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試牛刀2
二零二零年移民去350年前 作者:浮島春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看看”王直順手操起一個白底藍花的瓷瓶,看了看瓶底,又拿了一個大個的雙耳粉彩瓶,又看了看瓶底,問道:”夥計,你這店裏有沒有官窯的。”
來瓷器行他是早就計劃好的,清朝也有古玩行,但相對於後世,清朝的一切本就都是古董,而且絕對假不了,所以,沒必要再專門去清朝的古玩行買古玩。
其實,王直對古玩幾乎完全都不懂,要說有點了解,也是看過電視上的砸寶、鑒寶之類的節目,大概知道古玩都有什麽品類,
知道瓷器分官窯、民窯;官窯值錢、民窯不值錢,所以才問店小二有沒有官窯。
“客官爺稍等,掌櫃的馬上就來,您先坐一下喝杯茶。”小二邊說邊彎腰請王直坐下,又去沏茶倒水,很是殷勤,這個年代的服務態度真讓人佩服,比後世強多了。
沒多久,一個微胖的中年人進來了,估計是掌櫃的,走過來一拱手:“公子久等了,在下是小店掌櫃的,鄙人姓劉,請坐下說話,”王直也學著來人,拱了拱手。
“聽說公子打算看看官窯,是不?”掌櫃的這一張嘴,王直隻想笑,原來這清朝初年的密雲口音,與後世幾乎一模一樣。
要說北京郊區的口音也有點意思,平穀、密雲、延慶三個遠郊區。
延慶在北京最北邊,離天津最遠,口音卻有點天津口音,平穀是明顯的河北口音,密雲基本是北京口音。
但有個自己的特點,就是幾乎每句問話後邊,都加個“是不”的後綴,就像江蘇、安徽人每句問話,都要有個“可對”後綴一樣。
今天這個掌櫃的,一口密雲特色的北京話一出口,讓王直頓感親切:“是,朋友所托,要幾件官窯。”
“公子來的真巧,昨天小店剛從京師總店來了兩件官窯瓷器,您隨我二樓看看。”說著掌櫃的帶著王直來到二樓。
拿出兩件瓷器,一個是雙耳帶蓋的青花大瓶,有四五十公分高,一個是青白花小圓筒,估計是個筆筒。
王直接過來,直接就翻過來看瓶底,都有“大清順治年製’的字樣,其它也沒細看,看了也不懂。
“我這個朋友是海外客商,想用西洋貨換你的瓷器行不行?”王直問。
“哦,但不知道是什麽西洋貨?“劉掌櫃略一遲疑,答道。
王直拿過雙肩背,掏出那兩麵鏡子,這是兩麵老式鋼架橢圓鏡,書本大小,十塊錢一麵
劉掌櫃開始先是被雙肩背嚇了一跳,顯然沒見過這物件,而後就接過了鏡子,睜大了眼睛,雙手捧著細看。
鏡子裏的胖臉都有點顫抖,他又舉起鏡子,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遠看、近看,還不停擠眉弄眼,做著表情,良久才把鏡子還給王直。
點點頭說:“公子哥呀,換倒是可以,但小店眼下隻有這兩件官窯,你要是想換,我還要從京師調貨,怕是沒有三五天來不了,不知能不能等?”
王直聽了心裏一動,心想,大爺的,看來這破鏡子很值錢嘛,應該能換更多官窯。
之所以帶鏡子來,王直是做過功課的,從網上他查到,這清初的玻璃鏡還是稀罕物,全靠西方進口,價格昂貴。
直到康熙39年,也就是1700年,朝廷才請了個德國傳教士紀裏,在北京設立了玻璃廠造辦處,這才有少量玻璃鏡子生產,但質量也很粗糙,而且產量也有限,每年隻能在冬季幾個月裏有生產。
產品隻能供應宮廷和頂級王公貴族,直到嘉慶後期,鏡子和玻璃製品才開始在民間慢慢普及。
可是他還是沒想到能這麽值錢。
“這樣吧,我還有點急事,等不及了,先用一麵鏡子換吧,”王直將一麵鏡子遞了過去,劉掌櫃有些遲疑。
“這個。。。。。。這一麵鏡子換兩個官窯,小店曆來信義為重,不能占公子便宜呀。這樣吧,我這還有個宣德爐,是店裏上香用的,貨真價實前明的,望公子不要嫌棄呀!”
宣德爐,好像聽說過,應該也值點錢,白給幹嘛不要,王直想著,點了點頭。
夥計取過了香爐,王直拿著看了看,銅的,半新不舊,有“大明宣德年製”的字樣,其它不用看了,成交。
劉掌櫃明顯是有點喜出望外,忙張羅著讓小二打包,外包裝用的是木板箱,裏外兩層,裏層填上紙條、外層填上稻草,掌櫃的親自動手檢查,生怕有什麽閃失,包裝完畢。
王直也遞上了鏡子,“不知公子西洋鏡可有包裝?”這麽金貴的東西怎麽連包裝都沒有,掌櫃有點納悶。
“這,包裝已經損壞了,煩勞掌櫃的自己配一個吧,”一個十塊錢的破鏡子,哪來的包裝,要說包裝也有,塑料袋,也不能給你呀,王直心說。
交割完畢,剛要告辭出門,掌櫃的又把王直叫住了。
去櫃台上寫了個紙條,遞給王直說:“這是小店在京師總店的地址,掌櫃的是在下家兄,公子如果有機會,去看看,總店比小店瓷器多百倍,家兄仁厚講信義,做生意大可放心。”
劉掌櫃看出來了王直不是凡人,穿著、打扮、氣質,背包、鏡子都不同凡響,自己這小店定然是伺候不了的,不如推薦給哥哥的總店。
王直收下紙條,小二喊了店裏的一個夥計,用推車裝上瓷器箱子,跟著離了瓷器店,也沒在城裏多逗留,直接回到山神廟附近。
放下瓷器,把夥計打發走,上了穿越船,勝利返航。
第二天,北京潘家園一個古玩店裏,王直坐在沙發裏喝著茶,茶幾上兩個中年男人,捧著那兩件瓷器正用放大鏡看著。
宣德爐就放在一邊,已經折騰半個多鍾頭了,老板又是查書,又是打電話、又是對圖片,始終不能確定真假。
王直心裏這個氣呀,這已是第三家了,前兩家也是這樣,來回折騰,宣德爐都沒得說,用他們的話說,都是大開門。
來瓷器行他是早就計劃好的,清朝也有古玩行,但相對於後世,清朝的一切本就都是古董,而且絕對假不了,所以,沒必要再專門去清朝的古玩行買古玩。
其實,王直對古玩幾乎完全都不懂,要說有點了解,也是看過電視上的砸寶、鑒寶之類的節目,大概知道古玩都有什麽品類,
知道瓷器分官窯、民窯;官窯值錢、民窯不值錢,所以才問店小二有沒有官窯。
“客官爺稍等,掌櫃的馬上就來,您先坐一下喝杯茶。”小二邊說邊彎腰請王直坐下,又去沏茶倒水,很是殷勤,這個年代的服務態度真讓人佩服,比後世強多了。
沒多久,一個微胖的中年人進來了,估計是掌櫃的,走過來一拱手:“公子久等了,在下是小店掌櫃的,鄙人姓劉,請坐下說話,”王直也學著來人,拱了拱手。
“聽說公子打算看看官窯,是不?”掌櫃的這一張嘴,王直隻想笑,原來這清朝初年的密雲口音,與後世幾乎一模一樣。
要說北京郊區的口音也有點意思,平穀、密雲、延慶三個遠郊區。
延慶在北京最北邊,離天津最遠,口音卻有點天津口音,平穀是明顯的河北口音,密雲基本是北京口音。
但有個自己的特點,就是幾乎每句問話後邊,都加個“是不”的後綴,就像江蘇、安徽人每句問話,都要有個“可對”後綴一樣。
今天這個掌櫃的,一口密雲特色的北京話一出口,讓王直頓感親切:“是,朋友所托,要幾件官窯。”
“公子來的真巧,昨天小店剛從京師總店來了兩件官窯瓷器,您隨我二樓看看。”說著掌櫃的帶著王直來到二樓。
拿出兩件瓷器,一個是雙耳帶蓋的青花大瓶,有四五十公分高,一個是青白花小圓筒,估計是個筆筒。
王直接過來,直接就翻過來看瓶底,都有“大清順治年製’的字樣,其它也沒細看,看了也不懂。
“我這個朋友是海外客商,想用西洋貨換你的瓷器行不行?”王直問。
“哦,但不知道是什麽西洋貨?“劉掌櫃略一遲疑,答道。
王直拿過雙肩背,掏出那兩麵鏡子,這是兩麵老式鋼架橢圓鏡,書本大小,十塊錢一麵
劉掌櫃開始先是被雙肩背嚇了一跳,顯然沒見過這物件,而後就接過了鏡子,睜大了眼睛,雙手捧著細看。
鏡子裏的胖臉都有點顫抖,他又舉起鏡子,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遠看、近看,還不停擠眉弄眼,做著表情,良久才把鏡子還給王直。
點點頭說:“公子哥呀,換倒是可以,但小店眼下隻有這兩件官窯,你要是想換,我還要從京師調貨,怕是沒有三五天來不了,不知能不能等?”
王直聽了心裏一動,心想,大爺的,看來這破鏡子很值錢嘛,應該能換更多官窯。
之所以帶鏡子來,王直是做過功課的,從網上他查到,這清初的玻璃鏡還是稀罕物,全靠西方進口,價格昂貴。
直到康熙39年,也就是1700年,朝廷才請了個德國傳教士紀裏,在北京設立了玻璃廠造辦處,這才有少量玻璃鏡子生產,但質量也很粗糙,而且產量也有限,每年隻能在冬季幾個月裏有生產。
產品隻能供應宮廷和頂級王公貴族,直到嘉慶後期,鏡子和玻璃製品才開始在民間慢慢普及。
可是他還是沒想到能這麽值錢。
“這樣吧,我還有點急事,等不及了,先用一麵鏡子換吧,”王直將一麵鏡子遞了過去,劉掌櫃有些遲疑。
“這個。。。。。。這一麵鏡子換兩個官窯,小店曆來信義為重,不能占公子便宜呀。這樣吧,我這還有個宣德爐,是店裏上香用的,貨真價實前明的,望公子不要嫌棄呀!”
宣德爐,好像聽說過,應該也值點錢,白給幹嘛不要,王直想著,點了點頭。
夥計取過了香爐,王直拿著看了看,銅的,半新不舊,有“大明宣德年製”的字樣,其它不用看了,成交。
劉掌櫃明顯是有點喜出望外,忙張羅著讓小二打包,外包裝用的是木板箱,裏外兩層,裏層填上紙條、外層填上稻草,掌櫃的親自動手檢查,生怕有什麽閃失,包裝完畢。
王直也遞上了鏡子,“不知公子西洋鏡可有包裝?”這麽金貴的東西怎麽連包裝都沒有,掌櫃有點納悶。
“這,包裝已經損壞了,煩勞掌櫃的自己配一個吧,”一個十塊錢的破鏡子,哪來的包裝,要說包裝也有,塑料袋,也不能給你呀,王直心說。
交割完畢,剛要告辭出門,掌櫃的又把王直叫住了。
去櫃台上寫了個紙條,遞給王直說:“這是小店在京師總店的地址,掌櫃的是在下家兄,公子如果有機會,去看看,總店比小店瓷器多百倍,家兄仁厚講信義,做生意大可放心。”
劉掌櫃看出來了王直不是凡人,穿著、打扮、氣質,背包、鏡子都不同凡響,自己這小店定然是伺候不了的,不如推薦給哥哥的總店。
王直收下紙條,小二喊了店裏的一個夥計,用推車裝上瓷器箱子,跟著離了瓷器店,也沒在城裏多逗留,直接回到山神廟附近。
放下瓷器,把夥計打發走,上了穿越船,勝利返航。
第二天,北京潘家園一個古玩店裏,王直坐在沙發裏喝著茶,茶幾上兩個中年男人,捧著那兩件瓷器正用放大鏡看著。
宣德爐就放在一邊,已經折騰半個多鍾頭了,老板又是查書,又是打電話、又是對圖片,始終不能確定真假。
王直心裏這個氣呀,這已是第三家了,前兩家也是這樣,來回折騰,宣德爐都沒得說,用他們的話說,都是大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