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集團總部。


    劉建昆坐在辦公室裏,查看著最新收到的申請,臉上露出了好笑的表情,嘟囔道,“趙院士申請成立昆侖發動機二組?但是,昆侖發動機設計已經審核通過、定型,並且製造出了樣機。”


    “如果隻是繼續研發完善、修正,不用再成立新的研發組……”


    “那麽,是想撇開張剛川?”


    ”單幹?”


    “獨立帶個團隊、重新設計,製造個全新的發動機?項目有點大啊!”


    “但是,趙院士……”


    劉建昆仔細思考起來,換做是其他人做申請,他根本就不理會,因為昆侖發動機已經設計定型,差的就是進一步完善,修正發動機設計上的問題。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趙奕的團隊研發出了先進的鎳合金材料,性能趕超了國際先進水平。


    渦輪葉片材料的性能和渦輪機的效能直接關聯,渦輪葉片材料的改進,也意味著渦扇發動機好多的部件,設計、技術、性能都要跟上,才能整體提高渦扇發動機的性能。


    這就是個龐大的工程了。


    “張剛川的團隊,估計光設計就要多花一年時間吧?再通過審核定型、製造出樣機,然後裝……”


    劉建昆想著都不斷的搖頭。


    昆侖發動機設計定型並製造出了樣機,但一直以來都是小毛病不斷,五年時間都過去了,還沒有真正裝配在戰機上。


    昆侖發動機瞄定的是國產J-20戰機,結果設計出來隻裝配了一架J-9戰機,因為設計造成的質量問題,暫時無法大規模裝配。


    如果再對發動機進行大的改動,肯定會出現更多的問題,再製造出樣機、真正到能大規模裝配戰機的程度,都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甚至不知道未來能否實現,也許中途發生什麽事情,昆侖發動機就被放棄了。


    “成立發動機二組……”


    “KK031、KK032、K03B技術,昆侖發動機的底子,再加上新的設計……”


    “以趙院士的能力水平,也許過上個三年,就能設計定型,並製造相應的樣機了?”


    劉建昆對比了下時間和能力水平,覺得成立昆侖發動機二組是可行的,他馬上決定召開集團內部會議,針對性的進行討論。


    ……


    航空集團的內部會議,可不像是外麵的公司,就是幾個經理、員工參加,與會的大部分都不是航空集團內部人員,卻擁有相當的話語權。


    這些人包括軍方大佬、官員政要,都是和空-軍、航空領域有關的人物。


    劉建昆是航空集團的總經理,還是好幾個國產戰機的總設計師,但他依舊無法起到決策權,隻是把事情說出來,讓大家一起發表意見,正常來講,會議爭議比較大的情況下,還是要繼續上報,讓最頂層的領導進行決策。


    張剛川是昆侖發動機組的負責人,肯定是錯不開會議的,但他到了會議室才知道,具體討論的是什麽內容,他馬上反應過來,“昆侖發動機二組?”


    “趙院士是想自己組建個研發組,自己來設計新的發動機?”


    雖然趙奕申請的是‘昆侖發動機二組’,但名字其實是最不重要的,擁有獨立的研發團隊、經費,就和昆侖發動機組完全脫離關係,甚至說,關聯性都比不上王屋發動機組,王屋發動機是渦輪噴氣發動機,就是選取昆侖發動機除風扇部分的技術進行改善,研發團隊大部分也都來自昆侖發動機組。


    張剛川知道趙奕要做什麽,一時間都有些不敢相信,他清楚渦輪發動機有多複雜,昆侖發動機研發了二十年,也隻是初步製造出了樣機,還一直小毛病不斷,中途倒是有值得讚歎的新技術,但和國際水平依舊存在差距。


    “難道趙奕是喜歡上了航空發動機?打算一輩子就幹這個了?”


    “二十年……”


    “哪怕縮短隻需要十年,也是人生最寶貴的時光啊!”


    張剛川想著馬上鬱悶了。


    不管趙奕是怎麽想的,但他都成為了‘被甩開’的一方,之前趙奕是昆侖發動機組的特聘專家,有什麽研發成果也和昆侖發動機組有關,比如,燃燒室的分區片設計,就上報到了發動機組。


    現在趙奕決定成立昆侖發動機二組,就等於是公開的‘撇開昆侖發動機組’,自己組建個團隊獨立出去單幹,就實在讓人感到鬱悶了。


    作為昆侖發動機組的負責人,張剛川肯定不會同意的,他的理由也很有說服力,“渦輪扇葉發動機是大項目,已經有昆侖發動機了。再開設一個研發團隊,專門去研究渦輪扇葉發動機,還不如合並在一起做研發。”


    這是很有道理的。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研發經費來源,渦輪扇葉發動機項目是國家級的重點項目,屬於航空集團所有,在開設一個渦輪扇葉發動機項目,依舊屬於航空集團左右,一個單獨的集團公司,分兩組都同樣的研發,就有些不能理解了。


    張剛川的理由說服力很強,但反對的聲音更多,會議在坐可以說都是‘大佬’,可不會照顧張剛川的麵子,“比起你們發動機組,我更相信趙院士。”


    “看看趙院士,幾個月時間就解決了渦輪葉片的材料問題,你們的材料組呢?十幾年了,沒有進步,還是靠著307的成果。”


    “合並一起做研究?你們光是完善都五年了,什麽時候可以投入生產?”


    “我看趙院士的申請報告了,他申請的是二組,是在你們的基礎上做更高端的發動機研發,以他們最新的葉片材料為基礎製造渦輪機,等於是全新的研究了。”


    “你們瞄定的是J-20,裝配J-8都不合格。趙院士瞄定的是獨立研發。歐美國家,發動機和戰機是分開的,我們的目標也應該是這樣,他的研發不是為了某一款戰機,是為了製造高端發動機。”


    “我聽說M國已經在研發第六代發動機,而他們最新戰機隻用了第四代發動機,靠你們昆侖發動機組,別說是第四代發動機了,在給你們五年時間,能趕上第三代嗎?”


    好幾個大佬一開口就直接噴,說的還有理有據讓人無法反駁。


    張剛川直接不說話了。


    這怎麽說?


    昆侖發動機確實遲遲不能交付,一大堆問題都還沒有得到解決,根本無法滿足第三代航空發動機需求,裝配國產中高端戰機不夠資格,想要夠資格必須要更新換代,但他們針對新的渦輪葉片材料,也隻處在論證過程而已,短時間是根本用不到的,首先他們還是要解決昆侖發動機現有的問題,否則技術論證都過不了關,更別說過設計定型這關了。


    會議中還是有人支持張剛川的,但支持的人數還是比較少,都是和昆侖發動機組有關的,局外人都對昆侖發動機組沒信心,而對趙奕非常期待。


    所以就不用繼續上報,劉建昆當場就決定,同意趙奕成立‘二組’的申請。


    接下來還有很多工作。


    比如,撥款經費問題,一個新的發動機研發組運行,肯定會牽扯到海量的經費投入。


    這麽一大筆經費調動,可不是劉健昆一個人說了算,還必須要做方方麵麵的工作。


    再有就是,對新發動機組的支持,人才支持、對接工廠的問題,還有主要研發場地都是問題。


    這還是要看趙奕的想法。


    當劉建昆和趙奕進行視頻通話,想詳細的聽一下他的想法時,劉建昆忽然發現自己想的有點多,趙奕甚至都沒有做計劃,“新的場地?不用啊?我主要還是在燕華大學這邊。”


    “你們要是能幫忙找個大場地,臨時做設備調試、放置設備用倒也行……”


    “但一定要在首都的,不然太遠了。”


    “對接最重要。”


    “我之所以申請獨立的經費、獨立的研發組,目的就是跳過昆侖發動機組直接對接工廠,讓我們的設計能第一時間被製造出來!”


    劉建昆聽完都愣住了。


    不需要建造大型的研發基地?隻需要一個調試設備用的場地?


    趙奕甚至都沒有提後續經費,隻是說‘經費不夠用再打報告,初期隻是做設計,隻要對接工廠能造好東西就行’,要求實在是太簡單了。


    “可能是因為趙院士沒有經驗吧!”劉建昆忽然對趙奕有點不看好了,他想起了趙奕的年紀,是不可能有經驗的,貿然申請這麽重大的項目,後續肯定會碰到方方麵麵的問題吧?


    “隻能等以後碰到問題再說。但就算再差,也肯定比昆侖組強!”


    劉建昆想著。


    實際上,趙奕根本沒有意識到研發基地的重要性,或者說他不需要大型研發基地。


    大型研發基地就是把所有的相關的研發組放在一起,各個研發組獨立工作並進行一定程度的協調,項目負責人主要工作並不是做研發,而是協調各個研發組的工作,讓所有研發組以及研發出的部件,統一在一起製造出最終的成品,也就是航空發動機。


    但是趙奕根本不需要‘協調’。


    哪怕手下有一大堆的研發組,並拿出各種各樣的成果,他可以使用《監察律》,輕鬆的把成果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另外,趙奕自覺有些像孔明。


    事必躬親!


    在發動機每一項重要技術和設計上,他都打算一過問一遍,然後做出適合的完善,就可以把它們統一在一起,就是發動機最終的設計了。


    隻要有了完善的設計,再讓工廠製造出設計中的產品,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這一步就是結束。


    像是昆侖發動機花費好幾年進行調試,還是小問題不斷的情況,到他這裏根本不可能出現,他能第一時間找出問題並加以解決。


    這個過程中,趙奕最擔心的反倒是工廠製造問題,國內的高端製造還是差一些。


    如果有設計,但沒有相應的製造技術,就無法製造出設計中的部件,最少性能會出現一定的差距,其他部件也要跟著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


    這一步才是最消耗時間的。


    但是,不管怎麽說,他所率領的研發組,技術研發上不會出問題。


    ……


    經費有了。


    申請新的研發組通過了。


    接下來趙奕就開始擴張研發組,也就找人加入到他的研發團隊,首先被邀請進來的就是張洪濤和李榮茂,“你們負責材料組。”


    張洪濤倒是還好一些,他早就知道趙奕在研究發動機,隻是驚訝於趙奕‘獨立’帶隊做研發,等於說撇開了昆侖發動機組。


    “張剛川大概心情會不美麗吧?”張洪濤想到了自己的本家,表情有那麽點幸災樂禍。


    李榮茂有點懵。


    昆侖發動機二組?我加入其中的材料組?負責航空發動機有關的材料問題?


    “這個膽子有點重啊!”李榮茂頓時感覺到了壓力,他不是沒做過大型材料項目,但發動機組的材料組,就隻有他和張洪濤兩個人,上麵連個領隊都沒有,他等於負責半個部門?


    接下來趙奕邀請的就是袁海濤的團隊。


    周慶、薛鳳革都被邀請加入進來,他們依舊是作為技術員,不參與設計研發,但要負責和航空集團派過來的對接團隊打交道,並直接到相關的工廠,監督研發設計的新部件製造過程,以及對未來新的部件做檢測。


    其實聽到趙奕組建新的研發組,並邀請他們一起加入時,周慶、薛鳳革都覺得應該表表決心,說明一下對昆侖發動機組以及張剛川的‘忠心’,後來聽到了他們的工作,還負責對接工廠、管理工人以後,兩人馬上就忘記了‘忠心’,決定跟著趙奕一起幹。


    “和趙院士一起才有前途!”


    “我覺得咱們二組,才能最快的研究出高端發動機,原來的昆侖組太差勁了!”


    “上麵都直接批了,為什麽?誰都知道張剛川和趙院士的差距!”


    “……”


    其實周慶、薛鳳革轉變態度的原因很簡單,他們負責的工作範圍有點大,同樣的級別也跟著提升,薪資待遇自然也跟著大大提升。


    在昆侖發動機組當個普通的技術員,還隻是負責一台樣機的技術員,和在昆侖發動機二組,負責和工廠對接監督部件製造過程,手下還管理了工人團隊,工作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後者讓他們脫離普通技術員群體,直接提升到了重要管理層級別。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袁海濤被安排的工作很自由,負責研發組大大小小的事務,等於是研發組半個的負責人,也可以說是在好意的助理。


    他是樣機組的領隊,對各個部件的性能、參數都了解一些,提到什麽都能說出點東西,對趙奕的幫助還是很大的。


    另外,就是動力組了。


    動力組隻有王誌國一個人,趙奕也就讓王誌國自己來負責。


    王誌國比李榮茂還要懵,他來首都就隻是被安排出差,想的是和趙奕見一麵,也算是不枉此行了,結果被安排負責動力組?


    “我負責一個動力組?”


    “雖然就隻有我一個人,但是……最少已經有1700攝氏度以上的渦輪葉片了啊,燃燒室還是要重新論證……”王誌國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他加班加點的做起燃燒室動力論證問題。


    研發組隻有這點人肯定是不夠的。


    趙奕也知道很多方麵都缺人,他不需要像是昆侖發動機組一樣,擁有那麽龐大的設計團隊,但最少每一種技術、每一個部件,都有相關領域的人,而不是一個技術說出來沒有人懂。


    所以招人是必須的。


    渦輪扇葉發動機研發是重大項目,肯定不能隨隨便便招人。


    趙奕幹脆把招人工作丟給了袁海濤,讓他去招靠譜的、有技術能力的人才,隨後馬上研究起了新的部件--


    高壓壓氣機!


    渦輪扇葉發動機最核心的三大部件,燃燒室、高壓渦輪以及高壓壓氣機,隻要再攻克高壓壓氣機的技術難關,就可以整合在一起進入下一階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規則係學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小南瓜並收藏規則係學霸最新章節