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湘女上天山》
作者:盧一萍
文案:
1949年底,新疆和平解放後,共和國的決策者們命令駐疆二十萬官兵鑄劍為犁,墾荒屯田,紮根新疆,以改變自漢以降,歷代屯墾一代而終的局麵,達到長治久安的戰略目的。但“沒有老婆安不下心,沒有兒子紮不下根”,如果官兵們的婚姻問題得不到解決,將影響這一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決策者們決定徵召女兵解決這一問題,他們首先徵召了八千湘女。這些女兵大多是知識青年,其中有大學高材生,有國民黨將軍的女兒,也有大賈巨富的千金。所有人都懷著青春的夢想,行軍數月,來到了遙遠的邊疆。從那時起,她們就開始在這蒼茫的大漠戈壁,演繹著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演繹著她們的理想與追求,光榮與夢想。她們孕育了後代,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的精神,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
這部報告文學採用“口述實錄”的形式寫成。它所報告的湘女的命運其實是八千湘女命運的縮影,是一部進疆湘女的集體回憶錄,一份由她們口述的文獻,一份歷史的證詞,是對已被塵封史實的首次全方位揭示,是對被抹殺了的大眾記憶的竭力恢復。
為采寫此書,作者歷時五載,三易其稿,先後到湖南、北京、四川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尋訪了上百位湘女。部分章節在報刊發表、連載後,反響強烈,曾獲中國報告文學大獎和崑崙文藝獎。
【,https://..vip/</a>】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把真實還給歷史
——讀《八千湘女上天山》
梅裏
在新疆有各種版本的關於解放初期兵團人的婚姻問題的故事,那麽事實究竟是什麽樣的呢?關心這一段歷史的人們,不能滿足於加工改造過的傳說故事,他們需要實實在在的歷史真實。
盧一萍的《八千湘女上天山》一直是我們所期待的。他為我們拂去並不久遠的歷史塵埃,讓我們看到歷史的真相。 這得力於他採用了報告文學的形式,因為報告文學的真實性品質擁有一種獨特的力量。不僅如此,他採取了口述式的文體,湘女的故事由湘女本人自己來講,其真實性更是不庸質疑。因而盧一萍“所報告的湘女的命運其實是八千湘女命運的縮影,是一部進疆湘女的集體回憶錄,一份由她們口述的文獻,一份歷史的證詞,是對已被塵封史實的首次全方位揭示,是對被抹殺了的大眾記憶的竭力恢復”。
以真實為本,以口述為形式,無疑對採訪的要求是很高的,作者沒有餘地、沒有取巧的空間,惟有老老實實地採訪到位。作者正是如此,他先是環塔克拉瑪幹沙漠採訪完南疆,再沿準噶爾盆地周邊採訪完北疆,行程兩萬公裏。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因為新疆實在太大了———160萬平方公裏,何況當年的湘女們都已退休,流散各地,很難尋訪。
因為是口述史,在寫作上就用不著玩花樣了,保持湘女的語言特點,梳理通暢就可以了,因而本文也無須在文本上多言多語。筆者隻想談一談作者為了真實二字,所付出的勞動。
湘女黃群英1951年從長沙參軍,次年就因為車禍致殘而與其他湖南女兵失去了聯繫,盧一萍為了尋訪她,幾乎找遍了庫爾勒的大街小巷。為了找到湘女姚瓊華,他給很多女兵留信,讓見到她的人與之聯繫,由於被盧一萍的誠心所感動,姚瓊華專程從塔裏木盆地趕到烏魯木齊,對作者講述了她的故事。令作者痛心的是很多女兵難以找到,有時候你風塵僕僕地趕了上千裏路,見到的可能隻是一座墳塋,一抔黃土。有一位湘女一當兵就到了和田,然後一直生活在那裏。作者從喀什趕過去時,她剛好到外地治病去了,作者隻好離開,車剛走到庫爾勒,她又回和田了,作者也跟著返回和田。從庫爾勒到和田走沙漠公路也有1300多公裏,從喀什到和田500多公裏,光這一趟就走了4400多公裏路。但讓人遺憾的是,最後作者去和田採訪她時,因為無法麵對人生的不幸和傷痛,她又拒絕了採訪。
麵對每一位湘女,就是麵對她們的一生———也是麵對中國上個世紀多災多難的歷史。因而這種採訪不僅是跑路的問題,很多時候作者需要承受那種歷史帶給他的無法承受的生命之輕或重。作者在第三本採訪筆記的最後一句話是這樣寫的,“越往後採訪,我的內心越覺得難以承受。因為我每採訪一個人,麵對的都是她們的一生,她們的命運就那樣一一呈現在我的麵前。她們讓我承受那無數個人生和無數種命運。”
這也應該是我們閱讀這本書的第一感受,這些經歷了歷史風雨和人生磨難的母親一次次給你講述,講述,足以使一個少年變得蒼老。
與文字同樣寶貴的是本書的圖片。從這些圖片中可以更好地觸摸那時的歷史。從那個時期能留下來的照片是很少的。能夠照片歷經風雨能珍存至今,就更不容易。
《八千湘女上天山》告訴我們,很多東西我們雖然無法挽回,但至少可以記住它使它成為指導我們未來的經驗和教訓。文明和進步,正是由此而來。這部報告文學中的歷史真實是:在新疆這塊遙遠的國土上,沒有誰作出的犧牲比這些女兵更多。他們以小我的犧牲換來了一個新的新疆。她們是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但她們孕育的不僅僅是後代,她們孕育的是更廣闊意義上的東西:愛、寬容、大義和堅韌的精神。
“或許不夠驚天動地,或許不夠輝煌磅礴。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生命的意義。正是這些普普通通的人群,形成了一個偉大的民族,在共和國從貧窮走向小康的歷程中譜寫著絢麗的篇章。”因為緣於真實,所以捧起《八千湘女上天山》這本書,你會感覺到,手中捧著的就是當年那些年輕的、熱血澎湃的湖南女兵們滾燙的心、沸騰的血液和剛剛離開眼窩的熱淚。
作者:傳說其實就是歷史(1)
西域之稱自從公元前一世紀流行以來,就以雄奇壯闊的地理景觀和無數美麗動人的傳說而罩上了神秘瑰麗的色彩。這塊地處亞洲中心,廣袤而神奇的大地,既演繹過殘陽如血、金戈鐵馬的戰爭風雲,也譜寫過華夏一體、民族團結的動人篇章。各民族的遷徙往來,很少停歇的征戰殺伐,大小王國的興盛衰亡,以及張騫、班超、左宗棠等英雄豪傑在這個地區的擘劃經營,又給她罩上了厚重而又蒼涼的歷史氛圍。她不但疆域廣闊,資源豐富,人文複雜,還是自古以來人類東西方文明的交會地。繁榮興盛了數千年、長達幾萬裏,從中國一直通到歐洲的絲綢之路,正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動脈。季羨林先生認為,“世界上四大文化體係唯一匯流的地方就是中國的新疆。這四大文化體係是:中國文化體係、印度文化體係、伊斯蘭文化體係和歐美文化體係。這四大文化體係是幾千年以來世界上各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出來的,是全人類的文化結晶。產生於過去,影響在未來,人類前途的榮辱盛衰,仍將決定於四大文化體係的前進與發展。”
作者:盧一萍
文案:
1949年底,新疆和平解放後,共和國的決策者們命令駐疆二十萬官兵鑄劍為犁,墾荒屯田,紮根新疆,以改變自漢以降,歷代屯墾一代而終的局麵,達到長治久安的戰略目的。但“沒有老婆安不下心,沒有兒子紮不下根”,如果官兵們的婚姻問題得不到解決,將影響這一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決策者們決定徵召女兵解決這一問題,他們首先徵召了八千湘女。這些女兵大多是知識青年,其中有大學高材生,有國民黨將軍的女兒,也有大賈巨富的千金。所有人都懷著青春的夢想,行軍數月,來到了遙遠的邊疆。從那時起,她們就開始在這蒼茫的大漠戈壁,演繹著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演繹著她們的理想與追求,光榮與夢想。她們孕育了後代,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的精神,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
這部報告文學採用“口述實錄”的形式寫成。它所報告的湘女的命運其實是八千湘女命運的縮影,是一部進疆湘女的集體回憶錄,一份由她們口述的文獻,一份歷史的證詞,是對已被塵封史實的首次全方位揭示,是對被抹殺了的大眾記憶的竭力恢復。
為采寫此書,作者歷時五載,三易其稿,先後到湖南、北京、四川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尋訪了上百位湘女。部分章節在報刊發表、連載後,反響強烈,曾獲中國報告文學大獎和崑崙文藝獎。
【,https://..vip/</a>】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把真實還給歷史
——讀《八千湘女上天山》
梅裏
在新疆有各種版本的關於解放初期兵團人的婚姻問題的故事,那麽事實究竟是什麽樣的呢?關心這一段歷史的人們,不能滿足於加工改造過的傳說故事,他們需要實實在在的歷史真實。
盧一萍的《八千湘女上天山》一直是我們所期待的。他為我們拂去並不久遠的歷史塵埃,讓我們看到歷史的真相。 這得力於他採用了報告文學的形式,因為報告文學的真實性品質擁有一種獨特的力量。不僅如此,他採取了口述式的文體,湘女的故事由湘女本人自己來講,其真實性更是不庸質疑。因而盧一萍“所報告的湘女的命運其實是八千湘女命運的縮影,是一部進疆湘女的集體回憶錄,一份由她們口述的文獻,一份歷史的證詞,是對已被塵封史實的首次全方位揭示,是對被抹殺了的大眾記憶的竭力恢復”。
以真實為本,以口述為形式,無疑對採訪的要求是很高的,作者沒有餘地、沒有取巧的空間,惟有老老實實地採訪到位。作者正是如此,他先是環塔克拉瑪幹沙漠採訪完南疆,再沿準噶爾盆地周邊採訪完北疆,行程兩萬公裏。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因為新疆實在太大了———160萬平方公裏,何況當年的湘女們都已退休,流散各地,很難尋訪。
因為是口述史,在寫作上就用不著玩花樣了,保持湘女的語言特點,梳理通暢就可以了,因而本文也無須在文本上多言多語。筆者隻想談一談作者為了真實二字,所付出的勞動。
湘女黃群英1951年從長沙參軍,次年就因為車禍致殘而與其他湖南女兵失去了聯繫,盧一萍為了尋訪她,幾乎找遍了庫爾勒的大街小巷。為了找到湘女姚瓊華,他給很多女兵留信,讓見到她的人與之聯繫,由於被盧一萍的誠心所感動,姚瓊華專程從塔裏木盆地趕到烏魯木齊,對作者講述了她的故事。令作者痛心的是很多女兵難以找到,有時候你風塵僕僕地趕了上千裏路,見到的可能隻是一座墳塋,一抔黃土。有一位湘女一當兵就到了和田,然後一直生活在那裏。作者從喀什趕過去時,她剛好到外地治病去了,作者隻好離開,車剛走到庫爾勒,她又回和田了,作者也跟著返回和田。從庫爾勒到和田走沙漠公路也有1300多公裏,從喀什到和田500多公裏,光這一趟就走了4400多公裏路。但讓人遺憾的是,最後作者去和田採訪她時,因為無法麵對人生的不幸和傷痛,她又拒絕了採訪。
麵對每一位湘女,就是麵對她們的一生———也是麵對中國上個世紀多災多難的歷史。因而這種採訪不僅是跑路的問題,很多時候作者需要承受那種歷史帶給他的無法承受的生命之輕或重。作者在第三本採訪筆記的最後一句話是這樣寫的,“越往後採訪,我的內心越覺得難以承受。因為我每採訪一個人,麵對的都是她們的一生,她們的命運就那樣一一呈現在我的麵前。她們讓我承受那無數個人生和無數種命運。”
這也應該是我們閱讀這本書的第一感受,這些經歷了歷史風雨和人生磨難的母親一次次給你講述,講述,足以使一個少年變得蒼老。
與文字同樣寶貴的是本書的圖片。從這些圖片中可以更好地觸摸那時的歷史。從那個時期能留下來的照片是很少的。能夠照片歷經風雨能珍存至今,就更不容易。
《八千湘女上天山》告訴我們,很多東西我們雖然無法挽回,但至少可以記住它使它成為指導我們未來的經驗和教訓。文明和進步,正是由此而來。這部報告文學中的歷史真實是:在新疆這塊遙遠的國土上,沒有誰作出的犧牲比這些女兵更多。他們以小我的犧牲換來了一個新的新疆。她們是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但她們孕育的不僅僅是後代,她們孕育的是更廣闊意義上的東西:愛、寬容、大義和堅韌的精神。
“或許不夠驚天動地,或許不夠輝煌磅礴。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生命的意義。正是這些普普通通的人群,形成了一個偉大的民族,在共和國從貧窮走向小康的歷程中譜寫著絢麗的篇章。”因為緣於真實,所以捧起《八千湘女上天山》這本書,你會感覺到,手中捧著的就是當年那些年輕的、熱血澎湃的湖南女兵們滾燙的心、沸騰的血液和剛剛離開眼窩的熱淚。
作者:傳說其實就是歷史(1)
西域之稱自從公元前一世紀流行以來,就以雄奇壯闊的地理景觀和無數美麗動人的傳說而罩上了神秘瑰麗的色彩。這塊地處亞洲中心,廣袤而神奇的大地,既演繹過殘陽如血、金戈鐵馬的戰爭風雲,也譜寫過華夏一體、民族團結的動人篇章。各民族的遷徙往來,很少停歇的征戰殺伐,大小王國的興盛衰亡,以及張騫、班超、左宗棠等英雄豪傑在這個地區的擘劃經營,又給她罩上了厚重而又蒼涼的歷史氛圍。她不但疆域廣闊,資源豐富,人文複雜,還是自古以來人類東西方文明的交會地。繁榮興盛了數千年、長達幾萬裏,從中國一直通到歐洲的絲綢之路,正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動脈。季羨林先生認為,“世界上四大文化體係唯一匯流的地方就是中國的新疆。這四大文化體係是:中國文化體係、印度文化體係、伊斯蘭文化體係和歐美文化體係。這四大文化體係是幾千年以來世界上各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出來的,是全人類的文化結晶。產生於過去,影響在未來,人類前途的榮辱盛衰,仍將決定於四大文化體係的前進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