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說是假的,那也很難說。至少讀《丁香傳》的風塵女子們感覺很真,裏麵一個個女性人物經歷過的事情她們都仿佛經歷過,或者曾經經歷。有些事情說是感同身受也不為過——這種情況下要怎麽說是假的呢?
這部小說在大框架上雖然不真,但對這些姑娘們來說已經是最接近她們內心的小說了。相比之下,有的主角為風月女子的作品,雖然完全複製了大環境,可是具體到人物,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兒!
靜默了一會兒,還是那個唱歌的女子道:「這要看如何說了,二位貴客而言這便是真假參雜,可是也不必追究,終究隻是個消遣而已。但是於我們而言,這就是最真不過的了。」
包廂裏演奏聲起,歌女唱的也很好聽。
沈鈺一麵喝酒交際,一麵想起了半個月前他在京城拜訪連翹,特別談起《丁香傳》這部小說。其實他也問過連翹這部小說的真實度,而連翹也對此做了回答。
「這要怎麽說,這部小說我隻能說是來源於現實,同時它是高於現實的。沒有發現嗎,我本可以寫一個更加底層的小妓.女,那樣倒是更能體現一種奮鬥精神了。但是我沒有,因為我知道那樣小說寫出來就很難有這樣漂亮、純潔了。」
連翹當時說的清清楚楚,這個故事在青樓女子讀來或許會感同身受,覺得這就是發生在自己以及自己周圍的故事。然而事實上絕對不是那麽回事兒!這個故事和她們的生活無限接近,而又無限遙遠!
很多事情她們經歷過,很多感情她們是理解的,但是這就能說明丁香的故事,丁香周圍其他人的故事,這就是她們的故事了嗎?當然不是的。
其實這些女孩子根本沒有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生活到底是什麽樣子,所以連翹的小說讓她們覺得那就是她們的故事。
「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又有幾個人弄清楚了自己的人生呢?類比就知道了,市麵上那麽多的世情小說,說是描繪了市井中的生活瑣碎。裏麵的人物和故事追究起來確實是來源於現實生活,這本不錯,可是小說終究是小說,不可能將生活照搬上去的。」
連翹對此心中有數,藝術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這句話她曾以為是裝腔作勢,後來才明白這句話有多麽的一語中的!哪怕是那些寫實文學,也不太可能是生活的完美映照。這就像是紀錄片,紀錄片也不可能是將攝像機固定在一個角度,然後一直拍一直拍。
紀錄片同樣是電影工業的體現,需要優秀的攝像去展示內容,需要剪輯去權衡取捨,有的會加上配樂和旁白之類的東西。通過這一係列操作之後,呈現給大眾的就不是完全寫實的東西了。
這裏麵必然包含每一個經手者的思想、傾向,這是不可避免的。
放在小說上這是一個更明顯的事實,連翹對此心知肚明。事實上小說或者別的文藝作品本身也不是為了寫實而存在的,所以有此結果似乎也沒什麽不對。
連翹向沈鈺展示了他們這個行當『冷酷』的一麵。
「我們作為說故事的人,一般來說,我們不一定要求真實,除非真實有利於小說。實際上從最終的結果來看,真實往往會對小說有所阻礙。而且硬要說的話,小說甚至連合理都說不上,隻不過是讀者在讀的過程中投入進去,很多不合理的東西會在自己的想像中自己合理。」
沈鈺按照連翹所說的,跳出一部小說看這部小說的核心,發現確實如她所說。當初讀的時候並沒有覺得哪裏不對,但這個時候看來整個小說充滿不符合常理的東西。特別是裏麵人物的理念,讀的時候站在主人公的視角似乎沒問題,這個時候不站主人公視角,發現到處都是問題,放在後世應該算是三觀不正吧......
實際上後世的小說,包括網文也有這個問題。讀的時候隻要爽、有趣就行了,沒有太多值得考慮的。但是事後仔細想想,主人公的三觀是怎麽回事兒?歪的相當膩味了吧——這種閱讀體驗,很多網文讀者都是有的。
連翹也曾經是網文讀著,後來幹脆做了作者,這種事情比這個時代任何一個人都認識的深刻,和沈鈺說起來,清楚而透徹。
也是在這個話題上,連翹對沈鈺展開了一些。都是心理學、行為學上的一些東西,倒不是說有多高深,多高深的東西連翹也不知道,她就是說明一下在潛移默化中,包括小說在內的許多東西可以如何不動聲色地影響一個人的價值取向。
其中著重講了小說和報紙...都是一些大眾傳媒的內容。特別是在網絡推手成為新時代年輕人都有所了解的東西之後,大家開始漸漸明白,我們自己的生活並不是我們自己選擇,而是別人替我們選擇的。這時候這方麵即使心很大的不太在意,但也是有些了解的。
「普通人的生活真的是他嗎自己選擇的嗎?並不是的。上古時期人們以狩獵採集為生,後來發展農耕,但是生活依舊非常原始。帶來改變的是分工出現,有的人生產必要的東西,食物、衣服,而有的人生產的是非必要的東西。人不需要非必要的東西也能存活,那麽為什麽還要這些?」
「因為當別人製造出來後展示給他們看,他們交換或者買下來。譬如說海外,因為上古先民不同,我們這裏習以為常的東西他們大為驚異。這些足以說明那些非必要的東西不是每個人選的,而是別人做出來後讓每一個人覺得這個必要的。」
這部小說在大框架上雖然不真,但對這些姑娘們來說已經是最接近她們內心的小說了。相比之下,有的主角為風月女子的作品,雖然完全複製了大環境,可是具體到人物,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兒!
靜默了一會兒,還是那個唱歌的女子道:「這要看如何說了,二位貴客而言這便是真假參雜,可是也不必追究,終究隻是個消遣而已。但是於我們而言,這就是最真不過的了。」
包廂裏演奏聲起,歌女唱的也很好聽。
沈鈺一麵喝酒交際,一麵想起了半個月前他在京城拜訪連翹,特別談起《丁香傳》這部小說。其實他也問過連翹這部小說的真實度,而連翹也對此做了回答。
「這要怎麽說,這部小說我隻能說是來源於現實,同時它是高於現實的。沒有發現嗎,我本可以寫一個更加底層的小妓.女,那樣倒是更能體現一種奮鬥精神了。但是我沒有,因為我知道那樣小說寫出來就很難有這樣漂亮、純潔了。」
連翹當時說的清清楚楚,這個故事在青樓女子讀來或許會感同身受,覺得這就是發生在自己以及自己周圍的故事。然而事實上絕對不是那麽回事兒!這個故事和她們的生活無限接近,而又無限遙遠!
很多事情她們經歷過,很多感情她們是理解的,但是這就能說明丁香的故事,丁香周圍其他人的故事,這就是她們的故事了嗎?當然不是的。
其實這些女孩子根本沒有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生活到底是什麽樣子,所以連翹的小說讓她們覺得那就是她們的故事。
「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又有幾個人弄清楚了自己的人生呢?類比就知道了,市麵上那麽多的世情小說,說是描繪了市井中的生活瑣碎。裏麵的人物和故事追究起來確實是來源於現實生活,這本不錯,可是小說終究是小說,不可能將生活照搬上去的。」
連翹對此心中有數,藝術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這句話她曾以為是裝腔作勢,後來才明白這句話有多麽的一語中的!哪怕是那些寫實文學,也不太可能是生活的完美映照。這就像是紀錄片,紀錄片也不可能是將攝像機固定在一個角度,然後一直拍一直拍。
紀錄片同樣是電影工業的體現,需要優秀的攝像去展示內容,需要剪輯去權衡取捨,有的會加上配樂和旁白之類的東西。通過這一係列操作之後,呈現給大眾的就不是完全寫實的東西了。
這裏麵必然包含每一個經手者的思想、傾向,這是不可避免的。
放在小說上這是一個更明顯的事實,連翹對此心知肚明。事實上小說或者別的文藝作品本身也不是為了寫實而存在的,所以有此結果似乎也沒什麽不對。
連翹向沈鈺展示了他們這個行當『冷酷』的一麵。
「我們作為說故事的人,一般來說,我們不一定要求真實,除非真實有利於小說。實際上從最終的結果來看,真實往往會對小說有所阻礙。而且硬要說的話,小說甚至連合理都說不上,隻不過是讀者在讀的過程中投入進去,很多不合理的東西會在自己的想像中自己合理。」
沈鈺按照連翹所說的,跳出一部小說看這部小說的核心,發現確實如她所說。當初讀的時候並沒有覺得哪裏不對,但這個時候看來整個小說充滿不符合常理的東西。特別是裏麵人物的理念,讀的時候站在主人公的視角似乎沒問題,這個時候不站主人公視角,發現到處都是問題,放在後世應該算是三觀不正吧......
實際上後世的小說,包括網文也有這個問題。讀的時候隻要爽、有趣就行了,沒有太多值得考慮的。但是事後仔細想想,主人公的三觀是怎麽回事兒?歪的相當膩味了吧——這種閱讀體驗,很多網文讀者都是有的。
連翹也曾經是網文讀著,後來幹脆做了作者,這種事情比這個時代任何一個人都認識的深刻,和沈鈺說起來,清楚而透徹。
也是在這個話題上,連翹對沈鈺展開了一些。都是心理學、行為學上的一些東西,倒不是說有多高深,多高深的東西連翹也不知道,她就是說明一下在潛移默化中,包括小說在內的許多東西可以如何不動聲色地影響一個人的價值取向。
其中著重講了小說和報紙...都是一些大眾傳媒的內容。特別是在網絡推手成為新時代年輕人都有所了解的東西之後,大家開始漸漸明白,我們自己的生活並不是我們自己選擇,而是別人替我們選擇的。這時候這方麵即使心很大的不太在意,但也是有些了解的。
「普通人的生活真的是他嗎自己選擇的嗎?並不是的。上古時期人們以狩獵採集為生,後來發展農耕,但是生活依舊非常原始。帶來改變的是分工出現,有的人生產必要的東西,食物、衣服,而有的人生產的是非必要的東西。人不需要非必要的東西也能存活,那麽為什麽還要這些?」
「因為當別人製造出來後展示給他們看,他們交換或者買下來。譬如說海外,因為上古先民不同,我們這裏習以為常的東西他們大為驚異。這些足以說明那些非必要的東西不是每個人選的,而是別人做出來後讓每一個人覺得這個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