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她的設定,男主人公是個四處行醫的大夫,理想是有朝一日能夠攢夠錢在一個城市裏娶妻生子安定下來,有自己的小家。當然,最好是有錢能夠開一家自己的醫館——考慮到這需要的數目,當然是很難的。
四處行醫意味著能夠遇到足夠多的人,發展到後麵,可以考慮讓他救一個比較能打的,這就是助手。無論是推理小說,還是靈異小說,似乎都偏愛給主角配一個這樣的搭檔呢。
然後就是小說的敘述人稱,連翹使用了如今小說界從沒見人使用過的第一人稱。
連翹不知道古代小說到底有沒有第一人稱的,但是從她的閱讀麵來說,在現代的時候沒看過,在這個時代也沒有看過。或許有的,隻不過她孤陋寡聞。
但不管是真的沒有,還是她孤陋寡聞,這都說明了至少第一人稱小說是非常不流行的。
這其實很好理解,一般作者敘述都是上帝視角,這種視角下第三人稱更像是一種自然的選擇。
不過如果是寫靈異向小說的話,第一人稱卻是很常見的。具體理由可以說出個一二三來,不過在連翹看來,最重要的理由無外乎真實感,以及就是要追求這種非上帝視角的情形。
第一人稱總有一種自敘的感覺,古人寫日記的有,但不是很流行。但是自敘本來就是寫文章裏麵用的一種形式,很多文人都留下了自敘的碑帖、書文等。所以使用第一人稱和後世一樣,都會讓讀者有一種『這是真的』的感覺,是一個人的記錄。
再有,很多靈異文的懸念和氣氛的塑造依靠的就是『未知』,那麽,還有什麽情況會比第一人稱視角,全程集中在主人公的視角裏更加未知?讀者和主人公知道的一樣,主人公不知道的,讀者也不會知道呢!
第80章
「《一刻說》是什麽,怎麽今日買了這個來看?」朋友詢問錢寶兒。
錢寶兒平常都從報館裏拿報紙,買報紙的錢就省下來了。不過這一次看到新出的《一刻說》再也等不及明日去報館拿報紙什麽的了,因為報童剛才唱賣裏頭提到了,這次有喬璉先生的小說在裏麵。
這位朋友就是那位在作者聚會裏麵結交到的,名叫秀兒的。她湊過來一眼看到錢寶兒翻到了喬璉作品那一頁,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有喬璉的文字,讓我看看...《藥廬瑣記之雲深》,這是個什麽名字,怪模怪樣的。」
雖然是這麽說,秀兒還是湊過去,和錢寶兒一起讀起這篇故事來。
一般的套路大家都知道,《藥廬瑣記》才是這本書的正式書名,就像《閱微草堂筆記》、《聊齋誌異》一樣。至於『雲深』,相當於單元故事的名目,如《聶小倩》、《畫皮》這樣。
這裏的『雲深』取自於『雲深不知處』一句。
男主人公遊醫到四川一帶,四川在古代是有名的藥材產地,此中有很多名山,其中的藥材質量很高。遇上了哪能錯過,於是在行醫之餘他常常去到山中採藥。
故事一開始,開頭連翹故意完全用日記的形式。男主角記錄下了今天採到的藥材,這樣的藥材幾樣,那樣的藥材又幾樣。然後囉囉嗦嗦地提及了今天遇到的一件事,山下村子裏有一家老婆瘋了,有人說是有小鬼作祟,於是請了神婆過來看。
結果麽,那神婆自然是騙子一個,有精明的人揭穿了把戲,事情到此成了一個笑料。
這一段連翹寫的詼諧幽默,但是卻完全是以主人公的口吻,不知不覺中大家就把這篇文字真的當成是某個小大夫的日記了。
在現代小說之前,凡是寫狐妖鬼怪都有一個定數,那就是周圍的環境裏大家都是認可有鬼這件事的。特異塑造出一個似乎人鬼雜居的環境...嗯嗯嗯,在古代的迷信環境下,這似乎很容易取信於人,誰還沒有一點兒怪談呢。
但是這不夠真實。
因為怪談是怪談,真正實錘的,能夠滿城風雨的靈異事件,絕對是少之又少。儒家還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呢,在儒家學說占統治地位的古代,鬼神之說深入人心,然而除了愚夫愚婦,一般人不到走投無路,又不會真的完全信任。
態度接近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沒有損失的話,那就信一信吧。
所以主人公遇到的這一件神婆騙人的事情立刻讓人覺得親切起來——和以往的誌怪故事的背景完全不同,然而卻沒有顯得突兀,反倒更加真實起來,就好像真有這回事兒似的。
這一日記錄之後,又是第二日記錄。第二日依舊記錄了藥材,又簡要地說明看了一個小病。最後才描述到一個重點,今日發現採藥的那座山上,山腰處有一座小巧的草廬,是有人居住的。
在那裏結識了一對中年夫妻,男子是隱居的文人,喜愛梅妻鶴子的隱居生活,所以在這裏建了一座草廬,和妻子搬了進來。至於女子,則是一個十分賢惠的中年婦人。這對夫妻雖然日子過的清貧,膝下也無兒女,生活卻相互扶持,十分恩愛。
主人公借這家的地方休息了一番,於是結識了下來。
第二日的記錄很簡單,也到此為止,這時候讀者還沒有多想。隻不過從一些細節裏總覺得有些不對勁,然而又說不出來個一二三。
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主人公連著幾天上山,這中間有一個細節——他聽人說過兩年前這座山曾經發生過山體滑坡的事件,不過這個時候的他也沒有多想。
四處行醫意味著能夠遇到足夠多的人,發展到後麵,可以考慮讓他救一個比較能打的,這就是助手。無論是推理小說,還是靈異小說,似乎都偏愛給主角配一個這樣的搭檔呢。
然後就是小說的敘述人稱,連翹使用了如今小說界從沒見人使用過的第一人稱。
連翹不知道古代小說到底有沒有第一人稱的,但是從她的閱讀麵來說,在現代的時候沒看過,在這個時代也沒有看過。或許有的,隻不過她孤陋寡聞。
但不管是真的沒有,還是她孤陋寡聞,這都說明了至少第一人稱小說是非常不流行的。
這其實很好理解,一般作者敘述都是上帝視角,這種視角下第三人稱更像是一種自然的選擇。
不過如果是寫靈異向小說的話,第一人稱卻是很常見的。具體理由可以說出個一二三來,不過在連翹看來,最重要的理由無外乎真實感,以及就是要追求這種非上帝視角的情形。
第一人稱總有一種自敘的感覺,古人寫日記的有,但不是很流行。但是自敘本來就是寫文章裏麵用的一種形式,很多文人都留下了自敘的碑帖、書文等。所以使用第一人稱和後世一樣,都會讓讀者有一種『這是真的』的感覺,是一個人的記錄。
再有,很多靈異文的懸念和氣氛的塑造依靠的就是『未知』,那麽,還有什麽情況會比第一人稱視角,全程集中在主人公的視角裏更加未知?讀者和主人公知道的一樣,主人公不知道的,讀者也不會知道呢!
第80章
「《一刻說》是什麽,怎麽今日買了這個來看?」朋友詢問錢寶兒。
錢寶兒平常都從報館裏拿報紙,買報紙的錢就省下來了。不過這一次看到新出的《一刻說》再也等不及明日去報館拿報紙什麽的了,因為報童剛才唱賣裏頭提到了,這次有喬璉先生的小說在裏麵。
這位朋友就是那位在作者聚會裏麵結交到的,名叫秀兒的。她湊過來一眼看到錢寶兒翻到了喬璉作品那一頁,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有喬璉的文字,讓我看看...《藥廬瑣記之雲深》,這是個什麽名字,怪模怪樣的。」
雖然是這麽說,秀兒還是湊過去,和錢寶兒一起讀起這篇故事來。
一般的套路大家都知道,《藥廬瑣記》才是這本書的正式書名,就像《閱微草堂筆記》、《聊齋誌異》一樣。至於『雲深』,相當於單元故事的名目,如《聶小倩》、《畫皮》這樣。
這裏的『雲深』取自於『雲深不知處』一句。
男主人公遊醫到四川一帶,四川在古代是有名的藥材產地,此中有很多名山,其中的藥材質量很高。遇上了哪能錯過,於是在行醫之餘他常常去到山中採藥。
故事一開始,開頭連翹故意完全用日記的形式。男主角記錄下了今天採到的藥材,這樣的藥材幾樣,那樣的藥材又幾樣。然後囉囉嗦嗦地提及了今天遇到的一件事,山下村子裏有一家老婆瘋了,有人說是有小鬼作祟,於是請了神婆過來看。
結果麽,那神婆自然是騙子一個,有精明的人揭穿了把戲,事情到此成了一個笑料。
這一段連翹寫的詼諧幽默,但是卻完全是以主人公的口吻,不知不覺中大家就把這篇文字真的當成是某個小大夫的日記了。
在現代小說之前,凡是寫狐妖鬼怪都有一個定數,那就是周圍的環境裏大家都是認可有鬼這件事的。特異塑造出一個似乎人鬼雜居的環境...嗯嗯嗯,在古代的迷信環境下,這似乎很容易取信於人,誰還沒有一點兒怪談呢。
但是這不夠真實。
因為怪談是怪談,真正實錘的,能夠滿城風雨的靈異事件,絕對是少之又少。儒家還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呢,在儒家學說占統治地位的古代,鬼神之說深入人心,然而除了愚夫愚婦,一般人不到走投無路,又不會真的完全信任。
態度接近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沒有損失的話,那就信一信吧。
所以主人公遇到的這一件神婆騙人的事情立刻讓人覺得親切起來——和以往的誌怪故事的背景完全不同,然而卻沒有顯得突兀,反倒更加真實起來,就好像真有這回事兒似的。
這一日記錄之後,又是第二日記錄。第二日依舊記錄了藥材,又簡要地說明看了一個小病。最後才描述到一個重點,今日發現採藥的那座山上,山腰處有一座小巧的草廬,是有人居住的。
在那裏結識了一對中年夫妻,男子是隱居的文人,喜愛梅妻鶴子的隱居生活,所以在這裏建了一座草廬,和妻子搬了進來。至於女子,則是一個十分賢惠的中年婦人。這對夫妻雖然日子過的清貧,膝下也無兒女,生活卻相互扶持,十分恩愛。
主人公借這家的地方休息了一番,於是結識了下來。
第二日的記錄很簡單,也到此為止,這時候讀者還沒有多想。隻不過從一些細節裏總覺得有些不對勁,然而又說不出來個一二三。
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主人公連著幾天上山,這中間有一個細節——他聽人說過兩年前這座山曾經發生過山體滑坡的事件,不過這個時候的他也沒有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