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王直是發小又是同學,王直也是個男人女相的膚白帥哥,但和徐通在一起就自慚形穢了。


    王直是個二級殘廢,而徐帥哥1.82米,標準的高、富、帥。


    不僅是外形出眾,人家還秀外慧中,從小就聰明絕頂,玩什麽像什麽。


    玩風箏,自做自放,參加風箏大賽拿獎;玩攝影,自拍自洗,參加攝影大賽拿獎。


    那年頭還是像紙相機,相片照出來需要衝洗的,一般都是去專業照相館衝洗,人家完全都是自己包辦。


    而且他還天生就有音樂細胞,彈得一手好吉他,彈鋼琴、吹簫,似乎任何樂器都難不倒他。


    從小學習又好,又懂事、早熟,性格沉穩老練,會說話、會來事,所以走到哪裏都被關注、都是寵兒,可以說,是得到上帝眷顧的幸運兒。


    他後來的人生軌跡,也的確可以用一帆風順來形容,雖然他並沒有上大學,而是上了供電局的子弟技校。


    但那個年代供電局的技校畢業證,其實比普通大學的文憑更有含金量。


    徐通畢業後在供電局可謂一帆風順。


    他的家族是供電係統世家,各方麵的人脈關係得天獨厚,再加上自身的優秀,很快就在單位嶄露頭角。


    參加工作僅僅兩年,就升任技術副工,就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人生第一次小小挫折,他與他的家庭發生了衝突。


    徐通的奶奶不是親生的,是他爺爺文革平反後,後續的,他家是個大家庭,一家人都住在一起。


    80年代初就有兩個大兩居的樓房,還在同一個樓層,這是一般人家不敢想象的。


    那時候大部分家庭,還都是祖孫三代擠小平房的年代,結婚都沒自己的房間。


    徐通這個奶奶雖然是後奶奶 ,但對徐通卻視同己出,從小就疼愛備至。


    在徐通的記憶裏,自己是奶奶拉扯長大的,對奶奶的感情很深。


    但他的父母對這個後奶奶卻很是不待見,時常發生衝突,這也影響了徐通與父母的關係。


    後來奶奶在他高中時期就去世了,可是他父母還時常指責甚至是叱罵已故去的奶奶,這讓徐通無法接受,他是個重情義、念舊的人。


    這種情緒日積月累,終於在奶奶的一個忌日,父母又開始日常責罵後爆發了。


    徐通與父母發生了激烈的爭吵,而後摔門而出、離家出走了,這是他從小到大唯一的一次。


    這時候正趕上部隊招兵,徐通就毅然決然,辭掉了一片坦途的工作,參了軍,而且還去了最苦最危險的野戰炮兵部隊。


    三年軍旅的生涯,他還是最優秀的。


    參軍第一年就完成了立功、入黨、提幹三件套,各項士兵技能比武總是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評為優秀戰士。


    複員前部隊找他談話,如果他願意留在部隊,將保送他上軍校。


    但已明顯成熟起來的徐通,權衡利弊還是選擇了複員,因為供電局已經虛位以待了,他重新回到供電局。


    這次他不是走技術路線,而是從政,從團委書記開始。


    一步一個腳印,經過進修上函授,又陸續拿到大學、碩士文憑,又上黨校、上幹校,最後三十幾歲就成為了供電局副局長,可謂是青春得意馬蹄疾。


    然而他的人生高峰卻止步於此,沒能再進一步。


    少年得誌有時候是個好事,有時候也是個壞事,人到了一定高度,考驗的往往就是定力了,而這個定力,往往又跟年齡有直接關係。


    又年輕又帥又多才多藝,又是電老虎又身在高位,怎能不招蜂引蝶?怎能不呼朋引伴?


    誘惑太大了,定力稍微一鬆懈,就停滯不前了,幸好還沒釀成什麽大錯,起起伏伏也罷,原地踏步也罷,不知不覺就年近五十了。


    這個年齡對某個位置的幹部很敏感,沒能再向上突破,就說明此生到頂了。


    既然如此,那就隻能充分享受人生了。


    趁著還能一呼百應,就進一步放鬆了放鬆,結果單位的一次審計就查出了問題,有不到兩千萬的賬對不上。


    馬上上邊巡查組就要來巡查了,如果不能趕緊把賬平了,那事可就大了,被捕下獄都有可能。


    於是他開始四處籌錢堵窟窿,澳大利亞的兒子支持了幾百萬,再加上自己砸鍋賣鐵、敲骨吸髓,總計隻能湊出一千多萬。


    可還有六百多萬的巨大缺口,這讓徐通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中。


    車子開進一棟別墅內,這是一棟四環以內的三層獨棟別墅,徐通在此已居住十幾年了。


    王直最後一次來家裏做客,還來過這裏,現在這裏其實已經不屬於自己了,過完正月,就該上繳了。


    一個女人迎了出來,是自己的妻子小孟,這個跟了自己風風雨雨二十多年的女人,短短的幾個月間,就滿頭白發了。


    徐通輕撫著妻子的白發走進了房間,“怎麽樣,見到了嗎?”妻子問。


    “啊,見到了,過兩天來家裏做客,到時候再跟他提”徐通小聲說道。


    前些日子一籌莫展的時候,偶然看到了狗健的朋友圈裏,曬出各種出國遊的照片,還看到了與王直的合照。


    他有些奇怪,他們怎麽會一起去旅遊,於是發了個微信問了問 ,這才知道王直現在發達了,於是有了找王直試試的想法。


    但是難開這個口哇,自己一輩子都是萬事不求人,隻有別人求自己,這老了老了怎麽還?唉!


    ”我覺得他應該能幫這個忙,隻要他有這個實力,你們兩當初好得像一個人似的”小孟這是在給徐通打氣,其實也是在給自己打氣。


    “是呀,他會幫這個忙嗎?六百多萬呀,雖然曾經是最好的朋友,但。。。。。。唉!我們認識應該快四十年了”徐通心裏想著,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


    徐通和王直是初中的同學,徐通比他大一歲。


    兩個人家住的很近,樓挨著樓,上下學自然就走到了一起。


    由於學習都不錯,表麵都屬於好孩子,又都長得白白淨淨的,天生就有了親近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零二零年移民去350年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島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島春秋並收藏二零二零年移民去350年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