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出入過槍林彈雨、身上的硝煙味尚未散盡的男人,現在扛著或拄著砍土鏝,神情憂鬱,用飽含同情的目光看著我們。
即使是我們的啜泣和哭喊,也使他們感到了無限溫柔,使他們看到了生活的色彩。看到了荒原上的一線生機,正是我們這些女兵使一半成為整體。我們是他們的姐妹,也是夢想中的愛人和未來的母親。我們承載的是半個世界或許更多。
哭歸哭,三天以後,真格的東西就來了,開會、討論、匯報思想、檢查日記。最後落到一點:建國建疆,立家立業。但每個人似乎都認準了一個理兒,那就是不能找對象,不能結婚,不然就回不了老家了。但事情並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最後,誰也擺脫不了命運的安排,幾乎全在這裏成了家。
自從陳淑惠與老趙結合以後,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吾瓦,她在這裏與鹽鹼地戰鬥了一生。
你不知道,這裏的鹽鹼有多厲害。1952年,全團播種糧食四萬一千七百八十六畝,鹽害麵積就有兩萬二千一百零五十五畝,達到百分之五十多,生活本來就十分困難的1961年,鹽害麵積達到了三萬多畝,1974年,達到了近五萬畝。
最讓陳淑惠痛苦的是,有些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土地,由於泛鹽嚴重,不得不棄耕,必須灌水洗鹽才可能有一些收成,但土質變劣,產量銳減。“頭年小豐收,兩年便減產,三年‘禿子頭’,四年把種丟”就是土地鹽化減產的生動寫照;有的條田則成了“鹽鹼灘,葦子草,十畝莊稼一肩挑”。一、三支渠及三支渠土地是陳淑惠和全團官兵們當年一起開墾的,最後都不得不拋棄了。當她看著那泛著鹽鹼、一片荒蕪的土地時,當她跟著大家撤離那裏,拋棄那些土地時,自己的心都要碎了,仿佛拋棄的不是土地,而是自己的孩子。大家的心情都灰灰的,腳步特別沉重。陳淑惠一次又一次回頭去望那些土地,一次又一次淌下了傷心的淚水。1964年,全團棄耕麵積達到了七萬餘畝。到80年代末,重新開墾、收復這些棄耕地時,已經退休的陳淑惠又參加了。
這塊貧瘠的土地是不適宜耕種的,早在1952年,蘇聯土壤專家柯夫達到吾瓦考察時,就曾經下過結論。經過了近五十年的種稻洗鹽,這片土地才漸漸變得肥沃。但這時,陳淑惠的身體已經垮了。
陳淑惠是在參加一次收復棄耕地的勞動後,感到身體不行的,那時她六十一歲。後來,她一直熬著,最後身體越來越虛弱,但她還是一直參加勞動。她在吾瓦一直種棉花,退休後,她每年都要去拾棉花。這本是一種十分辛苦的勞作,但對她已成了習慣,如果到時候不到棉田裏去,就渾身不舒服。
王愛湘:十三連是團裏公墓的代名詞(2)
她最後是倒在棉田裏的,當時棉花已經拾完了,連棉稈也收去作燃料了。天氣是在深秋,大地已有些蕭條。她一直想到田野裏看看,在田地走著,突然眼裏流出了淚水,她沒有用手去擦,而是任它流著。這時,她看到了自己進疆後栽活的第一棵胡楊樹。她像碰到了一位老朋友似的,急切地向它走去。但她已走不快了。
她那時常念叨的一句話就是,六十多歲,唉,六十多歲就老成了這樣,真是丟人啊!
六十五歲那年,她死在那棵胡楊樹下。人們發現她時,已是次日中午,她的衣著整潔幹淨,臉色平靜、安寧,白髮梳得十分整齊,中午的陽光照在她的身上,她背靠的樹一夜之間,葉落殆盡,有些金黃的葉子就在她身上蓋著。
她所埋的十三連,是墳塋的代號。那是一大片的墳地,先前的排列整齊,後來的顯得淩亂,遠遠看去,一個接一個的土包顯得沒有邊際。生者與死者的界限,是一條水渠。水渠一邊是墳墓,一邊是農業連隊。
唉,說起來——辛酸哪,陳淑惠確實不容易啊!她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能有老家的人來看她,一過六十歲,她就常常說,她死後要在墳前立個碑,寫上“湖南長沙女陳淑惠之墓”,說老家來了人好找。她還說她的墳頭要朝著東南方向,說她的老家就在那裏。平時香梨熟了,她就會說,哎呀,老家的人這個時候來了就好了,可以嚐嚐我種的香梨了;打穀子的時候,她就會念叨,唉呀,老家的人這個時候來就好了,可以嚐嚐我們吾瓦的新米了;春天來了,她就會說,老家的人這個時候來就好了,這正是我們吾瓦最好看的時候;冬天她則說,老家的人可不能在這個時候來,太冷了,到處光禿禿的,連一片樹葉都看不見,見我生活在這裏,一定心酸的。
可是……唉!
陳修明:我在遙遠的異鄉孤獨地生活著(1)
我們幼年文工隊共五十多人,是1951年3月8日隨二軍軍長郭鵬一起從長沙出發的,因為他要回新疆,就把我們捎帶上了,所以我們這批進疆女兵可能是人數最少的一批。
我是湖南郴州人,三歲喪父後,母親改嫁,所以隻能跟著叔叔過。當時郴州號召我們參軍是以抗美援朝的名義。說是九軍的人已開往朝鮮了,隻有番號還留在國內。
我到新疆後,分在二十七師七十九團,該團駐地在和碩灘,那是一個很窮很苦的地方。隻有戈壁灘,看不見一棵樹、一個人。風遇不到丁點阻擋,特別勁猛,有時能把站著的人掀翻。狼則有恃無恐地一邊嗥叫,一邊奔突。
當時排節目的時間很少,一般都是和大家一起勞動。每天天不亮,那首《戈壁灘上蓋花園》的歌就唱起來了——
沒有工具自己造,
沒有糧食打野羊。
自由的種子撒下去,
幸福的泉水流不完。
…………
等到天黑盡了,我們才又唱著這首歌返回營區。
我人小,但一到部隊,就讓我當班長,領著大家勞動、開會、讀報、講怎樣受壓迫。所以領導表揚我說,你雖然出身不好,但還沒有留下階級烙印,要我一定好好幹。
聽領導這麽說,誰不感動呀!我恨自己不能長出三頭六臂,把所有苦累活兒都攬下來。
烏庫公路是王震親自籌劃的,1952年2月正式開工,由新疆軍區工兵團擔負北線施工,二十七師擔負和靜至天山冰達阪的南線工程。
自古以來,天山就阻礙著南北疆的交通,烏魯木齊和庫爾勒之間,雪山橫亙,冰峰高聳,懸崖千仞,惡水激盪,歷史上烏魯木齊到南疆都繞道白楊河、託克遜。民間諺語說:“千年冰峰人難開,要開除非神仙來。”
我跟著二十七師的築路官兵上山了,當時正是風雪肆虐、嚴寒凜冽的時節,大家背著行裝,帶著武器和工具,踏著沒膝深的積雪向天山腹地進發。
烏庫公路工程在我國公路施工史上是罕見的,它幾乎集中了我國修築公路的所有難點:氣候惡劣,地形、地貌、地質構造複雜,施工難度大,工程艱巨,生活艱苦。天山山穀氣候變化無常,冬天冰雪覆蓋,河水結冰,塔鬆掛滿晶瑩的冰淩,雪崖時時坍塌堵路,狂風陣陣颳倒工棚。零下三四十度的奇寒把地表凍得如鋼板一般堅硬,施工戰士嗬氣成冰,人人鬢髮鬚眉上都結上冰霜,赤手一沾鋼釺便撕掉一塊皮肉。崇山峻嶺,連綿不斷,懸崖峭壁,激流湍急,亂石墜落,隨時發生。高山缺氧,呼吸困難,連饃饃也難蒸熟,開水不到九十度便沸騰,加之生活困難,缺肉食,缺新鮮蔬菜,不少人的指甲下陷,不少人得了夜盲症和雪盲症。築路的指戰員們在海拔4200米的天山主峰——勝利大阪,穿雲破霧,劈開一個隘口;在峭壁懸崖上鑿石,在急流深穀架橋,在泛漿地帶鋪路。
即使是我們的啜泣和哭喊,也使他們感到了無限溫柔,使他們看到了生活的色彩。看到了荒原上的一線生機,正是我們這些女兵使一半成為整體。我們是他們的姐妹,也是夢想中的愛人和未來的母親。我們承載的是半個世界或許更多。
哭歸哭,三天以後,真格的東西就來了,開會、討論、匯報思想、檢查日記。最後落到一點:建國建疆,立家立業。但每個人似乎都認準了一個理兒,那就是不能找對象,不能結婚,不然就回不了老家了。但事情並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最後,誰也擺脫不了命運的安排,幾乎全在這裏成了家。
自從陳淑惠與老趙結合以後,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吾瓦,她在這裏與鹽鹼地戰鬥了一生。
你不知道,這裏的鹽鹼有多厲害。1952年,全團播種糧食四萬一千七百八十六畝,鹽害麵積就有兩萬二千一百零五十五畝,達到百分之五十多,生活本來就十分困難的1961年,鹽害麵積達到了三萬多畝,1974年,達到了近五萬畝。
最讓陳淑惠痛苦的是,有些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土地,由於泛鹽嚴重,不得不棄耕,必須灌水洗鹽才可能有一些收成,但土質變劣,產量銳減。“頭年小豐收,兩年便減產,三年‘禿子頭’,四年把種丟”就是土地鹽化減產的生動寫照;有的條田則成了“鹽鹼灘,葦子草,十畝莊稼一肩挑”。一、三支渠及三支渠土地是陳淑惠和全團官兵們當年一起開墾的,最後都不得不拋棄了。當她看著那泛著鹽鹼、一片荒蕪的土地時,當她跟著大家撤離那裏,拋棄那些土地時,自己的心都要碎了,仿佛拋棄的不是土地,而是自己的孩子。大家的心情都灰灰的,腳步特別沉重。陳淑惠一次又一次回頭去望那些土地,一次又一次淌下了傷心的淚水。1964年,全團棄耕麵積達到了七萬餘畝。到80年代末,重新開墾、收復這些棄耕地時,已經退休的陳淑惠又參加了。
這塊貧瘠的土地是不適宜耕種的,早在1952年,蘇聯土壤專家柯夫達到吾瓦考察時,就曾經下過結論。經過了近五十年的種稻洗鹽,這片土地才漸漸變得肥沃。但這時,陳淑惠的身體已經垮了。
陳淑惠是在參加一次收復棄耕地的勞動後,感到身體不行的,那時她六十一歲。後來,她一直熬著,最後身體越來越虛弱,但她還是一直參加勞動。她在吾瓦一直種棉花,退休後,她每年都要去拾棉花。這本是一種十分辛苦的勞作,但對她已成了習慣,如果到時候不到棉田裏去,就渾身不舒服。
王愛湘:十三連是團裏公墓的代名詞(2)
她最後是倒在棉田裏的,當時棉花已經拾完了,連棉稈也收去作燃料了。天氣是在深秋,大地已有些蕭條。她一直想到田野裏看看,在田地走著,突然眼裏流出了淚水,她沒有用手去擦,而是任它流著。這時,她看到了自己進疆後栽活的第一棵胡楊樹。她像碰到了一位老朋友似的,急切地向它走去。但她已走不快了。
她那時常念叨的一句話就是,六十多歲,唉,六十多歲就老成了這樣,真是丟人啊!
六十五歲那年,她死在那棵胡楊樹下。人們發現她時,已是次日中午,她的衣著整潔幹淨,臉色平靜、安寧,白髮梳得十分整齊,中午的陽光照在她的身上,她背靠的樹一夜之間,葉落殆盡,有些金黃的葉子就在她身上蓋著。
她所埋的十三連,是墳塋的代號。那是一大片的墳地,先前的排列整齊,後來的顯得淩亂,遠遠看去,一個接一個的土包顯得沒有邊際。生者與死者的界限,是一條水渠。水渠一邊是墳墓,一邊是農業連隊。
唉,說起來——辛酸哪,陳淑惠確實不容易啊!她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能有老家的人來看她,一過六十歲,她就常常說,她死後要在墳前立個碑,寫上“湖南長沙女陳淑惠之墓”,說老家來了人好找。她還說她的墳頭要朝著東南方向,說她的老家就在那裏。平時香梨熟了,她就會說,哎呀,老家的人這個時候來了就好了,可以嚐嚐我種的香梨了;打穀子的時候,她就會念叨,唉呀,老家的人這個時候來就好了,可以嚐嚐我們吾瓦的新米了;春天來了,她就會說,老家的人這個時候來就好了,這正是我們吾瓦最好看的時候;冬天她則說,老家的人可不能在這個時候來,太冷了,到處光禿禿的,連一片樹葉都看不見,見我生活在這裏,一定心酸的。
可是……唉!
陳修明:我在遙遠的異鄉孤獨地生活著(1)
我們幼年文工隊共五十多人,是1951年3月8日隨二軍軍長郭鵬一起從長沙出發的,因為他要回新疆,就把我們捎帶上了,所以我們這批進疆女兵可能是人數最少的一批。
我是湖南郴州人,三歲喪父後,母親改嫁,所以隻能跟著叔叔過。當時郴州號召我們參軍是以抗美援朝的名義。說是九軍的人已開往朝鮮了,隻有番號還留在國內。
我到新疆後,分在二十七師七十九團,該團駐地在和碩灘,那是一個很窮很苦的地方。隻有戈壁灘,看不見一棵樹、一個人。風遇不到丁點阻擋,特別勁猛,有時能把站著的人掀翻。狼則有恃無恐地一邊嗥叫,一邊奔突。
當時排節目的時間很少,一般都是和大家一起勞動。每天天不亮,那首《戈壁灘上蓋花園》的歌就唱起來了——
沒有工具自己造,
沒有糧食打野羊。
自由的種子撒下去,
幸福的泉水流不完。
…………
等到天黑盡了,我們才又唱著這首歌返回營區。
我人小,但一到部隊,就讓我當班長,領著大家勞動、開會、讀報、講怎樣受壓迫。所以領導表揚我說,你雖然出身不好,但還沒有留下階級烙印,要我一定好好幹。
聽領導這麽說,誰不感動呀!我恨自己不能長出三頭六臂,把所有苦累活兒都攬下來。
烏庫公路是王震親自籌劃的,1952年2月正式開工,由新疆軍區工兵團擔負北線施工,二十七師擔負和靜至天山冰達阪的南線工程。
自古以來,天山就阻礙著南北疆的交通,烏魯木齊和庫爾勒之間,雪山橫亙,冰峰高聳,懸崖千仞,惡水激盪,歷史上烏魯木齊到南疆都繞道白楊河、託克遜。民間諺語說:“千年冰峰人難開,要開除非神仙來。”
我跟著二十七師的築路官兵上山了,當時正是風雪肆虐、嚴寒凜冽的時節,大家背著行裝,帶著武器和工具,踏著沒膝深的積雪向天山腹地進發。
烏庫公路工程在我國公路施工史上是罕見的,它幾乎集中了我國修築公路的所有難點:氣候惡劣,地形、地貌、地質構造複雜,施工難度大,工程艱巨,生活艱苦。天山山穀氣候變化無常,冬天冰雪覆蓋,河水結冰,塔鬆掛滿晶瑩的冰淩,雪崖時時坍塌堵路,狂風陣陣颳倒工棚。零下三四十度的奇寒把地表凍得如鋼板一般堅硬,施工戰士嗬氣成冰,人人鬢髮鬚眉上都結上冰霜,赤手一沾鋼釺便撕掉一塊皮肉。崇山峻嶺,連綿不斷,懸崖峭壁,激流湍急,亂石墜落,隨時發生。高山缺氧,呼吸困難,連饃饃也難蒸熟,開水不到九十度便沸騰,加之生活困難,缺肉食,缺新鮮蔬菜,不少人的指甲下陷,不少人得了夜盲症和雪盲症。築路的指戰員們在海拔4200米的天山主峰——勝利大阪,穿雲破霧,劈開一個隘口;在峭壁懸崖上鑿石,在急流深穀架橋,在泛漿地帶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