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對梭欏樹到廩君時代這段歷史描述得並不多,隻簡單記載了土家人虎形圖騰圖案形成的歷史原因,在這個描述中順帶點出了廩君巴務相的先祖和鹽水女神的先祖的來歷,對這兩個部族之間為什麽會產生矛盾隻字未提。
回頭再說那兩枚陶印。廩君之前,西南曾經存在多個部族,包含濮、賨、苴、共、奴、獽、夷、蜒八個族群,均屬當時巴地的百濮民族係統。這理解起來很簡單,家大業大了,兄弟姐妹就要分家各自發展,那作為老一輩的怎麽辦呢?肯定要把手頭的東西分給這些兄弟姐妹。與現實情況稍微不同的是,分到這八個族群手裏的就是各自得到一枚陶印。至於這些陶印有什麽作用,不得而知。
所以說,帛書中交待的任務更準確的說法是:把賨、蜒兩族的陶印找到放入血魂碑中,再將它們安放在代表土家人起源的梭欏樹上。
本來,當我在書中看到這裏的時候,我一直認為這不過又是一個神話故事,再深的仇再深的怨,畢竟都是從一根滕接下來的瓜,再說時間過去這麽久了,還有啥子解不開的?再說,現在是和諧社會,都是華夏子孫,哪裏還存在族與族之間解不開的死結呢?就憑我們幾個區區小輩,要完成這樣一件光榮任務,豈不是開國際玩笑?
但廩君巴務相與鹽水女神之間的恩怨情仇卻在書中濃墨重彩,而且居然與我們幾個人息息相關!
下卷.梭欏神樹 第七章 女神之死
準確地說,廩君巴務相與鹽水女神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與覃瓶兒扯上了關係,覃瓶兒又因為我額頭上的“土”字與我扯上了關係,所以幾千年以前的廩君巴務相與鹽水女神就與我也有那麽一點關係了。
當然,造成這種錯綜複雜、跨越時空的關係,就是因為那死去幾百年的土司王覃城。
帛書中記載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土司王覃城生前背上也有一幅綠毛圖,而且那綠毛圖也是俠馬口及天腳山的地形,那個紅點指的也是安樂洞,直到覃城死前不久那幅綠毛圖才消失,而且也是莫名其妙地消失的。當時覃城也搞不清到底怎麽會出了這麽個狀況,後來還是一個道行高深的土家梯瑪唱了幾首歌才泄露了天機,說的就是這由幅綠毛圖每隔多少多少年就出莫名出現在一個姓覃的人身上,而且是從一出生就在,好像就是從胎裏帶來的,“覃城”這個名字實際上早就已經定好了的,而且是幾千年前就定好的,這個幾千年具體地說就是廩君巴務相死後化白虎時。
書中說了,廩君巴務相死後化白虎時,剛好被一個姓覃的人看見。那時節這個“覃”字還有個“日”旁,也就是向老漢死後給我託夢時手掌中寫的那個“曋”字。這個姓覃的人也是當時廩君所在部落的五姓之一“曋”家的後人。都是同一個部落的人,所以廩君就把很多秘聞講述給了這個姓覃的人,包括他與鹽水女神之間的恨與愛,甚至說他之所以能當上部落首領實際上得到了鹽水女神的大力支持,因為鹽水女神除了是後期板楯蠻的部族首領,還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巫師,“投孔擲劍”那件事除了多少有些投機取巧的成份之外,暗中還得到了鹽水女神施的巫術幫忙,而那艘陶船則完全得益於鹽水女神在枕席上所授的機宜,所以說廩君就這樣當上了當時的部落首領。
不但如此,廩君巴務相還從鹽水女神那裏學到了很多的巫術,所以最初廩君與鹽水女神盡管分屬兩個不同的部落,實際上已經把老班子之間的仇怨早就忘記得一幹二淨,兩個部族之間變得很和諧。廩君見鹽水女神的巫術十分強大,因此學得十分認真,今天掏一點,明天掏一點,很快就把鹽水發神的手段學了個七七八八,鹽水女神起初並沒在意,恨不得把心都掏給他,區區一些巫術手段算什麽呢?所以一個願學,一個願教,配合得十分融洽,有一種不羨鴛鴦不羨仙的韻味。
兩個首領之間的關係搞好了,並不代表兩個部族之間的關係也跟著變好,時間一長,最先就是鹽水女神的族民不滿意了。因為鹽水女神那時還是母係氏族,所以女性的地位普遍比男性高,上層建築基本都是女性,這與中國封建時期的局麵完全相反。而女性顯然有女性的特點,見自己的首領長期與一個男性首領耳鬢廝磨,本族的秘術也幾乎傾囊相授,受各種複雜心思的蠱惑,有點權勢的女官們難免就會嘀嘀咕咕,說三道四,開始還隻是私下議論,到後來幾乎是要咆哮著說話了。
母係氏族並不是一個嚴格的政治體製,所以鹽水女神聽到族民的議論之後也曾經傷腦筋了很長一段時間,想開了廩君吧,心裏又確實捨不得,繼續藕斷絲連吧,又怕激化出更大的矛盾。鹽水女神思前想後,又經過一番調查了解,最終認識到族民的怨言並不是來自自己與廩君之間的私情,而是來源於自己把本部族的看家本領——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廩君。
認識到緣由,鹽水女神再給廩君傳授巫術時就有些遮遮掩掩敷衍了事了。起初廩君並沒過多在意,不教就不教吧,反正自己首領也當了,巫術也學到一定程度了,再加上鹽水女神所在的地方盛產魚鹽,免去自己與自己族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尷尬局麵,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兩個首領相安無事,兩個部落的臣民也沒有起什麽太大的衝突。
這裏要補充的一點是,古代的“鹽水”就是現在硒都的清江,可見硒都很久就是土家人的根據地,就是現在,清江還被譽為土家人的母親河。後人有句話是這樣形容清江的,“八百裏清江美如畫”,可見當時在環境沒遭到任何破壞時,清江流域的景致、物產會有多麽的豐富,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廩君所帶領的蜒族長年遷徙,最後來到這麽一個美麗的地方,自然不願再過顛沛流離的生活。
回頭再說那兩枚陶印。廩君之前,西南曾經存在多個部族,包含濮、賨、苴、共、奴、獽、夷、蜒八個族群,均屬當時巴地的百濮民族係統。這理解起來很簡單,家大業大了,兄弟姐妹就要分家各自發展,那作為老一輩的怎麽辦呢?肯定要把手頭的東西分給這些兄弟姐妹。與現實情況稍微不同的是,分到這八個族群手裏的就是各自得到一枚陶印。至於這些陶印有什麽作用,不得而知。
所以說,帛書中交待的任務更準確的說法是:把賨、蜒兩族的陶印找到放入血魂碑中,再將它們安放在代表土家人起源的梭欏樹上。
本來,當我在書中看到這裏的時候,我一直認為這不過又是一個神話故事,再深的仇再深的怨,畢竟都是從一根滕接下來的瓜,再說時間過去這麽久了,還有啥子解不開的?再說,現在是和諧社會,都是華夏子孫,哪裏還存在族與族之間解不開的死結呢?就憑我們幾個區區小輩,要完成這樣一件光榮任務,豈不是開國際玩笑?
但廩君巴務相與鹽水女神之間的恩怨情仇卻在書中濃墨重彩,而且居然與我們幾個人息息相關!
下卷.梭欏神樹 第七章 女神之死
準確地說,廩君巴務相與鹽水女神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與覃瓶兒扯上了關係,覃瓶兒又因為我額頭上的“土”字與我扯上了關係,所以幾千年以前的廩君巴務相與鹽水女神就與我也有那麽一點關係了。
當然,造成這種錯綜複雜、跨越時空的關係,就是因為那死去幾百年的土司王覃城。
帛書中記載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土司王覃城生前背上也有一幅綠毛圖,而且那綠毛圖也是俠馬口及天腳山的地形,那個紅點指的也是安樂洞,直到覃城死前不久那幅綠毛圖才消失,而且也是莫名其妙地消失的。當時覃城也搞不清到底怎麽會出了這麽個狀況,後來還是一個道行高深的土家梯瑪唱了幾首歌才泄露了天機,說的就是這由幅綠毛圖每隔多少多少年就出莫名出現在一個姓覃的人身上,而且是從一出生就在,好像就是從胎裏帶來的,“覃城”這個名字實際上早就已經定好了的,而且是幾千年前就定好的,這個幾千年具體地說就是廩君巴務相死後化白虎時。
書中說了,廩君巴務相死後化白虎時,剛好被一個姓覃的人看見。那時節這個“覃”字還有個“日”旁,也就是向老漢死後給我託夢時手掌中寫的那個“曋”字。這個姓覃的人也是當時廩君所在部落的五姓之一“曋”家的後人。都是同一個部落的人,所以廩君就把很多秘聞講述給了這個姓覃的人,包括他與鹽水女神之間的恨與愛,甚至說他之所以能當上部落首領實際上得到了鹽水女神的大力支持,因為鹽水女神除了是後期板楯蠻的部族首領,還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巫師,“投孔擲劍”那件事除了多少有些投機取巧的成份之外,暗中還得到了鹽水女神施的巫術幫忙,而那艘陶船則完全得益於鹽水女神在枕席上所授的機宜,所以說廩君就這樣當上了當時的部落首領。
不但如此,廩君巴務相還從鹽水女神那裏學到了很多的巫術,所以最初廩君與鹽水女神盡管分屬兩個不同的部落,實際上已經把老班子之間的仇怨早就忘記得一幹二淨,兩個部族之間變得很和諧。廩君見鹽水女神的巫術十分強大,因此學得十分認真,今天掏一點,明天掏一點,很快就把鹽水發神的手段學了個七七八八,鹽水女神起初並沒在意,恨不得把心都掏給他,區區一些巫術手段算什麽呢?所以一個願學,一個願教,配合得十分融洽,有一種不羨鴛鴦不羨仙的韻味。
兩個首領之間的關係搞好了,並不代表兩個部族之間的關係也跟著變好,時間一長,最先就是鹽水女神的族民不滿意了。因為鹽水女神那時還是母係氏族,所以女性的地位普遍比男性高,上層建築基本都是女性,這與中國封建時期的局麵完全相反。而女性顯然有女性的特點,見自己的首領長期與一個男性首領耳鬢廝磨,本族的秘術也幾乎傾囊相授,受各種複雜心思的蠱惑,有點權勢的女官們難免就會嘀嘀咕咕,說三道四,開始還隻是私下議論,到後來幾乎是要咆哮著說話了。
母係氏族並不是一個嚴格的政治體製,所以鹽水女神聽到族民的議論之後也曾經傷腦筋了很長一段時間,想開了廩君吧,心裏又確實捨不得,繼續藕斷絲連吧,又怕激化出更大的矛盾。鹽水女神思前想後,又經過一番調查了解,最終認識到族民的怨言並不是來自自己與廩君之間的私情,而是來源於自己把本部族的看家本領——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廩君。
認識到緣由,鹽水女神再給廩君傳授巫術時就有些遮遮掩掩敷衍了事了。起初廩君並沒過多在意,不教就不教吧,反正自己首領也當了,巫術也學到一定程度了,再加上鹽水女神所在的地方盛產魚鹽,免去自己與自己族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尷尬局麵,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兩個首領相安無事,兩個部落的臣民也沒有起什麽太大的衝突。
這裏要補充的一點是,古代的“鹽水”就是現在硒都的清江,可見硒都很久就是土家人的根據地,就是現在,清江還被譽為土家人的母親河。後人有句話是這樣形容清江的,“八百裏清江美如畫”,可見當時在環境沒遭到任何破壞時,清江流域的景致、物產會有多麽的豐富,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廩君所帶領的蜒族長年遷徙,最後來到這麽一個美麗的地方,自然不願再過顛沛流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