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這一刻是真的覺得吳麗春這個小姑娘非常可愛了,她看透了很多人都看不透的東西。
吳麗春想了想又道:「難道我不討好你,你將來真的發達了,就不照顧我了嗎?」
兇巴巴且理所當然。
連翹想笑,隻是要裝出一副努力思索的樣子。想了半晌,最終道:「誒,這個還真不好說啊。」
然後大笑了起來。
第322章
雖說吳美娘與連翹去京城這件事來的突然,讓吳家人有些措手不及,但仔細考慮之後確實沒有不讓兩人去的道理——道理和人情都被連守信這個親家大哥給占了,不去都顯得不對了。
所以在吳美娘與連翹去與不去的事情上麵大家基本上是沒有分歧的,有分歧的地方在於怎麽去。
宋氏的意思是想吳美娘晚些去,一旦去了就要呆到過年,這個時候去還不如深秋了再去。然而這也有不好的地方...明明都已經認親了,怎麽還這樣拖延?要是就是拖延的幾個月裏連翹祖母過世了,豈不是尷尬?
既然不能晚去,那就隻能想個安全的辦法了。宋氏一開始想讓哪一個兒子送吳美娘與連翹去,出門在外有個男人一起,肯定是安全很多的。
老二家的不肯出力,老三家的東家生意走不開,也隻有老大家的最合適。吳美娘原本也覺得這很好,但是覷著大嫂小宋氏那不太樂意的樣子,也懶得為這個事情得罪人,道:「還是算了吧,這一去稍稍牽絆就得明年夏天才能回來了,這麽長久的功夫太勞煩大哥了。」
宋氏卻不愛聽這個,道:「什麽勞煩不勞煩的,你們兄妹之間...」
吳美娘打斷了宋氏的話:「其實安全的事情真沒有什麽好擔憂的,這一回去京城,家裏搭著蘇州大戶的船去京城,沒有更穩妥的了。」
聽吳美娘說到蘇州的大戶,一時之間吳家人都驚住了。問道:「莫非連翹她爹在蘇州還有老相識,竟能得這個便宜?」
吳美娘解釋道:「這是連翹在蘇州做事時朋友的門道,她朋友認得蘇州一等一的門戶『沈家』的人。人家去京城辦事、做生意,自家組了一個船隊,而且走的是運河,再安全也沒有了,我們母女借上幾間艙房十分容易。」
其實吳家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蘇州沈家是個什麽門戶,這就好比後世沒有幾個人知道本省首富是誰一樣。不過也有清楚的,譬如連翹三舅吳瑾,他本身就很有眼界,又在大商行那裏做著帳房——更重要的是他所在的商行其實就是靠給沈家生意做一些相關的供應,這才起來的。
對於蘇州沈家,他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了。
當即解釋了一番,吳家人立刻知道了沈家是如何牛的。不過他們可不敢想連翹和沈家的公子認得,隻當連翹的那個朋友和沈家哪個有權力的旁支子弟或者管事認得呢!而就是這樣,那也很了不得了!
其實他們不知道,連翹直接和沈家六少爺打了招呼!
一開始的時候連翹就考慮過要如何去京城了,這時候可不是後世,飛機、高鐵什麽隨便選,方便又安全。這時候從江南到京城,這是一段漫長艱苦的旅程,不是驛站加急的跑法,路上走上兩個月簡直太尋常了——就連運河行船也很慢!
而且除了漫長和艱辛之外,對於連翹和吳美娘來說最讓她們覺得擔心的其實是安全問題。
這可是古代,有些地方些許有些強人又有什麽稀奇的?她們母女兩個行路,若是像一般人那樣搭乘普通的客船,說不定就要遇到壞人了。
這不是說治安就壞到那個地步了,隻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而且吳美娘和連翹兩個弱女子,確實比較容易遇到這種事。
連翹考量這些事的時候首先就想到之前和沈鈺的信件,沈鈺就提到過再過一段時間就要跑一趟京城。言語之間可惜過連翹,因為連翹與他說過,想看看大運河沿河的許多運河城市。這些城市往往依託大運河繁榮,而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很值得一看。
當時她心裏也可惜來著,但沒多想,主要是想了沒用。而此時,這段記憶又翻了出來。
她立刻與吳美娘說了這件事,也沒有怎麽隱瞞,直接說沈家的六少爺是自己的鐵桿讀者,想要搭他家的便船去京城隻消說一聲。
吳美娘原本並不了解寫小說這個行當,隻是因為連翹如今做這一行所以才著意去打聽了一番。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一行這樣火熱,那些大作者名利雙收,贏得豐厚身家的同時也具有極大的社會影響力。
『錢』途這一點她已經在女兒連翹身上看到了,至於社會影響力,她還沒有聽說呢。之前替張貴子張羅了一下生意雖然也說明了她是有本事的,但到底隻是小事耳。
而這次說到豪門貴胄的公子是她的鐵桿讀者,借人家的地方去京城輕輕鬆鬆,吳美娘這才覺得女兒符合傳聞中大作者的樣子了——有自己的影響力,門路很廣。
吳美娘可是聽說過的,說是那些大作者有自己的讀者,讀者中間也是臥虎藏龍,靠這個也能織出一個極其讓人艷羨的人脈網了。
聽連翹說可以借到這樣的便利,吳美娘答應的很快。
吳美娘腦子很好,平常風度也不像一般的市井婦女,不過一些性格上麵的特點其實挺小市民的。譬如借連翹如今的能力能夠獲得普通人沒有的『待遇』『福利』,她是絕對不會不好意思的,反而會非常歡欣鼓舞。
吳麗春想了想又道:「難道我不討好你,你將來真的發達了,就不照顧我了嗎?」
兇巴巴且理所當然。
連翹想笑,隻是要裝出一副努力思索的樣子。想了半晌,最終道:「誒,這個還真不好說啊。」
然後大笑了起來。
第322章
雖說吳美娘與連翹去京城這件事來的突然,讓吳家人有些措手不及,但仔細考慮之後確實沒有不讓兩人去的道理——道理和人情都被連守信這個親家大哥給占了,不去都顯得不對了。
所以在吳美娘與連翹去與不去的事情上麵大家基本上是沒有分歧的,有分歧的地方在於怎麽去。
宋氏的意思是想吳美娘晚些去,一旦去了就要呆到過年,這個時候去還不如深秋了再去。然而這也有不好的地方...明明都已經認親了,怎麽還這樣拖延?要是就是拖延的幾個月裏連翹祖母過世了,豈不是尷尬?
既然不能晚去,那就隻能想個安全的辦法了。宋氏一開始想讓哪一個兒子送吳美娘與連翹去,出門在外有個男人一起,肯定是安全很多的。
老二家的不肯出力,老三家的東家生意走不開,也隻有老大家的最合適。吳美娘原本也覺得這很好,但是覷著大嫂小宋氏那不太樂意的樣子,也懶得為這個事情得罪人,道:「還是算了吧,這一去稍稍牽絆就得明年夏天才能回來了,這麽長久的功夫太勞煩大哥了。」
宋氏卻不愛聽這個,道:「什麽勞煩不勞煩的,你們兄妹之間...」
吳美娘打斷了宋氏的話:「其實安全的事情真沒有什麽好擔憂的,這一回去京城,家裏搭著蘇州大戶的船去京城,沒有更穩妥的了。」
聽吳美娘說到蘇州的大戶,一時之間吳家人都驚住了。問道:「莫非連翹她爹在蘇州還有老相識,竟能得這個便宜?」
吳美娘解釋道:「這是連翹在蘇州做事時朋友的門道,她朋友認得蘇州一等一的門戶『沈家』的人。人家去京城辦事、做生意,自家組了一個船隊,而且走的是運河,再安全也沒有了,我們母女借上幾間艙房十分容易。」
其實吳家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蘇州沈家是個什麽門戶,這就好比後世沒有幾個人知道本省首富是誰一樣。不過也有清楚的,譬如連翹三舅吳瑾,他本身就很有眼界,又在大商行那裏做著帳房——更重要的是他所在的商行其實就是靠給沈家生意做一些相關的供應,這才起來的。
對於蘇州沈家,他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了。
當即解釋了一番,吳家人立刻知道了沈家是如何牛的。不過他們可不敢想連翹和沈家的公子認得,隻當連翹的那個朋友和沈家哪個有權力的旁支子弟或者管事認得呢!而就是這樣,那也很了不得了!
其實他們不知道,連翹直接和沈家六少爺打了招呼!
一開始的時候連翹就考慮過要如何去京城了,這時候可不是後世,飛機、高鐵什麽隨便選,方便又安全。這時候從江南到京城,這是一段漫長艱苦的旅程,不是驛站加急的跑法,路上走上兩個月簡直太尋常了——就連運河行船也很慢!
而且除了漫長和艱辛之外,對於連翹和吳美娘來說最讓她們覺得擔心的其實是安全問題。
這可是古代,有些地方些許有些強人又有什麽稀奇的?她們母女兩個行路,若是像一般人那樣搭乘普通的客船,說不定就要遇到壞人了。
這不是說治安就壞到那個地步了,隻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而且吳美娘和連翹兩個弱女子,確實比較容易遇到這種事。
連翹考量這些事的時候首先就想到之前和沈鈺的信件,沈鈺就提到過再過一段時間就要跑一趟京城。言語之間可惜過連翹,因為連翹與他說過,想看看大運河沿河的許多運河城市。這些城市往往依託大運河繁榮,而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很值得一看。
當時她心裏也可惜來著,但沒多想,主要是想了沒用。而此時,這段記憶又翻了出來。
她立刻與吳美娘說了這件事,也沒有怎麽隱瞞,直接說沈家的六少爺是自己的鐵桿讀者,想要搭他家的便船去京城隻消說一聲。
吳美娘原本並不了解寫小說這個行當,隻是因為連翹如今做這一行所以才著意去打聽了一番。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一行這樣火熱,那些大作者名利雙收,贏得豐厚身家的同時也具有極大的社會影響力。
『錢』途這一點她已經在女兒連翹身上看到了,至於社會影響力,她還沒有聽說呢。之前替張貴子張羅了一下生意雖然也說明了她是有本事的,但到底隻是小事耳。
而這次說到豪門貴胄的公子是她的鐵桿讀者,借人家的地方去京城輕輕鬆鬆,吳美娘這才覺得女兒符合傳聞中大作者的樣子了——有自己的影響力,門路很廣。
吳美娘可是聽說過的,說是那些大作者有自己的讀者,讀者中間也是臥虎藏龍,靠這個也能織出一個極其讓人艷羨的人脈網了。
聽連翹說可以借到這樣的便利,吳美娘答應的很快。
吳美娘腦子很好,平常風度也不像一般的市井婦女,不過一些性格上麵的特點其實挺小市民的。譬如借連翹如今的能力能夠獲得普通人沒有的『待遇』『福利』,她是絕對不會不好意思的,反而會非常歡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