殺者接連不斷的出現。
熟悉的套路、熟悉的手段,讓這些劫殺者通通有來無回。
因為沒有放走任何一個漏網之魚,因此月一域他們對付劫殺者的手段也沒有被泄露。
但是,屢次出手總是如肉包子打狗般有去無回,漸漸的他們也知道這支和親隊伍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除非派大部隊去絞殺否則壓根傷不到人家。
也不知道隨行保護的是哪位將軍,如此手段怎會籍籍無名?
到底是大月國人才濟濟看不上這位將軍,還是這本來就是大月國隱藏的秘密武器,此番讓他保護和親公主為的就是引蛇出洞?
那些幕後之人恨得咬牙切齒。
為了劫殺行動可以進行得幹淨利落,他們都派出了以一當十的精銳。
損失了這麽多他們也很心痛,好不好。
這麽多天過去,想必和親隊伍已經抵達天賜之地了吧?
~
月一域確實來到了天賜之地的邊緣地帶,遠遠地就聽到奔騰江流而發出的轟鳴聲。
從第一批黑衣人出現,又先後來了七八批劫殺者。
基本上每天都會收獲十多二十個被廢掉武功的俘虜,到現在俘虜的人數倒是快有和親隊伍人數的兩倍了。
一路上他們踩著鮮血走到了這裏,也真的有些筋疲力盡。
“公主,前麵就到天賜之地了。我們隻要繞著天賜之地的邊緣走,就可繞過交匯的通沙江、讚詠江,就可以到達東黎國境內。”
樊忠走到月一域身邊,同她說起接下來的行程。
“你是說,有一條繞著天賜之地的道路?這條路寬嗎?
樊將軍,你覺得有沒有可能,有人在這條必經之路上設下陷阱埋伏?”
不是月一域思慮過度,而是換位思考如果她是劫殺者,那她一定不會放過這麽好的地方設陷阱埋伏敵人的。
“那不能。公主,您有所不知,沒有人敢在天賜之地大開殺戒。
如果真有人敢這麽做,不但他自己會不得好死,還會帶累家族甚至還會讓那人所在國家遭受天災人禍。
這是眾所周知的,公主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月一域:……
月一域思忖片刻,說出一句。
“這可真不錯!”
樊忠壓根不知道這位越來越神秘的公主心中所想。
隻是看到那些半死不活的俘虜們,還是沒忍住,問道。
“公主,我們帶這麽多廢物做什麽?既拖累行程又浪費糧食。”
眼神陰森森射向那些因為被廢了武功已經生無可戀的大漢。
“他們呀,隻可惜就這麽幾個。不急,留著他們有大用。看看他們可是有一把力氣呢,哪怕再沒用做苦力總是可以的。
哪怕找人牙子賣掉,一個十兩銀子也有兩千兩了吧,費點糧食虧不了。”
月一域根本沒有壓低聲音。
彩蝶、墨蜓:好有道理,公主果然是公主,太有想法了。
樊忠:好會開源節流的公主,我怎麽想不到可以把俘虜賣給人牙子?以後可以效仿賺一筆了。
其他人:……有道理。
“好了,休息夠了就出發。我也想看看這天賜之地到底有什麽門道。”
月一域言語中的躍躍欲試讓所有人都一陣頭皮發緊,總感覺他們的公主大人要搞事。
搞大事!
~
天賜之地,其形狀如同圓錐形被切到大半,隻餘三分之一被丟在兩河交匯的地方。
一麵是緩坡覆蓋在兩河的交匯點上,沿邊是一條天然形成的棧橋,大大的c型貫徹四國的邊境,真是巧妙至極。
緩坡到山體的一半位置急轉直上,這樣的陡坡直接到山頂位置,普通人難以攀登。
山體的背麵以他們現在的視線範圍,壓根看不到,但原主記憶中的常識告訴她那裏是筆直而下的懸崖峭壁,根本沒有人能徒手往那裏通行。
正因為天賜之地的特殊,所以沒有人敢破壞這裏的一點點。
“我決定了,我要在這裏占山為王!”
如果是真的,樊忠就搞不懂了。
和親可是東黎國提出了的,為什麽大月國同意了也封了和親公主都走了一半路了,東黎國怎地會反悔?
反悔也就罷了,反正和樂公主也不是很樂意。
那他們難道不應該給皇上寫國書取消和親,怎麽可以半路截殺公主?
這樣做他們難道不怕引起兩國之間戰爭嗎?
樊忠一介武夫的思維是直的,一下子沒有轉過彎。
如果他將這個問題拋給月一域,那她會感慨那些都是超級政客,普通人哪裏能懂得他們的快樂。
和親隊伍不得不停下來商量對策。
本來,樊忠對月一域總是敬而遠之,但是經過這次的對敵。
他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公主是這樣的公主嗎?太匪夷所思了有沒有?
於是,他下意識會去詢問月一域,也許公主殿下會有獨到的見解。
“公主,您說真的會是東黎國的人要致我們於死地嗎?如果是,那我們還要繼續前進嗎?
或者我們直接返回大月王朝,把這個事情跟陛下匯報一番好有對策。”
回去那是不可能的,箭已離弦哪能回頭。
月一域沉吟片刻才回答道。
“樊將軍,咱們這是進退不得了呀!
我們如今對大月國而言那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肯定是回不去了。
東黎國估計也不怎麽歡迎我們,或許他們還巴不得我們出不來大月國邊境。
至於這群黑人是哪方勢力,對現在的我們而言暫時不是最重要的,他們說自己是東黎國的,難道就沒有半點水分了嗎?
誰知道是不是靈炎國,或者是北昭國的栽贓嫁禍?
還有可能三國都出手了,這是這是第一批找上來的。
先不考慮這些,咱們至少要在這些人的圍殺中先存活下來。
樊將軍,我們趕緊先抵達天賜之地,隻有到那裏我們才能得到喘息。”
月一域並沒有將自己的打算全盤托出,先到那所謂的天賜之地再說吧!
樊忠皺著眉頭,有些頭疼。
他想說什麽又不知該如何開口,囁嚅著最終也隻能應道。
“是。”
再次開拔,卻多了二十多個被廢了武功的黑衣人,速度上就慢了許多。
果然,如他們之前所猜測的,劫殺者接連不斷的出現。
熟悉的套路、熟悉的手段,讓這些劫殺者通通有來無回。
因為沒有放走任何一個漏網之魚,因此月一域他們對付劫殺者的手段也沒有被泄露。
但是,屢次出手總是如肉包子打狗般有去無回,漸漸的他們也知道這支和親隊伍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除非派大部隊去絞殺否則壓根傷不到人家。
也不知道隨行保護的是哪位將軍,如此手段怎會籍籍無名?
到底是大月國人才濟濟看不上這位將軍,還是這本來就是大月國隱藏的秘密武器,此番讓他保護和親公主為的就是引蛇出洞?
那些幕後之人恨得咬牙切齒。
為了劫殺行動可以進行得幹淨利落,他們都派出了以一當十的精銳。
損失了這麽多他們也很心痛,好不好。
這麽多天過去,想必和親隊伍已經抵達天賜之地了吧?
~
月一域確實來到了天賜之地的邊緣地帶,遠遠地就聽到奔騰江流而發出的轟鳴聲。
從第一批黑衣人出現,又先後來了七八批劫殺者。
基本上每天都會收獲十多二十個被廢掉武功的俘虜,到現在俘虜的人數倒是快有和親隊伍人數的兩倍了。
一路上他們踩著鮮血走到了這裏,也真的有些筋疲力盡。
“公主,前麵就到天賜之地了。我們隻要繞著天賜之地的邊緣走,就可繞過交匯的通沙江、讚詠江,就可以到達東黎國境內。”
樊忠走到月一域身邊,同她說起接下來的行程。
“你是說,有一條繞著天賜之地的道路?這條路寬嗎?
樊將軍,你覺得有沒有可能,有人在這條必經之路上設下陷阱埋伏?”
不是月一域思慮過度,而是換位思考如果她是劫殺者,那她一定不會放過這麽好的地方設陷阱埋伏敵人的。
“那不能。公主,您有所不知,沒有人敢在天賜之地大開殺戒。
如果真有人敢這麽做,不但他自己會不得好死,還會帶累家族甚至還會讓那人所在國家遭受天災人禍。
這是眾所周知的,公主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月一域:……
月一域思忖片刻,說出一句。
“這可真不錯!”
樊忠壓根不知道這位越來越神秘的公主心中所想。
隻是看到那些半死不活的俘虜們,還是沒忍住,問道。
“公主,我們帶這麽多廢物做什麽?既拖累行程又浪費糧食。”
眼神陰森森射向那些因為被廢了武功已經生無可戀的大漢。
“他們呀,隻可惜就這麽幾個。不急,留著他們有大用。看看他們可是有一把力氣呢,哪怕再沒用做苦力總是可以的。
哪怕找人牙子賣掉,一個十兩銀子也有兩千兩了吧,費點糧食虧不了。”
月一域根本沒有壓低聲音。
彩蝶、墨蜓:好有道理,公主果然是公主,太有想法了。
樊忠:好會開源節流的公主,我怎麽想不到可以把俘虜賣給人牙子?以後可以效仿賺一筆了。
其他人:……有道理。
“好了,休息夠了就出發。我也想看看這天賜之地到底有什麽門道。”
月一域言語中的躍躍欲試讓所有人都一陣頭皮發緊,總感覺他們的公主大人要搞事。
搞大事!
~
天賜之地,其形狀如同圓錐形被切到大半,隻餘三分之一被丟在兩河交匯的地方。
一麵是緩坡覆蓋在兩河的交匯點上,沿邊是一條天然形成的棧橋,大大的c型貫徹四國的邊境,真是巧妙至極。
緩坡到山體的一半位置急轉直上,這樣的陡坡直接到山頂位置,普通人難以攀登。
山體的背麵以他們現在的視線範圍,壓根看不到,但原主記憶中的常識告訴她那裏是筆直而下的懸崖峭壁,根本沒有人能徒手往那裏通行。
正因為天賜之地的特殊,所以沒有人敢破壞這裏的一點點。
“我決定了,我要在這裏占山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