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種單個頂級作者的作用在平台和市場都成熟起來之後,作用其實是降低了的。如果是在洪荒時期,最初始的小說網站作者都很少了,往往能有一兩個大神坐鎮就足夠搞風搞雨了。而如果失去一兩個頂級作者,對於一個小說網站來說,那就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這個世界的小說行業正式進入高速發展期已經四十多年了,但是在古代,行業發展等方麵都不能和後世相比。後世四十多年什麽都好了,但是在這個時候四十多年,小說行業其實仍沒有進入成熟時期。
如果非要定義的話,最開始應該定義為『草根創業,欣欣向榮』,這一時期沒有什麽大報館大資本之類的。很多報館甚至不是商人開辦,而是一個作者出名了之後,嚐試性地就去辦報。不過那時候僧多粥少,不管辦報水平如何,讀者都是買帳的。也正是隨便進去撈一撈就能撈到金子,這才吸引了第一批有錢人投資。
自此就進入了報業小說業發展的第二個時期『去粗存精,資本湧入』。在這一時期,資本的湧入有兩個影響,一個是淘汰掉了一部分資金少,同時報紙內容也不優秀的報館。另一個則是用穩定並且在當時看來已經非常豐厚的報酬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這個行業,成為作者。
現在其實就處於第三個時期,『群雄並立,競爭激烈』。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大報館,同時中小報館的上升之路還沒有完全被禁絕。整個行業競爭很激烈,大家都爭搶著占據更好的位置。
連翹估計,進入下一個階段就會淘汰大量體量比較小的報館,正式由業界的『春秋』進入『戰國』時代。行業內部終究會由數量不那麽多的幾個大佬統治,而不是現在亂戰的樣子。
隻不過這個過程會很緩慢,有幾個關鍵性的問題要解決,其中最硬的骨頭就是交通運輸業。隻要交通運輸業能夠突破瓶頸,大報館的輻射範圍就能爆炸式地擴大!原本地區性的小報館就會失去生存的空間。
明明身處蘇州的輻射之下,嘉定的報館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這正是因為運輸始終比不上本地發售。
這就好比後世的相聲演員,最開始的時候整個行業需要的相聲演員反而比較多。因為當時沒有收音機普及,更不要說電視什麽的了。這種情況下每一個地區的相聲演員都能夠混下去,但是有了收音機,甚至電視之後,全國也隻需要幾個最好的相聲演員了。
不過那都是之後的事情了,連翹甚至不知道自己活躍時期能不能看到那一幕...看科技樹將來會怎麽點吧,這也不是她一個文科生能夠弄清楚的。
總之,現在的報館,特別是體量不那麽大的報館,真的是求賢若渴了。甚至能所有的領導人全部聚起來,專門為吸引一個作者開一個會。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喬璉真的就已經成為大神了。如果連翹的小說都是在蘇州發表的,說不定已經成了,但是她不是啊!受到平台的影響,她現在的數據並沒有達到大神的要求。
但是大家都是有眼睛的,自然明白人家的水平,再加上這個是個來之能戰的成熟作者,都紛紛願意以接近頂價,甚至就是頂價來請人!
明輝報館的老闆最先開口:「我不如諸位先生懂行,別的事情我就不說話了,隻定個調子——咱們請喬璉過來用頂價!另外別的待遇也都好商量!」
說完這話,老闆果然就不再開口了。
其他幾個高層議論開來,有一個主編就道:「想要挖來喬璉恐怕不太容易,人家都透過三吳報館的宋文靜在《文匯月報》上登載過小說了,這其實已經說明他們之間是有默契的。」
總副主編撇撇嘴:「默契算什麽?就是真的簽訂了文契還能賠錢毀約呢!」
一般來說當然沒有這麽混亂,就算真的想要契約結束之前換報館,也會三方之間私下協商,協商出結果之後平穩解決。真的鬧到賠錢毀約,其實大家麵子上都不好看。
不過總副主編並沒有說錯,這種默契很有用,但是隻要鋤頭揮舞的得力,其實又不是那麽重要。
另一個主編則是為難道:「和三吳報館相比,咱們明輝還是要差一些,如何吸引人家呢?」
研究來研究去,明輝報館的管理層在紙上記下了好幾條。其中最重要的,強調的最多的就是待遇!相比起大型報館,中等大小的年輕報館在給作者開待遇的時候其實是更靈活的。
大報館規模大,作者也多。一個作者提高報酬並不算什麽,麻煩的是很多自忖和這人差不多的作者若是也要求提高報酬,這可怎麽辦?報館經營中,作者的報酬是成本開支中很大的一塊,穩定的報酬等級不被破壞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很多大報館為了留住一些在別的報館能拿更高報酬的作者,除了講情懷,強調自家平台對長遠來說更好之外,也會在報酬之外的待遇上下功夫。這就好比後世公務員的工資其實一般,但穩定再加上各種雜七雜八的福利,立刻就讓很多人趨之若鶩了。
在這一點上中等報館更有優勢,他們並沒有多少厲害的作者,整個薪酬體係也沒有成型,不存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
除了老闆一開始就說明的三兩銀子頂價,他們還承諾了報紙上升銷量與獎金掛鉤等獎勵措施。然後提出可以給安排助手,助手的薪酬由報館負責。如果對方在蘇州沒有住的地方,報館也可以安排,至於租金上麵也會給出一定的補貼。
這個世界的小說行業正式進入高速發展期已經四十多年了,但是在古代,行業發展等方麵都不能和後世相比。後世四十多年什麽都好了,但是在這個時候四十多年,小說行業其實仍沒有進入成熟時期。
如果非要定義的話,最開始應該定義為『草根創業,欣欣向榮』,這一時期沒有什麽大報館大資本之類的。很多報館甚至不是商人開辦,而是一個作者出名了之後,嚐試性地就去辦報。不過那時候僧多粥少,不管辦報水平如何,讀者都是買帳的。也正是隨便進去撈一撈就能撈到金子,這才吸引了第一批有錢人投資。
自此就進入了報業小說業發展的第二個時期『去粗存精,資本湧入』。在這一時期,資本的湧入有兩個影響,一個是淘汰掉了一部分資金少,同時報紙內容也不優秀的報館。另一個則是用穩定並且在當時看來已經非常豐厚的報酬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這個行業,成為作者。
現在其實就處於第三個時期,『群雄並立,競爭激烈』。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大報館,同時中小報館的上升之路還沒有完全被禁絕。整個行業競爭很激烈,大家都爭搶著占據更好的位置。
連翹估計,進入下一個階段就會淘汰大量體量比較小的報館,正式由業界的『春秋』進入『戰國』時代。行業內部終究會由數量不那麽多的幾個大佬統治,而不是現在亂戰的樣子。
隻不過這個過程會很緩慢,有幾個關鍵性的問題要解決,其中最硬的骨頭就是交通運輸業。隻要交通運輸業能夠突破瓶頸,大報館的輻射範圍就能爆炸式地擴大!原本地區性的小報館就會失去生存的空間。
明明身處蘇州的輻射之下,嘉定的報館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這正是因為運輸始終比不上本地發售。
這就好比後世的相聲演員,最開始的時候整個行業需要的相聲演員反而比較多。因為當時沒有收音機普及,更不要說電視什麽的了。這種情況下每一個地區的相聲演員都能夠混下去,但是有了收音機,甚至電視之後,全國也隻需要幾個最好的相聲演員了。
不過那都是之後的事情了,連翹甚至不知道自己活躍時期能不能看到那一幕...看科技樹將來會怎麽點吧,這也不是她一個文科生能夠弄清楚的。
總之,現在的報館,特別是體量不那麽大的報館,真的是求賢若渴了。甚至能所有的領導人全部聚起來,專門為吸引一個作者開一個會。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喬璉真的就已經成為大神了。如果連翹的小說都是在蘇州發表的,說不定已經成了,但是她不是啊!受到平台的影響,她現在的數據並沒有達到大神的要求。
但是大家都是有眼睛的,自然明白人家的水平,再加上這個是個來之能戰的成熟作者,都紛紛願意以接近頂價,甚至就是頂價來請人!
明輝報館的老闆最先開口:「我不如諸位先生懂行,別的事情我就不說話了,隻定個調子——咱們請喬璉過來用頂價!另外別的待遇也都好商量!」
說完這話,老闆果然就不再開口了。
其他幾個高層議論開來,有一個主編就道:「想要挖來喬璉恐怕不太容易,人家都透過三吳報館的宋文靜在《文匯月報》上登載過小說了,這其實已經說明他們之間是有默契的。」
總副主編撇撇嘴:「默契算什麽?就是真的簽訂了文契還能賠錢毀約呢!」
一般來說當然沒有這麽混亂,就算真的想要契約結束之前換報館,也會三方之間私下協商,協商出結果之後平穩解決。真的鬧到賠錢毀約,其實大家麵子上都不好看。
不過總副主編並沒有說錯,這種默契很有用,但是隻要鋤頭揮舞的得力,其實又不是那麽重要。
另一個主編則是為難道:「和三吳報館相比,咱們明輝還是要差一些,如何吸引人家呢?」
研究來研究去,明輝報館的管理層在紙上記下了好幾條。其中最重要的,強調的最多的就是待遇!相比起大型報館,中等大小的年輕報館在給作者開待遇的時候其實是更靈活的。
大報館規模大,作者也多。一個作者提高報酬並不算什麽,麻煩的是很多自忖和這人差不多的作者若是也要求提高報酬,這可怎麽辦?報館經營中,作者的報酬是成本開支中很大的一塊,穩定的報酬等級不被破壞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很多大報館為了留住一些在別的報館能拿更高報酬的作者,除了講情懷,強調自家平台對長遠來說更好之外,也會在報酬之外的待遇上下功夫。這就好比後世公務員的工資其實一般,但穩定再加上各種雜七雜八的福利,立刻就讓很多人趨之若鶩了。
在這一點上中等報館更有優勢,他們並沒有多少厲害的作者,整個薪酬體係也沒有成型,不存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
除了老闆一開始就說明的三兩銀子頂價,他們還承諾了報紙上升銷量與獎金掛鉤等獎勵措施。然後提出可以給安排助手,助手的薪酬由報館負責。如果對方在蘇州沒有住的地方,報館也可以安排,至於租金上麵也會給出一定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