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麽想的?跟阿瑪和額娘說說,別悶在自己心裏。”是真的想要那個位置嗎?


    胤祺這段時間翻來覆去的沒少想這些東西,睡覺都睡不著,都已經熬出黑眼圈來了。


    弘晶天生神力,又從小練武,房子周圍有沒有人監聽還是可以判斷的,方圓二十米之內都沒人,下人也早就被額娘從院子裏打發出去了,他們府上跟別家府上不一樣,用的下人都是自個兒調1教的,而非從內務府派過來的人。


    “皇瑪法如今雖然上了歲數,但是老當益壯,身子骨好的很,原本兒子並沒有動這個念頭,是皇瑪法先動了這樣的念頭,兒子隻是順勢而為。”弘晶小聲解釋道,如果沒有機會也就罷了,但機會就在眼前,怎麽能不抓住。


    胤祺忍不住揉了揉眉心,跟他想的差不多,皇阿瑪要是沒有這個意思的話,弘晶表現的再好,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矚目,但關鍵是皇阿瑪一會兒一個主意,當年把太子捧到心尖兒上,之後又廢又立,總歸是一筆糊塗賬。


    “太子還在,皇上到底是怎麽想的,你知道嗎?萬一是拿你當太子的擋箭牌,或者是另一個靶子,你想過會有什麽後果嗎?”胤祺一字一頓的道,這不是一個人的事兒,奪嫡之路凶險,搞不好就像大哥一樣,全家人被永遠囚禁在府上。


    “皇瑪法複立太子不過是為了堵住朝臣的嘴,並非是想讓太子二伯繼位,隻要我表現的夠出色,就算是皇瑪法把我當成靶子,也沒人能把我打下去。”弘晶握緊了拳頭,既然決定了要走這條路,他就已經想到了最壞的結果,被殺或者被囚禁他都可以接受,但是並不想連累阿瑪、額娘,還有弟弟。


    若是有朝一日,他真的落得和大伯一樣的下場,那他一定會跟恒親王府撇清關係,盡量少牽連阿瑪額娘。


    毓秀歎了口氣,這孩子自從進宮讀書開始,就迅速成長起來了,不管是接人待物,還是腦子裏的想法都遠比同齡人要成熟,所以更早、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既然你已經想好了,那就放心大膽的去做,額娘是支持你的,大不了咱不在這兒地界待了。”來到這個世界這麽多年,毓秀還是頭一次這麽硬氣。


    順治帝在的時候,曾經實施海禁,不過等到了康熙二十二年,台灣告平,朝廷便放開了海禁,而且是全方位的開海,不但東西兩洋,連之前嚴禁的赴日貿易也在開放的範圍之內。


    毓秀和七福晉的生意在南方紮了根之後,便也做起了海運的生意,茶葉、瓷器賣的好,九爺去年發明出來的懷表,賣的就更好了,不光是日本那邊兒,歐洲那邊也是如此。


    這要是在大清的地界兒混不下去了,隻要能逃出京城,到時候完全可以出海到別的地方去,隻不過從權貴變成了普通人,肯定不會像在大清一樣安逸。


    在第一趟海運生意做完之後,毓秀隱隱約約就已經有這個想法了,她雖然好吃懶做又貪圖享受,但是比起憋屈窩囊的活著,她還是能讓自己勤奮儉樸的,更何況就算是要走,也不是一家人赤條條的走,侍衛、丫鬟總是要帶的,金銀也是要帶的,再加上自家的商隊又在那邊做過生意,生活雖然不能跟在大清的時候比,但是也不會特別困苦。


    大清之外的地界?父子倆很容易就能想明白福晉/額娘說的是哪兒了,不過是些困苦荒蠻之地,跟大清肯定是沒得比的,但真要是想直郡王一樣被終身囚禁在府上,那還不如去那荒蠻之地呢。


    得,兒子已經下定決心,福晉不光支持還給找好了退路,胤祺也沒話說了,做阿瑪給不了兒子多少支持,總不能再拖後腿。


    “聽你額娘的,想要什麽就去爭取,失敗了,咱就撤,不過這事兒你跟你皇祖母說了嗎?”


    弘晶點了點頭,“皇祖母都知道,她也支持兒子這麽做。”


    皇祖母不光支持,還尤為開心呢,說他跟阿瑪,還有九叔都不一樣,有誌氣。


    連額娘都同意了,這下就更沒問題了,胤祺自覺動腦子這事兒是比不上自家額娘的,也比不上自家兒子,所以這事兒就算是同意了,他自個兒也不能瞎使勁,還是聽額娘跟兒子怎麽安排吧。


    第102章 大結局(上)


    為此,胤祺還特意進宮去問了自家額娘。


    “用不著你做什麽,以前是什麽樣,現在就還什麽樣,這事兒咱們聽皇上的。”自家兒子越是淡泊名利才越能夠讓皇上放心。


    宜妃表現的很是淡定,皇上還有日子可熬呢,變數大的很,如今不爭才是爭,瞧以前那些爭的頭破血流的皇阿哥們,如今不是都老實下來了。


    且慢慢看著吧。


    兒子淡定,福晉淡定,如今自家額娘也這麽淡定,反倒是自己瞻前顧後,太不爺們兒了。


    得,不插手就不插手吧,老八那麽會算計人心,在老爺子那兒也一點好都討不著,他還是別自作聰明了。


    事實上,也不能所有的事都指望皇上,宜妃幾乎把宮裏所有的人手都調動起來了,就是為了保護弘晶,還特意去求了皇上,多給弘晶配幾個侍衛,孩子武功再厲害,雙拳也難敵四手,就怕真把那些皇阿哥惹急眼了,在京城不管不顧的殺起人來。


    至於五貝勒府,她也已經囑咐過兒媳婦了,籬笆要紮得緊,不光要保護好弘晶,一大家子人都要保護好。


    至於那些加了料的糕點,從她察覺到這東西不同尋常之後,就不讓兒媳婦往宮裏帶了,免得皇上真的長命百歲,那她們可就倒黴了。


    隻是沒想到,送進宮來的糕點不加料了,加料的東西改成了鐲子、玉佩,全都是翡翠做出來的首飾,成色瞧上去好極了,不過宮中不缺極品翡翠,這些東西跟宮裏的比起來,肉眼也看不出什麽區別,不過依著兒媳婦的話來說,這些東西可都是咬人的好物件兒,不比那些糕點差。


    從那以後,她身上的首飾一天就要換上好幾回,免得皇上從她身上沾了光去。


    她現在是希望皇上活得稍微久一點,再撐上個二三十年,但是也不能活得太久了,不然搞不好弘晶就是下一個太子。


    太子複立後的第十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八年,病逝,被追封為孝義皇帝,彼時,雍親王胤禛已經四十一歲了,恒親王胤祺四十歲,八貝勒胤禩三十八歲,恒親王世子弘晶二十歲。


    康熙雖然兩鬢已經斑白,人也已經六十六歲了,但是人就騎得了馬,拉得開弓,在同齡人裏頭,這體格絕對是頭一份。


    在把太子熬死之後,有心與大位的皇阿哥們都快要絕望了,皇阿瑪體格太好,他們這些當兒子的保不齊要一個個死在皇阿瑪前頭,這大半輩子還爭什麽爭。


    孝義皇帝死後,皇上又想起了大兒子,破格把人給放出來了,還封了郡王,不過如今的直郡王頭發都白了一半了,父子倆站在一塊,反倒是當兒子的顯得更老一些。


    物是人非,被放出來的直郡王這回是一點兒都不在乎皇位了,主動向皇上請求去看守皇陵。


    皇陵葬著大清的曆代帝王、皇後、皇妃,剛葬進去的就是跟他鬥了大半輩子的孝義皇帝。


    康熙準了直郡王的要求,老大看上去也不知還有幾年的活頭,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吧。


    隨著直郡王的離京,朝堂上的變化也很大,已經當了好幾年富貴閑人的雍親王,突然又有了當年實幹的勁兒,挽起袖子來做事,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得罪人。


    從養蜂夾道放出來之後,一直龜縮在府裏頭的十三爺,破天荒也得了差事,雖說不是什麽重要的差事,不過也好過一直被皇上冷落。


    有出來幹事兒的,也有回府養老的,誠親王幹脆告了假,專心回府修書去了。


    七貝勒還是老樣子,討人嫌的很。


    八貝勒在被皇上忌憚了十幾年之後,已然心力交瘁,朝堂上的人被皇上換了一批又一批,他收買人心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皇上換人的速度,更何況朝臣也不是傻子,做一個精力旺盛、身體康泰、控製欲強的君主在,誰還會孤注一擲的去支持他。


    如今太子病逝,活著的時候沒當上皇帝,死了以後反倒是被追封為皇帝了,大哥主動去守皇陵了,三哥回府專心修書,四哥不再惺惺作態,重新回到朝堂上做孤臣,至於五哥,皇阿瑪也不知什麽心思,當年怎麽對太子的,如今便怎麽對弘晶,這十年裏,跟已經病逝的孝義皇帝比起來,弘晶雖然沒有太子之名,卻更像是皇阿瑪培養的一國儲君。


    可惜了,五哥這性子就算是攤上了個好兒子,也實在是撐不起來,一顆爭權奪利的心思都沒有,就知道在那一畝三分地兒上瞎樂嗬。


    不過如今他倒是挺向往五哥的生活,想幹什麽幹什麽,一點腦子都不用費,小日子過得舒舒服服的,他爭了大半輩子,鬥了大半輩子,他還不知道有幾年的活頭,與其跟皇阿瑪拚誰活的年歲長,還不如跟福晉好好的把剩下的日子過完,這大半輩子不光他自個兒辛苦,福晉也跟著他受苦了。


    八貝勒的偃旗息鼓可以說是讓眾人大跌眼睛,隨著孝義皇帝的病逝,好像整個大清朝都翻了篇,一代人都安靜下去了,鬥爭的是另一代人。


    弘皙和弘晶,一個孝義皇帝的兒子,一個是皇上看重的孫子,就像當年的直郡王和太子一樣,別說兩個人都想得到那個位置,就算是自己不想要,也會被人推著去爭。


    兩個人相差了隻有五歲,年齡上肯定分不出來誰更有優勢,至於文治武功,弘晶明顯是占了上風的,不過理義上占上風的卻是弘皙,畢竟是太子之子,是已故孝義皇帝的兒子,若是被立為皇太孫,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至於弘晶,哪怕得皇上偏愛,但畢竟是恒親王之子,若真有一事登上帝王之位的話,那大清朝可就平白無故多了一位太上皇,這萬一要是作起妖來,對整個大清朝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禍害。


    所以在眾朝臣看來,恒親王反倒是成了兒子帝王之位的攔路石。


    臨了臨了,還是給兒子拖了後腿,胤祺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他表現的再怎麽淡泊無爭也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也不是發愁就能解決的事兒,看皇阿瑪的意思吧,實在不行咱們就出海,總有能逍遙自在的地兒。”毓秀勸道,胤祺若是跟七貝勒一個德行,她這會兒肯定就計劃著謀殺親夫了,不過胤祺這些年安分守己,算得上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了,她得多虧心才能下得去這個手。


    而且比起在紫禁城那個金籠子裏做太後,她還是更希望能夠自由自在的,想去哪就能去哪,想睡到什麽時候醒就能睡到什麽時候醒,想吃什麽就能吃什麽。


    太後可不是那麽好做的,光是應付每天過來請安的人耗費的精力就不少了,再來一些想走太後路子的福晉、妃子,那就更耗心神了。


    勾心鬥角這種事情她是真做不來,如果哪一天兒子真當上了皇帝,她都想假死遁走。


    福晉果然是向著自己的,胤祺心裏頭覺得寬慰,雖然不太想去海外那些鳥不拉屎的地兒,不過如果真的擋了兒子的路子,去那邊兒也無妨,反正到時候兒子是大清朝的皇帝,他跟福晉就算是在海外,那也受不了苦。


    “我怎麽覺得你巴不得想乘船出海呢?”


    “可不是嗎,京城我早就待夠了,要是能去別的地方那再好不過了,就怕你舍不得。”舍不得兄弟,舍不得同僚,舍不得親戚,舍不得府上的人。


    “你就能舍得?”胤祺嗤笑道,真要是走,也就是他們兩口子走,幾個兒子就隻能在京城裏呆著了,弘昇福晉不會舍不得,但弘晶和弘晊可是從福晉身上掉下來的肉,走哪兒都得掛心。


    第103章 大結局(下)


    既然已經做好了決定,胤祺和毓秀兩個人便開始著手為出海做準備,雖然不知道出海是幾年以後的事情,但是做的準備越足,以後受的苦就會越少。


    胤祺和毓秀都不是肯吃苦的人,哪怕不得不走,也會盡量讓自己少吃些苦頭。


    事實上,著手準備退路的不止胤祺和毓秀兩個人,曾經有心與大位,甚至為此被康熙所忌憚的八爺,該開始為自己準備後路。


    當然跟胤祺和毓秀準備跑路不同,八爺可沒打算要走,而是要牢牢的紮根在這片土地上,皇阿瑪雖然厭棄了他,未來新帝上位也可能不會用他這個曾經人人稱讚的八賢王,但是他現在有兒子,兒子還會有孫子,隻要有能力,如今八貝勒府蟄伏一時,將來未必不會出幾個權臣。


    弘晶那孩子,他早就派人仔細調查過了,比老五聰明,也比老五能幹,文才武略皆是上乘,年紀雖小,但胸襟卻挺大的,不是那等小心眼兒的人,某種程度上,要比已故的孝義皇帝大氣、重情。


    孝義皇帝當年做太子的時候,看他們這些兄弟就跟看半個奴才一樣,別說是兄弟之情了,連尊重都沒有多少,但弘晶不管是對這些叔叔伯伯們,還是兄弟、堂兄弟們,都有一份尊重和情誼在。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皇阿瑪才會跳過他們這些兒子,選擇弘晶這個孫子。


    如今他要做的便是保重好身體,好好陪陪福晉,好好教育弘旺,等著皇阿瑪駕崩,看看他們爺兩個到底誰能熬過誰。


    專注朝堂多年的八爺,到底是高看了自家福晉的氣性,偃旗息鼓龜縮在府裏行,打拳吃藥好好保養身體行,日日陪著她賞花弄月更行,但是想要花費精力教育弘旺這個庶子,那是萬萬不行的。


    八貝勒服一出接著一出的鬧劇,剛開始還吸引了不少人八卦,不過日子一久,習慣了也就沒多少人在意了,不過,八福晉這名聲算是這輩子都洗不白了。


    時光荏苒,轉眼就到了康熙六十三年的冬天,太子之位一直空著,皇太孫之位更是一直空著。


    在把孝義皇帝熬死了之後,康熙的猜忌心越來越重,對手中的權力也是越握越緊,哪怕四爺做了那麽多年的富貴閑人,名聲不好,性子又直,但是仍舊不得康熙信重,防著這個,防著那個,朝中事物無大小,都得他應準了才行。


    除此之外,弘晶和弘皙這兩個皇孫更是被他分撥成了兩派,各有優勢,互相攻詰,儼然跟當年的直郡王和孝義皇帝一樣。


    不過康熙早就已經不是當年的康熙了,年紀大了,又日日思慮操勞,哪怕早些年被靈泉水滋養過,如今吃不到攙有靈泉水的糕點,身體衰老的速度要遠超普通人,畢竟普通人到了這個年紀早就安心享受天倫之樂了,哪還會這麽殫精竭慮。


    所以到了康熙六十三年的冬天,一場風寒,便徹底擊垮了這個已經七十一歲的老人。


    似乎是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連夜將恒親王胤祺召進宮中。


    弘晶要做皇帝就不能有一個太上皇礙手礙腳,所以要麽弘晶過繼到孝義皇帝名下,要麽胤祺這個當爹的假死遁走,在大清朝隱姓埋名過完後半輩子,或者離開大清,隻要不做太上皇,怎麽選擇就看胤祺了。


    自家皇阿瑪都已經纏綿病榻了,還說出這麽一番話,胤祺倒是並沒有覺得失望和傷心,這些年,他們這些兄弟早就不對皇阿瑪抱有幻想了,父子之情跟權力和江山比起來,在皇阿瑪眼裏什麽都不是,如今逼著他做這樣的選擇,也不足為奇。


    本來就已經決定好了的事情,胤祺也沒拖著,早點解決完他這個‘後顧之憂’,皇阿瑪也能早點兒安排弘晶的皇位,省得再起波瀾。


    “兒臣可以跟福晉離開大清,這輩子都不會再踏入大清一步,但是該帶的人和東西不能少,侍衛、奴才、廚子、工匠、糧食、金銀這些都不能少。”


    本來還想著避過黃皇阿瑪的耳目,偷偷溜走的,如今竟然能夠光明正大的走,當然要多帶點東西。


    康熙還不把這點人和東西放在眼裏,就是沒想到老五會這麽灑脫的就答應了,“想帶什麽就帶什麽,隻要你不回大清,跟弘晶還可以書信聯係,想要什麽東西不成,在大清之外找塊地方好好養老,你不是喜歡踢蹴鞠嗎,到時候可以光明正大的組織蹴鞠比賽。”


    人跟人還真是不一樣,他看得比命還重的東西,在老五眼裏,什麽也不是。


    不過弘晶有這麽一個隻喜歡吃喝玩樂的阿瑪,也是福氣。


    康熙六十三年臘月二十四日,恒親王攜福晉奉旨離京,帶了3000名侍衛,行李裝了50多輛馬車,除此之外,還有來自一些恒親王府的下人,車隊林林總總加起來接近有5000人,出行的場麵那叫一個浩大。


    二十八日,康熙立恒親王世子弘晶為皇太孫,並詔令天下。


    三十日,康熙皇帝駕崩,皇太孫繼位,時年二十五歲。


    康熙的喪事辦得不大不小,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恒親王夫妻並不在奔喪之列。


    元乾一年,元乾帝繼位,尊宜妃為太皇太後,尊恒親王為太上皇,尊恒親王福晉為太上皇後。


    元乾三十年,元乾帝退位,太子繼位,封元乾帝為太上皇。


    中元一年,太上皇離京出海。


    中元十六年,大清朝的第一位太上皇愛新覺羅胤祺駕崩於海外,諡號純皇帝,全稱‘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 智慧仁慈純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五福晉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邈邈一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邈邈一黍並收藏清穿之五福晉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