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和狗沿著河道走向鄰家宅邸,阿鈴蹲在地麵上目送。隻見他拐過隨處剝落斷裂的寒磣木板圍牆,消失在宅邸北側。
“那人是阿鈴的鄰居。”阿園說,“你知道他是什麽人嗎?”
“阿母說過他是旗本。”
阿鈴摸著發痛的喉嚨,站起身來。她心想,最好不要說出阿藤大姨說過他是“窮旗本”這件事。
“回去吧?”阿園牽著小丸的手說,“還好沒被阿母他們發現,要不然一定會狠狠挨一頓罵。”
阿園突然覺得很累似的嘆了一口氣。慶賀宴席才剛要開始,她卻看似很想回家。
因此阿鈴也就沒說出心裏的疑問:呃,阿園,你看到小丸身邊那個穿紅衣的女孩了嗎?
總之女孩已經消失。河道上的漣漪看上去涼颼颼的,阿鈴打了個哆嗦。
“筒屋”這名稱在五穀批發商中是個很罕見的字號,在所有商家中也很稀罕。其實,這字號其來有自。
說起來“筒屋”本來並非字號,而是通稱。本來的字號很平凡,取自上上一代開業老闆的故鄉地名“三河屋”1,而“筒屋”這個稱呼,正是到鋪子買五穀的客人開始叫的。
1三河國,愛知縣東部地區的舊稱。
無論白米、五穀、味噌、醬油或油,客人到零賣鋪子買東西時一般都會自備容器,三河屋當然也不例外。可是屢次看到腳力不好的老人及奉命來買東西的小孩因雨天路滑或不小心跌倒,將剛買的一升紅豆或稗子整個撒在地上。上上代老闆左思右想:有沒有即使失手掉落或跌倒時,五穀也不會撒出來的容器?他和老闆娘商量,請熟識的棉布批發商幫忙,最後定做了大小兩種袋子。大的可以裝一升紅豆,小的可以裝半升五穀,裝入五穀後勒緊繩子,即成筒狀的袋子。棉布很耐用,耐磨損。客人來購物時,先量好客人要的五穀再裝入袋子,之後請客人下次再帶來。也就是說,袋子是免費提供的,對鋪子而言這其實是一筆大開銷。
但老闆依舊決心試試看,結果意外地廣受好評。於是客人對這家用筒狀袋子賣五穀的鋪子,不再稱呼其為三河屋,直接就叫“筒屋”;這正是“筒屋”字號的由來。
隻是不久後發生了各種麻煩事,他們不得不改變這種對每位來鋪子的客人都給袋子的做法。有些客人弄丟前回給的袋子又捧著方木盒來買;有些客人則表示隻想買袋子。此外,流失客戶的鄰近五穀批發商也故意找碴,花錢僱人接二連三來買最便宜的稗子。結果,筒屋因此蒙受不小的損失。畢竟無論買的商品再怎麽便宜,都必須給新客人袋子裝,這樣一來,新客人越多,筒屋就得損失越多袋子。
最後隻好換個方式,客人索取時才給袋子,而且不單賣袋子。下回客人再來買東西時,如果帶袋子來,就繼續用袋子裝五穀。此後筒屋就一直以這種方式做生意,現在的老闆和角助自然也不例外。
今天慶賀上一代老闆古稀的宴席,重頭戲正是體現筒屋名稱由來的筒狀料理。
這是太一郎的苦心傑作。雖說這回是食材豐富的春季宴席,但光是依次送出應時料理也沒什麽意思,太一郎左思右想:有沒有更適合筒屋的菜色呢?苦思的成果正是筒狀料理。
這天的菜單考慮到主角大老闆的年紀,加上事前打聽了大老闆口味的好惡,大致上都選擇鬆軟上口的料理。小菜是芥末拌油菜花,盛在類似小酒杯的小碗中,另有兩小片烤花椒江珧1。鰹魚季節還早,再說老人家近來幾乎不吃生鮮東西,因此略過生魚片。碗湯是銀魚豆腐湯,其次是澆上味噌的竹筍、煎蛋卷,之後是烤鯛魚,最後才是費心製作的筒狀料理。
1一種貝類。
鯿魚碎肉撒上切碎的青菜,製成筒狀後先蒸一下,再用細絲土當歸和豆腐皮包成筒狀用湯汁煮,盛在碗中後澆上浮著紅豆的勾芡,意謂五穀批發商本業和喜事的雙重意義。太一郎擔心料理太燙,會燙著老人家和孩子,他觀察著宴席上的狀況,等到時機適宜,才一齊送出。結果備受好評。客人打開碗蓋,看到裏麵盛著筒狀的豆腐皮卷時,熱鬧氣氛頓時高漲,有人憶起剛用筒狀袋子做生意時的辛勞和回憶,這話題又勾起其他話題,眾人聊開了。
擔任女侍的多惠聽著筒屋一家的歡笑,下樓到廚房,笑著向太一郎和年輕的修太報告好消息。兩人的表情明顯鬆了一口氣,打今早起始終繃著臉的太一郎,此刻總算放鬆了。
“看來沒白費工夫在該怎麽卷豆腐皮,沒人抱怨不方便吃呢。”
“這表示我們沒有白費時間。”太一郎說。
接下來隻剩下換口味的清爽醋拌涼菜和大老闆喜歡的毛豆飯,最後是水果。
“對了,老闆娘,剛剛阿藤姐要了些煎蛋卷,說是小姐愛吃,要給小姐配晚飯。”修太說。
“哎,我說過不能給她吃客人的料理。”
多惠皺起眉頭,太一郎則搖著頭說:“有什麽關係,隻不過是一道菜。”
“是啊。我也想問小姐,跟大老闆的煎蛋卷比,味道怎樣。”
修太還是個表情倔強稚氣未脫的小夥子,因為在高田屋受過嚴格訓練,他的動作利落,講話遺詞也很幹脆。廚藝雖還不及格,認真的態度一點也不輸給年輕時的太一郎。目前雖然隻負責廚房的準備工作,但是因為擅長做雞蛋料理,今晚的煎蛋卷工作大半交由他負責。
“那人是阿鈴的鄰居。”阿園說,“你知道他是什麽人嗎?”
“阿母說過他是旗本。”
阿鈴摸著發痛的喉嚨,站起身來。她心想,最好不要說出阿藤大姨說過他是“窮旗本”這件事。
“回去吧?”阿園牽著小丸的手說,“還好沒被阿母他們發現,要不然一定會狠狠挨一頓罵。”
阿園突然覺得很累似的嘆了一口氣。慶賀宴席才剛要開始,她卻看似很想回家。
因此阿鈴也就沒說出心裏的疑問:呃,阿園,你看到小丸身邊那個穿紅衣的女孩了嗎?
總之女孩已經消失。河道上的漣漪看上去涼颼颼的,阿鈴打了個哆嗦。
“筒屋”這名稱在五穀批發商中是個很罕見的字號,在所有商家中也很稀罕。其實,這字號其來有自。
說起來“筒屋”本來並非字號,而是通稱。本來的字號很平凡,取自上上一代開業老闆的故鄉地名“三河屋”1,而“筒屋”這個稱呼,正是到鋪子買五穀的客人開始叫的。
1三河國,愛知縣東部地區的舊稱。
無論白米、五穀、味噌、醬油或油,客人到零賣鋪子買東西時一般都會自備容器,三河屋當然也不例外。可是屢次看到腳力不好的老人及奉命來買東西的小孩因雨天路滑或不小心跌倒,將剛買的一升紅豆或稗子整個撒在地上。上上代老闆左思右想:有沒有即使失手掉落或跌倒時,五穀也不會撒出來的容器?他和老闆娘商量,請熟識的棉布批發商幫忙,最後定做了大小兩種袋子。大的可以裝一升紅豆,小的可以裝半升五穀,裝入五穀後勒緊繩子,即成筒狀的袋子。棉布很耐用,耐磨損。客人來購物時,先量好客人要的五穀再裝入袋子,之後請客人下次再帶來。也就是說,袋子是免費提供的,對鋪子而言這其實是一筆大開銷。
但老闆依舊決心試試看,結果意外地廣受好評。於是客人對這家用筒狀袋子賣五穀的鋪子,不再稱呼其為三河屋,直接就叫“筒屋”;這正是“筒屋”字號的由來。
隻是不久後發生了各種麻煩事,他們不得不改變這種對每位來鋪子的客人都給袋子的做法。有些客人弄丟前回給的袋子又捧著方木盒來買;有些客人則表示隻想買袋子。此外,流失客戶的鄰近五穀批發商也故意找碴,花錢僱人接二連三來買最便宜的稗子。結果,筒屋因此蒙受不小的損失。畢竟無論買的商品再怎麽便宜,都必須給新客人袋子裝,這樣一來,新客人越多,筒屋就得損失越多袋子。
最後隻好換個方式,客人索取時才給袋子,而且不單賣袋子。下回客人再來買東西時,如果帶袋子來,就繼續用袋子裝五穀。此後筒屋就一直以這種方式做生意,現在的老闆和角助自然也不例外。
今天慶賀上一代老闆古稀的宴席,重頭戲正是體現筒屋名稱由來的筒狀料理。
這是太一郎的苦心傑作。雖說這回是食材豐富的春季宴席,但光是依次送出應時料理也沒什麽意思,太一郎左思右想:有沒有更適合筒屋的菜色呢?苦思的成果正是筒狀料理。
這天的菜單考慮到主角大老闆的年紀,加上事前打聽了大老闆口味的好惡,大致上都選擇鬆軟上口的料理。小菜是芥末拌油菜花,盛在類似小酒杯的小碗中,另有兩小片烤花椒江珧1。鰹魚季節還早,再說老人家近來幾乎不吃生鮮東西,因此略過生魚片。碗湯是銀魚豆腐湯,其次是澆上味噌的竹筍、煎蛋卷,之後是烤鯛魚,最後才是費心製作的筒狀料理。
1一種貝類。
鯿魚碎肉撒上切碎的青菜,製成筒狀後先蒸一下,再用細絲土當歸和豆腐皮包成筒狀用湯汁煮,盛在碗中後澆上浮著紅豆的勾芡,意謂五穀批發商本業和喜事的雙重意義。太一郎擔心料理太燙,會燙著老人家和孩子,他觀察著宴席上的狀況,等到時機適宜,才一齊送出。結果備受好評。客人打開碗蓋,看到裏麵盛著筒狀的豆腐皮卷時,熱鬧氣氛頓時高漲,有人憶起剛用筒狀袋子做生意時的辛勞和回憶,這話題又勾起其他話題,眾人聊開了。
擔任女侍的多惠聽著筒屋一家的歡笑,下樓到廚房,笑著向太一郎和年輕的修太報告好消息。兩人的表情明顯鬆了一口氣,打今早起始終繃著臉的太一郎,此刻總算放鬆了。
“看來沒白費工夫在該怎麽卷豆腐皮,沒人抱怨不方便吃呢。”
“這表示我們沒有白費時間。”太一郎說。
接下來隻剩下換口味的清爽醋拌涼菜和大老闆喜歡的毛豆飯,最後是水果。
“對了,老闆娘,剛剛阿藤姐要了些煎蛋卷,說是小姐愛吃,要給小姐配晚飯。”修太說。
“哎,我說過不能給她吃客人的料理。”
多惠皺起眉頭,太一郎則搖著頭說:“有什麽關係,隻不過是一道菜。”
“是啊。我也想問小姐,跟大老闆的煎蛋卷比,味道怎樣。”
修太還是個表情倔強稚氣未脫的小夥子,因為在高田屋受過嚴格訓練,他的動作利落,講話遺詞也很幹脆。廚藝雖還不及格,認真的態度一點也不輸給年輕時的太一郎。目前雖然隻負責廚房的準備工作,但是因為擅長做雞蛋料理,今晚的煎蛋卷工作大半交由他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