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道閃電劈下。
我望向庭院裏的大樹,
那隻野獸已經不在了。
它看到我祈願的證據後,便離去了。
紅色鮮血。
血,熱熱的。
種的白色聖手染上了血腥。
一切在黑暗中依序消失。
惟獨金色匕首,還刺在他的胸膛上,
被留了下來。
那是,我向神祈求的證據。
“亮……”
是我在說話?
還是我腹中的寶寶在說話?
我的意識飄遠,
飛向遙遠的地方去。
神……在哪裏?
在我腹中嗎?
這裏是哪裏?
求求您,
救救他。
一切……
全都……
都是我的錯。
☆☆☆☆☆
當時在長野縣蓼科那座私人博物館所發生的事件,和在場的人們所目擊到的驚人現象相反,並沒有被大肆報導。這是因為最關鍵的情報是非公開的,也就是說,如果扣掉這部分的情報,剩下能想像的內容就沒有什麽話題性了。而且即使是知道事情經過的當事者,他們獲得的情報也不夠充分,不足以用文字或言語來傳達事件的奇怪之處。
會演變成這樣的情況有幾個原因。其中之一大概是從以前便承襲至今的無形敬畏,在此就不多提了。要是想要以文字表現就會變得有點抽象,極有可能無法保證我的敘述是正確的。言語不適合用來論述人類的本質,可說是一種笨拙的手法。
因此不論如何,在記錄和傳達有關這個話題的現象時,必須投以密切的關注,並坦白地、毫無省略地從頭依序說明。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剩下的,就隻有祈禱了。
倘若不付出正確的理解力,是無法得到正確的理解的。
對了,我說的“依序”指的是至少也要有一些追溯過去所得的情報。
要敘述這次的事件,就不得不說起兩年前在同一個地方發生的奇異事件。雖然隻有一小部分,但我們曾在事前聽說過那個事件的傳聞。我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得知的,也許各位很有興趣去探討這“偶然的機會”的真正涵意,不過這就像是第一個飛上天空的人是誰一樣,是我不想深入討論的問題。
在此我想先聲明一點。
這個故事,是我在事後根據我們所見所聞整理修改而成的。
所謂的我們,主要是指保呂草潤平(在本文中雖以第三人稱書寫,其實這就是我)、小鳥遊練無、香具山紫子、瀨在丸紅子等四人。偶爾我們的友人——例如瀨在丸家的優秀管家,根來機千瑛——也屬於“我們”這個群體。或許各位會覺得這就數學角度來看有所矛盾,不過這也是我不想深入的問題。
一般來說,餅幹禮盒往往不是自己買的,而是別人送的;我們就像禮盒中的幹燥劑一般,被接二連三的不可思議事件圍繞著。一開始各位一定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麽總是會有幹燥劑呢?”不過隻要看多了就會習慣成自然的,請各位不要太在意。當然對讀者而言,事件是餅幹,我們則是幹燥劑,這點我倒是不得不承認。
忘記是什麽時候了,有一次大家在打麻將時,有人說了這麽一句話:
“到底是我們四人之中的誰招來這些麻煩事的?”
關於這個十分單純又理所當然的疑問,雖然很少有這種情況,不過就限於這次的事件,在故事的最後讓答案明朗化吧。
在此我要舉出幾個關鍵字。
第一個是“人形”。
成為故事舞台的私人博物館,名為“人形館”。館內展示著各式各樣種類、用途及年代的人偶。
人形寫作“人的形狀”,也就是人類的模型。然而和“有如人形一般〇〇的人”這句常用句比較起來,很少人會說“長得像人的人形”。那是因為人形本來就“長得像人”,若就其他的模型而言,“像真的一樣”就已經是很好的評價了:但如果說人形像真人一樣,就有點偏離它原本該有的評價了。也可以說是我們聽不習慣吧!自然的說法應該是“好像活著一樣”的人形才對。
人們很少有看著活著的人而感覺到“生”的機會,但卻能在人形身上看到生命。
我覺得這是很不自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第二個關鍵字是“操縱”。
操縱,意為讓自己以外的對象——不管是人或物——照著自己的意思動作。不,或許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也存在著一個操縱的對象。不論方向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控製”顯然是因為憧憬客觀觀點而產生的欲求,也就是近乎脫逃與逃避吧。
接著,第三個關鍵字是“蒙娜麗莎”。
(據說)這是有名的李奧納多達文西所繪的女性肖像,可說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一幅畫作。關於這幅畫有“其實這是達文西的自畫像”等諸家說法,不過很遺憾,本故事和那些謎團一點關係都沒有。
最後的關鍵字是“惡魔”和“神”。
把惡魔和神當作關鍵字,應該會有人笑我很隨便吧。因為鬼神和人類的生活並無直接關聯,不過我們也可以這樣看,換句話說,“沒用”的人造物——不論是物體還是情報,是目標物還是手法——全都和惡魔與神有關。因此就算有人笑我現在才把惡魔和神當成關鍵字很幼稚,也是沒辦法的事。
我望向庭院裏的大樹,
那隻野獸已經不在了。
它看到我祈願的證據後,便離去了。
紅色鮮血。
血,熱熱的。
種的白色聖手染上了血腥。
一切在黑暗中依序消失。
惟獨金色匕首,還刺在他的胸膛上,
被留了下來。
那是,我向神祈求的證據。
“亮……”
是我在說話?
還是我腹中的寶寶在說話?
我的意識飄遠,
飛向遙遠的地方去。
神……在哪裏?
在我腹中嗎?
這裏是哪裏?
求求您,
救救他。
一切……
全都……
都是我的錯。
☆☆☆☆☆
當時在長野縣蓼科那座私人博物館所發生的事件,和在場的人們所目擊到的驚人現象相反,並沒有被大肆報導。這是因為最關鍵的情報是非公開的,也就是說,如果扣掉這部分的情報,剩下能想像的內容就沒有什麽話題性了。而且即使是知道事情經過的當事者,他們獲得的情報也不夠充分,不足以用文字或言語來傳達事件的奇怪之處。
會演變成這樣的情況有幾個原因。其中之一大概是從以前便承襲至今的無形敬畏,在此就不多提了。要是想要以文字表現就會變得有點抽象,極有可能無法保證我的敘述是正確的。言語不適合用來論述人類的本質,可說是一種笨拙的手法。
因此不論如何,在記錄和傳達有關這個話題的現象時,必須投以密切的關注,並坦白地、毫無省略地從頭依序說明。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剩下的,就隻有祈禱了。
倘若不付出正確的理解力,是無法得到正確的理解的。
對了,我說的“依序”指的是至少也要有一些追溯過去所得的情報。
要敘述這次的事件,就不得不說起兩年前在同一個地方發生的奇異事件。雖然隻有一小部分,但我們曾在事前聽說過那個事件的傳聞。我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得知的,也許各位很有興趣去探討這“偶然的機會”的真正涵意,不過這就像是第一個飛上天空的人是誰一樣,是我不想深入討論的問題。
在此我想先聲明一點。
這個故事,是我在事後根據我們所見所聞整理修改而成的。
所謂的我們,主要是指保呂草潤平(在本文中雖以第三人稱書寫,其實這就是我)、小鳥遊練無、香具山紫子、瀨在丸紅子等四人。偶爾我們的友人——例如瀨在丸家的優秀管家,根來機千瑛——也屬於“我們”這個群體。或許各位會覺得這就數學角度來看有所矛盾,不過這也是我不想深入的問題。
一般來說,餅幹禮盒往往不是自己買的,而是別人送的;我們就像禮盒中的幹燥劑一般,被接二連三的不可思議事件圍繞著。一開始各位一定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麽總是會有幹燥劑呢?”不過隻要看多了就會習慣成自然的,請各位不要太在意。當然對讀者而言,事件是餅幹,我們則是幹燥劑,這點我倒是不得不承認。
忘記是什麽時候了,有一次大家在打麻將時,有人說了這麽一句話:
“到底是我們四人之中的誰招來這些麻煩事的?”
關於這個十分單純又理所當然的疑問,雖然很少有這種情況,不過就限於這次的事件,在故事的最後讓答案明朗化吧。
在此我要舉出幾個關鍵字。
第一個是“人形”。
成為故事舞台的私人博物館,名為“人形館”。館內展示著各式各樣種類、用途及年代的人偶。
人形寫作“人的形狀”,也就是人類的模型。然而和“有如人形一般〇〇的人”這句常用句比較起來,很少人會說“長得像人的人形”。那是因為人形本來就“長得像人”,若就其他的模型而言,“像真的一樣”就已經是很好的評價了:但如果說人形像真人一樣,就有點偏離它原本該有的評價了。也可以說是我們聽不習慣吧!自然的說法應該是“好像活著一樣”的人形才對。
人們很少有看著活著的人而感覺到“生”的機會,但卻能在人形身上看到生命。
我覺得這是很不自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第二個關鍵字是“操縱”。
操縱,意為讓自己以外的對象——不管是人或物——照著自己的意思動作。不,或許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也存在著一個操縱的對象。不論方向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控製”顯然是因為憧憬客觀觀點而產生的欲求,也就是近乎脫逃與逃避吧。
接著,第三個關鍵字是“蒙娜麗莎”。
(據說)這是有名的李奧納多達文西所繪的女性肖像,可說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一幅畫作。關於這幅畫有“其實這是達文西的自畫像”等諸家說法,不過很遺憾,本故事和那些謎團一點關係都沒有。
最後的關鍵字是“惡魔”和“神”。
把惡魔和神當作關鍵字,應該會有人笑我很隨便吧。因為鬼神和人類的生活並無直接關聯,不過我們也可以這樣看,換句話說,“沒用”的人造物——不論是物體還是情報,是目標物還是手法——全都和惡魔與神有關。因此就算有人笑我現在才把惡魔和神當成關鍵字很幼稚,也是沒辦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