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說,雖然消遣讀物大都沒有什麽內涵,但確實有些意思,不知不覺張知府就讀到了《朝日報》上麵正在連載的《權柄》——這下可了不得了,昏昏欲睡的精神一下振奮,讀一段便要擊節讚嘆一段。
「寫得出這樣的文字,此人政務上一定再通順不過了!」
他當時讀《權柄》是《權柄》的最新連載,一讀之下一發不可收拾,立刻讓家人買了之前的內容回來。幸虧《權柄》像《文魁》一樣夠了字數就會出一冊單行本,不然一時之間家人也很難把內容弄齊全!
另外還有《文魁》,據說是《權柄》的上部,也一起買了回來。
《文魁》也就罷了,雖然真的很有意思,但是以張知府的高度來看,也就是好看有趣的小說本子,對於士人或許非常有用,畢竟裏麵有不少知識——張知府是做官的人了,那些用處並不很大。
倒是《權柄》這才讓他不能自拔,隻不過是一本小說而已,卻筆力萬鈞,似乎要將官場、人性說透。真正讓他動容的是字裏行間透露出的作者的政治素養,這些可是沒辦法撒謊的。
小說中心機算計、官場博弈不隻是小說中成立,在現實生活中一樣成立。
一本小說寫到這個地步,將一個王朝中也的積弊用這樣厚實的行文表現出來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這至少說明了作者有一雙能夠看透紛繁複雜局麵的眼睛,這一條不知道就把多少庸碌無為的官場中人給比了下去。
然而更了不起的是,作者意圖通過筆下的主人公『林崢』這個角色來解決那些問題!說實在的,以張知府本人的眼光來看,國家成了那樣,皇帝是個那樣的皇帝,各位朝堂大佬也不省心......
非要說的話,這是史詩級副本都打不住的難度。
反正張知府自忖自己是主人公,肯定是沒有任何辦法的...也正是因為此,他格外期待主人公這邊的展開。
待兩位幕僚看完了《權柄》的所有內容,他也早就放下了碗筷,正在窗前休息,笑著道:「如何,兩位先生說說看,這是不是好文章?」
孫文明隻剩下點頭了:「確實是好文章,明明沒有兩軍對壘,並不是兵臨城下一樣的場麵。但是氣魄雄渾絲毫不輸,朝堂方寸之間爭的確是萬世基業、百萬生民。難得的是這位喬璉先生正能寫的妥妥噹噹...說實話吧,我恐怕不如這位先生將官場看的更透徹。」
謝歸塵也很欣賞,不過既然孫文明已經說了,他也就不必再說一遍。隻是上下翻找了一番:「沒有前頭的內容麽?我觀這部小說開頭的樣子,似乎有很多內容沒有說,應該有前文罷?」
張知府立刻道:「謝先生眼力好,前麵的確有一部書,名為《文魁》,說的是這書裏的林子高考科舉的事兒。寫的是真好,隻不過我看重《權柄》一些罷了。不過先生倒是可以仔細看看《文魁》,裏頭好多關於做學問的事情,說的是極好極好的,謝先生愛這些,比我看的進去。」
說這又擺擺手:「這些暫且先不提,你們說說看,我去請這位喬璉先生來給我做一位幕僚如何?」
第136章
在現代,官員的職能被劃分的很清楚,小小的一個鄉鎮也是一樣。分管不同事務的人員各有權責,哪怕依舊有一些地方不能盡善盡美,但絕對不會像古代一樣。中央倒是有不同的權責,然而到了地方,一個父母官往往的各種事務一把抓!
此時的官員大都是少年時代讀書,讀的是四書五經聖人教誨,至於當官之後真正用得上的庶務。有那種大家族出身的,長輩清楚門道,也有這方麵的知識,這才能教給下麵的子弟。但是一般的人家是絕對沒有這種條件的,往往就是等到當官的時候無從下手。
有的人天資聰穎,學個幾年就很有門道了,有的人實在不是這塊材料——實在來說後者還多一些。然而就算是天資聰穎那一類也不可能什麽都精通,所以幕僚這種存在就很有必要了。
不過一般用得上『幕僚』的,少說也是知府以上的大官兒了,他們手底下做幫手的人多,入幕之僚多的很。至於知府以下的則不稱幕僚,往往稱呼『師爺』就可以了。天底下出產師爺最多的地方是東南,而東南中最多的是浙江,至於浙江師爺最有名氣的在紹興。
這也很好理解,浙江有錢,很多小老百姓家裏也讀的起書,於是文風鼎盛。文風鼎盛是好事,隻不過朝廷每次科舉的名額隻有那麽多。能夠考科舉得功名固然好,但是落榜子弟怎麽辦?
有的人棄文從商,有的人便憑藉自身對於庶務的熟知慢慢做起了師爺。
張知府身邊有幾個幕僚很正常,他平常也很注意網羅人才。他深知一個父母官有多麽重要,往往決定著治下小民的生死。人才多才好辦事,他一個人若想麵麵俱到,那是不可能的!
這一次讀《權柄》除了從書中映照現實,學到一些官場智慧之外就是看重了『喬璉』其人。在他看來這個喬璉是真有大才的,如果隻是做一個寫小說的恐怕太過屈才了,就應該收到門下正經做一些事情才好。
他這個想法很好,但是謝歸塵人很實在,立刻潑了一盆冷水:「東翁這見地固然很好,隻不過這件事有難處。第一,能有這般見地的人出身恐怕不簡單,說不得就是一個大家子弟,受東翁驅策恐怕很難。其次,若是此人出身並不算高...敢問東翁能為一個幕僚出多少銀子薪酬?人家寫小說本子恐怕也是佼佼者,賺的恐怕不少,人能願意來?」
「寫得出這樣的文字,此人政務上一定再通順不過了!」
他當時讀《權柄》是《權柄》的最新連載,一讀之下一發不可收拾,立刻讓家人買了之前的內容回來。幸虧《權柄》像《文魁》一樣夠了字數就會出一冊單行本,不然一時之間家人也很難把內容弄齊全!
另外還有《文魁》,據說是《權柄》的上部,也一起買了回來。
《文魁》也就罷了,雖然真的很有意思,但是以張知府的高度來看,也就是好看有趣的小說本子,對於士人或許非常有用,畢竟裏麵有不少知識——張知府是做官的人了,那些用處並不很大。
倒是《權柄》這才讓他不能自拔,隻不過是一本小說而已,卻筆力萬鈞,似乎要將官場、人性說透。真正讓他動容的是字裏行間透露出的作者的政治素養,這些可是沒辦法撒謊的。
小說中心機算計、官場博弈不隻是小說中成立,在現實生活中一樣成立。
一本小說寫到這個地步,將一個王朝中也的積弊用這樣厚實的行文表現出來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這至少說明了作者有一雙能夠看透紛繁複雜局麵的眼睛,這一條不知道就把多少庸碌無為的官場中人給比了下去。
然而更了不起的是,作者意圖通過筆下的主人公『林崢』這個角色來解決那些問題!說實在的,以張知府本人的眼光來看,國家成了那樣,皇帝是個那樣的皇帝,各位朝堂大佬也不省心......
非要說的話,這是史詩級副本都打不住的難度。
反正張知府自忖自己是主人公,肯定是沒有任何辦法的...也正是因為此,他格外期待主人公這邊的展開。
待兩位幕僚看完了《權柄》的所有內容,他也早就放下了碗筷,正在窗前休息,笑著道:「如何,兩位先生說說看,這是不是好文章?」
孫文明隻剩下點頭了:「確實是好文章,明明沒有兩軍對壘,並不是兵臨城下一樣的場麵。但是氣魄雄渾絲毫不輸,朝堂方寸之間爭的確是萬世基業、百萬生民。難得的是這位喬璉先生正能寫的妥妥噹噹...說實話吧,我恐怕不如這位先生將官場看的更透徹。」
謝歸塵也很欣賞,不過既然孫文明已經說了,他也就不必再說一遍。隻是上下翻找了一番:「沒有前頭的內容麽?我觀這部小說開頭的樣子,似乎有很多內容沒有說,應該有前文罷?」
張知府立刻道:「謝先生眼力好,前麵的確有一部書,名為《文魁》,說的是這書裏的林子高考科舉的事兒。寫的是真好,隻不過我看重《權柄》一些罷了。不過先生倒是可以仔細看看《文魁》,裏頭好多關於做學問的事情,說的是極好極好的,謝先生愛這些,比我看的進去。」
說這又擺擺手:「這些暫且先不提,你們說說看,我去請這位喬璉先生來給我做一位幕僚如何?」
第136章
在現代,官員的職能被劃分的很清楚,小小的一個鄉鎮也是一樣。分管不同事務的人員各有權責,哪怕依舊有一些地方不能盡善盡美,但絕對不會像古代一樣。中央倒是有不同的權責,然而到了地方,一個父母官往往的各種事務一把抓!
此時的官員大都是少年時代讀書,讀的是四書五經聖人教誨,至於當官之後真正用得上的庶務。有那種大家族出身的,長輩清楚門道,也有這方麵的知識,這才能教給下麵的子弟。但是一般的人家是絕對沒有這種條件的,往往就是等到當官的時候無從下手。
有的人天資聰穎,學個幾年就很有門道了,有的人實在不是這塊材料——實在來說後者還多一些。然而就算是天資聰穎那一類也不可能什麽都精通,所以幕僚這種存在就很有必要了。
不過一般用得上『幕僚』的,少說也是知府以上的大官兒了,他們手底下做幫手的人多,入幕之僚多的很。至於知府以下的則不稱幕僚,往往稱呼『師爺』就可以了。天底下出產師爺最多的地方是東南,而東南中最多的是浙江,至於浙江師爺最有名氣的在紹興。
這也很好理解,浙江有錢,很多小老百姓家裏也讀的起書,於是文風鼎盛。文風鼎盛是好事,隻不過朝廷每次科舉的名額隻有那麽多。能夠考科舉得功名固然好,但是落榜子弟怎麽辦?
有的人棄文從商,有的人便憑藉自身對於庶務的熟知慢慢做起了師爺。
張知府身邊有幾個幕僚很正常,他平常也很注意網羅人才。他深知一個父母官有多麽重要,往往決定著治下小民的生死。人才多才好辦事,他一個人若想麵麵俱到,那是不可能的!
這一次讀《權柄》除了從書中映照現實,學到一些官場智慧之外就是看重了『喬璉』其人。在他看來這個喬璉是真有大才的,如果隻是做一個寫小說的恐怕太過屈才了,就應該收到門下正經做一些事情才好。
他這個想法很好,但是謝歸塵人很實在,立刻潑了一盆冷水:「東翁這見地固然很好,隻不過這件事有難處。第一,能有這般見地的人出身恐怕不簡單,說不得就是一個大家子弟,受東翁驅策恐怕很難。其次,若是此人出身並不算高...敢問東翁能為一個幕僚出多少銀子薪酬?人家寫小說本子恐怕也是佼佼者,賺的恐怕不少,人能願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