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害怕無窮的壓力讓更多的同學產生的自殺的念頭,在得知了同學們的想法之後,他們選擇的竟然是無視。
一個優秀的學生,跟一群優秀的學生。在相互的比較之下,老師們最終選擇了後者。
也許這個復讀班,本來就不應該有插班生的存在。
物理佬說說的才是真的,當年的他目睹了一切。從插班生的轉入到最後整個復讀班的悲劇,他至今仍記憶猶新。
當年的那一場悲劇,最後所有的人,連同那名插班生,最後的定性都是自殺。因為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口風都是一致的。
承受不住學業的壓力,同學們最終沒能跨過最後的一關,在復讀班即將結束的時候。
自殺了。
自殺的案件,沒有誰需要為這件事負責。除了老師為此得到了些許處分之外,其餘的同學們,全都順利的通過高考,開始了新的生活。
而復讀班呢?因為這一件事停辦了三年。可是也就僅僅隻是停辦了三年,在這個將學業視為孩子一切的社會裏,沒有什麽比能培養出高分數的學習機構更容易復甦的了。
三年,可以淡忘很多的事情。當年發生了哦如此慘案的復讀班,最後還是重新招生。
以往六個班級,分批精英教學的模式,被取締了。取而代之的是形成一個大班,所有的同學一起授課。
班級,不再是那個班級,而老師,也同樣不再是那些老師。
除了物理老師之外,其餘的任課老師全部都換掉。而這換掉的老師,也是每幾屆便換一次。
每當有更加優秀的老師出現,便會被招入這個復讀班,成為復讀班的任課老師。
英語老師,是當年他們那一屆的高考狀元,高分的成績以及對於這個復讀班的了解,讓她成為這一次的英語教師的不二人選。
可一定要說誰才是最了解復讀班的,除了婆婆之外,也就隻有物理老師說得上話了。他才是除了婆婆之外,從復讀班的建立一直呆在現在的老師。
其餘的老師都走了,就隻有他一個人一直留了下來。
究竟是為了什麽,恐怕他自己也說不清。自己是說不清為何留下,可是復讀班的發生過的事情,他卻是那個唯一說得清的人。
因為不管是十五年前的那一場血案,還是這一次的血案,他都是以旁觀者的身份看著一切。
物理老師的身份,他在這個復讀班呆了多久。其他的幾名老師那兒,都可證明。
身為唯一一個經歷過十五年前那一次跟這一次血案的老師,他的話,才是最客觀,最現實的。
復讀班,從來都沒有不能插班生這一說。隻是因為學生們受不了別人的不努力就能取得好的成績,憑生的妒忌,才造成那一切的悲劇。
一切悲劇的源頭,不是插班生,也跟插班生沒有關係。而是同學們打從進來開始,便自己定下的那個平衡。
我進來了,我的成績一直都是最好的,老師們都覺得我是今年最有可能取得頭名的人。所以,我不能讓別人趕超我,所以我必須努力努力再努力,絕對不能讓其他人趕超我。
要是別人贏過一切,就必須在付出雙倍的努力,在贏回來。
彼此之間都是那樣的努力,誰取得第一名,都是情有可原的。
可如果是那些不努力卻照樣可以取得高分的人。
那些不付出就能得到回報的人。
想想就讓人覺得討厭啊。
就是這種討厭,這種討厭之下產生出的妒忌心裏,才是所有悲劇的源頭。
物理老師,從來都不覺得插班生有錯。他之所以也覺得這個復讀班是不能有插班生的,因為他知道。
這個復讀班的同學,進入這個復讀班的學生,那過分壓抑之下的神經。
突然轉入的插班生,本就打破了平衡,萬一這個插班生再像之前那樣,是個天才的話。
同一個復讀班之下,畢竟會造成同樣的悲劇。
話,徹底點破一切。同學們之前對於我的追殺,反倒是顯得可笑了。
錯的不是我,也不是插班生這個身份,而是他們自己的心態。
物理老師的話,讓潘世傑徹底不知該如何回應。每當物理老說說出一句話,那個傢夥就像是被什麽東西擊中一般,身子顫了一下。
最後,徹底沒了聲音。
好久好久,他聽他說了這麽一句話。
“怎麽可能,怎麽會是這個樣子的?老師你說這一切都跟插班生沒有關係?這怎麽可能,如果沒有關係的話,為什麽朱老師要說,那個人一死了。所有的事情就變正常了,大家都活下去了,再也沒有人死了。要是跟他沒有關係的話,他的生死跟大家有什麽關係。”
“有什麽關係?自然是有關係的。他是同學妒忌的源頭,就是因為有他的存在,才會產生那麽大的壓力。既然當年的那些孩子們對他下手了,已經死裏了的他當然就不可能在成為學習上的勁敵了。沒有敵人,沒有壓力的他們,怎麽可能在想到自殺,想到了解自己的生命去逃避自我產生的壓力。”
壓力沒了自然也就沒了想不開的必要了。
在十五年前的那個復讀班,與其說插班生是一切的誘因,還不如說高考失利之後再一次的復讀,是他們的夢靨。
恐懼已經驚恐的夢靨。
一個優秀的學生,跟一群優秀的學生。在相互的比較之下,老師們最終選擇了後者。
也許這個復讀班,本來就不應該有插班生的存在。
物理佬說說的才是真的,當年的他目睹了一切。從插班生的轉入到最後整個復讀班的悲劇,他至今仍記憶猶新。
當年的那一場悲劇,最後所有的人,連同那名插班生,最後的定性都是自殺。因為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口風都是一致的。
承受不住學業的壓力,同學們最終沒能跨過最後的一關,在復讀班即將結束的時候。
自殺了。
自殺的案件,沒有誰需要為這件事負責。除了老師為此得到了些許處分之外,其餘的同學們,全都順利的通過高考,開始了新的生活。
而復讀班呢?因為這一件事停辦了三年。可是也就僅僅隻是停辦了三年,在這個將學業視為孩子一切的社會裏,沒有什麽比能培養出高分數的學習機構更容易復甦的了。
三年,可以淡忘很多的事情。當年發生了哦如此慘案的復讀班,最後還是重新招生。
以往六個班級,分批精英教學的模式,被取締了。取而代之的是形成一個大班,所有的同學一起授課。
班級,不再是那個班級,而老師,也同樣不再是那些老師。
除了物理老師之外,其餘的任課老師全部都換掉。而這換掉的老師,也是每幾屆便換一次。
每當有更加優秀的老師出現,便會被招入這個復讀班,成為復讀班的任課老師。
英語老師,是當年他們那一屆的高考狀元,高分的成績以及對於這個復讀班的了解,讓她成為這一次的英語教師的不二人選。
可一定要說誰才是最了解復讀班的,除了婆婆之外,也就隻有物理老師說得上話了。他才是除了婆婆之外,從復讀班的建立一直呆在現在的老師。
其餘的老師都走了,就隻有他一個人一直留了下來。
究竟是為了什麽,恐怕他自己也說不清。自己是說不清為何留下,可是復讀班的發生過的事情,他卻是那個唯一說得清的人。
因為不管是十五年前的那一場血案,還是這一次的血案,他都是以旁觀者的身份看著一切。
物理老師的身份,他在這個復讀班呆了多久。其他的幾名老師那兒,都可證明。
身為唯一一個經歷過十五年前那一次跟這一次血案的老師,他的話,才是最客觀,最現實的。
復讀班,從來都沒有不能插班生這一說。隻是因為學生們受不了別人的不努力就能取得好的成績,憑生的妒忌,才造成那一切的悲劇。
一切悲劇的源頭,不是插班生,也跟插班生沒有關係。而是同學們打從進來開始,便自己定下的那個平衡。
我進來了,我的成績一直都是最好的,老師們都覺得我是今年最有可能取得頭名的人。所以,我不能讓別人趕超我,所以我必須努力努力再努力,絕對不能讓其他人趕超我。
要是別人贏過一切,就必須在付出雙倍的努力,在贏回來。
彼此之間都是那樣的努力,誰取得第一名,都是情有可原的。
可如果是那些不努力卻照樣可以取得高分的人。
那些不付出就能得到回報的人。
想想就讓人覺得討厭啊。
就是這種討厭,這種討厭之下產生出的妒忌心裏,才是所有悲劇的源頭。
物理老師,從來都不覺得插班生有錯。他之所以也覺得這個復讀班是不能有插班生的,因為他知道。
這個復讀班的同學,進入這個復讀班的學生,那過分壓抑之下的神經。
突然轉入的插班生,本就打破了平衡,萬一這個插班生再像之前那樣,是個天才的話。
同一個復讀班之下,畢竟會造成同樣的悲劇。
話,徹底點破一切。同學們之前對於我的追殺,反倒是顯得可笑了。
錯的不是我,也不是插班生這個身份,而是他們自己的心態。
物理老師的話,讓潘世傑徹底不知該如何回應。每當物理老說說出一句話,那個傢夥就像是被什麽東西擊中一般,身子顫了一下。
最後,徹底沒了聲音。
好久好久,他聽他說了這麽一句話。
“怎麽可能,怎麽會是這個樣子的?老師你說這一切都跟插班生沒有關係?這怎麽可能,如果沒有關係的話,為什麽朱老師要說,那個人一死了。所有的事情就變正常了,大家都活下去了,再也沒有人死了。要是跟他沒有關係的話,他的生死跟大家有什麽關係。”
“有什麽關係?自然是有關係的。他是同學妒忌的源頭,就是因為有他的存在,才會產生那麽大的壓力。既然當年的那些孩子們對他下手了,已經死裏了的他當然就不可能在成為學習上的勁敵了。沒有敵人,沒有壓力的他們,怎麽可能在想到自殺,想到了解自己的生命去逃避自我產生的壓力。”
壓力沒了自然也就沒了想不開的必要了。
在十五年前的那個復讀班,與其說插班生是一切的誘因,還不如說高考失利之後再一次的復讀,是他們的夢靨。
恐懼已經驚恐的夢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