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點鍾,剪彩儀式正式開始。


    主持儀式的人先說了一段開場白,然後開始介紹出席儀式的領導和來賓。


    蜀川各個大型機械廠,軋鋼廠的廠長,蜀川各地區和城市的副職。


    本來各地區和城市的級別跟華心研究所是一樣的。


    但這年頭各地基本都是靠工業起家,華心研究所又是工業最璀璨的那顆明珠。


    所以他們都主動跟華心研究所聯係,要來參加剪彩儀式。


    不過並沒有正職前來參加儀式,都是副職,畢竟這隻是分所,能來副職已經很重視了。


    “各位領導,來賓,首先向大家介紹出席本次儀式的領導。”


    “華心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張作梅。”張作梅笑著起身向後示意。


    “原華心研究所所長,華心研究所總顧問,巴中市市委書記李豐”李豐也笑著站起來。


    後麵的一眾幹部麵色微變,看到李豐的位置時更是暗叫不妙。


    完了!沒聽說李豐原來是華心研究所所長啊!


    而且看他這位置,就算調任了在華心研究所的份量依然不小。


    一些心思敏捷的人更是把李豐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華心研究所為何要在千裏之外的蜀川建分部?這很大幾率是衝著李豐來的啊!


    看來以後的跟巴中打好關係了。


    人群中隻有蜀川第一軋鋼廠廠長譚強心裏樂開了花。


    值了!那麽多投資全都沒有白費!


    就衝李豐這個位置,以後隨便打個招呼他們軋鋼廠都能飛起來。


    他們雖然是第一軋鋼廠,但其他機械廠在後麵追得也很凶。


    他們這個第一都快名存實亡了。


    現在,一切都穩啦!


    接著介紹起其他領導,足足介紹了五分鍾。


    聽的附近圍觀的百姓和工人震撼不已。


    “市政府成立都沒這麽多大官來吧?”


    “是啊,低於副廳的幹部都沒資格叫出名字來,太誇張了!”


    然後前排的八個人上台進行剪彩。


    儀式結束,李豐等人來到辦公室。


    以後蜀川分部由周勤之負責,戴全任副所長。


    蜀川分部的規模不會很大,最多不超過兩百人,這邊主要是攻克生產難題的。


    又了解了一下當前的研製情況,李豐來到車間,跟戴全配合做出了十多個高精度的核心零件。


    有了這幾個零件,就能生產出更高精度更穩定的鑽床,這就相當於機械母體。


    以後李豐的主要任務就是生產這些可以生產出新機械的生產型機械。


    第二天一早,李豐並沒第一時間回巴中,而是帶著巴中駐蜀都辦事處的幹事來到火車站。


    從青華大學挖來的老師一會就到了。


    三十多名教師裏,隻有三個普通的老師是全職,連人事關係都轉過來了。


    其他老師和教授都是掛職。


    不過李豐還是要給到他們足夠的尊重和重視,畢竟人才難得。


    等了一個多小時,火車進站,一行氣質脫俗的老師拖著行李艱難地走下車。


    李豐見狀急忙笑著上前握手。


    “各位教授,老師,路途奔波辛苦了。”


    “我是巴中市委書記李豐。”


    老師們聽到李豐的自我介紹全都大吃一驚,車站寒風呼嘯,但他們心裏都暖洋洋的。


    一個城市的一把手親自過來接他們,這是何等的重視啊!


    更何況李豐在四九城也不是籍籍無名之人,那是為國奉獻的青年典範。


    他們所有人的貢獻都沒李豐多,所以,這怎能不讓他們感動。


    再加上李豐也是青華大學畢業的,他們天然對其有種親近感。


    為首的年紀稍大的教授鼻頭一酸,近些天他們在四九城可是飽受挫折。


    如今李豐卻如此重視他們,不少人已經在期待未來的教學生活了。


    為首的教授抬了抬眼鏡,鄭重地握住李豐的手。


    “李豐,我們這三十多個人,絕對不會讓巴中人民指著我們脊梁骨罵娘!”


    教授正是潘際鑾,中國焊接領域的開山鼻祖,院士級別的人物。


    “對,李豐,我們不會吃白飯的!”旁邊一名中年教授也信心滿滿地說道。


    李豐笑了一下“老師您言重了。”


    這名教授正是金國藩,李豐讀研究生時的導師,機械係教授,專攻精密儀器和機械學,也是院士級別的人物。


    “走吧,車在門口,我們先上車。”


    “好好好,走。”


    “來來來,幫忙拿行李。”李豐接過老師手中的行李,指揮著接待處的幹事。


    走向汽車的途中,李豐笑著跟各位老師解釋。


    “這幾天各位老師辛苦了,我們先在蜀都歇一天,明天上午再出發。”


    老師金國藩聞言笑著搖搖頭。


    “不用,這坐火車哪算得上累啊,現在快到飯點了,我們吃個午飯下午就出發。”


    “對,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早點到,找點事情做呢!”


    李豐一看眾人都同意,隻能笑著點點頭。


    直接把他們帶到了錦江飯店,然後自掏腰包,讓各位老師們好好吃了一頓。


    下午一行人才坐著汽車搖搖晃晃地出發。


    三十多個老師,加上李豐和幹事都有四十多人了。


    不可能讓這些老師去坐卡車,走三天土路,就是野戰軍來了都得累得不輕更別說這些老師了。


    所以李豐跟市委也是下了血本了,直接找交通廳的周廳長租了十輛吉普車。


    這些老師裏也有一部分普通老師還沒坐過汽車,所以他們倒也不覺得顛簸和艱辛。


    可到了晚上,來到棉陽境內時所有老師都蔫了。


    李豐鼓勵了一番,然後安排大家住進招待所。


    第二天,李豐讓司機放慢速度,車隊慢悠悠地走了五天才進入巴中境內。


    一進入巴中,路麵陡然開闊平坦起來,地上鋪滿了石子,沒有深坑和凹槽。


    車內的老師們一下就反應過來了。


    “到巴中了?”


    “對,我們巴中的路去年剛剛修好,後麵就好受多了。”李豐笑著答道。


    老師們伸出脖子,看著地下修的石子路,神情略顯振奮。


    這誰說巴中窮的?能修得起這麽多路怎麽可能會窮?


    旁邊更發達的果城都沒這麽好的路,路麵雖然也是鋪設了一些石頭,但用料根本不足。


    也沒人養護,用了沒多久就又成了泥濘坑窪的土路了。


    這都能從側麵反映出巴中市委和市政府是幹實事的,這樣的話,他們的生活和教學也就有保障了。


    想到這,老師們更加期待和急迫了,恨不得馬上投入工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我的父親是司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蛋糕折耳根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蛋糕折耳根1並收藏四合院:我的父親是司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